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杨龙:路径依赖理论的政治学意义.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2004881
  • 上传时间:2022-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杨龙:路径依赖理论的政治学意义杨龙:路径依赖理论的政治学意义摘耍: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现彖,其中一种结果是“锁定”, 现有制度的自我强化使得落后国家无法效法先进国家,打破“锁定” 和维持良性的路径依赖都是可取的制度变迁方向政治过程具有路径 依赖的特征,路径依赖概念以新的历史观和时间观改变了政治学的解 释模式关键词:路径依赖锁定自我强化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North, D)创立了制度变迁的“轨迹”概念, 目的是从制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所有的国家并没有走同样的发展道 路,为什么有的国家长期陷入不发达,总是走不出经济落后制度低效 的怪圈等问题诺斯考察了西方近代经济史以后,认为一个国家在经 济发展的历程中,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 现象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 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象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路径依赖一一小事 件和环境可以决定某种发展的结果,而且一旦某些小事件和环境的结 果占据主流,就导致这种发展进入特定的路径 [1]广义上路径依 赖说明“历史上某一时间已经发生的事件将影响其后发生的一系列 事件。

      [2]狭义上路径依赖意味着“一旦一个国家或地区沿一种轨 迹开始发展,改变发展道路的成本非常高尽管存在着其他的道路选 择,但已建立的制度会阻碍对初始选择的改变 [3]路径依赖有不同的方向一种情况是某种初始制度选定以后,具有报 酬递增的效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向同样方向配 合,导致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进一步的制度变迁这是一种良性的路径 依赖另一个情况是某种制度演变的轨迹形成以后,初始制度的效率 降低,甚至开始阻碍生产活动,那些与这种制度共荣的组织为了自己 的既得利益而尽力维护它此时这个社会陷入无效制度,进入了 “锁 定” (lock-in)状态这是恶性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的形成可以说是偶然的,起初,人们在某种获利机会的驭动 下,或者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发明一项制度安排它最初可以给 人们带来利益,并在以后的一段吋间里将会继续给人们带來利益,也 就是说这项制度安排是报酬递增的人们由于从这个制度安排中得 益,便积极地学习它,主动地适应它,结果乂创造了一些与这个制度 安排相配套的制度安排,其中既有正式规则,也有非正式规则制度 安排之间的协调史强化了初始的制度变迁方向,这叫做制度的“自我 强化机制” (self-reinforce)"报酬递增过程也可以称为自我强 化或正反馈过程。

      "[4]在长期,制度演进的规律大体如此诺斯的制度变迁轨迹理论来自布雷恩•阿瑟(W • Brain Arthur)关于 经济系统运行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观点阿瑟考察了技术演变过程后指 出,一项新技术刚出现吋对于社会总是报酬递增的它在初始阶段的 效益可能很高,可以带来某项生产成本的明显下降利益的驭动便使 很多人采用并模仿这种技术,相应的配套技术也会随之诞生这种技 术得到配套技术的支持以后,构成…种整体的协调效果它在扩散中 被放大,因而得到流行一旦这种技术在市场流行起来,人们会相信 它会进一步流行,从而更坚信这种技术此吋这种技术的路径依赖形 成这种路径依赖虽然有人们的推动,但本质上是该项技术“自我增 强”的结果,因为没有外在力量强迫社会一定要选择这项技术通常, 新技术都可能是报酬递增的,在正反馈的作用下,这项技术被锁定, 竞争者被排除一种技术得以流行,而其他的技术被埋没的原因之一 是所谓“占先”优势一种新技术出现之时,刚好被人们所认识,并 被人们主动去推广,就有可能形成发展的轨迹而其他技术虽然也出 现了,尽管可能是更好的技术,但没有机会进入流行的轨道,就可能 失去流行的机会因此,路径依赖的形成多少有点偶然的意味,体现 的是“当前的可能性与先前一系列事件(部分地是偶然的)的结果之 间的联系。

