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课件.ppt
53页第三篇第三篇 财财 政政 收收 入入 篇篇l第七章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l第八章第八章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l第九章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税收的经济效应l第十章第十章 税收制度税收制度l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税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税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l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财政收入的基本理论握财政收入的基本理论l重点难点:影响财政收入规重点难点: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模的增长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价格总水平上升对财因素、价格总水平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政收入的影响l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财政收入分类l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l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财政收入分类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第七章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财政收入分类l一、财政收入的含义一、财政收入的含义l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是指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它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它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l 财政收入具有双重性质或含义:财政收入具有双重性质或含义: 一是指一定量的一是指一定量的货币资金收入货币资金收入即国家集中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国民家集中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国民收入 二是指一个二是指一个分配过程分配过程即表示国家筹即表示国家筹集资金的过程(阶段),从而形成了特定集资金的过程(阶段),从而形成了特定的利益分配关系的利益分配关系二、财政收入的分类l 财财政政收收入入的的分分类类目目的的::了了解解财财政政收收入入的的来来源源及及渠渠道道即即::财财政政收收入入来来自自于于社社会会经经济济的的哪哪些些方方面面,,又又是是通通过过何何种种形式集中起来的形式集中起来的l 如如何何分分类类::一一是是要要与与财财政政收收入入的的性性质质或或特特点点相相吻吻合合二二是是要要同同各各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一)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l 1.1.按按部部门门结结构构分分类类::一一、、二二、、三三产产业业收收入入;;农、工、商、建、运等收入。
农、工、商、建、运等收入l 2.2.按按所所有有制制结结构构分分类类::国国有有经经济济、、集集体体经经济、私营经济、外商合资和独资经济的收入等济、私营经济、外商合资和独资经济的收入等l 3 3、、按按社社会会产产品品价价值值构构成成分分类类::来来自自于于C C、、V V、、M M的收入l 按按财财政政收收入入来来源源分分类类目目的的::用用于于分分析析财财政政收收入入来来源源结结构构,,研研究究财财政政与与经经济济之之间间的的制制衡衡关关系,建立财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运行机制系,建立财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运行机制(二)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二)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l 可划分为两类: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可划分为两类: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或临时性收入)常性收入(或临时性收入)l 1.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收入:包括税收和收费;:包括税收和收费;l 2.非经常性收入非经常性收入:包括债务收入和其:包括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l 这种分类目的:用于分析财政收入这种分类目的:用于分析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变化以及增长变化的趋势。
规模的增长变化以及增长变化的趋势l 具体包括:税收、收费、债务收入、具体包括: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铸币税)和通货膨胀收入铸币收入(铸币税)和通货膨胀收入(通货膨胀税)等(通货膨胀税)等l1.税收税收:最主要的、也是最古老的形式最主要的、也是最古老的形式l ①①经济依据:政府向公众提供了公共物品,公众需要向政经济依据:政府向公众提供了公共物品,公众需要向政府交税l ②②特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l2.非税收入非税收入::l ①①国有企业上缴收益:是指国家作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国有企业上缴收益:是指国家作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是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权,从企业税后利润中分得包括:是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权,从企业税后利润中分得包括:上缴收益和企业留存收益两部分上缴收益和企业留存收益两部分l ②②政府收费:指使用费和规费收入政府收费:指使用费和规费收入l 1)使用费是政府或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市场性物品(主)使用费是政府或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市场性物品(主要是混合物品)所收取的费用,主要是对物品的受益者,谁受要是混合物品)所收取的费用,主要是对物品的受益者,谁受益、谁交费。
益、谁交费l 2)规费收入是指政府对居民提供特殊服务和实施行政管)规费收入是指政府对居民提供特殊服务和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l3.专项基金专项基金:为特定用途而征收的收入,如:社会保障基金:为特定用途而征收的收入,如:社会保障基金(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基金等)特点:专款专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基金等)特点:专款专用l4.国债国债:是政府凭借国家信用向国内外发行的债券或向外国政:是政府凭借国家信用向国内外发行的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银行的借款它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是弥府、国际组织和银行的借款它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补财政赤字的手段(三)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三)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可分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两大类可分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两大类1.1.预算内收入预算内收入:是指列入政府一般预算中的财政:是指列入政府一般预算中的财政收入 特征特征是统一纳入国家预算,按国家预算立法是统一纳入国家预算,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实行规范管理,由各级政府程序实行规范管理,由各级政府统筹安排统筹安排使用。
