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亳州市六联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5页安徽省亳州市六联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元素参考答案:B略2. 当n=3时,该能层里的能级符号是 A.ns 、(n-1)p、(n-2)d、(n-3)f B.ns 、(n+1) p、(n+2)d、(n+3)f C.nf、np、nd、ns D.ns、np、nd参考答案:D3. 已知: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2H2O实验室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从浓盐酸和MnO2反应体系中导出的气体当吸收温度不同时,生成的产物可能是NaClO、NaClO3、NaCl中的两种或三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产物为NaClO、NaCl,则吸收后的溶液中n(ClO—) = n(Cl—)B. 若产物为NaClO、NaClO3、NaCl,则NaOH与Cl2相互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2∶1C. 若产物为NaClO、NaClO3、NaCl,则由吸收后溶液中n(Cl—)和n(ClO3—)可计算吸收的n(Cl2)D. 若产物为NaClO3、NaCl,则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参考答案:B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所以吸收后的溶液中n(ClO-)<n(Cl-),A错误;B、NaOH与Cl2相互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氯酸钠,由组成可知钠与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NaOH与Cl2相互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2:1,B正确;C、溶液中的氯离子有一部分是氯化氢挥发得到,所以无法根据吸收后溶液中n(Cl-)和n(ClO3-)来计算吸收的n(Cl2),C错误;D、根据方程式: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本题解答时要特别结合实际,浓盐酸的挥发性,导致量的变化4. 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 mL 3 mol·L-1的NaCl B. 75 mL 2 mol·L-1的NH4ClC. 150 mL 1 mol·L-1的KCl D. 75 mL 2 mol·L-1的CaCl2参考答案:A50mL 1 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3=3 mol·L-1,A.150 mL 3 mol·L-1NaCl溶液中,Cl-浓度为3 mol·L-1×1=3 mol·L-1,故A正确;B.75 mL 2 mol·L-1氯化铵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1=2 mol·L-1,故B错误;C.150 mL 1 mol·L-1KCl溶液中,Cl-浓度为1mol·L-1×1=1 mol·L-1,故C错误;D.75mL 1 mol·L-1CaCl2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2=2 mol·L-1,故D错误;故选A。
5.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YO4B. 它们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X>WC. X、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ZD. 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或1:2参考答案:D【详解】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W为Na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X为O元素,X、Z同族,则Z为S元素,Y、Z同周期,则Y为与第三周期,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则Y为Cl,A. Y元素即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ClO4,故A周期;B. W为Na元素,X为O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即离子半径:Na+
8. 在含有FeSO4的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滤出沉淀并洗涤之,然后在空气中灼烧沉淀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A.Fe B.FeO C.Fe(OH)3 D.Fe2O3参考答案:D略9. 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为Ag2O、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总反应为Ag2O+Zn+H2O=Ag+Zn(OH)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ZnB. 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 H+向负极移动C. 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正极区pH增大D.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Zn+2OH--2e-=Zn(OH)2参考答案:B根据总反应Ag2O+Zn+H2O=2Ag+Zn(OH)2分析化合价变化可知,Zn在负极上失电子,Ag2O在正极上得电子,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所以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正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溶液中OH-向负极极移动,K+、H+向正极移动;在负极区,OH-被消耗,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溶液中的OH-作定向移动到负极来补充,正极区生成OH-,溶液碱性增强,pH增大。
综上ACD正确,B错误10. 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A.酒精 B.CCl4 C.苯 D.硝基苯参考答案:C11. 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 B.H+、Mg2+、Al3+ C.H+、Ba2+、Al3+ D.只有Mg2+、Al3+参考答案:B略12.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Mn2++2Cl-+Cl2↑+2H2OB.铜与稀硝酸反应:Cu+4H++2NO3- === 2H2O +Cu2++2NO2↑C.足量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NH3·H2O+SO2=NH4++HSO3-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 +Ca2++OH-=== CaCO3↓+H2O参考答案:D13. 容量瓶上标有的标记为( ) ①温度;②浓度;③规格;④压强;⑤刻度线;⑥“0”刻度线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参考答案:A略14. 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A.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B.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C.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非金属元素处于负价变为游离态0价时,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A错;离子含有金属元素,故B错;根据公式pV=nRT可知若气体体积不同,当气体所处的状态不同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可能相同,分子数可能相同,故D错答案选C15. 下列有关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被人体消化吸收后提供营养物质B.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但糖类一定能发生水解反应C.没有成熟的苹果汁遇碘显蓝色,成熟的苹果汁能还原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D.1 mol二糖完全水解一定能够生成2 mol葡萄糖参考答案:C解析 纤维素虽属于糖类,但不能被消化吸收直接成为人体的营养物质,故A项错;单糖不水解,故B项错;蔗糖是双糖,水解产物是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故D项错;没有成熟的苹果汁中有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故遇碘显蓝色,而成熟的苹果汁中有葡萄糖,故成熟的苹果汁能还原新制Cu(OH)2悬浊液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生铁(含碳)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装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装置A反应容器中还会产生CO2气体,请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为了验证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应先从下列①~④中选出必要的装置连接A装置中c处管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然后再进行的操作是从a处多次鼓入N2,其目的是__________ (4)某同学通过验证实验后期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中还含有H2,理由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 品红试纸褪色,石蕊试纸变红 BaSO4 (2)C+2H2SO4(浓)CO2↑+2SO2↑+2H2O (3)③②④ 除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CO2影响实验 (4)Fe+2H+==Fe2++H2↑分析:(1)由装置图可知,仪器b为分液漏斗,生铁(含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可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把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会生成硫酸钡沉淀;(2)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水;(3)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应先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然后通过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由于装置有空气,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开始鼓入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CO2影响实验;(4)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详解:(1)由装置图可知,仪器b为分液漏斗,生铁(含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可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把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溶液显酸性,硝酸根离子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因此会生成硫酸钡沉淀;(2)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2H2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