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行业经济论文-浅谈重塑农业循环经济应重视制度建设.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5626788
  • 上传时间:2022-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行业经济论文-浅谈重塑农业循环经济应重视制度建设论文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法律制度建设论文摘要:我国农业循环经济链务的断裂是由于制度建设的缺失重報农业循 环经济,制度建设是根拳因此,貝有进行制度建设.才能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 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循环经济”一词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蜕变的严 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口然、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它首先是 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是一种把经济与环境 保护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规律改造经济社会运行的方式 它倡导的是一种物质不断循环再生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一产品一消费 —再生资源一再生产站”,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坏” 的3R原则和减少废弃物的经济活动为行为准则,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农业资源投. 人一农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中,自然资源投人品都能在不断进 行的循环中得到最充分、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 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它木质丄是一-种生态经济。

      因此,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 业经济建设融为一体,是一种可持续农业生态发展模式,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的有机结合二、 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用仅 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也不可 避免地给农业生产带來了巨大的压力,加上长期以來对农业采取掠夺性经营的发 展模式,其实质是一•种“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农业发展 模式在此种经济行为中,人们以农副产詁在数量上的高速增长为驱动力,无计 划、无节制、高强度地将农业资源过度掠夺开发同时,采用粗放型、低利用工 艺生产,不仅产生了大量污染物,而且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产 生的危害和问题日益严重1 •资源耗竭我国耕地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3.8%,人均耕地为1.5亩,不足 世界人均面积的1 /3,每年耕地面积还在以700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减1953…2008 年,我国耕地减少了 2000亿万亩,耕地数量己逼近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 同吋,耕地的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 美国家的2.5%--4%;耕地持有水量低于世界年均水平30%左右,人均占有水量是 世界人均水平的1/4,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分别仅占世界的 4% ,1 /3--1/2和1/7;草地资源退化,绿色屏障功能削弱,人均占有草地量仅为 4.8亩,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0%,有13亿亩草地退化,30亿亩草地处于风沙 的威胁之中,每年还在以1500万亩的退化速度增长。

      2•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面积共达55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8%,流失的土壤 超过50亿吨,流失肥料约5000万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大国 Z-—;土地荒漠化而积达到23亿亩,而且每年仍在以2400万亩的速度递增,即 一年荒漠化一个中等县,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荒漠化大国;遭受“三废”污染的农 田急剧增多,由此而导致每年粮食减产1000亿公斤以上;环境污染加重,由于 CO和SO2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全国每年受酸雨危害的农出达3990万亩,直接 经济损失达20亿元;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皿生态平衡失调,土壤生产能 力和农产品质量卜降3.农产品质量低劣由于农业环境的污染和农业生态系统的退化.直接影响 到农产品的质量农产晶的质量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品质低劣的农产品不仅 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不合理使用农 纱而导致农产品中农纱残留量超标的现象吋有发生,部分地区农产品特别是蔬菜 类中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允许标准的1—3倍由于氮肥施用过量.化肥有效利 用率只有30%部分农产品巾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允许标准,农产 品污染严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也随Z降低。

      三、制度建设是重塑农业循环经济的根本保证1制度建设的缺失是导致农业循环经济链条断裂的症结所在我国传统农业 基本上是一种符合循环经济理论的生产模式,.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大 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消化.如秸秆被用做肥料、饲料及燃料.产生的畜禽粪 便被用做肥料,少有同体废弃物排放尽管我国循环经济在理念和实践JL是先进 的,但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过程中.在体制和技术丄却落后了.传统生 态农业技术止在萎缩由此使我国农村发展偏离了循环农业的轨道.形成了高投 入、低产出和高污染的农业发展路径,大量原本是宝贵资源的农业废弃物反过来 成为农村的主要污染源.导致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间接导致农民收 入增长缓慢,使农业、农村无法可持续发展据《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资料显示,在20世纪50年代.我 国有机肥占肥料养分投入总量的90%以±.1980年为47.1 %,2000年为30.6%, 2006年己降到25%农业废弃物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有机肥施用比例不 断下降.化肥用量迅速上升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用掉了占世界近30%的化 肥这给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现实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表,对我国农村变革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我们缺 乏应对措施当农村经营规模缩小、专业化生产加强、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劳动 力价值提高以后.有关农业废弃物的有机肥加工利用技术、政策和相关的法律规 范却没有与Z相适应地发生变化.致使其利用受到影响,农业循环经济的链条也 就随Z断裂了2008年10月,小共小央第十七届小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到2020年,农村 改革发展基本忖标任务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 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农业可持续 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 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加强对农村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 而源污染的防治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丄解决了行政领域的 强制性规范问题2009年1刀1日起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主要是规制工 业污染.针对农业循环经济规制.第23条规定禁止损毁耕地烧砖第24条规定土 地集约利用和优先发展生态农业第34条规定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发展生 物能源第35条规定发展牛态林业这些规定除第23条属强制性规范外•其它都是 指导性的,笼统而不具体,实践中缺少可操作性。

