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组胚重点归纳总结.docx

31页
  • 卖家[上传人]:医学****者
  • 文档编号:140043320
  • 上传时间:2020-07-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9.22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重点题型:简答题、名解题、填空题、英译中一、简答题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成纤维细胞:结构:LM:扁平,星状,多突起核大,浅染,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EM:表面有少量微绒毛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具有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功能,形成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及基质成分的作用巨噬细胞:结构:LM:形态多样,随功能状态改变而改变静止时呈圆形或椭圆形,功能活跃时常伸出伪足而形态不规则胞质丰富,多为嗜酸性,可有异物颗粒和小泡胞核较小,卵圆形或肾形,染色深EM:细胞表面有许多褶皱和微绒毛胞质内有大量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吞饮小泡、吞噬体、残余体等功能:变形运动和趋化性,吞噬作用,分泌功能,抗原呈递作用浆细胞结构:LM:胞质嗜碱性,近胞核处有一浅染区域胞核圆形,较小,常偏向细胞一侧染色质致密呈块状,在核膜下呈辐射状,形似车轮EM:胞质内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核周有中心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等,构成光镜下核周浅染区功能:能合成和分泌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液肥大细胞:结构:LM: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小且圆胞质内充满具有异染性的嗜碱性颗粒EM:表面有微绒毛和颗粒状隆起胞质颗粒大小不一,表面有单位膜包裹功能:参与免疫应答、防御、抗凝血、抗过敏等长骨的结构由骨密质、骨松质、骨膜、关节软骨、血管、神经等构成骨密质:分布于长骨骨干的外侧面和骨骺的表层按骨板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环骨板、骨单位、间骨板1.环骨板:分外环骨板和内环骨板① 外环骨板较厚,排列整齐;内环骨板较薄,排列不规则② 横穿外环骨板和内环骨板的管道称穿通管,也称伏氏管,内含血管、神经及组织液2.骨单位:是内外环骨板之间的纵行圆筒状管道,又称哈弗系统数量多,是长骨骨干的基本结构单位① 中央:其中轴为纵形的管道称中央管,又称哈弗管,内含血管、神经、组织液② 周围:周围是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又称哈弗骨板③ 表面:骨单位表面都有一层含骨盐较多而胶原纤维很少的骨基质,称黏合线。

      ④ 骨单位最外层骨板内的骨小管均在黏合线返折,不与相邻骨单位的骨小管相通,同一骨单位内的骨小管互相通连,最内层的骨小管开口于中央管,形成血管系统与骨细胞间物质交换的通路3.间骨板:间骨板存在于骨单位之间或环骨板与骨单位之间,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原有的骨单位被吸收时的残留部分骨松质:分布在骨干的内表面和长骨的骨骺,是大量骨小梁相互交织形成的多孔隙网状结构,网孔为骨髓腔,其内填充着红骨髓,骨小梁由针状或片状的骨板构成骨膜:分为骨外膜和骨内膜骨外膜位于除关节面以外的骨外表面骨内膜分布在骨髓腔面,穿通管和中央管的内表面及骨小梁的表面 骨骼肌、心肌的结构特点骨骼肌:LM:① 长圆柱状,多核,细胞核位于肌膜的下方,染色浅② 肌浆内含有大量与细胞长轴平行的肌原纤维③ 每条肌原纤维都有明暗相间的条带,即周期性横纹④ 在肌原纤维上,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由1/2Ⅰ带 + A带 + 1/2Ⅰ带组成,是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EM:① 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规律地沿肌原纤维长轴排列而成a) 粗肌丝位于肌节A带,中央固定于M线上,两端游离细肌丝一端固定于Z线,另一端游离,插入粗肌丝之间,止于H带外缘。

      b) I带由细肌丝组成,H带由粗肌丝构成,A带其余部分由两者共同组成② 横小管:又称T小管a) 横小管是由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b) 人和哺乳动物的横小管位于A带与I带的交界处c) 横小管可将肌膜的电兴奋快速传至每个肌节③ 肌浆网:肌浆网是肌纤维特化的滑面内质网a) 位于相邻横小管之间,其中部纵行环绕在肌原纤维周围,称纵小管b) 两端横向扩大、吻合成环行不规则扁囊,称终池c) 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终池组成三联体d) 横小管膜的电兴奋可引起肌浆网膜的钙离子通道开启,使肌浆网内钙离子向肌浆迅速释放,肌浆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肌浆膜上的钙泵可逆浓度差将肌浆内钙离子泵回肌浆网内心肌:LM:① 短圆柱状,1-2核,胞核位于细胞中央② 肌浆内含较多线粒体、糖原和脂褐素(三级溶酶体——残余体)③ 有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但不如骨骼肌明显④ 以闰盘相互连接成网EM:① 肌原纤维不明显,线粒体丰富② 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③ 纵小管不发达,横小管仅与一侧终池形成二联体④ 闰盘位于Z线平面,呈阶梯状,在横向连接的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以加强心肌细胞之间的连接,传导张力;在纵向连接的部分有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信息传导,保证心房肌和心室肌同步收缩⑤ 心房肌纤维细胞质内含有心房分泌颗粒,如心房钠尿肽,排尿、利尿、降血压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

