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当前社会福利依赖与反福利依赖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7612661
  • 上传时间:2022-05-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9.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当前社会福利依赖与反福利依赖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周昌祥2013-1-21 16:47:00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5年02期第13〜18页【作者简介】周昌祥,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重庆 400067)【内容提要】福利依赖一直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福利国家面临并竭力解决的 问题然而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国大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成为一•种福利 依赖问题,并开始影响社会公平和效率文章分析福利依赖的成I大I,论证社会工 作介入反福利依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和研究社会工作的发展及介入反福利 依赖、帮助福利依赖者提高自助能力并回归主流社会的理论与微观手法,努力促 进提高社会福利的使用效果,增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关键词】社会福利/福利依赖/社会工作一、福利依赖问题的提出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国大陆,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稳定,建立了 相应的社会福利制度,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1999年9月28日国务院令 第271号发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第八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 部门经审查,对符合亨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应当区分下列 不同情况批准其亨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一)对无生活來源、无劳动 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二)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 庭人均收入低于半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1]。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2001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努 力扩大最低牛活保障覆盖面,尽快使符合条件的城市居民都能得到保障[2]由 此开始“扩面”,要求各地作到“应保尽保” o据民政部的资料显示,2002年7 月实现了应保尽保截至2002年底,共有2064. 7万城镇居民、819万户低保家 庭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在职人员186.8万人,下岗人员554.5万人,退 休人员90.1万人,失业人员358.3万人,上述人员家属783. 1万人,“三无” 人员91.9万人,有效地保证了最低收入标准以下群众的基本生活,支持了改革 开放的顺利进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全年共用低保资金108.7亿元,其中,中 央财政投入46亿元[3]但综合分析,可见低保社会福利中呈现岀三个问题:一是低保对象骤增(个 别地方2002年享受低保的人数比1996年增长了 2111. 8%二是财政而临 较大压力,截至2002年6刀30 H,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930. 8万,预计 财政投入将增长到100亿元[4]三是出现了低保福利依赖问题原本提供给城 市部分生活困难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福利,则产生了部分低保人员的福利依赖问 题,不仅増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压力,导致社会福利使用效果降低,并正在成为 影响社会公平和效率的福利依赖问题。

      从有关部门的回收的近千份低保调查资料中显示,第一,亨受低保福利年 以上的人占被调查者的四成即42.2%的人亨受吋间在1年以上;18—59岁的 成年劳动人口中也有37.7%的人亨受“低保”吋间在1年以上第二,找工作 的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低保对象主动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从 18-59岁的“低保”对彖中只有39.3%的人表示自己最近一个月主动找过工作, 而60.7%的人表示没有找过第三,存在着对低保福利的依赖心理在回答“在 什么情况下会自愿放弃低保? ”吋,只有0.7%的人表示看到比自己更困难的人 没有吃“低保”吋自愿放弃,57.7%的人表示为有一-份较满意的工作时自愿放弃“低保” ,6.3%的人表示不可能放弃“低保” [5]据已有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H前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活没人干,有人 没活干”的状况严重下岗职工中不愿意从事以家政服务为主的弹性和小吋工就 业的比例高达58. 8%o [6] (P17-20)从重庆市一主城区街道提供的资料得知,截止2005年2月止,共组织失业 人员参加各种学习、座谈、培训会68次,参加学习的人员1120次2004年2 月,低保户共897户,共1816人;2005年2月止,为904户,1815人,处于就 业年龄段的有788人,其中有就业愿望的为133人,占16%;无就业愿望的655 人,占83%;此中有劳动能力有609人,占92. 9% o在2005年5月21日对来自六个社区的10位负责人座谈会中也了解到,在 城市低保工作中,针对城市低保人员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每年街道和社区都要 组织几次职业技术培训,并由区政府、街道、社区不断提供就业机会,然而,这 部分人员中大约有70%以上的人,没有意愿参加街道和社区组织的职业技术培 训,即使参加,也是不情愿的。

      也不愿意参加街道和社区提供的再就业招聘机会, 亍愿依赖低水平的福利为生,同时再去谋求其他就业机会一方面想依赖社会福 利,另一方面又去挣钱在福利依赖人员中,有相半部分是刑满释放人员为此, 我们设定,凡是城市中亨受过一年以上低保福利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不愿意参 加由街道和社区组织的职业技术培训并提供的再就业招聘机会,而依靠低保福利 为生的人员,被视为低保福利依赖人员H前这部分人员已经形成为一个较大规 模的群体,这一问题正在影响着社会公平和效率二、福利依赖的经济隐含因索分析福利依赖的形成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总的分析來看,所处 的外在环境是导致福利依赖的根本原因绝大多数福利依赖者,是因为客观因素 迫使自己放弃再就业血依赖福利,尽管福利水平很低即使部分低保人员主观上 劳动伦理丧失,没有再就业的愿望,导致这一•结果也与客观上多次失败和信心丧 失分不开真正意义上不愿意再就业而依赖福利为生的人比例很小这为社会工 作的介入提供了依据劳动标准太低,与低保福利标准相差不大,是福利依赖的最主要的经济原因 在调查中,低保人员给我们也算了一笔帐:如果三口Z家,父母亲都没有工作, 那么按照重庆市主城区低保费的标准为每人195元,一户共有585元,(如果没 有房子,还可以亨受政府的廉租屋补贴300 7L,小孩上学学费每学期可以报销 150%) o相当于一个人在重庆市主城区找到一份工作。

