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精选.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53563088
  • 上传时间:2022-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2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精选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下面是我共享的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精选  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  早晨,我告辞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唐代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李哼留讨安禄山,不久,李哼既位,史唐肃宗玄宗又曾吩咐儿子永王李磷督兵平叛,永王李磷在江陵,召兵万人,自树一帜,肃宗怀疑他争夺帝位,已重兵相压,李磷兵败被杀李白曾经参与过永王李磷的幕府,被加上“附逆”罪流放夜郎(今贵州遵义),当他行至巫山(今四川境内)的时候,肃宗宣布大赦,李白也被赦免,他像出笼的鸟一样,立即从白帝城东下,返回江陵(今湖北荆州)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状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快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把诗人遇赦后开心的心情和江山的壮美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为所欲为,自然天成  “朝辞白帝彩云间”“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假如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忙告辞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奇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犹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速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望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

      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非常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赞扬:“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终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阅历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这首诗写的是从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内的行程状况,主要突出轻快,这也反映了李白心情的轻快李白以58岁的年龄,被流放夜郎,抛妻别子,走向长途,突然遇赦,得以归家,心里自然非常兴奋在诗中李白没有干脆抒情,但是读了他对行程的描写,自然感受到他的心情和兴奋的心情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精选  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一作:天街;卧看一作:坐看)  译文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凉爽如冷水,静坐注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赏析  此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寂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非常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芜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其次,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孤独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好像想驱逐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是无用的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方弃妇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即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天阶夜色凉如水”中“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示意夜已深厚,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照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闻,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会面一次,有鹊为桥。

      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远眺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憧憬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视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看法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非常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方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困难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凄惨命运  这首诗构思奇妙,语言质朴流畅,感情蕴藉婉约,艺术感染力很强,颇能代表杜牧七绝的艺术成就从形式和结构上看,全诗描物写景与叙事抒情相结合,呈现出灵动之姿,颇动人心魄前者旨在为后者营造氛围,后者意在为前者规范意蕴,两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精选  马嵬坡  唐代: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译文  玄宗返回长安杨贵妃早已死,旧时恩爱难忘国家起先振兴。

        处死杨妃也是玄宗英明决策,不然就会步陈后主亡国后尘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照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困难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胜实在无几  此诗首句的“玄宗回马”,指大乱平定、两京收复之后,成了太上皇的玄宗从蜀中回返长安其时距“杨妃死”已很久了两下并提,意谓玄宗能重返长安,正是牺牲杨妃换来的一存一殁,意味深长玄宗割舍贵妃当然使局势得到转机,但内心的冲突苦痛始终贯穿于他的后半生,尽管山河重光(“日月新”),也不能使他忘怀死去的杨妃,这就是所谓“云雨难忘”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可喜下长恨相兼,写出了玄宗困难冲突的心理  诗的后两句特殊耐人玩味终是圣明天子事”,有人说这是表彰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但从末句“景阳宫井又何人”来看,并非如此景阳宫井”用的是陈后主的故事当隋兵打进金陵,陈后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虏。

      同是帝妃情事,又同当干戈逼迫之际,可比性极强,取拟精当玄宗没有落到陈后主这步田地,是值得庆幸的,但要说“圣明”,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扬得很高,却以昏味的陈后主来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只不过话说得微婉,耐人玩味罢了  但就此以为诗人对玄宗毫无怜悯,也不尽然唐时人对杨妃之死,颇有深责玄宗无情无义者郑诗又似为此而发上联已示意马嵬赐死,事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玄宗仍未忘怀云雨旧情所以下联“终是圣明天子事”,“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玄宗当日的境况  此诗对玄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又“用意隐然”,在咏史诗中不失为佳作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精选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长安城到处柳絮飘舞、落红多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敞,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妙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

      春意浓郁,覆盖全城诗人不说“到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确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醉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剧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朝气外,还说明白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飘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外戚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外戚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这首诗擅长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示意,和中唐社会状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精选  征人怨/征怨  唐代: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译文  年复一年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  三月白雪纷纷扬扬遮盖着昭君墓,滔滔黄河绕过黑山,又奔腾向前  赏析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好像不相连属,事实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围着一个“怨”字铺开  “岁岁金河复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