使用 具体包括:具体包括:l((1 1))税收税收: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地增值税、资源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等所得税、关税等l((2 2))专项收入专项收入:如征收排污费、城市水资源:如征收排污费、城市水资源费、教育费附加等;费、教育费附加等;l((3 3))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基建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基建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设收入、捐赠收入等l((4 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这项为:这项为负收入负收入,冲,冲减财政收入减财政收入2.2.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收入:是指各级政府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是指各级政府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采取收费形式而形成的法规,采取收费形式而形成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或或专项基金专项基金l特征特征:在使用上由收费各部门安排使用,在统计上:在使用上由收费各部门安排使用,在统计上未纳入未纳入““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统计,不同的是预算外资金专统计,不同的是预算外资金专项统计,并实行项统计,并实行““收支两条线收支两条线””管理l ①①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已纳入预算管理,在:已纳入预算管理,在预算报告中专门列明。
如:电力建设基金、三峡工预算报告中专门列明如:电力建设基金、三峡工程建设基金、铁道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程建设基金、铁道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水利建设基金、外贸发展基金、金、港口建设费、水利建设基金、外贸发展基金、育林基金、文化事业费等育林基金、文化事业费等l ②②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乡镇自筹统筹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府性基金收入、乡镇自筹统筹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入和其它收入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入和其它收入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示意图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示意图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示意图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示意图收收费费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中中央央政政府府性性基基金金收收入入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制度外收入制度外收入预预 算算内内预算外预算外政府收入政府收入税收税收图图7-1 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示意图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示意图制度外收入:制度外收入:与预算外收入与预算外收入相对应,如果相对应,如果将预算外收入将预算外收入视为制度内收视为制度内收入,则制度外入,则制度外收入就是预算收入就是预算外之外的乱收外之外的乱收费、乱罚款和费、乱罚款和乱摊派。
乱摊派 三三. .税收、收费和预算外资金税收、收费和预算外资金l(一)收费(一)收费l 1、政府收费主要是、政府收费主要是使用费使用费按世界银行定义,使用按世界银行定义,使用费是指费是指“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支付”此外,政府收费还有少量的其他收费,如此外,政府收费还有少量的其他收费,如罚没收罚没收入入和和捐赠收入捐赠收入等使用费实际上是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等使用费实际上是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式收取公共物品的价格,以便回收提供特殊商品定价方式收取公共物品的价格,以便回收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使用费模拟市场价格,但又和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使用费模拟市场价格,但又不同于市场价格,因为政府对公共物品定价不能采取利不同于市场价格,因为政府对公共物品定价不能采取利润最大化原则所以,使用费一般不能全部弥补提供特润最大化原则所以,使用费一般不能全部弥补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成本殊商品和服务的成本l 2、收费的、收费的特殊作用特殊作用首先,在在弥补市场失灵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如方面,如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方面有特殊作用。
譬如环境污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方面有特殊作用譬如环境污染的治理其次染的治理其次,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使用费收取遵循的是收益原则,谁受益谁支付,同时吸收了费收取遵循的是收益原则,谁受益谁支付,同时吸收了市场机制的优点,至少要支付相当于成本水平的使用费,市场机制的优点,至少要支付相当于成本水平的使用费,显示了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有利于避免公显示了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有利于避免公共物品的过度需求,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共物品的过度需求,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3.3.税收和收费的区别税收和收费的区别l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收费是辅助形式二者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收费是辅助形式二者的区别:区别:l ((1 1)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的联系,税)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的联系,税收收入一般不规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而收费收收入一般不规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而收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