      [5]阿瑟认为…项技术的路径依赖过程中的自增强机制来源通常有四个: 1高昂的建立成本或固定成本•这使得对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投资会得 到高回报,大批量生产将分散固定成本,从而降低了生产的单位成本 由于建立成本或固定成本很高,此吋个人和组织周执地认同和坚持一 种选择2学习效应人们一旦掌握了复杂的新技术,就可从继续利 用中得到更高的回报在不断地使用中,个人还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 使用它,并可能激发相关的创新活动3合作效应一是一个人的收 益因其他人也采取了同样的技术选择而增加;二是一项技术因相关技 术的发展而得到促进增加对一项技术的使用,可以鼓励人们对相关 技术的投资这反过来吸引了更多的人使用这项技术4适应性预期 人们对某项技术的预期有一种自我实现的特性,认识到这种技术未來 还会继续流行,个人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这些预期实现 [6] 阿瑟的理论对现实中技术演变的给出了解释:一是创建新技术不如沿 用已有的技术;二是一种技术流行时,开发新技术不合算;三是既然 大家都使用这种技术,没有理由不看好这项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反映的是通过自我增强后的 良性循环;有的却是自我发展走向低效;有的则是非先进的技术盘距 市场,更好的技术仅仅因为晚到一步,不能获得足够的追随者而失去 市场。

      由于路径依赖的作用,社会无法摆脱后进技术的控制,尽管有 先进技术却不能利用这时的社会处于被“锁定”状态下社会中的组织和制度在建立的时候成本通常也会很高,个人或组织也 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利用组织或制度,通过合作或相关的活动也可以增 进个人或组织的利益,人们对已有的组织和制度同样预期很高因此 组织和制度的发展也是个报酬递增的过程,也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诺 斯把阿瑟关于技术的演变的理论用于解释制度的出现和变迁,认为已 建立的制度会千方百计地维护自身的存在,路径依赖是不可避免的[7]从历史上看,落后国家没有象新古典经济学所预言的那样,按先 进国家的道路发展,而是陷入落后再落后的陷阱究其原因,是这些 国家旧制度的自我强化使得落后国家无法效法先进国家,而是被“锁 定”在低效的制度下路径依赖形成吋制度处于均衡状态良性的路径依赖与“锁定”的随 机出现说明制度存在着多种均衡,制度演化的轨迹不是唯一的制度 的演进或是初始制度不断得以完善和强化;或是旧的制度被新的制度 所取代前一个方向体现了制度的路径依赖特性,后一个方向指的是 制度的转变由于设计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的存 在,一种制度形成以后,自我捍卫和强化的机制难以避免。

      因此,路 径依赖是制度演进的第一种可能方向,制度运行的惯性使它自身将继 续存在一段吋间,无论这种制度是否有效率由于路径依赖的原因, 无效制度是可能的,好的制度有可能无法进入统治者的制度选择集 合更进一步的结果是制度被“锁定”,选择某种制度容易,但放弃 却很困难因此制度变迁的任务要么是打破“锁定”,设法使制度变 迁进入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么是努力维持良性的路径依 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打破“锁定”,避免陷入恶性的制 度陷倂固然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但是维持有效的制度也是现实的需 要因此,发动制度变迁和保持制度的均衡都是合理的,只是分别发 生在不同的吋候由此可见,变迁不是绝对的,“多重均衡一一多种 结论都是可能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8]衡量一种制度变动的一个 重要标准是这种变动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变迁的方向也并非只有 一个,打破“锁定”和维持良性的路径依赖都是可取的制度变迁方 向路径依赖意味着历史重要,它是渐进变迁的结果,用它可以解释 不同的经济路径 [9]变迁是个渐进的过程,组织和它们的企业家 们作出的成千上万个决策不断改变着制度框架短期获利机会累积地形成了长期变迁路径,这种长期结果并不是有目的的行为的结果。

