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学试验教学大纲.doc
5页光学实验教学大纲( 2007)课程名称: 光学实验实验课程性质: 独立设课实验指导书: 光学实验讲义面对专业: 物理专业一.学时、学分实验学时:实验学分:18-241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使学生掌握光学实验的光路调节及一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如测定透镜的焦距、 光波波长、光栅常数等;学会正确使用基本的光学测量仪器,如光具座、分光计、读数显微镜、迈克尔逊干涉仪和常用的光源, 掌握它们的结构、 原理及调节方法;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测量和分析, 加深对光学基本规律和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三.实验方式与考核要求 :1、本课程实验课 18-24 学时,开设 8 个实验,课程分为必做实验、设计性实验(小论文)两部分,根据教学实际可开放实验室2、考核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每一个实验必须写出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教师必须认真批改, 实验考核采用百分制, 实验考核为考查, 考查主要以平时成绩为主占 80% ,小论文 20% 四.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每组 实验 实验 开设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备注人数 类型 要求 学期薄透镜焦1、用物距象距法测实验1距的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23基础必做四报告2、用两次成像的1234方法测凸透镜焦距3、用自准直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4、用辅助透镜成像法测凹透镜的焦距分光计的1、调节分光计,使调整及折之达到调节要求射率的测2、测三棱镜的顶角定A3、测最小偏向角 δ实4、测三棱镜对钠光3验2综合必做四( λ=589.3nm )的报折射率告5、测出汞灯谱线中λ1 = 546.1nm, λ2= 435.8nm 两 谱线的最小偏向角 δ透镜组基1、测量透镜组中透点的测定镜L1和L2的焦距2、测量透镜组实主点、节点、焦点3验2基础必做四3、根据实验数据画报出 L1 、L2 、N'、(H')、告F'的相对位置图显微镜、1、测定望远镜的放实望远镜放大率23基础必做四验大率的测2、测定生物显微镜报2量的放大率告3、用显微镜测量微小长度5等厚干涉1、调整实验装置,实现象的研观察牛顿环干涉现验究象3基础报2必做四2、测量干涉环的直告径6 用菲涅耳1、调整光路,获得实双棱镜测干涉条纹验光波波长2、用测微目镜测量报干涉条纹间距y,告同时测出 D 之值3、测二虚光源之间的距离 d23综合必做四4、分别改变狭缝宽度、双棱镜与狭缝之间的距离,测微目镜(或与屏)与狭缝的距离,观察干涉条纹的情况。
7迈克耳逊调整迈克耳干涉实干涉仪的仪,观察点光源的验调整和使干涉条纹并测报用He-Ne 激 光 的 波3告2综合必做四长·测量钠双 线的波长差·观察等厚 干涉条3纹8 用透射光1、测光栅常数 d实栅测光波2、测光波波长及角验色散率报波长和角3、测汞光谱各谱线23综合必做四告色散率的波长9 任选1、 有原理3设计论2必做四2、 有结论文五.实验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面,除了安排对各实验操作技能和完成情况的等级评价外,还考查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考查方法:根据平时实验成绩计分占 80% ,小论文 20% 平时实验成绩(以 100% 计)由每次实验的物理实验课堂考核成绩与的两大部分构成各占实验成绩的 60%和 40 %,其中物理实验课堂考核成绩主要由预习情况,实验操作能力,仪器整理和纪律四部分组成 预习情况占实验成绩的 20 %,其中公式,图占 5 分,也就是说学生如能正确写出主要公式,画出图(光路图)得 5 分,写出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出数据记录表格得 5 分,对教师在实验前提出的问题回答正确得 5 分,反之不得分, 不完整少得分 实验操作能力占实验成绩的 30 %其中操作方法,操作技能,是否独立进行实验各占 10%、10%、10 %也就是说实验操作规程正确得 10 分,实验操作熟练得 10 分,能独立完成实验得 10 分,反之不得分不完善少得分。
仪器整理占 5%,根据实验完毕,整理仪器的情况记分, 实验完毕后能将仪器整理, 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得 5 分,否则不得分纪律占 5%,根据实验课的纪律情况记分实验课不迟到,不早退得5 分,否则不得分实验报告的成绩数据记录正确占 10% 给 10 分、结果误差小 15 分,结果表示正确 10 分,做出一道思考题 5 分2)设计性实验或小论文占 20% 设计性实验或小论文要求学生做实验讲义上的设计性实验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进行设计性实验并写出小4论文这部分能将学生的成绩拉开小论文成绩以 20% 计,无创新 5 分,有少量创新 10 分,有大量创新 15 分,具有较大创新 20 分 六.主要参考书1、《普通物理实验(光学)》杨述武主编;2、《普通物理实验(电磁学、光学部分) 》黄法敬主编;3、《普通物理实验(电磁学、光学部分) 》林 抒、龚镇雄主编撰稿人:司民真 审稿人:董刚(或教研室主任)2007年6月12日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