使用l ((2 2)税收是作为政府)税收是作为政府一般的筹资一般的筹资手段,而收费往往是作手段,而收费往往是作为部门和地方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l ((3 3)税收收入是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筹)税收收入是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筹使用,,而收费则可以有所不同,全国性收费要纳入预算内,使用,,而收费则可以有所不同,全国性收费要纳入预算内,部门性收费或地方性收费可以作为预算外收入,按预算程序部门性收费或地方性收费可以作为预算外收入,按预算程序管理,形成政府性基金或由部门或地方自收自支管理,形成政府性基金或由部门或地方自收自支l ((4 4)一般而言,税收的法制性和强制性强,有利于立法)一般而言,税收的法制性和强制性强,有利于立法监督和行政管理,而收费的法制性和强制性相对较差,容易监督和行政管理,而收费的法制性和强制性相对较差,容易诱发滥收费现象,因而法制性不强的发展中国家应避免收费诱发滥收费现象,因而法制性不强的发展中国家应避免收费项目过多,并应强化管理项目过多,并应强化管理3.3.3.3.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 1. 1.含义。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含义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应当明确,预应当明确,预算外收入也属于政府收费,不过是预算外收费算外收入也属于政府收费,不过是预算外收费 2. 2.我国收费和预算外收入占政府收入(财政收入)我国收费和预算外收入占政府收入(财政收入)的比重我国统计在财政收入之内(即的比重我国统计在财政收入之内(即预算内)的收预算内)的收费所占的比重普遍低于世界各国水平费所占的比重普遍低于世界各国水平,甚至低于财政,甚至低于财政体制比较集中的英国和法国,但是,如果从体制比较集中的英国和法国,但是,如果从收费占全收费占全部政府收入的比重来看,则普遍高于世界各国的水平部政府收入的比重来看,则普遍高于世界各国的水平,,这说明我国收费的比重较大,而且大部分未纳入预算这说明我国收费的比重较大,而且大部分未纳入预算内(未统计在财政收入之中),是由收费部门或单位内(未统计在财政收入之中),是由收费部门或单位分别安排使用,这是目前分别安排使用,这是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特我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特点点。
(3) (3)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行税费改革,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行税费改革,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税费改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税费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制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 (指预算内指预算内) )占占GDPGDP比重的重要途径税费改比重的重要途径税费改革的过程以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既要有利革的过程以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既要有利于政府收入机制的规范化,又要实事求是地于政府收入机制的规范化,又要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各方面的认同和支持,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各方面的认同和支持,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地实施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地实施19961996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表表7-1 1996年以来年以来预预算外收入算外收入变变化情况化情况预预算外收入(算外收入(亿亿元)元)相当于相当于预预算算内内财财政收入政收入的比例的比例 预预算外算外 资资金收入金收入中央政府性中央政府性基金基金合合计计199619971998199920003893.32826.03082.33385.23826.41063.71143.51349.01365.23893.33889.74225.84734.25991.652.645.042.841.438.8表表表表7-27-2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 国别国别 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收入税收收入所税收收入所 占比重占比重 (%)(%) 非税收入非税收入 所占比重所占比重 (%)(%)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2000年)年) 印度(印度(1998年)年) 越南(越南(2000年)年)中下等收入国家:中下等收入国家:俄罗斯(俄罗斯(2000年)年)泰国(泰国(1999年)年)罗马尼亚(罗马尼亚(1999年)年) 中上等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 巴西(巴西(1998年)年) 波兰(波兰(2000年)年) 韩国(韩国(1997年)年) 南非(南非(2000年)年)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 美国(美国(1999年)年)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1999年)年) 加拿大(加拿大(2000年)年) 德国(德国(1998年)年) 法国(法国(1997年)年) 英国(英国(1998年)年) 5313.0亿卢比亿卢比29491.0亿卢比亿卢比787500.0亿盾亿盾 27592.8亿卢布亿卢布8001.8亿泰铢亿泰铢1842460.0亿列伊亿列伊 3275.5亿瑞亚尔亿瑞亚尔2742.5亿兹罗提亿兹罗提907400.0亿韩元亿韩元268.4亿兰特亿兰特 32535.0亿美元亿美元2330.7亿澳元亿澳元4689.3亿加元亿加元17020.8亿马克亿马克39328.0亿法郎亿法郎3406.7亿英镑亿英镑 72.778.084.3 83.186.487.8 82.985.086.489.9 80.380.682.482.890.991.5 27.322..015.7 16.913.612.2 17.115.013.610.1 19.719.417.617.29.18.5全部政府收入和财政收入中收费所占比重的计算全部政府收入和财政收入中收费所占比重的计算全部政府收入和财政收入中收费所占比重的计算全部政府收入和财政收入中收费所占比重的计算 全部全部政政 府收府收入入((亿亿元)元) 财财政收入政收入 ((亿亿元)元) 预预算外算外资资金收金收入入((亿亿元)元)政府收政府收入入收收费费比比重重 (%)(%)财财政政收收入中入中收收费费比比重重(%)(%)全部全部 其中其中收收费费收入收入1978198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1479.41716.93534.85645.78648.710301.312540.814101.716178.318586.81132.31159.52004.82937.16242.27408. 08651. 19875. 911444.113395.241.0153.0427.3615.8561.9835.57417.1613.2761.5813.7347.1557.41530.02708.62406.52893.33889.74227.84734.25191.626.241.455.458.934.336.234.334.334.032.33.613.221.321.09.011.34.86.26.76.1表表 7-3 全部政府收入和财政收入中收费所占比重的计算全部政府收入和财政收入中收费所占比重的计算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l一、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增长变化趋势分析一、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增长变化趋势分析–(the increasing trends of fiscal revenue (intro- budgetary revenue) in China) l二、二、 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analysis and estimation of Chinese actual revenue scale) l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leading factors in the effect on the revenue scale) 一、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的一、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的增长变化趋势分析增长变化趋势分析 1.1.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有两个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有两个: :一是绝对规一是绝对规模,二是相对规模,即财政收入模,二是相对规模,即财政收入/GDP/GDP。
