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精编.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1824****985
  • 文档编号:278653481
  • 上传时间:2022-04-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28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A.社会性需要 B.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的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3.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4.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5.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6.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判断句 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O~6、7岁 B.O~12岁 C.O~15岁 D.0~18岁 10?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佳发展期 11.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社会性微笑 B.愉快 C.交往 D.高兴 12?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活泼、好动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13.到3岁时,儿童脑的重量大约是()9 A.390 B.900 C.125 D.1000 14.出生()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 A.1 B.3 C.6 D.9 15.问一个3岁的儿童“你有姐姐吗?”,他说“有”,再问“你姐姐有弟弟吗?”,他却说“没有”,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特点 A.片面性 B.经验性 C.自我中心性 D.不可逆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__________是研 究者通过有目的地操纵和控制一定的变量以观察个体反应,进而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__________是脑的基本活动,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3.儿童神经可塑性表现为三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视觉适应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研究表明,5~6岁的幼儿可以集中注意到__________分钟左右。

      6.__________反射就是对新异刺激作出反应的倾向反射就是主体对条件刺激作出的反应 7.心理学家__________用无意义音节对记忆进行研究 8.根据想象的创新程度,可把想象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直观思维,又叫感知运动思维,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10.儿童根据自己看到了什么,认为别人也看到了什么,这体现儿童思维具有__________11.林崇德通过实验研究认为儿童形成数的概念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阶段 12.儿童最初的推理是__________ 13.普拉奇克根据情绪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把基本的情绪分为8种,即伤心、害怕、好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和憎恨 14.__________技术常用来对依恋进行研究,是在一系列标准事件的进程中实施的综合测量方法 15.儿童情感体验产生在__________岁左右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有意注意 2.记忆恢复现象 3.道德判断 4.概念 5.社会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如何? 2.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3.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4.试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5.简述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 6.如何理解儿童自我意识情绪和成人指导与评价间的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影响怖幼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了起来 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为什么? (2)说明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 一、单项选择题 1.D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紧密相关 2.A幼儿记忆的特点是形象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3.C根据语言或图画等非语 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的想象是再造想象 4.B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为具体形象思维 5.D略 6.B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单词句。

      7.C题干中体的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 8.D略 9.A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指的是0岁至6、7岁的儿童 10.B敏感期又称为关键期,是指儿童心理某方面发展最快的时期 11.A略 12.D略 13.B新生儿脑重量大约350克,到3岁的时候,大脑大约能增长到900克14.C出生后6个月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6个月后儿童的视觉发展接近成人15.D题干中提到的是儿童思维的不可逆性 二、填空题 1.实验法2.反射3.宏观脑结构的功能重组细胞层次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的分子、基因机制4.明适应暗适应5.156.定向条件7.艾宾浩斯8.再造想象创造想象9.协调感知和动作10.自我中心性11.口头数数给物数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12.传导推理13.强度相似性两极性14.陌生情境15.4 三、名词解释 1.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的,即能够借助于词语而实现 2.记忆恢复现象: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要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更高的记忆现象3.道德判断: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

      4.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 5.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 四、简答题 1.移情能力的发展是从个体一自我觉知和自我敏感这一水平开始的处于个体水平的儿童,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渐能区分自我与他人不同的需要和情感,能感到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唤起自己的相关经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社会水平的儿童,能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他人的思想情绪情感,并逐渐能在特定情境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2.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在神经中枢的作用下进行的,其规律可归纳为: (1)从上到下,即先会抬头、然后坐、站立、走路 (2)由近及远,即先从靠近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出现离躯干远的动作 (3)从粗到细,即先学会躯体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然后逐渐学会手的小动作 (4)整体到分化,即从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手舞足蹈,逐渐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5)从无意到有意,先出现无意动作然 后逐渐出现有意动作 3.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应注意: (1)刺激丰富化原则 (2)注意训练与注意发展匹配原则。

      (3)形式立体化原则 (4)空间渗透式原则 4.(1)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2)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3)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识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4)幼儿的情感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 (5)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5.记忆策略在幼儿阶段就已经产生了学前儿童开始使用复述策略,但是他们表现的复述过程的持续性是有限的,他们的复述行为要到6岁以后才会对他们的记忆产生影响复述策略的使用同样可以在很小的儿童身上发现,不过学前儿童还不能进行语义组织,这是因为他们还没建立高度概括的、逻辑意义的概念网络精细加工策略出现较晚,一般出现在11岁以后 6.自我意识情绪是指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根据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包括对自己的肯定和对自己的否定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都离不开成人的指导,受成人评价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断给孩子价值和表现上的反馈,幼儿倾向于失败时感到羞愧如果父母关注如何改进儿童的表现,幼儿则更多地体验到一种适度的、更具有适应性的羞愧和内疚。

      五、论述题 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主要有: (1)儿童自身特征,包括性别、外貌、气质特征、认知水平、人际经验、行为表现等都直接影响师幼和谐关系 (2)教师自身特征,如教师关于儿童和教育的知识观念、沟通交流的敏感度、教师的压力感、教学效能感、自我认识、期望、班级管理风格、受教育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