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第二版)》教学课件(全).pptx
118页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第二版)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第二版)Introduction to the Art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Second Introduction to the Art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Second EditionEdition) 绪论1中国播音主持事业发展简述2播音主持艺术的属性34播音主持创作的构成系统目目 录录CONTENTS有声语言的传播工具性能1有声语言表达方法与表达规律2副语言的表现形态、创作功能与表达规律34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文化素质和策划采编素质目目 录录CONTENTS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文化素质和策划采编素质1播音主持的语体分类与创作特征2播音主持的“语体交融”与创作特征34播音主持创作水平的提升路径与创作前景目目 录录CONTENTS01章节章节 PART绪 论第一节 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的研究对象和意义第二节 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的研究方法第三节 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的课程安排介绍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的研究对象和意义、播音主持创作活动的研究方法以及导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进度安排明确播音主持艺术理论与播音主持艺术实践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明确研究播音主持创作活动既要立足语言传播实践,又应具备系统、多元、开拓、前瞻的理论视野内容提要一、研究对象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的研究对象,是播音主持实践活动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二、研究意义一 是有益于播音主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二 是有益于指导和深化播音主持实践三 是有益于播音员、主持人素质的培养四 是有益于广播电视网络节目质量的提高五 是有益于广播电视网络事业的发展第一节 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的研究对象和意义正如中国播音学绪论所说:“播音,在广播电视传播系统里,是一个中介它的前面,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大背景,众多的人为它提供各种素材,形成创作依据;它的后面,不但有复杂的传输技术、接受器件,而且有庞大的受众群体正因为播音主持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精神世界,它的创作必然是动态的、开放的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的研究,依托于播音主持实践,既要善于观照社会发展和媒体发展,又要善于吸收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学科的成果第二节 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的研究方法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系统法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要注意组成整体的各要素的联系。
全息法所谓全息是指研究的综合性、整体性全息的意义在于超越个体、超越系统,体现其开放性、立体性,不仅要关注自身内部各要素的联系,还要关注外部各要素的联系比较法所谓比较是指对两种以上事物的异同或高下进行辨别借鉴法所谓借鉴是指通过对照别的人或事,来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实验法所谓实验是指为检验理论假设而从事的活动系统、全息的方法强调的是宏观的视野,而比较、借鉴和实验的方法则是从微观角度突出研究方法的具体性、实践性第二节 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的研究方法本书共十章绪论和第一章为播音主持艺术概述播音主持的概念出发,使学生了解播音主持实践与播音主持理论研究的关系;了解中国播音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区别;了解在现代传播技术和新闻传播事业影响下,播音主持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等第二章为播音主持实质说介绍播音主持语音发声的属性、播音主持工作的创造性,重点强调新闻性是播音主持的基本属性;介绍播音主持声音技巧的圆熟性、体裁形式的多样性和思想感情的渗透性,说明艺术性是播音主持的核心属性只有将文字语言和内部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才有播音主持的艺术性可言转化”是一种创造第三章至第六章为播音主持创作说在总体介绍播音主持创作主体、文本主体、接受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后,介绍世界各国对传播用语的规范要求,再介绍我国将普通话作为传播用语的缘由,阐释如何正确处理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重点阐释有声语言、副语言的表达方法。
第三节 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的课程安排第七章至第九章为播音主持素养说从播音员、主持人的社会属性出发,强调播音员、主持人应在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努力提高政治文化修养,提高策划创意、采编制作的能力,提高修辞炼意的能力,掌握各类语体的正确表达其目的在于使播音员、主持人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能,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导向意识第十章为播音主持发展说反映新事物、构建新语汇、创造新语境、寻求新表达,是播音员、主持人的追求播音员、主持人不但需要继承传统,还应不囿于已有模式,不断推陈出新第三节 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的课程安排1.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的研究对象和意义是什么?2.播音主持艺术的研究者植根于什么证实?3.如何理解播音主持实践和播音主持艺术的关系?4.用系统法或比较法分析一两个播音主持作品思考题中国播音主持事业发展简述第一节 广播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概况第二节 电视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概况第三节 网络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概况第四节 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研究概况02章节章节 PART 本章第一、二节从广播和电视两个方面切入,主要介绍现代电子技术的进步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对播音主持事业的影响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出现,传递信息、激励斗志等传播和宣传的需要,这是播音主持应运而生的两个重要条件。