2. 2.增长变化趋势增长变化趋势 从总体上说,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收入规从总体上说,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变化模的增长变化趋势和特点趋势和特点是:是:绝对规模上升,相绝对规模上升,相对规模下降对规模下降然而,相对于然而,相对于GDPGDP的增长而言,则的增长而言,则呈现明显不同的两个阶段:呈现明显不同的两个阶段:1978—19951978—1995年以前表年以前表现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现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61996年开始回升并从年开始回升并从19981998年表现为快速回升的趋势年表现为快速回升的趋势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 GDP 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图图7-2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010203040比上年增长%占GDP比重%29.51.22210.219.618.716.814.215.91722.315.431.225.722.415.810.710.911.612.613.91517.118.5197819801986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财政支出增长的来源财政支出增长的来源 表表7-4 财财政支出增政支出增长长的来源(的来源(亿亿元,%)元,%)财财政支政支出增出增长长额额((1)) 财财政收入增政收入增长额长额 财财政赤字增减政赤字增减额额(由国(由国债债弥弥补补))绝对绝对数数增增长长率率 占占((1))的比的比重重绝对绝对数数增增长长率率 占占((1))的比的比重重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1113.831296.011564.622389.492698.833034.083109.001165.791243.151224.811568.131951.152990.812528.0018.716.814.215.917.022.3--15.45104.6695.9278.2865.6372.3099.1681.31--51.9652.86339.81821.36747.6825.27581.00--8.949.9858.3482.7842.881.0221.30--4.664.0821.7234.3727.700.8418.68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财政收入和财政收入和 国债增长国债增长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增长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图图7-3 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二.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l 1.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水平: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水平:我国仅就预算内财政收入的规模而言,目前仍然仅就预算内财政收入的规模而言,目前仍然明显偏低,既低于发达国家,也还略低于发明显偏低,既低于发达国家,也还略低于发展中国家。
展中国家l 2.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外)规模水平: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外)规模水平:实际上接近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收入规模实际上接近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收入规模的水平,也接近财政收入规模比较低的发达的水平,也接近财政收入规模比较低的发达国家的水平,已经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国家的水平,已经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3.3.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1) (1)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GDP GDP 的比重2)(2)将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将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3)(3)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关键在于调节财政收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关键在于调节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入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4)(4)坚决取缔乱收费,继续税费改革,控制预坚决取缔乱收费,继续税费改革,控制预算外收入增长算外收入增长5)(5)对现行税制和税收政策继续有增有减的结对现行税制和税收政策继续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构性调整6)(6)兼顾兼顾““以收定支以收定支””和和““以支定收以支定收””方针,方针,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区间。
合理区间l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长的弹性系的比重、增长的弹性系数、增长的边际倾向三者的关系以公式:数、增长的边际倾向三者的关系以公式:–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的比重= 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的弹性系数 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lGDP平减价格指数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 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l实际财政收入 名义财政收入 GDP平减价格指数 = = 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表表7-5 财财政收入增政收入增长弹长弹性和性和边际倾边际倾向向18.47 0.3912.29 200217.08 0.4583.06 200114.98 0.2661.91 200013.94 0.4213.34 199912.61 0.3152.72 199811.62 0.1891.73 199710.91 0.1241.16 199610.67 0.0870.78 199528.390.0340.11197931.24 0.6112.24 1978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占占GDP比重比重(%)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 边际倾向边际倾向 财政收财政收 入弹性入弹性 年份年份表表7-6 19927-6 1992年各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年各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GNPGNP的比重的比重 国国别别 人均人均GNP (美元)(美元)中央政府中央政府财财政政收入占收入占GNP的的比重比重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其中:尼泊其中:尼泊尔尔 印度印度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 其中:菲律其中:菲律宾宾 泰国泰国 伊朗伊朗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 其中:英国其中:英国 法国法国 德国德国 瑞典瑞典39017031042024907701840220022160177902226023030270109.614.416.717.418.117.937.540.930.344.6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图图7-4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三)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三)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三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一般来讲,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及其增长速度的快慢,一般来讲,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及其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是由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决定的,但从根本上说,关键的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合决定的,但从根本上说,关键的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和影响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1.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财源丰富,国家提高财政收入才有财源丰富,国家提高财政收入才有可能 2.2.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也叫技术进步,它对财政收入的影,也叫技术进步,它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二是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物耗比例,增加产品加财政收入二是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物耗比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产品价值构成看就的附加值,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产品价值构成看就是产品附加值是产品附加值 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一方面是要增加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一方面是要增加GDPGDP总量,把总量,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是要采用先进技术,降低消耗,就是蛋糕做大,另一方面是要采用先进技术,降低消耗,就是要使既大而且有营养,对财政来说,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要使既大而且有营养,对财政来说,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就是产品附加值就是产品附加值(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决定了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决定了GDPGDP在国家、企业和在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比例。
是影响财政收入最直接的因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比例是影响财政收入最直接的因素包括工资制度、税收制度、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素包括工资制度、税收制度、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等三)价格(三)价格 财政收入无论是在形成过程,还是运用环节都与价财政收入无论是在形成过程,还是运用环节都与价格有关系,因此,价格的变化对财政收入也会产生重要格有关系,因此,价格的变化对财政收入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价格进行管制,价格长期比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价格进行管制,价格长期比较稳定,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关较稳定,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家放开了价格,价格随供求国家放开了价格,价格随供求关系经常发生波动,特别是从关系经常发生波动,特别是从808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即物价持续地大幅度的上涨,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即物价持续地大幅度的上涨,人们开始关注价格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价格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1.物价总水平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物价总水平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1)物价总水平上升影响财政收入的购物价总水平上升影响财政收入的购买能力。
买能力 不考虑物价变动,以当年物价水平来不考虑物价变动,以当年物价水平来表示的财政收入,叫做名义财政收入表示的财政收入,叫做名义财政收入 考虑物价变动,以以前年度物价水平考虑物价变动,以以前年度物价水平来表示的财政收入,叫做实际财政收入来表示的财政收入,叫做实际财政收入 (2)价格再分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价格再分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物价总水平上升会导致价格再分配,物价总水平上升会导致价格再分配,这种价格再分配是否会影响财政收入?对这种价格再分配是否会影响财政收入?对财政收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从两个财政收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角度进行具体分析① ① 从物价上升的原因看从物价上升的原因看 A.物价总水平上升是财政赤字引起,对财政有物价总水平上升是财政赤字引起,对财政有利,财政可以从中取得利,财政可以从中取得“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 财政赤字财政赤字——财政性货币发行财政性货币发行——物价上升、物价上升、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公众货币收入的损失公众损失的财公众货币收入的损失公众损失的财富实际上被财政用来弥补财政赤字。
这种价格再分富实际上被财政用来弥补财政赤字这种价格再分配过程是强制的、无偿的,具有税收性质,可以看配过程是强制的、无偿的,具有税收性质,可以看作是一种隐蔽的税收在西方称之为作是一种隐蔽的税收在西方称之为“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但由于但由于“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以牺牲物价和经济稳定为代价,以牺牲物价和经济稳定为代价,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取的 B.物价上升是由信用膨胀引起的,财政收入会物价上升是由信用膨胀引起的,财政收入会贬值,对财政不利财政和社会公众一样也是受害贬值,对财政不利财政和社会公众一样也是受害者,者,“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被金融部门得到了被金融部门得到了② ② 从财政收入制度(主要是税收制度)看从财政收入制度(主要是税收制度)看 A.A.累进税制:对财政有利,随着名义收入的累进税制:对财政有利,随着名义收入的提高,适用税率会提高,即出现档次爬升效应,提高,适用税率会提高,即出现档次爬升效应,财政收入增长率会高于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实财政收入增长率会高于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实际是增长的,这种增长就是物价水平上升引起的际是增长的,这种增长就是物价水平上升引起的。
