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佩德罗·巴拉莫》和《小径分岔花园》共同叙事特征.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4180550
  • 上传时间:2021-1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5.4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佩德罗・巴拉莫》和《小径分岔花园》共同叙事特征摘 要:《佩德罗•巴拉莫》与《小径分岔的花园》分别是拉美作家鲁尔福与博尔赫斯的代表作,其中的叙事手法一直为世人称道迷宫”既是博尔赫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又是小说手法的体现,本文主要从时间、因果关系 同现实达成的一致程度分析两部作品迷宫般的叙事特征关键词:叙事故事时间因果关系迷宫如果寻找胡安•鲁尔福与豪•路•博尔赫斯这两位举 世闻名的拉美作家的交集,我们可以追溯到博尔赫斯的一篇 短评,虽然仅仅数百字,却毫不吝啬地给予了《佩德罗•巴 拉莫》最高的评价,称它为“所有文学中最优秀的小说之 一”,他认为读者会明白“这是一部神奇小说,虽然无法预 料无数的枝丫,却已被小说的吸引力俘虏”[1]同样,作 为博尔赫斯的代表作,《小径分岔的花园》也是一部神奇的 小说,它构建了一座迷宫,它的枝丫是不断分岔的路径,曲 折回环,让人心醉神迷这两部小说蜚声世界,最为人称道 的正是它们的叙事美可以借用阿根廷评论家莫妮卡•曼索尔解读鲁尔福的 作品时对故事下的定义,即“一个情景的发展……必须有一 个开头、曲折以及一个转变后的情景,即结尾这种发展就 是所谓的故事,它是在时间和因果关系这两个轴心上产生 的”。

      [2]正是根据时间与因果关系这两个轴心同现实生活 所达到的一致程度,我们得以对文学作品的叙事特征进行分 析回观这两部作品,时间是碎片化的,空间四处延伸;而 因果关系更是模糊的故事因此成为巨大的谜团,谜底难以 寻找;但叙事的艺术则被发展到极致,小说成为“警觉、反 响和近似性的一个精巧的游戏”[3]一、失去权力的国王在传统文学中,作者往往是全知全能的国王,是叙述者、 评论者、说教者,掌控着叙述的权力但在这两部作品中, 话语权被让渡出来,人物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内心世界,摆脱 作者的主观评述,使得叙事具备了多种声音、多种角度,为 构建迷宫添加了一砖一瓦据阿兹台克人的传说,有罪孽的人死后亡魂进不了天 堂,只能在大地上游荡鲁尔福在他的小说里塑造了无数游 荡的鬼魂,赋予了每个游魂说话的权利,使得叙述视角变化 纷呈胡安受到母亲的嘱托,踏上寻父之路,作者最开始使 用的是第一人称,通过胡安的独白与回忆展开叙事中间穿 插进大量的故事片段,多采用第三人称,常常出现大段大段 的人物独白作者不交代前后因果关系,人物也常用“他” 或者“她”来代替在创作完成之初,这部作品有近二十万 字,后来删改成十万字许是鲁尔福刻意为之,好给读者留 下了许多空白,让读者自己去填补,寻找答案。

      而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开放式的开头是个障眼法, 博尔赫斯故意添加进历史的元素,以混淆真相与虚构的界 限与《佩德罗•巴拉莫》的叙述视角不同,本文主要由主 人公一一“我”来进行叙述的我”是叙述者,我”的行 动以及“我”的各种心理变化完全穿插与融合在一起,情节 随着“我”的意识的流动而进行着事实上,如果“我”不 告诉读者“我”的想法,如果没了这些心理活动,读者便会 迷失在情节的岔路口读者以“我”的意识为线索在迷宫中 穿梭,在“我”的带领下思考与发现,而作者的身影隐匿了, 甚至早已彻底消失二、时与空的迷宫博尔赫斯创建了"小径分岔的花这一象征着时间与空间的迷宫他通过艾伯特与余准对于彭❷《小径分岔的 花园》的探讨,表达出了自己的时间观念,“时间有无数系 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增长、错综 复杂的网”[4]时间是多维的、偶然的、交叉的,因不断 循环而达至无限;空间也因此有了无限的可能如同有无数 岔口的小径,叙事具备了无限的可能博尔赫斯所采用的是重复循环的迷宫叙述法,每一个结 局是另外一个分岔的起点间谍故事本应该是快节奏的,但 是当余准到达迷宫般的花园时,节奏一下子缓慢了下来,加 进了抒情的描述。

