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武术流派丰县大洪拳.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1692358
  • 上传时间:2023-09-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8.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武术流派丰县传统名拳——六步架大洪拳概述——马中新2013-01-25文/ 马中新 2012 年江苏省丰县系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地,天师张道陵的故里,自秦汉以来,素有尚武之风, 武术在群众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基础,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六步架大洪拳六步架大洪拳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拳种, 它以马步桩为根基, 一百零八打快猛稳, 周身 有意形无踪,刚柔齐济变无穷, 近身短打极巧妙, 招里含招紧连攻整个套路演练起来快慢 相间、内外相合、刚柔相济,形气一体;外有排山倒海之力,内含龙吟虎啸之形,如长江大 河之水,无孔不入,无坚不摧,势猛劲沉,干脆利落;发拳刚劲有穿山洞石之情,落步平稳 有入地生根之意 它不但有特定的呼吸, 意念和套路的定型, 而且还有独特的六个练功阶段, 即六步架(一为平气架、二为气推力、三为气排丹田、四为混用力、五为闭气练法、六为混 元气练)在长期实践中,经历代拳师的不断充实丰富和提炼发展,逐渐形成了拳势威猛, 脚步扎实,功架浑厚,朴实无华的拳法风格,在中华武术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故人们称 之为六步架大洪拳, 以区别于我国南北广泛流传的少林大小洪拳、 南派洪家拳以及陕西红拳六步架大洪拳起于易理,融形、气、神于一统,顺自然而成之,集内外家于一身,乃无 极而生,自然运用之造化。

      拳法强调运气调息, 以气发力 讲其五形(鸡、雁、蛇、虎、鹤), 合于五势(大、拗、顺、小、败),应其五行(金、木、水、火、土),化出五拳(劈、崩、 钻、炮、横)五行者,内通五脏(肺、肝、肾、心、脾),外通五官(鼻、目、耳、喉、 人中) ,行于手足, 以周天功练气为主; 五势之变化, 则本阴阳之理, 太极之功, 动之则分, 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一气贯串,刚柔相济;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神形合 一,内外兼修互练六步架大洪拳有五种功法,谓之干、湿、内、气、硬套路有六步架大洪拳一路架:根 基;二路架:飞腾;三路架:招法、化法;徒手对练有偎身靠臂捶、十二捶、十四捶、十八 捶、长打捶、挂化捶、朝阳捶、五虎群羊捶、外扒眉等;器械单练有青龙剑、四门刀、太平 刀、截手单刀、八卦双刀、常胜双刀、六路春秋大刀、单扎枪、六合枪、蟠龙棍、齐眉棍、 单鞭、双鞭、九节鞭、绳镖、虎头双钩等; 器械对练有六进单刀枪、 双刀战枪、 大梢子配枪、 小刀子对枪、三节棍对枪、四节子镗擒枪、白手夺刀、白手夺枪、大刀战枪、双锏对枪、滚 肚枪、月牙铲对捶、(齐眉枪、闪门枪、花枪、推枪)一百单八枪等;功法有行功过气法、 临敌应计法、老嫩救活法、百步捶法和擒拿控制定身法等。

      古传六步架:无极阳,六六三十六生阴为太极,后天八卦合成九宫,八九七十二啃捶, 十八风玄功(其中内有口诀丹田、命门、会阴三穴,共合一百零八)架子名六六架,先天 纯阳,后天八九七十二为阴,运用全身又名三晃膀:一晃无极静,二晃太极动,三晃混合 气,水火既济,气存丹田架子好学气难调,五运六气是根苗,能知三三并九窍,海底能把 明月捞六步架大洪拳架子八大纲领:大小、屈伸、刚柔、发聚大则气运周身,是静中之动; 小则芥子藏身,是动中之静;屈是屈中有伸;伸是刚中有柔;刚是水火既济;柔是气海丹田 混合之气; 发是气随捶发, 足落捶打; 聚是聚于气海, 存于丹田 内功炼精化气, 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无,导空自然气学自然练自然,自然之中有自然,学中练,练中学,身 外之师指门户,下苦功,求口诀,深得名师开窍穴,心窍穴开,水到渠自成,功到心自灵, 运用意气力,变化永无穷,精生智慧,变化之意能发扬天地自然气,学习古今养浩然据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记载:“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 又有六步拳, 猴拳,化拳,各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 “戚继光是山东东牟人,而他所述拳种北方居多,其中六步拳,可能即指六步架。

