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与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7356503
  • 上传时间:2021-12-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1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卢海燕摘 要:本文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根据目前中高职衔接的具体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联合中高职教师进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讨论与研究,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关键词: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研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且实施方案还提出,要在多个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而如何做好中高职一体化的培养,使中高职教育能进行无缝对接,也成为了当前环境下的新课题一、学生学情分析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至2012年开始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职升入高职的门槛较低,有80%的中职学生升入该专业学生在中职学习底子较差,自律性不高,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高职学习阶段是在学校等毕业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存在的问题1.中高职课程设置重复目前,中职,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大都是分开设计的,这就造成了在课程上出现重复的现象这也导致的很多学生认为,我高中的时候这门课已经学过了,大学还开这门课,我不用学习也可以通过课程考试课程的重复设置,使得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2.升学制度不完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因目前中职升入高职的制度不是很完善,在中职阶段,学生们大都有一种思想,我们是中高职一体化的,怎么都能上大学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怠慢的思想,从而造成学生出现难管理,松懈学习的不好现象三、解决的方法1.调整课程设置目前我校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大致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几大类,其中,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实践课程而中职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有公共课和专业课,几乎都是必修课程且中职和高职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多门课的重复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中职高职必修要有统一的课程标准,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衔接根据大纲标准,把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在公共课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期,在高职阶段,可整合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使其掌握基础即可。

      在专业课设置中,中职阶段可着重基础能力的培养,比如说识图能力中的建筑施工图识读,建筑CAD技能培养和基础的测量、算量、力学能力的培养而高职阶段可加强进一步的结构识图能力,水电识图和市政识图能力,建筑工程计量和计价等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中高职的学生理论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但是对于测量,施工实训等动手操作能力热情度较高,因此,可以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如可以带学生去企业,去工地参观,开设识图实训课,施工实训课等,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时能和企业进行无缝对接这样就使得中职高阶段的课程重复率降低甚至重复率降低为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2.考核方式的改革目前中职升高职较简单,且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升学考试还是以终结性考核作为最终评价的主要的途径,这样使得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比较懈怠,从而造成文化基础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改革考核模式高职专业老师参与到中职考核的全过程中去,每个学期高职专业抽取一门或者两门的中职课程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计入升学成绩,且抽取的这一两门课程可以是理论的也可以是实际操作的,如考CAD技能,或者是测量技能等这样一能从侧面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二来能掌握学生在中职阶段的学习情况,从而能对高职课程设置作一个及时的调整。

      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调整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因课程内容,课程性质不一样,如果还是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显然是无法适应的,而且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全国大中小院校都在推广和实施信息化教学,微课和慕课进入课程课堂上,采用微课和慕课进行教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可让学生通过视频进行课程知识点的预习,课堂上老师着重介绍本次课的重难点,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让以老师为主的课堂变成以生为主,学生提问,老师回答,以学生为主导,老师辅助学生,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结束语《國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中高职衔接是我们中高职院校的挑战和机遇参考文献:[1]李军.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策略研究{J}.广东教育,2016(05)[2]周丽.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职教论坛,2018(28)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