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工大机械学院导师介绍11.13.ppt
70页机械工程学院 硕士生导师介绍,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煤炭行业“653工程”机电工程领域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矿山机械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矿山机械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中青年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等职务、辽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专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机械与电气设备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中国工程机械学报》、《煤矿机械》等期刊编委;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995年获辽宁省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毛君: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院长 学科领域: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1.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2.机械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主要研究成果: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等2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省部级奖励9项,其中一等将1项,二等奖2项,申报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已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编著出版著作2部,教材 5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在研重点项目:液压传动新技术及装备(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项目);自动化刨煤机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辽宁省重大科技专项);高端综采成套装备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发改委能源装备中心重大项目);节能型智能停车装备(企业委托项目);分体式短臂智能化采煤成套装备研究。
赵丽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辽宁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专家、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学科编审委员会委员、东北三省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研究会理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带头人、机电液系统的仿真与应用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促进阜新市经济转型科技行动专家 学科领域: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2.机电液系统设计与仿真;,主要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完成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项目“掘进机器人多领域建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大型工矿装备实验研究中心开放基金“磨蚀理论研究及磨蚀系数测定装置的智能化开发”及企业委托项目含硫化铁结核薄煤层采矿机截割部可靠性研究”(保证了全国首例富含硬结核体的薄煤层采煤机的成功研制,使复杂煤层赋存条件下的薄煤层实现综采成为可能)、“悬臂式掘进机设计中虚拟样机技术的开发应用”、“中煤南梁煤矿煤层可刨性及刨煤机可靠性研究”、“矿用减速器动态仿真系统的研究开发”、“采煤机滚筒、纵轴式掘进机截割头辅助设计及载荷计算软件开发”、“易维护SL1000型采煤机摇臂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冷连轧机液压压下系统的建模方法与振动控制”等20余项,主持“基于VP与VI的控制工程虚拟实验系统研究与开发”等辽宁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
目前在研项目4项,科研经费100余万元所完成的科研项目中有2项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第五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获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巾帼发明”三等奖、4项获阜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学术专著《复杂机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复杂结构薄煤层高效综采关键技术》2部;获“一种蛇形机器人”、“多功能激光衍射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项、“纵轴式掘进机截割头辅助设计及优化软件”、“采煤机工作机构优化设计及载荷计算软件”软件著作权2部;编著(主编)《控制工程基础与应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6部在《煤炭学报》、《中国机械工程》、《机械科学与技术》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20余篇被EI全文收录),其中“基于多体动力学的采煤机截割部可靠性研究”被评为《煤炭学报》创刊五十周年百篇最具影响力学术论文,获中国煤炭学会表彰王慧:教授,工学博士;现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辽宁省流体传动与控制学会理事、阜新市液压协会常务副会长 学科领域: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1.机电液系统设计与仿真; 2.机械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完成原煤炭部项目“液压支架可靠性考核评定方法的分析研究”,获得阜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原煤炭部项目“PED型水泵平衡装置”,获得阜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辽宁省海外学子创业资金专项计划项目“液压泵阀组合系统研究”; 参加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液压泵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参加完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项目“特种车辆轮桥模拟加载试验台研制”; 参加完成原煤炭部项目“掘进机截割的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电液数字调速阀”、“杆式齿轮泵”、“液压支架用双级卸载保护安全阀”等,获得国家专利多项在“机械工程学报”、“煤炭学报”、“机床与液压”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作为主编出版著作4部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液压泵/马达可逆调节与计算机控制研究”; 辽宁省科技厅项目“双级过载保护安全阀研究”、“高压大流量液压马达研究”、“电液数字控制多功能液压缸研究”、“高压超微流量液压泵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高压低噪音齿轮泵研究”等张强:教授,工学博士,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学科领域: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1.采掘机械高效截割机理;2.装备寿命预测及自愈研究;3.装备多尺度分析及故障诊断。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辽宁省液压新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骨干,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优秀科技工作者,阜新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函审专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微电子期刊编委、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控制工程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成果:在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Disaster Advances、Energy Science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coal & Science Engineering、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煤炭学报、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设计、工程设计学报、环境科学与技术、热加工工艺、材料导报、科技导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30余篇;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项目、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辽宁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等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获批专利授予权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主编参编《液压与气压传动》、《刨煤机、螺旋钻采煤机、连续采煤机成套装备》等教材5部翟建华: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牛津大学博士后 学科领域: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数字制造与信息化,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Design and Modelling of a Passive Wireless Pressure Sensor”、“R Zvavanjanja, M Fisher, AC Fisher, D Gould and T How, A sensor for needle puncture force measurement during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procedures”、“Thien How and Fernando Bello. Simulation of endovascular guidewire behaviour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等学术论文10余篇获发明专利:一种动脉瘤血管模型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号:CN201210046486.3)李晓豁:教授,博士生导师。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博士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车辆工程学科带头人 学科领域: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2.车辆系统动态特性与控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动态测试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煤矿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采煤机械分会委员、掘进机械分会委员、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理事;受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项目函审专家、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精密成型与再制造专业委员会首席技术专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机械组评审专家、辽宁省质量奖首批专家库专家、山西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评标专家、辽宁省煤炭工业专家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部重点科研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独立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3项出版《掘进机截割的关键技术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高水平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等个人专著3部编著《中国采矿设备手册》、《矿山机械与设备》等手册、高校教材17部,有7部获奖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86篇,EI收录62篇、ISTP收录6篇。
指导国内外博士、硕士研究生112名王春华:机械学院机械基础教学工作部主任,教授、工学博士;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点学术学科带头人;2012年曾获辽宁省第八届高校教学名师称号、1997年曾获校首届教学名师称号;现任辽宁省机械设计学会摩擦分会理事、全国机械原理教研会东北三省分会理事 学科领域: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1.工矿装备运行理论与技术; 2.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主要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完成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煤炭工业技术协会项目、太原煤炭研究所项目等十余项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寒冷地区皮带输送机冻粘问题研究》、中煤机械装备公司项目《采煤机动态特性实验研究》等三项,科研经费约一百多万元2013年主持的项目《镐形截割刀具切削力分析与参数优化子系统的研发》等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机械工程基础》等三部教材近几年在《煤炭学报》、《岩土力学》、《中国安全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工程学报》、《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与研究》等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多篇被EI检索主要从事研究内容:截齿截割动态模拟研究;强力大运距皮带输送机低温运转常见故障诊断及防治;轻型液压支架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振动筛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等。
栾丽君:工业设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工业设计学科带头人,先后获得“阜新市十大女杰”、“省三有女职工标兵” 学科领域:设计艺术学 研究方向:1.工程与矿山装备运行理论与技术 2.产品造型艺术设计,主要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及企业委托项目等10余项余项,目前在研项目1项主持的项目《综采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预应力弹簧托辊在宽胶带输送机上的应用》获阜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学术专著《串联盘输送机的“三化”综合设计》一部,编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运输机械设计》、《煤矿固定机械及运输设备》、《煤矿机械概论》4部在《煤炭学报》、《机械传动》、等国际和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主持科研项目:1、EBZ300掘进机造型及装饰设计(佳木斯煤机厂)2、井下矿用人车工业造型设计(沈阳三一重装)3、EBZ300掘进机培训软件开发(佳木斯煤机厂)4、井下多功能车造型及装饰设计(沈阳三一重装)5、EBH132掘进机造型设计(包头北方重装)6、360掘进机虚拟造型设计(沈阳北方重装)7、自移式掘进机辅助支护设备的研制(省教育厅)8、采掘机械产品造型研究(煤炭协会)9、串联盘输送机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省教育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