      他们认为,虽然有劳动 能力,但是没有劳动技能,同时年龄倒大不小,复杂的事情也干不了,即使参加 街道和社区组织就业培训和岗位应聘,所得到的岗位,顶多在500元左右在低 保政策中规定,低保福利实行差额补偿这样,一个三口之家,如果有一个人得 到这份工作,家里的低保金就会被扣除一部分假设是585元,那么三口Z家, 仅能亨受85元事实上,找到500元工资的工作,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所 得工资,还要扣除上班的相关费用支出,最低支出如交通费(2元*20天二40元), 午餐费(3元*20二60元)和其他在家里不可能产生的一些开支,这样算下来,可 能实际收入只有300元多钱因此按照以上算法,那么即使政府提供少于700 元的工资,他们也不会接受的因为这样,所有低保金将全部扣除而名义上为 700元的工资,实际上的工资不到500元,这样,找到工作反而还要少得到80 余元的收入同吋廉租补贴、小孩上学的学费报销和医疗中的挂号费等都将成为 泡影,所以没有1000元左右的工作岗位,他们不愿意去工作反过来,如果有 1000元的工作,社区的干部也会舍去社区管理工作而去谋求这一-工作岗位,因 为,他们FI前的工资收入也不足1000元。

      不仅劳动标准低,更有甚者,-•些用人单位根本就不按照劳动工作标准支付 工资,而是借劳动力买方市场条件,实行超经济强制一些街道、社区专门安排 工作人员负责再就业工作,亲自出面与辖区单位联系工作岗位,经过工作人员再 三请求,一些企事业单位同意拿出岗位安排低保人员,但是给予的是令人难以想 象的工资收入一社区负责人告诉我们,曾经推荐一个低保人员去环卫部门工作, 每天工作12小时,每月仅支付260元的工资艰辛的劳动并没有让低保人员觉 得生活发生任何改变反血因找到工作,可以挣到200多元,不仅要对原享受的 低保金作出扣除,还要支出沉重的劳动代价,给人得不偿失的感觉让低保人员 寒心,也失去再就业信心从以上案例中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如下问题主观上,第一,不是低保人员不 愿意参加工作,而是参加工作所获得的收入水平很低,不能改变低保人员个人及 家庭的境遇;第二,不是低保人员不愿意参加工作,而是参加工作获得收入后, 会对自己所得的低保福利金要进行扣除,作出扣除后,与不工作所获收入差不多; 第三,不是低保人员不愿意参加工作,而是参加工作后,自己付出更多的劳动力, 并不能增加整个家庭的收入,反而会因为现有工作收入的增加,使原有低保福利 递减;第四,不是低保人员不愿意参加工作,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低保人员中 较大比例的是40-50人员,他们认为,在过去自己该读书的吋候,“四人帮” 不准读书,该考大学的时候,又弄去下农村,后来回来工作,技术没学好,又碰 到减员增效,企业破产等,几年下岗失业,所有的东西(企业的技能)都丢光了, 赶不上吋代的发展,想学技能,但考虑学好以后,人的年纪更大了,现在年轻人 都找不到工作,何况40—50岁人员呢,丧失学习的信心;第五,不是低保人员 不愿意参加工作,而是参加工作后,也会有受歧视的感觉,工资低、地位低,让 人瞧不起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客观上,第一,劳动工资标准较低与低保福利金增长的差距正在缩小,形成 比价效应,是低保人员在劳动与不劳动当中进行选择,一个能够正常思维的人, 都会选择亨受低保福利,而放弃劳动,尽管受到良心和舆论的谴责也再所不惜; 第二,劳动执法部门不能够对于用工单位进行执法监督,导致--些部门和单位用 工实行超经济强制,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低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不得不使低 保人员放弃工作,而依赖福利;第三,部分有用工部门在街道、社区的再三要求 的情况下,出于支持街道、社区的工作,设置一些临时性的岗位,但给出的工资 水平很低,且岗位不具有稳定性,使低保人员心理不蹋实,人心思走。

      三、反福利依赖的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对社会运行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首 先是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社会工作在最-•般意义上来说是具体解决社会问 题的专业活动,对困难人士问题解决不但可以给他们以实际的帮助,血且由于这 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减少因问题激化而可能产生的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从而有助于 社会稳定在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层面上,对问题的解决可以达到社会和谐,从 而帮助建构一个人们可以正常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其次,有助于促进制度建设 与社会进步对一些较为普遍性的问题來说,社会因素就是主要的这时对问题 的解决就要在政策和制度层而下工夫在制度不健全、政策有漏洞的情况下,就 要通过制度建设和修订完善政策来解决和预防问题社会工作者在具体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有许多深入的对政策的见解,他们可以提出完善和制定社会政策的建 议,参与和促进合理的社会政策的出台,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使社会在更加公 正的制度框架下运行,这就是在制度层面上促进社会进步[7] (P24)社会福利依赖问题在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出现,并成为影响发达国家效率的社 会问题在我国,福利依赖问题已经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小显现出来, 己经引起政府、纳税人的高度关注,并正在成为影响公平和效率,影响和谐社会 构建的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索有关的 问题它或者由社会因素引起,或者需要运用社会性手段來解决其中又以前者 为重要这样社会问题就是社会性问题它包括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 等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问题[8] (P9) o社会工作是以关于社会和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的制度和社会政策框 架下,运用科学的、多样化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并在此过程中发 展理论和方法,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