      但有史可查的是,六步架大洪拳自清朝嘉庆年间,由山 东恩县人李泰(又名李备、李征)避难来到丰县,传艺于今欢口镇仇庄村张健等人由此, 六步架大洪拳在丰县历代繁衍发展至今, 丰县成为六步架大洪拳发祥地, 张健成为六步架大洪拳来丰之始祖六步架大洪拳由来丰始祖张健起,广收门徒,门下弟子分支众多,难以书 录,本文仅介绍由笔者向上相承的师长,余者不书,望见谅张健(1786年~1865年),六步架大洪拳来丰始启宗师,江苏省丰县欢口镇仇庄人嘉庆五年( 1800年),张健拜避难来丰的山东恩县人李泰为师,学艺十三年,得六步架大洪拳真髓,武术传当时,名闻乡里,有“登 房捉鸡”之功后授业于丰县的欢口、沙庄、沛县的五座楼,山东的鱼台、金乡、单县,河 南的夏邑,安徽的砀山、萧县等黄淮流域一带,授业弟子众多,为艺业发展献出了毕生之精 力清同治四年(1865年)张健逝世,享年 79岁在六步架大洪拳发展史上,张健是继往 开来、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董心朗(1838年~1906年),六步架大洪拳来丰第二代传人, 江苏省丰县欢口镇董堂村人 在六步架大洪拳发展史上, 董心朗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1850年冬,董心朗拜张健为师,学习六步架大洪拳武术。

      董心朗武功超卓,择人授业, 非孝友、笃重义气者,不得入其门,承其教者有谢文善、谢克田等二十六人董心朗宗师文 武兼备,为使六步架大洪拳世代相传,著有《六步架大洪拳论》、《武学十二规》、《六步 架大洪拳武谱》等著作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一代宗师董心朗辞世归西,享年68岁三十年后,众门徒对恩师教泽难忘,有弟子谢克田为主操办,同里,孙绍祖(丰县 民国元年县长)敬撰,李厚基(福建督军兼省长)敬书,在民国 25年秋(1936年)立起了透龙誉碑,碑文是“清处士董公心朗懿行纪念碑”,碑阴有志谢克田(1870年~1943年),六步架大洪拳来丰第三代传人, 江苏省丰县师寨镇谢屯人光绪六年(1880年),谢克田拜董心朗为师,经勤学苦练,技艺达炉火纯青境界,尤擅春 秋大刀和鬼头单刀谢克田身材魁梧高大,所演拳架动作,大开大合,快捷刚猛谢文善(1860年~1933年);六步架大洪拳来丰第三代传人, 江苏省丰县师寨镇谢屯人谢文善幼年家境贫寒,无法请董师父吃顿饭, 故不敢奢想拜师学艺但他热爱武术,每次都在董师父的教场外偷练, 久之惊动了董师父 董师父把他叫到面前,看他拉架苗, 认为他虽有些架势不到位,但很有气势,便应允收文善为徒。

      谢文善与谢克田等一同演习六步架大洪拳, 勤奋刻苦,招招势势认真体会,与师兄弟们相互切磋探讨,深受恩师之青睐谢文善不但武功精湛, 而且对内功心法更是一点即通,后董师父又引荐他跟武功大师刘殿墀习练气功 谢亥善武功高强,内外兼修, 名声远扬谢克田与谢文善并驾齐名,势在伯仲二人经常切磋拳艺,共同研究, 创编了六步架大洪拳对练套路外扒眉,使六步架大洪拳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二公出师后, 多共同收徒传艺,只要是 真心热爱武术、品行端正者,均耐心指导教练,培养了一大批艺高拳精的弟子1927年 8月(民国 16 年),丰县由于军阀混战,匪患不断,丰县城东南五里周庄村周 脉江( 1906~2001 年)、周脉清(1913~1999年)、邹玉喜(1915~2003 年)、周脉申( 1917~1994 年)等人,为防身御敌、保家护村同拜谢文善、谢公克田门下,学习武功周庄四公悉心学 艺,一生清苦劳碌, 为培育后人,倾其所学 在上世纪 70年代初和 80 年代末形成周庄洪拳 风,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其中出了许多俊杰之士21 世纪,年轻人为了生计学拳练武者越来越少,传统武术逐渐式微目前,丰县虽然 不乏六步架大洪拳的习练者,但能够完全继承并坚持练习六步架大洪拳功法的人是少之又 少。

      六步架大洪拳许多拳法都已失传,只闻其名, 不见其功 为使前人先师所传之六步架大 洪拳,发扬光大, 传承下去 现今在六步架大洪拳周庄第五代传人周长珍、 周长永、 邹广超、 周长明、周长民等人的辛苦传艺下,已传承第六代千载之潜流,六步架大洪拳明传不苟, 暗传不息, 此亦桃李满天下之固矣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传统武术的复兴, 六步架大洪拳的 六世弟子仍须努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