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宝典].doc
9页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标准规范 发布时间:2004年6月12日09:36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般化学事故应急救 援预案的编制要求参照本导则本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和处 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单位)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木导则,同时,鼓励根据 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诃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木适用于本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刷毒化学品目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I8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3. 名词解释3.1危险化学品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 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3.2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3.3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 损失的措施3.4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 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3.5危险目标指因危险性质、数量E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3.6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 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 事故应急救援行动3.7分类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 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3.8分级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4. 编制要求(1) 分类、分级制定预案内容;(2) 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预案为基础;(3) 危险化学品单位根据木导则及木单位实际情况,确定预案编制内容5编制内容5.1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单位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 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运输车辆情 况及主要的运输产品、运量、运地、行车路线等内容5.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5.2.1危险目标的确定可选择对以下材料辨识的事故类别、综合分析的危害程度,确定危险目标:⑴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装置、设施现状的安全评价报告;⑵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⑷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⑸其他5.2.2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5.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5.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5.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5.4.2组成人员⑴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⑵现场指挥人5.4.3主要职责⑴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⑵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⑶确定现场指挥人员;⑷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⑸批准木预案的启动与终止;⑹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⑺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⑼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10)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5.5报警、通讯联结方式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1) 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2) 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⑶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押运员报警及与木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系的方 式、方法。
5.6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⑴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⑵根据安全运输卡提供的应急措施及与木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系后获得的信 息而采取的应急措施5.7人员紧急疏散、撤离依据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 容:⑴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⑵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⑶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⑷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5.8危险区的隔离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确定以下内容:⑴危险区的设定;⑵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⑶事故现场隔离方法;⑷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5.9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和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⑴检测的方式、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监护措施;⑵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⑶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⑷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5)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⑹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5.1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依据事故分类、分级,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订具有 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⑴接触人群检伤分类方案及执行人员;⑵依据检伤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类现场紧急抢救方•案;⑶接触者医学观察方案;⑷患者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⑸患者治疗方案;⑹入院前和医院救治机构确定及处置方案;⑺信息、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5.11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5.11.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5.11.2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5.12应急救援保障5.12.1内部保障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⑴确定应急队伍,包括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 应、运输、后勤等人员;⑵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危险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等存放地点、保管人;⑶应急通信系统;⑷应急电源、照明;(5)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装备;⑺保障制度目录%1 责任制;%1 值班制度;%1 培训制度;%1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检杏运输车辆实际运行制度(包括行驶时间、路线,停车地 点等内容);%1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杏、维护制度(包括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 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装备检杏、维护);%1 安全运输卡制度(安全运输卡包括运输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危害性、应急措施、 注意事项及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应急联系等内容每种危险化学品一张卡片; 每次运输前,运输单位1何驾驶员、押运员告之安全运输卡上有关内容,并将安全卡交驾 驶员、押运员务一份);%1 演练制度。
5.12.2外部救援依据对外部应急救援能力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⑴单位互助的方式;⑵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⑶应急救援信息咨询;⑷专家信息5.1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 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启动条件5.14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5.14.1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5.14.2通知木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5.15应急培训计划依据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评估和社区或周边人员素质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⑴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⑵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⑶社区或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5.16演练计划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⑴演练准备;(2)演练范围与频次;⑶演练组织5.17附件⑴组织机构名单;⑵值班联系;⑶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⑷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⑸外部救援单位联系;⑹政府有关部门联系;⑺本单位平面布置图;⑻消防设施配置图;⑼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图和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10) 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水、供电单位 的联系方式;(11) 保障制度。
6. 编制步骤6.1编制准备(1)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2) 制定编制计划;(3) 收集资料;(4) 初始评估;(5)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6) 能力与资源评估6.2编写预案6.3审定、实施6.4适时修订预案7. 预案编制的格式及要求7.1格式7.1.1封面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签发人(签字)、公章7.1.2目录7.1.3引言、概况7.1.4术语、符号和代号7.1.5预案内容7.1.6附录7.1.7附加说明7.2基木要求(1) 使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2) 正文采用仿宋4号字;(3) 打印文本第四讲工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2004-1-11)重点推荐文章作者:【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袁纪武谢传欣】发生化学事故时,由于事故单位最了解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尽快控制危险源,实施初期扑救, 所以,事故单位积极实施自救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十分重视企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1997年,原化学工业部 就颁布了《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化学危险源管理的通知》(化督发[1997]459号文), 提出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
《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条中规定,危 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 期组织演练企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程序和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程序基本一致,包括编 制的准备、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预案编制、预案的演习和修订、审核实施但企业化学事故更强调其针 对性、专业性另外,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应并入地方政府编制的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中,以 有助于增进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相互了解,也确保了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 有机组成部分,在紧急情况下实施一、 编制的准备1.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企业应组织安全、环保、生产、设备、医护等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编制小组 小组成员最好包括来自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以保证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 援预案的一致性,实现当事故扩大或波及到厂外时,与区域性应急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