B. B.比例税制:对财政收入没有影响,财政比例税制:对财政收入没有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C. C.定额税制:对财政不利,财政收入增长定额税制:对财政不利,财政收入增长率必然低于物价上升率率必然低于物价上升率2.2.产品比价关系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产品比价关系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主要有两个原因:主要有两个原因: ((1 1)产品比价关系变化会导致货币收入(或)产品比价关系变化会导致货币收入(或GDPGDP)在企业、部门和个人等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在企业、部门和个人等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再分配,使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再分配,使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 ((2 2)财政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等各个经)财政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等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分布呈非均衡状态,或者,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分布呈非均衡状态,或者,各个经济主体向财政上缴的税收比例是不同的,即财政济主体向财政上缴的税收比例是不同的,即财政收入的收入的非均衡性非均衡性这样产品比价变化导致财源分这样产品比价变化导致财源分布结构改变时,相关企业、部门和个人上缴的税布结构改变时,相关企业、部门和个人上缴的税收就会有增有减,而增减的综合结果就是对财政收就会有增有减,而增减的综合结果就是对财政收入的最终影响。
收入的最终影响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l一、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一、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the item structure of fiscal revenue) l二、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二、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fiscal revenue) l三、财政收入部门构成三、财政收入部门构成–(the sector structure of fiscal revenue )一一. . 财政收入形式结构财政收入形式结构 1.1.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的演变: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的演变:l 利改税(在利改税(在19831983年实施)以前:利强税弱;年实施)以前:利强税弱;l 利改税后:税利并存;预算外强,预算内弱(或者说利改税后:税利并存;预算外强,预算内弱(或者说是费强税弱)是费强税弱) l 2. 2.现阶段财政收入形式结构存在的问题:现阶段财政收入形式结构存在的问题:l ((1 1)费税结构失衡,收费膨胀因为收费一般属于预)费税结构失衡,收费膨胀因为收费一般属于预算外资金,由收费单位自收自支,是一种软预算约束。
算外资金,由收费单位自收自支,是一种软预算约束l ((2 2)财政收入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符合公共财)财政收入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公共财政要求预算的完整性政的要求公共财政要求预算的完整性l ((3 3)预算内收入不足,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膨胀在)预算内收入不足,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膨胀在20002000年以税收为主体的预算内收入占年以税收为主体的预算内收入占GDPGDP的比重是的比重是15%15%,而政,而政府收入占府收入占GDPGDP的比重高达的比重高达32.4%32.4% 为什么企业普遍感到负担重,而政府财政感到可支配资为什么企业普遍感到负担重,而政府财政感到可支配资金不足,原因是收费及预算外收入太多了金不足,原因是收费及预算外收入太多了l 3. 3.财政收入形式结构优化的途径(强税规费)财政收入形式结构优化的途径(强税规费)l ((1 1)对政府收费进行清理杜绝不合理收费对政府收费进行清理杜绝不合理收费l ((2 2)把所有的财政收入统一纳入预算内,实现政府预算)把所有的财政收入统一纳入预算内,实现政府预算的完整性。
的完整性二、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二、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l1.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的演变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始终以国有经济为主始终以国有经济为主 2.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l 问题:财政收入来源结构与所有制结构问题:财政收入来源结构与所有制结构脱节或错位脱节或错位,即,即民营少,国有多其后果,一是财政收入的增长偏离经济增民营少,国有多其后果,一是财政收入的增长偏离经济增长点,导致经济高速增长下的财政困境;二是不同所有制企长点,导致经济高速增长下的财政困境;二是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l 原因:一是政策性原因,即改革以来政府鼓励非国有经原因:一是政策性原因,即改革以来政府鼓励非国有经济,特别是合资、外资企业的发展,在税制上执行轻税政策;济,特别是合资、外资企业的发展,在税制上执行轻税政策;二是征管上的原因,即各地为了引进外资,对外资和合资企二是征管上的原因,即各地为了引进外资,对外资和合资企业超越权限减免税收,对私营企业则存在很多管理上的漏洞,业超越权限减免税收,对私营企业则存在很多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偷漏税严重。
导致偷漏税严重l3.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优化的途径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优化的途径l ((1)统一税制取消按所有制成分区别课税、征税的制)统一税制取消按所有制成分区别课税、征税的制度,真正按国民待遇原则建立统一的税制度,真正按国民待遇原则建立统一的税制l ((2)加强对非国有经济的税收征管加强对非国有经济的税收征管三三. .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l1.1.农业(第一产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农业(第一产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l 在在20062006年以前,农业税一直是财政收入的重要年以前,农业税一直是财政收入的重要基础在2006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了存在长达年我国全面取消了存在长达26002600多年多年的农业税的农业税l2.2.工业(第二产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工业(第二产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工业是向财政上交收入最多的部门工业是向财政上交收入最多的部门l3.3.商业、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娱乐业、服务业等商业、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娱乐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第三产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是发展规模最大、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是发展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GDPGDP的的60%60%和财政收入的和财政收入的50%50%来来自于第三产业。
