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官工作室实施意见.doc
6页1济宁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关于在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的实 施 意 见为全面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视察我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 主题 教育实践活 动,扎实践行司法 为民要求,努力构建和谐平安中区,根据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必须工作重心下移” 的要求,我院决定在全区具备工作条件的社区设立“ 法官工作室”,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及意义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社会稳定为着力点,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为切入点,采取“以点带面,点面 结合,各方联动、齐抓共建” 方式,全面开展源头解决纠纷、指导人民调解、加强普法宣传、收集社情民意等工作,努力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和社区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2、重要意义在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 ,组织广大干警走下审判台、走出审判庭,走进农村,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百姓的心坎里,主动走进群众、融入群众,通 过 与 社 区 居 民 零 距2离 接 触 ,实 行 面 对 面 服 务 和 沟 通 ,既 是 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也是落实人民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工作主题的重要举措,更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
扎 实 有 效 的 开 展 好 这 项 工 作 ,有利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推动基层社会管理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构建科学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对于提升人民法院的亲和力与公信力,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院干警要充分认识成立法官工作室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这一重要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为平安中区、和谐中区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二、工作任务(一)加强联系沟通,主动了解社情民意法官工作室”的法官必须真正深入基层,走进社区,到群众中去,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切实畅通民意沟通表达渠道,把握群众司法新需求对于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向活动领导小组汇报,并及时向群众反馈处理结果要切实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并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舆情引导工作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贴近社区实3际,重点加强居(村)委会成员、业主委员会成员、社区青少年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宣传宪法、居委会组织法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城镇房屋拆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管理、婚姻家庭、社会救助和打击刑事犯罪等与社区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要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积极开展法律咨询,并适时举办法律专题讲座对于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民群众,加大法律指导力度,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三)发挥司法专长,妥善化解矛盾纠纷要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预警在前、调解优先的原则,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深入社区(村居)排查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化解基层的矛盾,把“ 最后一道防线” 的工作前移到“第一线”同时,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适时掌握基层矛盾纠纷的动向,与基层社会管理组织协同配合,共同对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苗头性、倾向性、源头性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办,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四)自觉履行职责,强化人民调解指导法官工作室的法官同时兼任该社区的人民调解指导员,要主动履行指导人民调解的职责,加强与社区、镇街基层组织的联系,完善基层人民调解网络,支持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指导与培训;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疑难复杂纠纷的,4人民调解指导员可以共同参与化解,努力使大量的民间纠纷消化在基层,减少纠纷成讼;要通过与人民调解员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共同研究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出妥善解决问题的对策。
五)落实救助措施,全面开展结对帮扶构建社区弱势群体司法救助机制,为社区下岗职工、城市低保人员和困难群众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结合区委政法委出台的《关于在全区政法系统深入开展“四个一” 活动的实施意见》,法官工作室对特别困难的群众,要实行“一帮一”或家庭“结对 子” 进行 结对帮扶;对涉及弱 势群体的案件,同时建立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确保其合法权益的实现三、工作要求1、根据实际情况,年内大致在社区设立30个“法官工作室” 结合各 单位人 员的情况及工作性 质,由全院统一调配法官工作室名单2、每一处法官工作室确定两名干警其中一人现任职务应为中层正副职,具体负责法官工作室工作,另派一名干警协助工作3、“法 官 工 作 室 ”要 达 到 “五 个 一 ”的 目 标 ,即 设 一 套 宣 传 册 、印 一 张 便 民 联 系 卡 、建 一 个 法 官 便 民 邮 箱 ,公 开 一 部 便 民 服 务电 话 ,建 一 个 工 作 台 帐 和 帮 扶 记 录 簿 4、法官工作室的法官每月进社区工作时间不少于两个5工作日;工作日期间应准时到岗,标准着装5、各“法官工作室 ”的工作情况,将纳入全年重点工作 绩效评估进行考评。
四、工作步骤设立法官工作室的主要步骤,分三个阶段进行一)试点部署阶段召开全院干警动员会,成立社区法官工作室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先期在蒋林社区、北门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进行试点,确定具体办公场所,配置办公设施;采取个人报名、部门推荐、“ 法官工作室 ”活动领导小组 确定的方式,选派到法官工作室工作的业务庭骨干法官,并确定工作室负责人;举行法官工作室启动仪式,安排部署法官工作室的工作时间、活动内容及保障措施二)完善扩展阶 段进一步完善社区法官工作室建设,制作统一的法官工作室牌匾和门牌;“法官工作室 ”活动领导 小组对试点情况进行查看、检查,听取开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先期设立两个社区法官工作室的基础上,再扩展设立28个法官工作室,使法官工作室的整体效能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三)全面推广阶 段进一步强化法官工作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法官工作室的各项便民法律服务内容,进一步增强法官工作室6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创新法官工作室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在认真组织法官工作室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查缺补漏,总结经验;适时由“法官工作室”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法院、司法局、镇街、社区等部门,对社区法官工作室的工作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对工作得力、成效显著的法官工作室,将予以通报表扬,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确定下一步社区法官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在全区有条件的社区全部设立法官工作室,使全院每一名法官都有所联系的社区法官工作室,使社区法官工作室真正成为法院落实司法为民举措的一个平台。
五、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在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 活动 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法官工作室” 活动领导小组,院党 组书记、院长庞新贤任组长,副院长王新党、孟伟、王建玲为副组长,韩建华、宗华东、李灿民、王新、李冰、史洪祥、苏珲、王福伟为成员,负责全院进社区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宗华东任办公室主任,苏珲、王福伟为副主任,具体负责进社区法官工作室活动的总体协调和保障工作,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具体措施,确保社区法官工作室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