      读者如同主人公一样,沉浸在遐想中,忘 记自己被人追捕的命运余准与阿尔伯坦然自若地探讨彭❷ 的迷宫,间谍故事的小径生出迷宫故事的岔路正当读者徘 徊在迷宫故事的小径中,沉浸在他们因迷宫而达成的融洽的 气氛里时,又是一个逆转:余准突然开枪打死了艾伯特,以 间谍故事的方式结束了小说虽然博尔赫斯最终让读者从间 谍故事的小径走出了小说情节的迷宫,但情节的分岔却使读 者在阅读中不断迷失着方向鲁尔福也打破了时与空的界限,从各个角度描绘了漂泊 游荡的鬼魂,把不同的时间与地点、发生在不同人物上的事 件都放在同一个场景中来描写正因为所有的故事都是共时 的,人物与时间一个套一个,组成了一个寻父的迷宫在死 人的世界里,时间是永恒的,只有过去、过去的过去、过去 中的将来正如"雷德里亚神父在很多年后将会回忆起那天 晚上的情景”,整个时态是过去时,很多年后是过去中的将 来,而那天晚上的情景是过去的过去,形成一个循环在这 部作品中,生命由一个又一个断章组成,你可以随意选择一 个地方开始,又可以在任何地方停下就像行走在迷宫中, 你可以从任何地方走起,并找到短暂的停靠博尔赫斯不仅探讨了时间迷宫的哲理,而且将它运用到 写作上来。

      而鲁尔福的作品也不自觉地用时间与空间构建了 一个叙事的迷宫,读者身至其中,仿若身至迷宫,与胡安一 起踏上寻找的旅程三、故事拼图鲁尔福曾经说过:"我相信故事,没有故事,就没有文 学 [5]纵然如此,故事在他们的作品中是隐匿的,存在 的只有情节与事件而读者不断将情节拼贴起来,通过想象 与阅读体验将空白填满,形成完整的故事博尔赫斯自言,《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侦探小说”,“读者看到一桩罪行的实施过程和全部准备工作……谁都 没想到,书和迷宫是一个东西”[6]在这场谋杀背后还有 艾伯特的迷宫故事,即小径分岔的花园,这是一个庞大的谜 语,而谜底就是时间《佩德罗•巴拉莫》从一开始就是一 场寻父的路程我来科马拉的原因是有人对我说,我父亲 住在这儿,他好像名叫佩德罗•巴拉莫 [7]对于胡安而 言,父亲只存在于叙述之中;而对于佩德罗而言,他七十年 的人生却是在胡安的寻找过程中不断拼贴完整的所有的鬼 魂都在述说,但是对于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人物从自己的 角度进行讲说,重叠成一个故事佩德罗的形象、科马拉的 遭遇是在不同的声音之中完整起来的,而读者也正是从各种 声音中完成故事拼图迷宫”既是博尔赫斯小说经常出现的主题,又是独特 的小说手法,他将对时间、永恒及自我等问题的思考在文本 中升华为迷宫的形式;而在胡安•鲁尔福,他认为读者既是 欣赏者,也是合作者。

      在碎片化的时间与模糊的因果关系中, 他们各自建构了迷宫,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让无数的读者 流连忘返,而这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参考文献[1]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私人藏书[M].盛力,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 81-82.[2] (阿根廷)莫妮卡•曼索尔•鲁尔福与魔幻现实主义[A]•孙梦家,译//柳鸣九•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 实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48.[3] (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上)[M]•王永年,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161.[4] (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132.[5] 吕同六.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425.6](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71, 129.[7]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66.(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