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社会学思想解读.doc
4页涂尔干社会学思想解读涂尔干社会学思想解读摘要:涂尔干作为社会学古典时期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站在社会唯实论的立场上,赋予了 “社会"这一整体性概念以至高 无上的地位,社会通过集体意识来维护自身的整合,即社会团结,并 根据整合基础的不同将社会团结划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社会的 发展就是一个有机团结逐步取代机械团结的过程笔者将根据这一思 路对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作一简要论述关键词:社会观;集体意识;社会团结涂尔干是社会学古典时期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他的理 论体系中,涂尔干站在社会唯实论的基本立场上,将“社会"这一整 体性的概念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形塑和制约社会世界中人和 事物的关键性力量,从而使社会得以整合然而,社会的这种能力量 又是通过何种途径得以实现的呢?涂尔干认为,这种手段就是集体意 识,他通过对从传统到现代集体意识维续方式的不同,将社会的这种 整合,即社会团结,又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机械团结社会向有机团结社会过渡的过程文章 将沿着这样一条思想脉络就涂尔干的社会思想作一简单的论述一、涂尔干的社会观在有关于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方面的论述中,西方古典社会学家 发展出了两种近乎对立的社会观,即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
顾名 思义,唯实论即社会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客体,它高于个体旦对个体存 在制约;唯名论意味着社会不过是一个虚名,只有个体才是真实的存 在作为一名坚定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毫无疑问,涂尔干秉承了社 会唯实论的观点,并在其前辈孔德和斯宾塞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总体来说,涂尔干的社会观深受19世纪知识界中生物学的迅猛 发展的影响,因此,对其社会观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加以 把握第一是有机体论的角度这反映在涂尔干的理论体系中,除了 借用大量的生物学术语外,还包括对社会的基本假定,即社会自身可 以被看作一个实体,它区别于并且不可被还原成自己的各个组成部分, 所以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社会处于决定的地位尽管社会离 不开个人,但与其说个人是社会的创造者,还不如说他是社会的产物 第二是功能论的角度体现在其具体原则上就是,涂尔干在强调优先 分析整体时,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成是完成整体基本功能、满足整体 需要的必要条件,即在确立了 “整体优先于局部,社会优先于个人” 的原则之下,亦不能忽视总体结构中的个别构成要素,每一•构成要素 都在结构总体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二、集体意识从以上有关社会观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涂尔干社会学理论体系 的思想是:个人诞生于社会,而不是社会诞生于个人;要素在系统结 构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整体的功能无可替代。
由此可见,“社会” 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但社会所具有的这种崇高的巨大的力量乂是从 何而来呢?涂尔干在其早期的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中指出,社会 的这种力量是通过集体意识表现出来的,在这里所谓“集体意识”就 是指“一般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O在对此问题进行 分析的过程中,涂尔干还引入了 “社会团结”的概念,毫无疑问,它 意指各部分社会之间的关系,代表着一•种社会整合的状态集体意识 是社会使自身的…实现整合的工具,根据不同社会时■期集体意识维护 方式的不同,社会的整合状态,即社会团结乂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那么集体意识又是通过何种途径的一实现的 呢?从原始宗教到现代社会分工,涂尔干通过对此二者的系统分析, 论述了一个集体意识实现形式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过程一)宗教从其社会实在论的观点出发,涂尔干认为人的经验的生物性与 人的超越的道德性是人性的两极,而人对动物性的超越是通过宗教 宗教使人体验到•种神圣的东西,从而超越人的生物性限制而为道德 目标做出牺牲他从宗教的这种反个人主义、抑制自然冲动的功能里 看到了重要的社会学问题,即宗教在个人身上创造出汲取符合社会需 要的责任感的力量,创造了社会整合的力量。
宗教是一种既与众不同,乂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 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 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涂尔干认为,宗教生 活的初级形式只须两个要素:信仰和仪式信仰的对象并非就是体现 图腾的具体物体,而是这些物体所带表的记号、符号,这些符号和记 号是由社会贴在这人些物体上的这些物体以符号的形式表达氏族团 结的情绪,由此造成每个成员对氏族集体力量的依赖在对仪式的讨 论中,涂尔干把它划分为消极的(禁忌)和积极的(祭祀仪式、模仿 仪式、表现仪式)两大类这些仪式反映的神话和历史事件蕴含了社 会群体长期积累的文化,这些文化就是集体意识不断地、周期性地 演练这些仪式使集体意识最本质的要素得到复苏二)劳动分工涂尔干并不认为社会分工的发展是因为知识的进步或是提高劳 动生产率的需求,而是由于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 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仍然采用相同的职 业方式维持生存,那么就会因为争夺有限的同类资源而引发激烈的竞 争,对资源的竞争引起了劳动的专业化,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分 Io专业化的分工给使个体的异质性有了充分发展的空间,解构了传 统意义上以宗教为基础的集体意识形式,但是集体意识并没有消失, 而是消弱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调节作用,并通过个体之间的异质性加 强了人们之间的功能性的相互依赖关系。
在复杂的现代社会里,集体 意识不是表现为具体规范上的统一,而是表现为抽象价值层次上的一 致,即由更一般、更模糊地思维、价值和情感所构成三、社会团结与变迁社会的秩序和整合问题一直涂尔干的理论关注点,意识层面的 观念及其变迁反映在物质层面上即为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涂尔干的理 论中也就是传统的机械团结社会向现代有机团结社会变迁的过程机械团结建立在个人的相似性和社会的同质性基础之上,在这 种类型的社会里,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 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在这 种社会里,人的行动受集体规范的支配,个性湮没在集体中,法律作 为维护集体意识的手段而存在由于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 依赖程度低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 系方式在有机团结的社会中,分工导致了职业的专门化,每个人都 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能力,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 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必须依赖他人,这就造成人们的彼此依赖感、 团结感和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感法律的功能是把分化的个人组织起来, 使之有序的相处,维护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分工的发展有着许多的社会后果,其中最 重要的一个后果就是改变了社会团结的基础,使社会团结的类型由在 古代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机械团结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占据优势地 位的有机团结。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机械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 断衰微、有机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增强的过程结语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不仅解决了社会学发展早期阶段的研究对 象问题,使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心理学的范畴中分化 出来,而且也为后人提供了一套严密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和范式, 他通过对劳动分工、自杀问题和宗教问题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 同于常人的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思路毋庸讳言,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体系中也存在着许多缺陷之处,如问题分析中的目的论的倾向和忽略 个体主观性等等,但这些并不能动摇他在西方社会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作为古典社会学的三大家之一,他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的重大贡献与 其缺陷比较起来是瑕不掩瑜作者简介:李昱祺,女,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2010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