      胞体:① 细胞膜:a) 可兴奋膜,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冲动b) 膜蛋白中有些是离子蛋白,有些是特异化学信息的受体c) 含有电位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②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胞核大而圆,着色浅,核仁明显③ 细胞质:a) 尼氏体:由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分布其间形成光镜下的嗜碱性颗粒或团块,其形态结构作为判断神经元功能状态的一种标志功能:合成结构蛋白、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等b) 神经原纤维:在银染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织成网,并深入树突和轴突电镜下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微管聚集而成神经原纤维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c) 脂褐素:棕黄色,溶酶体消化时的残留部分,多为异物、脂滴或退变的细胞器突起:① 树突:a) 每个神经元有一个或多个树突b) 树突棘:树突呈树枝状分支,分支上有短小的棘状突起c) 电镜下,树突棘层内有2-3层滑面内质网形成的板层,板层间有少量致密物质,称棘器d) 功能:接受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给胞体② 轴突:a)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为胞体发出的一个细长突起b) 光镜下,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呈圆锥形,称轴丘无尼氏体,不可合成蛋白质c) 功能: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导至轴突终末。

      轴丘处的轴膜是产生神经冲动的起始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在轴膜上进行化学突触的超微结构化学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三部分构成突触前成分:a) 通常是呈囊状膨大的轴突终末,在银染色标本中呈棕黑色的圆形颗粒,附着在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上,称突触小体b) 突触前成分含有许多突触小泡,还有少量的线粒体、微管、微丝c) 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其表面附有一种蛋白质称突触素d) 突触前膜胞质面附有锥形致密物质突触间隙:内含糖蛋白和细丝突触后成分:突触后成分相对的细胞膜为突触后膜,上面有受体和化学门控通道心壁的结构特点心壁由三层膜组成,从内向外依次是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心内膜:心内膜是心壁的最内层又分为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a) 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利于血液流动b) 内皮下层:位于内皮深部,由结缔组织、少量平滑肌构成c) 心内膜下层: 位于内皮下层和心肌膜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内含小血管和神经,还分布有普肯耶纤维心肌膜:a) 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纤维呈螺旋状排列,大致分为内纵行、中环行和外斜行b) 心房肌纤维比心室肌纤维短而细,部分含心房钠尿肽,具有利尿排钠降血压的作用。

      心外膜:为心包膜的脏层,其结构为浆膜心瓣膜:心瓣膜是心内膜向心腔内凸起折叠而成的薄片状结构,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功能:阻止血液逆流大动脉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组成,内弹性膜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续,故内膜中膜分界不清中膜:很厚,由40-70层弹性膜组成外膜:较薄,中膜比外膜厚得多,无明显弹性膜功能:将心脏间断射血变为持续血流,保持了血液的平稳与连续中动脉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内膜:内皮下层薄,内弹性膜明显中膜: 较厚,约占管壁厚度的一半,由10-40层环形平滑肌组成外膜:厚度与中膜相等,在外膜与中膜交界处可见外弹性膜,但不如内弹性膜发达功能: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大动脉(弹性A)中动脉(肌性A)小动脉(肌性A)微动脉(肌性A)内弹性膜有有有无中膜的组成40-70层弹性膜10-40层平滑肌2层以上平滑肌1-2层平滑肌外弹性膜无有无无功能将心脏间断射血变为持续血流,保持了血液的平稳与连续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1. 显著调节组织局部的血流量2. 降低血流外周阻力和血压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淋巴结的结构:周围性淋巴器官淋巴结呈椭圆形、豆形,大小不等被膜:致密结缔组织,有15-20条输入淋巴管穿过被膜进入淋巴结实质实质:(1) 皮质a) 浅层皮质:是邻近被膜处的淋巴组织,主要含B细胞。

      当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出现大量的、主要由B细胞密集而成的球状淋巴小结,小结周边为少量弥散淋巴组织功能活跃的淋巴小结中心浅染,生发中心明显,小结帽朝向被膜侧b) 副皮质区:又称深层皮质,位于皮髓交接处主要由含大量T细胞的弥散淋巴组织组成,为胸腺依赖区此区有毛细血管后静脉通过c) 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淋巴窦和小梁周窦结构特点:扁平连续的内皮细胞围成窦壁,窦腔内为星形的内皮细胞支撑2) 髓质a) 髓索 medullary cord又称淋巴索,主要由B细胞和浆细胞组成,与副皮质区相连慢性炎症时,浆细胞增多髓索中央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通过b) 髓窦 medullary sinus 与皮质淋巴窦结构相似,但窦腔更宽大、走形更迂回有较强的滤过作用3) 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淋巴液由输入淋巴管进入被膜下淋巴窦后,部分淋巴液进入髓质淋巴窦,部分流向输出淋巴管淋巴结的功能:a) 滤过淋巴液b) 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脾的结构和功能脾的结构:被膜:致密结缔组织,被膜及脾门处的结缔组织深入脾实质形成脾小梁实质:(1) 白髓 white pulp a) 动脉周围淋巴鞘periarterial lymphatic sheath:简称淋巴鞘,由位于中央动脉周围的淋巴组织构成,主要含大量T细胞,属于胸腺依赖区,同时含有巨噬细胞、交错突细胞等,但无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b) 脾小结 splenic corpuscle 即脾内的淋巴小结,位于淋巴鞘与边缘区之间其结构与淋巴结的淋巴小结相同,主要由大量B细胞组成,有生发中心,其帽部朝向红髓(2) 红髓 red pulp 位于白髓和边缘区的周围,占脾实质的2/3a) 脾窦 splenic sinusoid又称脾血窦,为腔大、不规则的血窦此结构有利于血细胞从脾索进入脾窦b) 脾索splenic cord 为相邻脾窦之间的淋巴组织,是脾过滤血液的主要结构切片观呈条索状;立体观呈海绵网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