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届江苏省七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10页2021 届江苏省七市高三下学期4 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 题,每题2 分,共计44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图 1 长三角某城护城河环抱老城区,它为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护城河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居民汽车拥有量不断增长,驾车进城常遇车位难寻的困扰为此,该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图1 为该市老城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 题1. 目前制约老城区停车场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A. 水网格局B. 土地供给C. 交通流量D. 绿地保护2. 地铁建设对老城区的主要意义是() A. 缓解交通拥堵B. 拓展发展空间C. 提升服务等级D. 减轻环境压力3. 目前护城河的主要功能是() A. 运输和供水B. 灌溉和养殖C. 防御和排涝D. 生态和旅游2021 年 3 月 1416 日,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经历了近10 年来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气象卫星监测显示,沙尘暴的来源地为蒙古国图2 表示四个不同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45 题图 2 4. 与沙尘暴发生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A. B. C. D. 5. 该次强冷空气过境未产生降水,主要原因是() A. 冷气团温度过低B. 冷气团移动过快C. 暖气团凝结核少D. 暖气团含水汽少地球表面形态多姿多彩,图 3 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67 题图 3 6. 该地地貌特征是() A. 奇峰林立,崎岖不平B.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C. 垄沟相间,纵列分布D. 地势低洼,湖荡众多7. 下列因子中,对该地地貌影响最大的是() A. 温差B. 风力C. 岩性D. 植被我国西南某地地质时期发生过一次大型滑坡,滑坡体堵江后形成了大型古堰塞湖古堰塞湖从形成到溃坝后,滑坡体上、下游水文特征均变化显著,对河床地貌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4 为当地古堰塞湖、滑坡位置示意图,图中滑坡边界内含滑坡源区和堆积区据此完成810 题图 4 8. 滑坡体滑动方向及滑坡边界内的河流主要流向分别是() A. 滑向西南,向北流B. 滑向东北,向南流C. 滑向西南,向南流D. 滑向东北,向北流9. 经测定,新、老湖相沉积物形成于距今13 万年,可推测 () A. 滑坡掩埋阶地的时间约为1 万年前B. 古滑坡的发生时间至少在3 万年前C. 古堰塞湖存活的时长大约为3 万年D. 古堰塞湖溃坝的时间约在2 万年前10. 能示意该河流河床纵剖面变化的是() ABCD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求,江苏省推动全省钢铁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安全环保提升和智能化改造。
环太湖、沿江、沿运河等区域的落后冶炼产能退出和搬迁,在沿海地区布局精品钢基地图5 为江苏省沿海三大钢铁基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 题图 5 11. 沿海地区承接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A. 水源更丰富B. 能源更充足C. 运输更便捷D. 市场更广阔12. 精品钢基地钢铁配套企业中,有利于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是() A. 水泥厂B. 风电厂C. 轧钢厂D. 机械厂13. 钢铁企业向沿海转移,主要是为了() A. 扩大钢铁总体产能B.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C. 缩小区域经济差距D. 安置农村剩余劳力云南省南部的绿春县地处哀牢山支脉西端,县城建在海拔1 700 m 的山脊上 县城东西长约 6 km ,最宽处 450 m, 最窄处只有45 m,是我国著名的“山顶城市 ”之一图6 为绿春县城景观图据此完成1415 题图 6 14. 影响该县城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B. 河流C. 气候D. 交通15. 该类城市空间形态利于() A. 亲近自然环境B. 方便相互联系C. 节省基建投资D. 缩短通勤距离我国某中学用立杆测影的方法开展了测量太阳高度角的地理实践活动图7 为某小组的实践记录单。
