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与创新.doc
5页论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朱华琴(襄樊学院襄樊441053)摘 要 文章运用S. R. Ranganathan图书馆学第五定律的原理,阐述了图书馆图书情 报工作在信息记录与存储、信息管理与检索、信息阅读与获取、信息获取与传递、信息咨询 与服务等方式上动态发展的基本属性关键词信息;图书情报工作;发展与创新1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科学性与现实的指导性“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是印度图书馆学家S. R. Ranganathan (阮冈纳赞) 1931年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提出的第五定律时过境迁,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将人类推 进了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数字化、多媒体、虚拟现实、电了空间等代表的新技术,改变 T图书馆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结构现代图书(一定的物质形态)二信息知识+记录方式+物 质载体+制作方式,发展为“物化的信息(Physical Information);读者范I节I扩大到全球信息 用户,图书馆则成为专门从事物化的信息收集整理、保管、交流的信息管理中心(Information Centre)o物化的信息、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中心三要素既联系又矛丿百,形成了矛丿百的统一体, 成为有机体生长发展的内在动力。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是对图书馆生长状态及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从图书 的采购、分类、编目、排架、宣传报道、咨询到多角度揭示信息内容都是“为书找人” (为信息找用户)的过稈;从'以人为木'的服务理念到图书馆设备配置、数据库建设、检 索与定题服务、网络传输等方面,使读者信息需求的动机最大限度地转变为现实,为用而藏, 这是“为人找书”(为用户找信息)的过程图书馆工作一切环节都是围绕这两个过程为目 的而运行的这两个过程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互为手段,互为忖的,组成一个动态、发展、 协调并充满活力的有机运动体,使图书情报工作在信息记录与存储、管理与检索、复制与传 递、咨询与服务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更新,这种变异过程体现出第五定律具有非凡的科 学性与现实指导性.2图书馆信息记录和存储方式的变革眼耳鼻舌和皮肤是人类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为表达所接受的信息,产生了语言为 记录信息,创造了文字古人以刀刻斧凿的方式记录信息,信息载体采用H然原料精加工 而成记录存储信息的介质有岩石、动物甲骨皮、树叶、竹、木牍、麻、绢帛,也有用浇 铸方式记录文字的钟鼎文等公元105年,中国蔡伦用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生产出了世界最早的纸张。
用矿物颜 料、松炭等制成墨,在纸上以笔录书写方式进行信息记录和存储纸轻体积小,易收藏使 用,纸型文献逐渐成为主流文献,而负责收藏传播文献信息的图书馆因此成为信息交流中 心千年后,在104M048年中国毕升首创泥活字印刷术,400多年后徳国的谷登堡发明 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印刷型文献成为主流文献类型丁九世纪是人类科技和信息技术发生重大变革的世纪,美国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从此 人类增加了一种记录声音信息的方式照相机的问世,实现了记录视像的梦想摄影机的诞 生,记录连续移动的视像信息的方式也成为现实唱片、照片、电煤胶片、幻灯片、录音、 录像带、激光视唱盘等成为图书馆藏书增加的新类型:声像/视听型文献1839年英国人B Dancer利用照相技术开创了缩微技术的先河,制成了第一张缩微制品到二十世纪30年代, 图书馆信息记录存储发展主要方向就是文献资料的缩微化,缩微熨文献逐渐成为笫二类主要 文献类型20世纪40年代后期,计算机的诞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人类的信息载体和 信息记录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一切文字图像声音都转换为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的数字,以 数字化的形态加以保存和传递,电了型文献与印刷型文献齐驾并驱。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可以不依赖固定不动的物质载体而动态地存储在“塞博空 间”(Cyberspace),网上原创作品只在网络中存在,随着虚拟文献资源涌现,虚拟图书馆产 生了3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检索方式的更新史载五T年前,古巴比伦的图书馆藏书是泥版文书,为方便使用,古人将泥版文书分 门别类地存放在不同的房间里,在每个房间的墙上刻上藏书目录,房内的泥版乂分别按主题 和年代扌『:列,并在每块泥版上挂有内容简介的标志牌这种按分类索引排架管理和手工检索 的方法类似于现代图书馆管理方法,我们rh衷地赞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举分类管理和手T检索与图书馆历史一样的久远,人们主要依靠二次、三次方面信息开 发者提供的目录、文摘和索引来进行检索此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其间人们试图 用机械化检索机器替代人丁•检索,20枇纪50年代,美国的图书馆员Ralph Robert Shaw研 制岀了第一台用于文献检索的机器即“快速选择器”,这是一种较高速的穿孔卡片机检系统还有缩微制品检索系统,但二者人工干预大,属于半自动化检索系统图书馆步入计算机信息管理时代,实现自动化信息检索是在1964年美国国立医学图 书馆利用计算机建立了第一个“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ARS)。
