社会工作概论.docx
6页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1、社会工作的领域:(1)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按生理特征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和残疾人社会工作等(2)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包括因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而难以自理,因心理发育不健全或受挫折而形成的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因婚姻变故或家庭成员冲突而造成的家庭关系不和睦,儿童无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或在抚养、赡养方面出现问题,因住房紧张影响正常生活等②就业方面的问题:包括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工伤、劳资关系不协调,职工合法利益未能有效保护,退休金不足或退休后的福利、医疗缺乏保障,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等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个人行为偏差和失范不但造成对他人和社会的伤害,也不利于个人发展包括自我封闭、孤独与偏执、吸毒、酗酒、赌博和犯罪等 (3)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社会工作可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救助是救人于危难的活动帮助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发展则是在受助人自认为面对未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给予的帮助2、社会工作的要素:①社会工作者②受助者③社会工作价值观④助人活动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1、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2、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①服务提供者②支持者③倡导者④管理者⑤资源获取者⑥政策影响人3、社会工作的功能:(1)助人功能①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助人,帮助人摆脱困境是它的基本功能③解困: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的帮助,我们可视为解困解困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④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达致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当做自己的工作目标2)维稳功能 ①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 ②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③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4、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如何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去实践社会工作,提供服务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5、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的不同:①在典型的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社会,福利提供有政府提供、民间机构提供和社区共同体提供三种方式,但是以民间社会福利机构为主而在典型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几乎控制全部社会资源,同时也承担了全部责任。
②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以一种权利意识向政府提出获得服务的要求,也以契约的方式希望得到福利机构的帮助,有困难的人往往采取主动求助的行为方式,提供服务的资源相当一部分来自政府拨款,但来自民间的支持也占有相当地位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依靠其行政体系解决社会成员所遇到的问题,所需服务由相应部门提供,所需资源由政府拨付,有困难的人以一种权利意识向工作组织即向政府提出帮助的要求,政府则通过各种正式组织解决这些问题③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服务提供更多地采用专业化模式,即由专业机构中的专业人员运用专业方法提供服务,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专业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行政化的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行政性的、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和争论:①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②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功能学派与治疗学派的差异③政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而机构是二者之间的中介三者之间在价值观上既有一致又有矛盾④社会工作价值在从理论转向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矛盾:例如自我决定的原则2、专业价值:①敬业:敬业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和实践的根本态度,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基础②接纳:它不仅拒绝判断,而且积极地追求理解,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③自决:自我决定,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④个别化: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对人的尊重⑤尊敬人:作为社会的高级价值,它认为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人更宝贵和值得崇尚的了,每一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3、专业伦理的冲突和处理原则:(1)伦理困境:①保密问题②情理法问题③价值中立或价值介入④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⑤自决权与知情同意(2)处理原则:①保护生命原则②完全平等和差别平等原则③自主和自由的原则④最少伤害原则⑤改善生活质量原则⑥在给他人造成伤害时,可打破保密原则⑦真诚原则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1、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过程:从理论角度看,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过七个阶段:调查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学派并立阶段、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2、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1)心理分析学理论:佛洛伊德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和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并应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实务原则:认为个人的问题都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具体原则:①个别化原则②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协议③与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④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⑤倾听和感受受助人的想法和感受(2)认知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3)行为主义理论:它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做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做的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执行步骤:第一步,寻找错误认知及其形成原因第二步,告知案主及督促案主要自我监控往积极方面走第三步,尝试用积极、正面的思维去思考问题4)社会系统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和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帮助恢复各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它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5)标签理论:该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它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6)沟通理论(7)人文主义理论:相信人的理性,相信具有理性的人可自主选择行动(8)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9)马克思主义理论(10)增权或倡导理论(11)女权主义理论第六章社会个案工作1、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2、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一)危机介入模式: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危机介入模式指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而开展的调试和治疗的工作方法1)危机指:①危机是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②危机可以是一种正常状态③危机是一个过程④危机是问题与希望并存综上所述,危机随时可以在生活中发生,当意外事件发生时,或是由于积累了太多的压力时,就会发生危机2)原则:①及时处理②限定目标③输入希望④提供支持⑤恢复自尊⑥培养自主能力(3)特点:①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②迅速做出危险性判断③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④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时问题(二)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服务对象在有限时间内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的目标1)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符合的基本要求:①介入时间有限②介入目标清晰③介入服务简要④介入效果明显⑤介入过程精密(2)要成为可以处理问题所需要具备的条件:①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存在②服务对象承认这是一个问题③服务对象愿意处理这个问题④服务对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⑤服务对象有可能在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3)明确界定服务对象的具体要求:①服务对象必须是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且做出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求助对象②服务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并具有自主能力(4)工作阶段中的步骤与方法:①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阶段:如案主是被转介的,则先要找出转介者的目标,后与案主和转介者协商制定目标。
如案主是自己主动求助的,先要鼓励案主表述自己的问题,鼓励案主宣泄感情这时工作者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帮案主自己采取行动,制定一些小的可达到的目标列出案主关心的问题,解释“任务中心”模式,如时间限制、优先要考虑的问题、需要介入的人等要定义的问题与案主决定“目标问题”可以选择三个优先考虑的问题,由案主排次序,共同确定问题的种类,与案主协商制定合同②阐述目标及要完成的任务如“目标问题”是经过慎重选出的,就缩短任务选择阶段要让案主自己思考任务及可能的效果,工作者则要提供问题解决的手段并支持案主履行任务③结束阶段在工作快要结束时,工作者应该与案主讨论结束工作接触的可能效果这时要与案主一起回顾重要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帮案主确定进一步共作的领域如案主觉得需要更多时间并表现出完成任务的意愿,可以延长时限在决定终结这项工作时,要评估每个人的“投入与产出”三)社会—心理模式:(1)社会—心理模式:一种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法:社会—心理模式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2)心理防卫机制—人格结构—自我强度(3)社会—心理模式的框架:①理论假设的核心: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生理、心里和社会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过去、现在及问题处理三方面压力③目标:理解和改变人及其所处的环境,或者二者同时进行④案主的角色:如同一个病人处于被动位置5)社会工作者角色:研究、诊断和资料者(四)行为治疗模式:计划要侧重于能加强人的行为的方法,通过强化或改变人的行为去解决问题治疗技巧:①放松练习②系统脱敏③满灌疗法④厌恶疗法⑤模仿⑥果敢训练⑦代币管制(五)叙事治疗模式第七章社会小组工作1、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以小组为工作对象,在小组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小组情境与小组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从而促进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
2、小组工作的功能:影响个人发生改变;社会控制;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再社会化3、小组工作的三大模式:(一)社会目标模式:最早的小组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层面,核心理论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1)理论基础: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系统论和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系统与人和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的途径来实现2)模式的特点:①目标是培养小组成员的社会责任感②组员有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动机和潜能③社会工。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