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71(29页DOC).docx
29页……………………………………………………………最新资料推荐…………………………………………………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与产量决策 第一节 垄断市场一、 垄断市场的特征 一个企业 控制价格没有替代品,即需求的交叉弹性为零不能进出二、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1、需求曲线: 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2、与完全竞争不一样三、短期决策 假设:需求曲线、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收入曲线已知 * 决策规则: MR = MC 四、长期决策 *企业改变生产规模 ,降低成本 *决策规则: LMC = MR 五、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1、价格与产量的决定:垄断价格大于竞争价格,垄断产量小于竞争产量 2、效率比较:垄断造成社会福利损失3、 导致寻租(Rent seeking)行为寻租:创造垄断的活动例如:寻求政府的保护或干预,来阻止其他企业参与竞争,以维护其独占地位;企业采取种种手段,获取政府的“特殊照顾”,通过减免税收或财政补贴的办法,使既定的经济利益在企业间重新分配,让自己享有其他企业的“输血”,从而获得一种经济租。
寻租活动的连锁性:假设一个城市,政府通过发放经营执照的方式,人为地限制出租汽车的数量,可能会使出租车的数量过少,出租车车主就会赚取超额利润,亦即经济租这会诱使人们想办法从政府官员那里得到营业执照如果执照的发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管官员的个人意志,人们就会争相贿赂讨好他们,从而产生第一个层次的寻租活动由于官员们在第一个层次的寻租活动中享有特殊的利益,这又会吸引人力物力为争夺主管官员的肥缺而发生第二个层次的寻租活动要抑制这些活动,可以用征收执照费的形式,将出租车主的超额利润转化成政府的财政收入,那么,为了争取这笔收入的分配,各利益集团又有可能展开第三个层次的寻租活动 寻租活动就如同“看不见的脚”踩了“看不见的手” 克鲁格在《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曾经对印度和土耳其两国的寻租浪费做过估计她发现, 1964年印度由此形成的租金约占当年国民收入的7.3%,而在土耳其,1968年寻租活动造成的浪费则占当年 国民收入的15%!如此惊人的资源浪费,甚至远远超过了寻租者得到的好处 [案例] 垄断导致电信收费高 :我国市民月收入的1/10掏给电信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月收入的1/10左右用在通讯上,这一比例高于许多发达国家。
据报道,目前深圳市个人话费月均支出高达323.5元,比年初的调查结果增加了9.12元而深圳市统计信息局上半年公布,在岗职工月均收入为3240元如果加上市话费,深圳市民费的总支出超过人均月收入的1/10而在其他城市进行的类似调查的结果也大致相当 专家介绍,美国中下阶层的通讯消费只相当于其收入的1/100,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1/10;香港电讯的包月费约为100港币/月,和那里的人均月收入相比,也微不足道;在澳大利亚,市内每次0.15澳元,只要不断线,只要通话人有耐心,打一天还是0.15澳元 我国消费者要求降低过高的费的呼声很高在今年3月进行的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中,虽然长途费降价,但市话费实际上升了有关统计显示,今年3月份全国市内通话费上涨6.4%,月租费上涨3%;4月份市内通话费上涨4.9%,月租费上涨3.4% 六、垄断的优点 1、规模经济: 如自然垄断 2、范围经济 3、推动创新 七、如何形成垄断 1.显著的规模经济性 2.专利权 一家企业可能因拥有某种商品或其生产技术的专利权而成为该商品市场的垄断者。
专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使其他企业不能进入该市场专利法的实施是对发明和创新的保护,是为了促进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专利法规定,发明者拥有制造某种商品或使用某种特殊工艺的独占权可达15年(美国是17年) 3.对资源的控制 最典型的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美国制铝公司,该公司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一直控制着全部铝矾土矿产资源,从而成为美国制铝行业的垄断者 4.政府赋予的特许权 例题:已知一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TC=5Q2+20Q+10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Q=140-P 试求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价格及利润 (答案: Q=10, P=) 第二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的决策一、 垄断竞争的特点企业数量较多企业决策不相互影响进出比较容易长期看,经济利润趋于零产品有差异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例如牙膏行业: 有中华牙膏, 两面针牙膏,高露洁牙膏,洁诺牙膏,美加净牙膏 其他行业,香皂,洗发水,化妆品,服装,文具,餐馆,小百货店二、短期决策 决策规则: MR = MC * 企业有经济利润三、 长期决策 企业自由进出,导致行业类企业数量增加 企业规模扩大 供给增加,产品价格下降,导致本企业的需求曲线向下移动。