第三节介绍网络播音主持第四节介绍播音主持学术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说明播音主持学科体系的建立、丰富与拓展有其现实基础和历史必然性依托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播音主持学科的理论体系才得以建立、发展,并不断丰富与壮大一定的社会、时代是播音主持事业生存、成长、发展的土壤内容提要一、1940年12月30日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播音时间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内容主要有中共中央文件、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国内外新闻、抗日进步歌曲等 第一声呼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二、1945年8月30日第一次迁移:从盐店子到瓦窑堡的好坪沟 第二次迁移:从瓦窑堡到太行山麓沙河村 第三次迁移:从沙河村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 第四次迁移:从西柏坡村到北平三、1949年至今改革开放后,播音创作从播音的降调开始探索,既是对“文化大革命”宣传基调的反思,也是对新时代宣传思路的开拓第一节 广播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概况一、电视技术的进步与广播一样技术进步和新闻传播事业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是电视播音主持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是 BBC ONE, 也就是英国广播公司一台提供的 BBC电视服务,1936年11月2日正式播出。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播,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开始试播1973年5月1日,彩色电视在中国试播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播全国电视台新闻节目联播,1978年元旦,正式定名为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今新闻联播)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1980年,中央电视台增加国际新闻1980年10月,中央电视台开始用微波干线收录各地电视台新闻,改变了使用胶片的历史节目时长从20分钟增加到30分钟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2003年前后,在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基础上,数字、网络电视以及各种移动传输终端等纷纷涌现,电视、电信、互联网呈融合状态2013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官方“央视新闻”正式上线传统媒体纷纷探索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第二节 电视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概况二、电视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以中央电视台为例1.中央电视台第一位播音员与第一位主持人1958年5月,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并于同年9月正式播出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是沈力 1983年1月1日,为您服务以崭新的面貌与观众见面,沈力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持人2.新闻节目的设置与电视纪实片的播出 1983至1984年每周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陈汉元制作、任卫新撰稿、陈铎和虹云解说的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
从长江源头说到入海口,从天文地理说到风土人情,全片结构清晰、节奏明快,播音热 情洋溢3.直播技术的发展真正把直播作为一种报道手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72小时直播报道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48小时特别节目,直播技术已渐趋成熟从实况转播解说到现场主持报道,播音主持的岗位职能有了不同要求,直播前后的预案和总结日臻完善第二节 电视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概况二、电视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以中央电视台为例4.电视节目主持的兴起(1)1983年第一轮电视改革,各类节目启用主持人1983年3月31日,第11届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到20世纪末,使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和广播电视业务方针“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为广播电视节目改革指明了方向198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杂志节目九州方圆电台播音员作为主持人加入电视节目解说行列1983年,中央电视台创办春节联欢晚会电视播音员只在晚会开场前作介绍,由电影演员、话剧演员和相声演员主持整台晚会2)1993年第二轮电视改革,注重挖掘、培养主持人的记者素质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这是中国第一个日播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节目主持人从有采访经验的记者中选拔。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直播从新闻的时效性来看,直播更符合新闻的规律,但也对播音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6年5月17日,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开播第二节 电视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概况二、电视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以中央电视台为例4.电视节目主持的兴起(4)2008年第四轮电视改革,拓宽了主持人的视野传播形态从有稿播音到现场报道,话语样式从宣读式到谈话式,电视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创作越来越丰富多样从教育者姿态的“灌输式”到交流者姿态的“渗透式”,从第三人称的转述到第一人称的陈述,播音员、主持人的创作手段有了巨大的变化2013年广播电视微博的开通,更推动了播音主持形式的变革第二节 电视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概况20世纪末以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开端,引发了通信和传播领域的持续改革围绕扩大消费人群、增加赢利份额,技术革命和市场竞争互相推动,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从三网竞争发展到三网融合2013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意见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5月,百度收购 PPS 视频业务全部股份,将 PPS 业务与爱奇艺合并,爱奇艺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视频平台。
6月,中央电视台所属24个公共频道采用网络化制播技术播出,成为全世界首家采用全流程网络制播系统的国家电视台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揭牌,国家应急广播社区网站()同时上线此外还有中国纪录片网、浙江华数云平台、中央电视台微电影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资讯台等获批上线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开始尝试跨界传播,三网融合引发网络、平台、终端融合所形成的视听新媒体,使播音主持事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平板电脑、家庭媒体、数字电视机顶盒等接收终端的多元,节目内容和形式的改变,都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节 网络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概况2013年4月,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中央电视台以卫星直播方式报道,主持人既在直播室主持、连线一线记者和嘉宾,又作为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主持人在台网互动模式中,通过点对点的信息服务,发挥了政府“大喇叭”和百姓“求助台”的良好中介作用2013年6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登月中央电视台采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展示宇航员生活、工作和着陆器着陆过程等情况,主持人通过想象和联想,将虚拟场景和现实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介绍给受众。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