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时练习 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6页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时练习课时练习1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着重写了叶先生的语文主张,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简洁B幽默C严谨D平和2阅读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选出对本段所讲的主要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A本段主要讲叶圣陶先生是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的典范B本段主要讲叶圣陶先生发现课本用字分工不明,经过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C本段主要讲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D本段主要讲叶圣陶先生强调出版社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3在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时间都去哪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A淡漠了亲情淡忘了友情虚度了年华B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C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D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4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丁卯逝世删去除夕晦人不倦B朦胧监督修润鞭炮不耻下问C拖沓感概放弃费事颠沛流离D业绩累赘悲哀告辞以身做则5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别扭(bi)譬如(p)丁卯(mo)鞠躬尽瘁(j)B业绩(j)生疏(sh)字帖(ti)诲人不倦(hu)C恢复(hu)修润(rn)商酌(zhu)颠沛流离(pi)D累赘(zhui)拖沓(t)朦胧(mng)以身作则(z)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A_,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B_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只要是 A_,就能B_所以确是人之师表1)在横线上补填语句2)句中都有一个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指出并修改3)第句是一个病句,请修改8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_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_居第一位的是立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_“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_9叶圣陶,又名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_10 课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张是_、_。
11 课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张是_、_1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 家、_家、_家阅读下列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
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13选段中有关叶圣陶提倡的“写话”的意思不包含下列哪一项()A作文要用语简洁,平易自然B要按照口语原则进行写作C作文如同说话一样准确真实D追求白话文的通俗,反对文言文的生涩14叶圣陶先生在“写话”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15说说下面的一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6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很现代的叶圣陶彦 火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叶圣陶老人,已是 33 年前的 1979 年初秋,北京香山红叶尽染的时节年已九十三岁、霜雪毛发、皑亮白眉、银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而谈,有条不紊,保有中国旧时文人的气派和风范第一次见面,他便向我表示,他近来阅读当前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现错字、别字不少,这是他过去罕见的他还特别提到香港的报刊叶老所阅读的报刊和书籍中,包括香港及海外出版物叶老忧心忡忡地说,这可要贻误读者啊!叶老说他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校对和编辑商务出过不少青少年知识读物,如万有文库等,还有教科书,都不容许有错别字,否则便会“误人子弟”他说,他所身处年代的出版工作,除了编辑外,校对是一项顶重要的职务,所以旧时的出版物,在封面或扉页或版权页上,都注有“校勘者”的名字,以示郑重。
作为长期在编辑行业工作的笔者,听罢不禁为之肃然起敬叶圣陶在 1923 年当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之前,已有长达 11 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更难得的是叶圣陶虽然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和作家,但一点也不抱残守缺和故步自封在中国内地,他是第一个提出“易读法”的人他亲自撰写文章指出:“现在大家都忙,挤出点时间来不怎么容易如果只花半小时光景就能读完一篇,读完之后又觉得有所得,很有些回味,引起了好些联想,这简直是一种享受其实在 20 世纪 40 年代,他与朱自清便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 略读指导举隅等书他强调:“就学习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既以训练读书为目标,自当要求他们速读,读得快速读、易读法,在西方已有逾百年历史,叶圣陶却是最早把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介绍到中国的人在新文学作家中,叶圣陶是很重视社会效益和读者效应的作家他一再强调,在教学上,教师眼中要“以学生为本位”;编辑眼中要有读者,作为一个编辑,在编书前要“为读者着想”;作为一个作者,在“写作之前为读者着想,写作之中为读者着想,写完之后还是为读者着想;心里老记着读者才能凭借写在纸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读者,与读者交心”。
这些观点可谓充满着时代活力叶圣陶之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并不是无的放矢,一味追求市场效益和迎合读者的口味相反地,他是以严谨的编辑态度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对待的他自己便以身作则他写了不少作品是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如稻草人 皇帝的新衣 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童话,都言之有物、文情并茂,中年以上的读者至今耳熟能详他的作品文笔练达,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他自称后期“斟酌字句的癖习越来越深”,不愧为语言大师叶圣陶与弘一大师过往甚密,他的书法以清秀脱俗见称,我曾写信向他求一帧墨宝1980 年夏,叶圣陶老人托友人捎给我一帧条幅,那是他誊写的稼轩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难能可贵的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写得一手工整方正的小楷,一点也不马虎,“好比一位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自有一股亲和力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的是黄沙岭的夜景好一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田园风景画!1980 年中国内地刚开放,相信叶老也为中国崭新形势所鼓舞,所以心情是愉快的,冀望祖国大地展现出一派和平、丰美而欣欣向荣的景象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7文章开头对叶圣陶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18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到叶圣陶送自己一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条幅?19为什么说叶圣陶是“很现代的”?20你认为叶圣陶的创作有哪些特点?请根据全文,分条概括。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A2C3A4B5C6C7(1)躬行君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把两个“一处是”后的“,”改为“:”(3)把“只要”“就”分别改换成“既”“又”8,:9绍钧教育家文学出版家社会活动家10“写话”“简洁”11“写话”“简洁”12文学哲学散文13D14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或“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15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着重指出叶圣陶先生有严的一面是“律己”16因为有些人写文章出现一些废字,但又不肯删去,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文风的简洁,当然感慨了17让读者对叶圣陶有个总体印象;为下文写叶圣陶有活力做铺垫18说明叶圣陶书法好,工整方正;态度严谨,不马虎;人品好,谦恭温良;爱国,希望祖国繁荣19已过耄耋之年,精神仍健旺,保有气派和风范;思想进步,不抱残守缺和故步自封;观点新,符合现实需要20示例: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有针对性;言之有物;文情并茂;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