决策规则: P = AC(短期和长期) MR = MC(短期和长期) [案例] 牛蛙悲声* 牛蛙是从古巴引进的一种个头大,生长快,肉质鲜嫩的菜用蛙,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我国南方某地从1985年起有几户试养,到1992年发展到800多户,蛙池面积500多亩 50多岁的李某,在1986年得到养牛蛙能赚大钱的信息,辞职回家办起了牛蛙养殖场,到1992年获利7o多万元,率先养蛙致富40多岁的张某1990年弃渔养蛙,仅1992年出售种蛙和蝌蚪收入达28万元 1993年当地一新闻机构发布误传信息,某集市牛蛙每公斤52元,附近某城市日销牛蛙700公斤,每公斤价格均在48—70元,外贸出口价每公斤260—280元牛蛙分割出口,价高得惊人,一只8两重的牛蛙,蛙皮10一15美元,内脏2美元,蛙腿每公斤50——69美元一时当地各级领导大讲牛蛙,厂矿企业职工停薪留职养牛蛙,乡镇干部带头,农民争先恐后,养蛙户增至6471户,蛙池面积 6021亩按每亩投入2000元,共计投入1200万元可年产商品蛙 1500吨,但市场可销量不到50%,总收入也就300万元。
由于养蛙热使得饲料价格猛涨,而牛蛙销售价格剧跌,每公斤跌到16—20元,不到成本的一半血本无归,欲哭无泪,找谁算帐去呢?四、 产品差异化竞争 产品差异化竞争就是在自己的产品上:引进新的、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能更加迎合顾客需要的特征,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其内容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和结构、增加产品用途和为顾客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等实行产品差异化能够减轻替代品(其他企业生产的类似产品)对自己的威胁因为如果自己的产品有特色,顾客对它已有好感,甚至已表现出忠诚.其他产品要替代它,就要改变顾客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看法,这是不太容易的这样,就可以加强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有利于对产品制定较高的价格,以获得较多的利润 在产品差异化竞争中,较小的企业还可以把产品设计为只为市场上某一特定顾客群的特定需要服务,而不是面向整个市场,以求至少在这一细分市场上取得自己的优势,从而在整个市场上,为自己找到并占领适当的位置 五、广告竞争和广告决策 一、广告及其争论 1、广告的批评者 商业广告操纵了人们的嗜好 商业广告抑制竞争 2、广告的拥护者 广告提供信息:价格、新产品、质量 广告加剧竞争: 二、广告决策 1、广告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对 广告支出也是适用的。
例如,用1 000元在拥有读者10 000人的 地方报纸上登广告,广告每影响一人的平均花费为o.1元但如 用50 000元就可在拥有读者500万人的全国性报纸上登广告,广告每影响一人的平均花费就可以降到o.01元所以,随着广告规模的增加,广告的边际收益就会递增但当广告费继续增加超过一定点后,广告的边际收益又会递减(虽然需求量仍然在增加,但增加越来越慢)原因是市场越来越接近饱和,容易接受广告宣传 的顾客早已购买了这种产品,剩下的是那些不太愿意购买这种产 品的人,广告对这些人就较难起作用了 2、广告最优决策 由于广告的边际效益会递减,所以做广告并不总是划算的那么,支出多少广告费才是最优的?或者说,能为企业提供最大利润的广告费应是多少? 企业利润 丌= P Q(P,A)一C(Q)一A 对A求导, 简化得: P (∂ Q/ ∂ A)=1+MC (∂ Q/ ∂ A) 或 P (∆ Q/ ∆ A)=1+MC (∆ Q/ ∆A) 即 MRA = MCA 正确的决策是不断增加广告支出直至从1美元增加的广告的边际收益MRA恰好等于广告的全部边际成本。
这个全部边际成本是直接花在广告上的这1美元与广告带来的增加的销售所引起的边际生产成本之和 这个原则常常被经营者忽略掉,他们常常只是通过将期望收入(即加总的销售)与广告成本的比较来判断广告预算但增加的销售意味着增加的生产成本,这也是应该考虑进去的 ·广告的简单法则 MR = MC意味着下述定价的简单法则: MC = MR = P(1+1/Ep) (P— MC) = - P /Ep = ∂ A / ∂ Q即 A/PQ = —(EA/Ep) 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厂商的广告对销售比率应该等于负的需求的广告弹性和价格弹性的比率有了关于这两个弹性的信息(比如说通过市场研究) 例 假设一厂商产生销售收益每年1 000 000美。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