据此完成1618 题图 7 16. 记录单中缺少的必备实践器材是() A. 量角器B. 圆规C. 卷尺D. 相机17. 该校最可能位于() A. 南昌 (28 N,116E) B. 西安 (34 N,108E) C. 长春 (44 N,125E) D. 拉萨 (30 N,90E) 18. 与该日杆影顶端轨迹最相符的是() ABCD图 8 地名作为一种既可悟又可视的文化景观,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与保留,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滇池地处云贵高原,环滇池地区地貌形态复杂该地乡村聚落地名中“涉水”地名有一千多个,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涉水”地名可分为自然水体地名( 包括河流地名和湖滨地名) 、人文水体地名两大类图8 为滇池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9 20 题19. “涉水”地名与其分布的地貌区对应正确的是() A. 嘴、滩 山地喀斯特地貌区B. 溪、涧 山区河谷地带C. 渔、海 山前冲洪积扇D. 洞、源 三角洲及湖漫滩区20. 下列四地中“涉水”地名最多的是()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山东、河南、江苏为我国大蒜主产省, 大多以小而散的农户生产种植为主图9 为20162019 年我国大蒜主产省种植面积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21 22 题图 9 21. 影响大蒜种植面积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A. 地价B. 灾害C. 劳动力D. 市场22. 北方有农民在收获后的玉米地中种植越冬蔬菜大蒜时,将玉米秸秆覆盖在大蒜行间,其对大蒜幼苗的作用主要是() A. 保土增肥B. 遮风挡雨C. 保暖防霜D. 减少虫害二、非选择题:共3 题,共 56 分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一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昆仑山、 唐古拉山之间,平均海拔约5 000 m,地势南北两侧高,中间低缓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区内湖泊密布 ,且多为咸水湖近年来,该地气候暖湿化显著,对湖泊影响较大材料二图 10 为可可西里位置示意图图 10 (1) 结合地质、地貌条件,分析该地多湖泊的原因8 分) (2)判断近年来该地气候暖湿化对湖泊的影响,并说明理由12 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 地处武陵山脉,境内多河流 ,锰矿、铅锌矿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三位, 锰、铅锌矿开采及其加工业是主导产业,电解锰、电解锌是支柱工业产品该县有“东方锰都 ”“ 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但因企业规模小,经营粗放 , 曾长期是国家级贫困县。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精准扶贫 ” 政策实施后 , 花垣县对矿企进行整合改造 ,建立工业园区,推动工业升级 ,矿业产业成为该县脱贫的重要途径材料二图 11 为花垣县位置图图12 为花垣县锰产业升级示意图图 11 图 12 (1) 分析花垣县主导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6 分) (2) 说明矿业整合、升级对该县脱贫的作用8 分) (3) 为实现绿色发展目标,你认为矿产开采和加工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4 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我国某小流域上游支流均发源于同一山地,出山后大部分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后又以泉水形式溢出地表,汇合成干流材料二图 13 为该小流域人口与交通线分布示意图图 13 (1) 我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推测该流域所处的自然区,并说明理由4 分 ) (2)简述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的主导因素10 分) (3)比较该流域主要公路、铁路布局的不同特点并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4 分)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B2. A3. D4. D5. D6. A7. C8. C9. B10. B11. C12. A13. B14. A15. A16. C17. A18. D19. B20. B21. D22. C 23. (1) 地壳运动剧烈,多断层,多构造湖;冰川地貌发育,多冰蚀湖和冰碛湖;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利于水流汇集。
8 分) (2) 湖泊面积扩大;水位升高;盐度降低6 分)气温上升,冰雪融水量增加;冻土水释放;年降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增多6 分 ) 24. (1) 有利: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不利:地形崎岖6 分 ) (2) 生产规模扩大;产业链延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税收和居民收入增加 (8 分) (3) 采空区回填复植;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加大环保投入,达标排放4 分 ) 25. (1)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2 分)河流出山后大部分消失;该河为内流河;北部出现无人区 (2 分) (2) 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 总体密度小; 主要分布在南部与干流沿岸;城镇人口密度较大8 分) 主导因素:水源2 分 ) (3) 公路经过城镇较多;线路较密集; 方便居民出行; 铁路线经过城镇少,提高运行效率4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