1966年9月,国 会图书馆进行集中机器编目生产出MARC I磁带,这是现代图书馆白动化系统雏形基于计 算机处理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以及MARC格式中心地位的确立,是图书馆发展 中的一次重大突破1969年3月发行MARC II,该系统具备多种功能和用途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 ISO2709J973交换MARC标准和ISBD编H规则至此,多数图书馆所提供的 计算机检索服务均以MARC数据库为核心来开展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提供了新的文献信息检索手段1971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把MEDLARS数据库同国内外的医学机构联结起来,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性应用背景的网络 检索系统1967年美国俄亥俄大学成立OCLC协作网,并迅速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图书馆互 联网应用系统,实行网络联机编目、馆际互借、联合采购、实时书目数据共享、共知与共建, 迈出了图书馆网络化的第一步OPAC系统的建立,Z39.50协议产生,标志着网络环境下图 书馆信息检索真正实现了网络化要求以网络为基础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出现了许多 有别于图书馆书目检索的新型网络搜索或检索T具:Archie, Gophet, WAISc及Finger, Whois, X.500等提供类似黄页查询服务的工具。
还出现了以yahoo为代表的Internet 门户网站以及其他备类专业从事专门信息服务的ICP公司,提供内容全血的信息服务1995 年OCLC联合制定的都柏林核心数据方案,探讨为实现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与其他Internet 网络信息检索系统的统一,希望达到图书馆信息网络化,网络信息图书馆化4 •图书馆信息复制与传递方式的发展人类早期书面文献的复制方法主要是人工手抄;纸发明后,拓摩和雕版印刷成为主要的 文献复制方式;金属活字印刷术问世示,机器印刷成为主要的文献复制方法,导致了现代意 义的图书馆出现20世纪中叶照相技术的缩微复制方式成为图书馆文献复制的重要方式; 60年代初美国施乐公司开发出第一代静电复印机,静电复印逐渐成为图书馆文献复制服务 的主要手段;90年代以静电复印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集扫描、复印、印刷为一体)复印 机出现,为大量快速复制文献提供了最佳方案在同一时期,计算机文档的复制多起來,网 络形式的复制方法开始使用人类最早的信息传递是口头语言和形体舞蹈文字创造后,就借助书面文字记录用步行 或骑马等方法传递信息图书馆主要依靠手T出借图书的方法进行信息传递九世纪中 期,馆际互借业务开始实行,邮政方式的文献传递成为最常用的方法。
20世纪七十年代计 算机网络通信方式逐步发展,九1-年代Internet普及,文献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形 式的图书馆文献信息传递方法开始出现1991年7月美国肯特法学院的国际关系图书馆第 一次实现了印刷文件的电子传送,该馆使用一套成像系统,先把文件扫描到光盘上,然后 将光盘文件变成可通过线传送的信号,将电了信号送入用户的终端设备上网环下信息资源的传递、复制已经是很难区分的概念了,信息浏览的同时也就是信息传 递和复制的过稈A肓接使用计算机所提供的“copy”功能,将所浏览到的信息复制下来 制成文件副木B直接通过用户的计算机输出设备印出文件副本C通过ftp方式获取原件 的拷贝用户通过ftp T具从网上搜寻需要的内容,再通过ftp的get功能从信息提供者的 服务器上下载,获得原件的电了副木D通过E・mail方式得到文件的电了拷贝信息提供 者以E・m“il方式投递到用户电了信箱中,从而完成信息文献的网上传递与复制过程对于非电了化的文献资源,将文稿或图片用扫描仪输入计算机,或将缩微制品通过CLM 设备转换为计算机文档,对于声像资料则多使用编辑机或电视采集卡将原信息变换为数字信 号的计算机多媒体文档,再利用ftp、E-mail, http等方式传给用户。
5 •图书馆阅读方式与信息获取的改变人们利用眼观耳闻鼻嗅手摸脑记获取信息是有限的,借助于各种信息载体和技术手段 获取信息是无限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信息技术,使电了文献和网上资源大量涌现,逐 步改变着人们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深刻地影响到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从阅读内容来看,电了文献和网上文献可以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电了 化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任意地切换“页面”阅读;利用“链接”的方法或计算机提 供的杳找工具进行快速定位,找到读者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为适应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 图书馆电了阅览室也就应运而生,它是图书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信 息发布与管理系统的一个综合体,是为读者在馆内构筑了一个电子信息资源的检索和阅读环 境电了阅览室提供木馆的或网上的信息检索与导航服务;馆藏数字化文献或木馆收集整理 的Internet虚拟馆藏文献,以及木馆收藏的光盘类电了读物等文献的阅览服务;Internet .1:网 服务;娱乐服务;信息制作,读者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写文章编程制作多媒体或制作个人主 页等;信息复制服务,计算机培训等等,电了阅览室的功能扩展仍在继续,电子阅览室渐成 电气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有力地推动了数字图书馆与虚拟 图书馆的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新途径在互联网络上传送的信息中,电了邮件 系统已能将声音、图像和影视结合到电了邮件中来进行多媒体信息的传递,人们通过它获取 信息,约書总量的60%网上新闻服务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电子公告版(BBS),用于发布公 告新产品和各种文章供大家选择使用远程登录服务,用户通过Telnet协议与另一台计算机 主机联通,成为该主机的一台虚拟终端,共享那台计算机上的各种信息资源文件传送,文 件传送协议允许用户将文件存放在某一台计算机上,其他用户通过无记名方式或经过授权就 可以到这台计算机上去获取这些文件从Internet上众多的FTP地址几乎可获得任何领域的 信息6图书馆信息咨询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传统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一般冇三种形式,最普遍的是面对面的服务,示来岀现了依靠 邮政通信手段来进行的信函服务,在普及以后,乂出现了服务(后乂有+电传 的服务形式在20卅:纪90年代现代图书馆依托Internet开展的一系列信息咨询服务,内容和种类很 多a联机目录检索咨询地向用户提供木馆馆藏书目信息或该馆联盟的联合馆藏书目 信息查询b联机借阅信息查询服务用八通过目录检索定位到所需要的书刊丿肩,可以直接 杳看在馆中这种书刊目前的借阅情况,如己借完,则在网上白助式的预借,或在网上请求馆 际互借服务。
c联机文档检索咨询主要指对以文本信息为主体的电了信息资源的交互式检 索服务d专题数据库检索咨询指以数据库方式存储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检索服务。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