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菲德模型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5436783
  • 上传时间:2021-1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9.54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菲德模型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 王昊+仇蕾摘 要:以江苏省2002—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出两者存在因果关系;接着参考菲德模型拟定方程,分析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与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对于经济增长整体的影响与对其他产业的外溢效应都不是很显著,江苏省还应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投入更多资金,以加强该产业对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菲德模型;ADF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F124.3 文献标志码:A :1673-291X(2017)07-0026-05引言高新技术产业是基于高新技术,从事研究、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与相关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虽然其开发难度较大,但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对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国内对于该产业的分类主要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三大类,而国际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4年选用科技研发(R&D)总费用占总产值比重、直接R&D经费占产值比重和直接R&D占增加值比重三个指标将高新技术产业分为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以及医药品制造业这四大类和其他若干小类,这种分法也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接受。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培育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企业与企业家,推进了新兴经济的发展1988年8月,“火炬计划”开始实施,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超速发展,取得了不少杰出成就,进入高速发展的21世纪后,高新技术产业已经从当年的新生产业成为当今的支柱产业,其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从1991年至2012年9月,国务院先后批准建立了114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我国也逐渐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整体发展关系,一方面,强有力的经济增长势必会增加固定资本投入额度,改善人们的收入状况,因此会使得消费观念得到改变,人们对于高科技产品有了更多的需求,高新技术产业也能得到更多的投资机会以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长期而快速的发展会带来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从而改善当下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6.46%,2013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51 899.1亿元,竟占到全省总产值的87.72%,R&D的内部经费支出也从2000年的33.15亿元一路跃至2013年的891.16亿元。

      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产业在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2013年国内R&D经费支出为11 846.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8%,江苏的R&D的内外部经费支出之和虽然达到了923.19亿元,但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6%,说明江苏省对于科技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关经费的投入力度还有所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其他产业的外溢效应还不明显,因而对于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还有不少上升的空间一、研究现状过去,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但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新增长理论不再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性,而认为经济增长由经济系统内在决定[1],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源泉,其强大的驱动力来自于R&D(Romer 1986,Lucas 1988)D.Oh和I.Masser[2](1995)通过对英国、德国、韩国和日本的相关情况研究分析,论证了高技术中心(High-tech Centre,HTC)在区域经济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对于不同地区而言,HTC的作用存在差异Josep-Maria Arauzo-Carod[3](2009)通过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制造业数据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的结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程度与当地新企业的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

      Keneth L.Kraemer与Sanjeev Dewan [4] (2000)单独对IT行业进行研究,通过对36个国家1985—1993年的数据进行计算,论证不同国家IT业投资额与GD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IT行业的投资额对GDP增长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发达国家C?rvers F.,Merikll J[5](2007)通过对2000—2004年25个欧洲国家的工业与技术结构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工业结构中的占比将直接影响相关技术工人的就业结构Brunton和Coll[6](2005)对新西兰的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当地学校教学中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密切关系,认为政府应该重视学校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增加国内高技术人才在总就业人数中的占比而国内学者方面,钟鸣长、沈能[7](2006)运用菲德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间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有着显著的溢出效应,反之则不然刘文萍、田巧娣[8](2011)同样采用菲德模型考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个工业的技术外溢程度,得出结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的拉动存在负效应。

      孟伟[9](2008)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证明了R&D经费与GDP总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李萍[10](2006)通过比较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出口额与省内生产总值、出口额,论证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广东省经济增長的强大的促进作用余甫功、欧阳建国[11](2007)基于两部门模型的省际Panel Data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产出会影响整个工业的增长尹小玲、夏宏奎[12](2011)通过分析与总结国外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途径和经验,找到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二、数据来源及检验鉴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相关学者对菲德模型的实际运用,将选取如下变量为接下来的数据分析及模型构建所使用,所用软件为Eviews8.0,所有数据皆来自于江苏省统计年鉴,时间区间为2002—2013年(2014年数据暂未获得):生产总值(Y,单位: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G,单位:亿元)、全年固定资本投资额(K,单位:亿元),全年从业人员数(L,单位:万人)一)ADF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时间序列数据出现“伪回归”现象,经常使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对数据是否存在单位根进行检验,考虑到生产总值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间线性关系不强,于是对二者取对数处理,方便分析。

