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汇总(一二)及参考答案.doc
17页上海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汇总 (一)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1,塞于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2 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3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4,立偿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5,悉推瓮于崖下,须叟,车轻得进,群噪而前注释:1瓦瓮:陶制的小口大腹容器2 向:将近、将近的意思3铃铎:代指车马 4缣:线织品,此处用作货币的代用品5结络:捆扎瓦瓮的绳子12.根据规定完毕下列两题1)文中,两处加点词“于”的意思是 的;两处加点词“得”的意思是 的2分)A相似 B不同(2)根据文意,“属天寒”中“属”一词的解释,应选的一项是 (2分)A同“嘱”,嘱托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类,一类例——“忠之属也”(《曹刿论战》)C适逢,适才例——“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 14.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载瓦瓮车“进退不得”的因素是 、 和 。
3分)15.从刘颇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个性特性中的两大亮点: 、 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回答)(2分)12.(4分,每题各2分)(1)B A (2)C13.(3分)刘颜于是打开行囊拿出缣(货币代用品),立即归还(抵补)给那个人(瓦瓮主人)14.(3分)道路峻滑 车马太多 车身太重15.(2分)当机立断(处事坚决) 慷慨大度(豪爽大方) (二)文天祥至潮阳,见弘范1,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2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与之其末二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汪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注】1张弘范:元军将领 2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11、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 1分)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与俱入山崖 ( ) (2)使为书招张世杰 ( )(3)其末二句云 ( )13、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对的的一项是( )(3分)A(你)如果能变化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B(你)如果可以变化心意用奉宋的心态来事奉我们皇上C(你)只能变化情感用看待宋的态度来看待我们皇上D(你)只能变化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14、“不拜”体现了文天祥的 精神。
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 ”(4分) 1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由于张弘范是一种 的人,理由是 4分) 11.留取丹心照汗青 12.(1) 一起 (2)写 (3)说 13.B14.威武不能屈“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15.豁达大度(或“深明大义”)理由;“弘范遂以客礼见之”或“弘范笑而置之”(或“弘范义之”等) (三)宋太祖怕史官宋太祖尝弹雀1于后园,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恕,诘其故对曰:“臣以尚2急于3口弹雀上愈怒,以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注释】①弹雀:拿弹弓打小鸟②尚:还是 ③于:比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 徐 (2)自当有史官书之 当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含义(3分)上怒,诘其故。
14.从文中看,上“惧”的是 _ __ _,“说”的是 (2分)15.下列理解对的的一项是_ ___(3分)A.是个贪玩又专制霸道的昏君 B.是个专制但知错就改的明君C.是个胆小又笼络人心的昏君 D.是个有大胸怀大气度的明君12.(1)慢慢地(2分) (2)应当,应当(2分) 13.皇上气愤了,质问她这样做的因素3分,核心词:诘,故,其)14.惧:自己的昏庸被史官记录下来影响名声;说:有这稀一位敢于劝谏的忠臣每空1分)15.B(3分) (四)张耳张耳、陈余,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陈(1),为里监门(2)以自食吏尝以过笞(3)陈余,余怒欲起,张耳蹑(4)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余之桑下,数之曰:“姑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勾践石室,淮阴(5)胯下,皆忍小耻,以就大业也。
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因此一成一败[注释](1)陈:陈国2)为里监门:做守卫里门的职务3)笞:鞭打4)蹑:踩5):淮阴:韩信,西汉开国功臣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耳乃引余之桑下( ) (2)不及张耳远甚( )12.对文中划线句的意思理解的对的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3分)A、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种小吏弄死吗?B、如今看见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种小吏手里吗?C、如今看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种小吏弄死吗?D、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种小吏手里吗?13.从文中看,陈余、张耳之因此一成一败是由于陈余性格“_________________“,而张耳却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14.与文中提到的勾践和韩信两个历史人物无关的一种成语是____________2分)A、多多益善 B、卧薪尝胆 C、望梅止渴 D、胯下之辱11.(1)拉(2分) (2)比得上(2分) 12.D(3分)13.浅躁(1分) 忍小耻(2分). 14.C(2分) (五)王敦1有废明帝2意,欲以不孝废之。
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3所说及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使温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正色曰:“钩透致远4,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注:1王敦;东晋大臣,有谋杈纂位之心②明帝:司马绍,即后文的太子③温太真:东晋政治家,曾任太子的近侍官 ④钩透致远:指学识广博精深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及温来( ) (2)欲使温从己(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对的的一项是 (3分)A.“小人物没法估计君子德行 B.我没有资格估计君子的德行C.小人物无法测量君子德行 D.我没有凭借测量君子的德行14.文中能体现温太真有胆识的语句是__ __(2分)1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_(3分)A.体现主人公王敦的有勇有谋 B.夸奖明帝的广博学识与孝顺C.体现真正勇者的威武不屈 D.赞扬温太真的智慧与善辩12. (1)等到 (2)听从(服从顺从) 13.B14.温正色曰;“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
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小人无以测君子、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只答“正色”给1分) 15. C (六)魏公子无忌①方食,有鸠飞入案下,鹞②逐而杀之公子暮为不食曰:“鸠避患归无忌,竟为鹞所得,吾负之为吾捕得此鹞者,无忌无所爱遂得鹞二百余,左右欲尽杀之,恐有辜,乃自按剑至其笼,曰:“昨捕鸠者,当低头服罪;不是者,可奋翼一鹞独低头,不敢仰望乃取杀之,尽放其他名声流布,天下归焉注释】①魏无忌:即信陵君,魏国的军事家,为人宽厚仁爱、礼贤下士②鹞(yào):指鹞鹰,中型猛禽,擅捕蛇、鼠、蛙和小鸟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魏公子无忌方食( ) ⑵左右欲尽杀之( )12、对文中画线句“无忌无所爱”翻译对的的一项是(3分)( )A、我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B、无忌没有可以喜欢的C、信陵君不会不爱惜她 D、她不懂得要如何爱惜13、从“之、其、而、以、何、于”中选择两个字,分别填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使句意保持不变:(2分)鸠避患 归 无忌14、鹞鹰能听懂魏无忌的话吗?针对质疑进行思考,并完毕下面的题目。
5分)⑴有同窗觉得鹞鹰的确听懂了,理由是“ ”用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⑵如果鹞鹰听不懂魏无忌的话,作为“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根据上文说说你的想法3分) 11.(1)正在 (2)全;都 12. A 13. 而 于 14. (1)一鹞独低头,不敢仰望 (2)避免滥杀无辜,以此维护自己宽厚仁爱的形象,赢得天下人心 (七)齐桓公见小臣稷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否则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注释】①骜:同“傲”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一日三至弗得见( ) (2)亦可以止矣 ( )13.文中画线句翻译对的的一项是( )(3分) A纵然稷的夫人和孩子看不起爵位俸禄,又怎敢看不起我这样的中原霸主呢?B纵然稷的夫人和孩子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C就算稷先生看不起爵位俸禄,又怎么敢看不起我这样的中原霸主呢?D就算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