      因此 在立法、司法系统如何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仍没有系统的法律规范.而且最大的问题 是立法的理念并未达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程度因此,笔者认为,如果不在立 法和司法领域强化农业环境保护的制度设计.仅在行政系统提升国家意志.其力 度是有限的2制度建设对重塑农业循环经济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循环经济是生态保护 型经济.重塑农业循环经济.制度建设首先要明确两个基本前提一是要用循环 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而源污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 农药及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 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有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因过量、不合理施肥 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流失到农出之外.污染地下水.使湖泊、河流和浅海水域 生态系统富营养化导致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同时,施用 的氮肥中有很多以温室气体氧化亚氮形式逸失到空气里二是要以农业循环经济 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 转化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干预自然生产的过程只有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农 业领域来组织引导并协调农业生产.或者将农业作为一个工程•借鉴、运用工程 项H论证、立项、设计、施工和评估等办法.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 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才能达到生产和环境保护兼容的理想状态。

      基本前提是农业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所要规范的行为和内容•但制度建设至关 重要.它是决定经济社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也决定着人的行为优越的制 度可以不断激发经济主体的创造性,挖掘其创新的潜能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科 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就不会产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制度高于技术.制度建 设高于技术设计制度建没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至关重耍我围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整体性问题.与一直强调经济增长速度有关现在.相关政 府部门已经意识到过度刺激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会产生包括环境问题在 内的不利后果.所以.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弱化了速度要求而增加了对经济发展质 量的关注.这说明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来解决环境经济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有 很大的作为.但主要取决于制度建设和政府决策国家是经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 实施者,因此.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制度建设做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 会发展全局”首先是在国家层而制度建设上提出的命题制度建设对农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管是可靠保证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具体过程 发生在基层•但监管的权力来H于国家的法律授权H前,农产品质量管理上“无 法可依”和“执法不严”是同时存在的.执法不严也与法律制度规定有漏洞相关 因为在许多环保法律法规中.法律责任的规定都比较轻.处罚程序漫长.这不仅 对严格执法是先天不足。

      而且与相关制度设计有密切关系制度建设对农村经济实施生态管理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以制度和政策引导 农村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循环 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使农民对环境保护得到更多的效益.可以引导循 环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例如:利用价格、税收、信贷等手段调节或影响农民的行 为,以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指导农民制订 和实施清洁生产计划•无偿为农民提供清洁生产技术方面的信息通过建立生态恢 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制度.使激励和惩罚制度并重,引导农民H愿发展循环 经济.实施生态管理市场制度建设对重塑农村循环经济是重要的H标取向要推进农村循环经济 发展•必须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现代农业经营新观念,按照农业经营现代化、 国际化、市场化的要求.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实现农业市 场化经营.科技创新是动力.而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能够促进竞争的最有效的制 度安排.竞争又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因此,要加快农村科技创新的市场体系建 设•其小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让市场、科技创新服务市场、科技信息交流市场等, 使那些农村循环经济技术尽快进入市场,用制度规范市场.使Z成为推进农村循 环经济的重要力量。

      制度建设对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石作用我国现行的国民 经济核算方法是一种非绿色的经济核算制度.它没有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 损失、这与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既不相适应.也制约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世界银行 为此推出了绿色GDP困民经济核算体系•即EDP它是在现行的GDP中对环境资源 进行绿色核算.从中扣除环境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同吋考虑外部影 响.包括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以此来衡量扣除自然资源损失后的真正的 国民财富绿色GDP的推出具有重大意义,它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包括国内生产 总值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指标.可避免人们对经济形势的盲H乐观,时刻给人们敲 响警钟,、对我国而青,也可以促使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以牺牲环境为 代价片而追求GDP的高增长因此.我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