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自于第三产业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较快,尽管目前对财政的收入贡献尚不能与但发展较快,尽管目前对财政的收入贡献尚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收入潜力较大发达国家相比,但收入潜力较大l一一.财政收入形式构成财政收入形式构成图图7-5“九五九五”时期和时期和“五五五五”时期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对比图时期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对比图(%)“五五”时期其他0.7各项税收49.2企业收入44.1企业收入各项税收其他“九五”时期其他 8.1教育费附加收入 1.2企业亏损补贴3.2各项税收93.9各项税收教育费附加收入企业亏损补贴其他l二二.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图图7-6 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所有制构成变化对比图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所有制构成变化对比图(%)l三三.财政收入部门构成财政收入部门构成图图7-7财政收入部门构成变化对比图(财政收入部门构成变化对比图(%)【案例】中国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案例】中国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l一、背一、背 景景l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
l (一一) 价格补贴的调整价格补贴的调整l 价格补贴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经济体制改革以价格补贴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中国财政补贴数额并不大,前,中国财政补贴数额并不大,1960年实行价格补贴的商年实行价格补贴的商品只有品只有5种,种,1970年增至年增至11种,种,1980年实行价格补贴的商年实行价格补贴的商品增加到品增加到38种,加上地方规定的各种补贴则多达种,加上地方规定的各种补贴则多达100多种80年代中期,对价格体系进行了改革,调整了不合理的比年代中期,对价格体系进行了改革,调整了不合理的比价关系,放开了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带来了某种程度的价关系,放开了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带来了某种程度的价格上涨为了使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不致下降,同时协价格上涨为了使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不致下降,同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政府选择了财政价格补贴的方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政府选择了财政价格补贴的方式予以协调予以协调90年代初用于价格补贴方面的资金已达年代初用于价格补贴方面的资金已达380.80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11.5%,如果再加上职工的房租,如果再加上职工的房租水电等补贴,价格补贴占同期财政收入的水电等补贴,价格补贴占同期财政收入的20%以上。
以上 l (二二) 企业亏损补贴的调整企业亏损补贴的调整l 按规定,只是对政策性亏损部分进行补贴,即由于企业执行按规定,只是对政策性亏损部分进行补贴,即由于企业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导致亏损后,财政给予其适当补贴但是,在传国家的有关政策导致亏损后,财政给予其适当补贴但是,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干预过多,加上管理的原因,企业统的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干预过多,加上管理的原因,企业的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往往难以划分清楚,常常出现以政策的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往往难以划分清楚,常常出现以政策性亏损的名义弥补经营性亏损的情况,形成预算约束软化在性亏损的名义弥补经营性亏损的情况,形成预算约束软化在1978-1990年间,由于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原有的分配格局年间,由于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原有的分配格局被打破,经济利益重新分配,企业逐渐进入市场,但由于各项改被打破,经济利益重新分配,企业逐渐进入市场,但由于各项改革的不配,价结构不很合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仍处于探索阶革的不配,价结构不很合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仍处于探索阶段,企业包盈不包亏,局面并未改观段,企业包盈不包亏,局面并未改观。
l 政府的行政干预在某种程度上还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致使财政府的行政干预在某种程度上还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致使财政用于企业亏损补贴的数额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政用于企业亏损补贴的数额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1989年亏年亏损补贴占财政收入的损补贴占财政收入的20.33%过高的企业亏损补贴,不仅增加过高的企业亏损补贴,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了财政负担,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此,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此,90年代年代以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企业亏损补贴大大减少以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企业亏损补贴大大减少l二二.财政补贴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效果财政补贴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效果l (一一) 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增强了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增强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国家宏观调控能力l “八五八五”时期,中国相继建立了粮食、食油、棉花、时期,中国相继建立了粮食、食油、棉花、食糖、猪肉、化肥、农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食糖、猪肉、化肥、农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逐步健全了中央和地方两级重要商品储备储备制度,逐步健全了中央和地方两级重要商品储备体系。