      分析方法选择加入趋势项与常数项,SIC最大滞后数为默认的2,对于Y和G的检验指标(如表1所示),括号内为相应的P值通过比较各变量ADF检验值的P值,可以发现lnY与lnG都是不平稳的,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后,两者都在5%显著性水平下表现平稳,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了初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总量是否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分析二者的因果关系由于在这里主要讨论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状况与经济整体的增长状况,所以选取的变量为两者每年的增长额,即△Y与△G,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当滞后长度为1时,5%显著性水平下,P值为0.2490的假设不应被拒绝;而在滞后长度为2时,5%显著性水平下,两种假设均被拒绝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在长期中,经济总量的增长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互为格兰杰因,也就是两者对彼此都有一定的直接促进作用三、实证分析——基于菲德模型(一)模型介绍及构建菲德模型是由著名经济学家菲德(Feder Gershon)在1983年提出[13],最早用于估计出口部门出口额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其核心思想是将一个社会分成两大部门,研究其中一个部门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于其他非该部门经济的外溢扩散效应,基于该观点,构建如下模型。

      根据菲德模型的原理,将江苏省整体经济分为两大部门: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非高新技术产业部门G与N分别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值与非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值,于是有总产出Y=G+N,g与n为两者的产出函数,自变量分别为高新技术部门的资本投入K1与劳动投入L1,非高新技术部门的资本投入K2与劳动投入L2以及高新技术部门对非高新技术部门的外溢作用G,K与L为全社会的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其中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分别以固定资本投入额与就业人数代替模型假定不同部门对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不同的,表示如下:==1+δδ的取值区间为全实数域,当δ>0时,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大于非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当δ=0时,说明两种部门的边际生产率相同;当δ<0时,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小于非高新技术产业的边际生产率,甚至成反方向变化(当1+δ<0时)上述方程中,表示江苏省总产值增长率,表示江苏省固定资本投入增长额占总产值的比重,表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率,表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值占总产出值的比重nG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全部贡献,其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和对非高新技术产业的外部影响。

      θ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θ表示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外溢效应方程(1)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方程(2)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非高新技术产业的外溢作用这里我们令:(三)结果分析从模型的拟合结果看,两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是0.65和0.67,相应的F统计量的P值分别为0.0479和0.1053,模型总体拟合程度较好,方程的所有参数估计值均为正,符合客观事实方程(3)除参数A外,其余参数均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而方程(4)的各参数均未能通过t检验,但这并不表示就应该接受方程个参数为0的假设,考虑到方程总体的F值与拟合优度较好,可以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其他产业还是有一定的外溢效应,但是作用并不明显C1值为0.400049,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产值每增长1个单位,总产值就有0.400049个单位的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对于经济整体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θ的值为0.08406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没增加一单位产值,就有0.084063个单位的产值外溢到其他部门中,该数值过小说明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外溢效应暂未明显体现出来;根据θ的值可以算出δ的值为0.516751,这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大于非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结语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可以知道,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江苏省的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尽管2013年该产业的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80%,但是由于其外溢作用也不明显因此,其他产业未能很好地收到高新技术带来的外溢扩散影响的好处,从而整体经济也没能实现更高速的增长基于以上分析以及得出的结论,结合江苏省状况,对于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大力吸引外商投资,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FDI(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显著[14],而FDI在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同时,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与外商直接投资变化间有着长期均衡关系[15],以及背靠内陆,面向大洋,擁有极佳的地缘优势,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优势,一方面创造出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的环境,发挥外资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依靠强大的港口通商优势,出口本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相关行业的国际交流,提高自身国际知名度,对于本国的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不小的激励 第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