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新修订20051129.doc
15页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办法(讨论稿)六、答辩1.答辩小组组成原则上实行全员答辩制度论文答辩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委托答辩小组主持,答辩小组由3-5位中级以上职称成员组成2.认真评阅毕业设计(论文)应由答辩组一位以上成员详细评阅,写出评阅意见,并根据课题所涉及内容和要求,准备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设计结果分析等不同难度的问题,以备答辩时选用指导教师不能兼任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阅教师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评阅意见应有针对性,不能空泛,评分应准确、合理 3.严格答辩严格答辩程序,逐个进行答辩答辩时既要质询设计(论文)中关键问题,又要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辩时间一般为30分钟先由学生讲解,讲解应简明扼要,再由答辩教师提问答辩时应允许其他人员旁听答辩应有记录,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成员要在记录上签字,记录要保存七、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是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检查、考核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应认真组织好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具体标准如下:优秀:学生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全部任务,内容正确并有一定的创见或实用价值良好:学生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全部任务,内容正确中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内容基本正确及格: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部分内容正确,其他部分有非原则性错误,基本上达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所规定的要求不及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不认真,拖延不交,不能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基本任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较差,主体部分有原则性错误,未达到基本教学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采用记分加评语的办法评定成绩百分制和五级记分制的当量关系为: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优秀率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优良率不超过75%成绩评定分四部分:一、指导教师评分;二、评阅教师评分;三、答辩小组评分;四、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评定。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根据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答辩小组评分及意见等情况确定评分等级,报教务处核准后,再向学生公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不能更改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的原始评分,在核定评定成绩时原则上不得更改加权评分档次九、附件附件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要求;附件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守则; 附件3: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各级岗位职责; 附件4: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办法;附件5: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档要求附件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要求一、基本规范要求的内容(一)内容基本要求1.概念准确,层次清楚,内容正确,格式规范2.字体工整,字迹清楚,行文流畅,无错别字3.有关于课题的条件、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4.查阅一定数量的期刊和报告等中外文献资料,外文译文应是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相关的内容,并在文中参考引用5.参考文献在文中一定要标明引用序号,参考文献格式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999)标准执行三)软件、硬件课题要求1.软件课题应附学生参与编制的软件开发有关文档、软硬件资料(如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测试分析报告等)和有效的程序载体,并作为毕业设计的资料,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手册、译文一起存档。
2.硬件课题对于仪器所测得的数据等要有必要的曲线图或照片四)译文要求1.用词恰当,准确表达原意,行文流畅2.译文和外文原文装订成册,与毕业设计(论文)一起上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的一部分五)书写和字数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并用A4(210mm×297mm)幅面纸输出2.理工类不少于5000字,文科类不少于6000字,特殊专业类不少于3000字外语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原则上要用所学的第一外语撰写,篇幅不得低于3000个外文单词六)参考文献内容要求参考文献原则上不能低于10篇,并要有一定比例的最新期刊,除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专业研究内容不涉及国内外横向研究的均应有外文资料七)编辑格式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编辑请参照下表格式文科建议采用第一、第二种格式,理工科建议采用第三种格式正文字号为小四号,字体为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一、……(题序和标题间加顿号,用三号黑体字)第一章 ……(题序和标题间空1格,不加标点,用三号黑体字)1 ……(题序和标题间空1格,不加标点,用三号黑体字)(一)……(题序和标题间不空格,不加标点,用四号黑体字)一、……(题序和标题间加顿号,用四号黑体字)1.1 ……(题序和标题间空1格,不加标点,用四号黑体字)1.……(题序和标题间加圆点,用小四号黑体。
一)……(题序和标题间不空格,用小四号黑体字)1.1.1 ……(题序和标题间空1格,不加标点,用小四号黑体字)(1)……(题序和标题间不空格,不加标点,用小四号宋体)1.……(题序和标题间加圆点,用小四号宋体)(八)毕业设计(论文)结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结构一般由封面、声明、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主要符号表、后记(致谢)、封底等部分组成,装订亦按此相应顺序排列以下说明中打*号的为可选部分1.封面封面应包含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信息1)题目:含中文题目、外文题目题目应能概括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练、明确、醒目,控制在25字内;同时要译成外文2)学生基本信息:含学生姓名、学号、所在学院、所学专业3)指导教师基本信息:含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4)完成时间:毕业设计(论文)定稿并提交答辩的时间2.声明对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原创性作简要说明3.摘要 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字数一般为200-400字1)中文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毕业设计(论文)的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炼除科学考察报告外,摘要中不应有第一人称的语句出现。
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列出3-5个与内容关系最紧密的关键词,各关键词的顺序按与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紧密的程度排列关键词不要求和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有直接的联系,也可以不是题目中出现的词中文摘要编辑版面限一页2)外文摘要:另起一页,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英文“摘要”单词统一为“Abstract”,英文“关键词”词组统一为“Key words” 4.目录目录要按毕业设计(论文)的结构顺序和层次编目,目录也是毕业设计(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每个目录后面应标明所对应的页码,便于读者阅读目录独立成页5.正文(1)引言或前言:主要包括写作背景及缘由、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所涉及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依据来源资料、所要得出的主要结论及意义2)内容:是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说明书)的主体,要着重反映学生自己的工作,要突出新的见解,例如新思想、新观点、新规律、新研究方法、新结果等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分成若干部分来撰写,每部分都应有自己的标题内容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字图表清晰、整齐,计算单位采用国际统一标准各类单位、符号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使用必须统一,外文字母必须注意大小写、正斜体。
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或结果必须明确加以说明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行文上,要注意语句通顺,达到科技论文所必须具备的“正确、准确、明确”的要求 *(3)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毕业设计(论文)的归宿,是在理论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过程而形成的总观点结论必须完整、准确、鲜明,突出与前人不同的新见解,认真阐述自己的创新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使人只要一看就能全面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放在毕业设计(论文)结论后明确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创作设计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集中排列在文末;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数字外加方括号标注,注释用数字外加圆圈标注参考文献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999)标准执行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1)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主要责任者。
主要责任者指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列至第三位,余者写 “,等”或“,etal.”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等责任说明②文献题名及版本第一版时版本可省略③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类型标识MCNJDRSP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④出版项包含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⑤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⑥文献起止页码⑦文献标准编号指标准号、专利号等编号2)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①专著、论文集、学位报告、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