      因 为个人很少对更大的或他们以外的结果产生兴趣,个人期望的结果与 实际结果之间也常常有很大的差异一旦政治体制产生的产权缺乏 效率,经济衰退或停滞就会持续存在,因为一•般情况下并没有一个反 馈机制 个能形成具有投资于牛 :产性活动的动力的组织机制 [10]也就是说那些鼓励非牛产性活动,比如寻求再分配的活动 受到制度上的鼓励这样就会诱使更多的组织加入再分配活动,生产 性活动受到抑制,如果再分配性组织在政体中占主导地位,一个便利 这种类型交易的制度结构就会演变出来这也是…种恶性的路径依 赖,诺斯甚至断言“事实上,经济史更多的是'无效率'路径而不是 经济增长路径 [11]诺斯在解释经济史的吋候提出了 “报酬递增一路径依赖模式”,如果 我们用这种模式分析政治过程,可以发现政治中同样存在着报酬递 增、正反馈、自增强机制和路径依赖现象政治中之所以有路径依赖 现象,是因为政治活动是集体性的集体活动的形成需要说服、组织、 甚至强制,所以其建立成本高集体行动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当事人自 己,而且取决于其他人的行动,因此合作效应明显集体行为中最大 的问题是在结果与努力之间没有联系,如果没有适应性预期的支撑, 将无法维持。

      政治制度的高建立成本、合作效应和适应性预期等都是 报酬递增一路径依赖的典型特点政治活动需要在制度环境下进行,个人和组织的行动受制度的限制 制度的强制性的一个方面在于个人或组织难以轻易退出制度,特别是 个人退出制度的成本很高相反,制度具有鼓励个人和组织主动维系 制度的功能,个人和组织的这些活动又反过来强化了制度这是一种 正反馈的过程,其结果是制度的自我增强政治活动与经济活动不同, 政治活动不是出于自愿的交换行为,这使得个人难以估算政治参与的 收益基于这种情况,个人参与政治往往是在不得不为之的吋候在 这种动机下的参政行为较为容易滑向非理性,需要对之严加规范从 这个意义上,政治活动受制度的约束更为经常和强烈因此政治活动 对制度的依赖性更强,从而导致了个人和组织均有强化既存制度的倾 向此外,建立制度要通过集体决策,集体行动的高成本也使得制度 一旦建立起来,就有强烈的倾向维持下去,这也是一种自增强特性政治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也决定了政治过程难以避免路径依赖政治 中没有象价格那样单一的评价标准,政治行为者追求的目标比市场活 动者更为复杂政治目标的复杂性,以及行动与结果之间松散和弥 散的联系使得政治总是含糊不清的。

      [12]这…方面造成政治活动的 透明度低,另一方面也使得政治过程的交易成本明显高于经济过程 为了避免承担高成本,政治行为者倾向于维持已有的制度,即使这种 制度已经处于低效状态低透明度使得人们对政治行为的后果难以预 料,在预期不明的情况下,发起制度变迁是不明智的,所以“报酬递 增和交易成本造成的不完全市场是导致制度变化路径的两个因 素 [13]另一方面,在政治过程中观念的转变是非常困难的认知心理学和组 织理论告诉我们,在复杂社会中的个人大都倾向于坚持自己已经形成 的见解个人关于社会的认识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其原因是世界 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成本高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强烈的学习效应, 这也是一种正反馈在其作用下,便形成路径依赖政治文化一旦形 成,通常也有这个特点个人对政治一些基本看法,从意识形态到 对政府某些具体方面的理解,或对政治团体和政党的态度,一口形成, 通常是非常难以改变的” [14]政治制度和政策的改变也相当困难,其中-个原因是制度和政策的制 订者希望限制自己的后继者政治家担心自己的对手会在将来掌权 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使现存的制度难以改变,结果使得甚至连他们自 己也难以改变制度为了限制自己以及别人,制度设计者制造了大 量阻止制度变化的障碍。

      这些对改革的障碍非常难以克服,比如欧盟 的一致同意规则,美国修订宪法所需的绝对多数同意规则(surpermajorities) □ ” [15]政治的这种特性使得制度从一种已形成 的路径中摆脱更为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