体系 l (二二) 通过理顺价格,减轻了财政补贴负担通过理顺价格,减轻了财政补贴负担l 1979年以后国家多次提高粮食统购价格,而统销年以后国家多次提高粮食统购价格,而统销价格一直稳定在价格一直稳定在60年代水平,购销价格严重倒挂为年代水平,购销价格严重倒挂为了理顺粮油价格,国家在了理顺粮油价格,国家在1991年、年、1992年和年和1994年分年分别采取提高定购粮销售价格、购销价格联动等办法分别采取提高定购粮销售价格、购销价格联动等办法分三步解决了粮油价格长期倒挂问题,基本理顺了粮油三步解决了粮油价格长期倒挂问题,基本理顺了粮油价格另外,价格另外,“八五八五”期间,国家还有计划、分步骤地期间,国家还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了棉花等其他农副产品和煤炭、石油等工业产品进行了棉花等其他农副产品和煤炭、石油等工业产品价格改革,通过理顺价格,减少了对这些产品的价格价格改革,通过理顺价格,减少了对这些产品的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l (三三) 建立建立“米袋子米袋子”、、“菜篮子菜篮子”省市长负责制,合理划分省市长负责制,合理划分补贴事权补贴事权l 1995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年国务院决定建立“米袋子米袋子”、、“菜篮子菜篮子”省市长负责省市长负责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长负责本地区的粮食生产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长负责本地区的粮食生产和粮食的供求平衡,由各大中城市的市长负责本市的和粮食的供求平衡,由各大中城市的市长负责本市的“菜篮子菜篮子”工程建设和居民副食、蔬菜供应,相应的补贴由地方财政负工程建设和居民副食、蔬菜供应,相应的补贴由地方财政负担,中央财政的补贴主要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宏观调控,从而担,中央财政的补贴主要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宏观调控,从而初步改变了以往在农副产品生产流通领域各级政府事权划分初步改变了以往在农副产品生产流通领域各级政府事权划分不清的状况。
不清的状况 l (四四) 消化企业历史挂账,逐步减轻企业负担消化企业历史挂账,逐步减轻企业负担l 1986年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中国粮食财务挂账迅速年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中国粮食财务挂账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占压了大量信贷资金,掩盖了财政和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占压了大量信贷资金,掩盖了财政和企业财务的真实状况,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企业财务的真实状况,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国务院决定采取措施制止和消化粮食财务挂账各级财政部国务院决定采取措施制止和消化粮食财务挂账各级财政部门在严格清理历史挂账的基础上,对政策性财务挂账制定实门在严格清理历史挂账的基础上,对政策性财务挂账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制止和消化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施了一系列制止和消化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l (五五) 支持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支持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能力l三、中国财政补贴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中国财政补贴存在的主要问题l (一一) 补贴数额大,领域广补贴数额大,领域广,环节多,国家财政负担仍然环节多,国家财政负担仍然过重。
过重l 目前目前,中国财政补贴数额总体上仍然偏大,补贴额相当于中国财政补贴数额总体上仍然偏大,补贴额相当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同期财政支出的10%同时,补贴范围广、环节多,分管的同时,补贴范围广、环节多,分管的部门也多,容易导致政出多门,不利于形成政策统一、渠道部门也多,容易导致政出多门,不利于形成政策统一、渠道规范、制度健全、协调有序的财政补贴管理机制规范、制度健全、协调有序的财政补贴管理机制l (二二) 补贴机制仍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补贴机制仍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l 现行补贴机制或多或少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从企现行补贴机制或多或少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从企业亏损补贴来看,以企业为对象,而补贴范围内的企业往往业亏损补贴来看,以企业为对象,而补贴范围内的企业往往是兼有代行政府职能与企业商业行为的混合体容易混淆政是兼有代行政府职能与企业商业行为的混合体容易混淆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的界限,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下而上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的界限,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下而上的竞争压力从价格补贴来看,由于补贴的对象和环节还不的竞争压力从价格补贴来看,由于补贴的对象和环节还不够合理,在一定程度造成市场价格扭曲。
够合理,在一定程度造成市场价格扭曲l (三三) 中央和地方在农副产品补贴领域的事权及支出范围中央和地方在农副产品补贴领域的事权及支出范围划分尚不十分明晰划分尚不十分明晰l 以粮食为例,由于对中央和在粮食流通方面的事权没有以粮食为例,由于对中央和在粮食流通方面的事权没有相应做出明确界定,粮食产销衔接和补贴责任落实都存在一相应做出明确界定,粮食产销衔接和补贴责任落实都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粮食丰收、粮食市场暂时供大于求,或者在些问题,尤其是粮食丰收、粮食市场暂时供大于求,或者在粮食价格发生波动或出现自然灾害,粮食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粮食价格发生波动或出现自然灾害,粮食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时,事权和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就会影响粮食购销、市场调控时,事权和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就会影响粮食购销、市场调控以及财政补贴等方面工作和责任的落实以及财政补贴等方面工作和责任的落实 l四四.点评点评l 1.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财政补贴也是如此如果运用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财政补贴也是如此如果运用得当,财政补贴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在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得当,财政补贴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在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缓解供需矛盾,保护企业生产、稳定市场物价,维护社会安缓解供需矛盾,保护企业生产、稳定市场物价,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财政补贴政策的定团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财政补贴政策的技术性较强,要求在补贴环节、补贴时间、补贴方式和补贴技术性较强,要求在补贴环节、补贴时间、补贴方式和补贴金额等方面进行精确计算和适度把握,否则,就可能会事与金额等方面进行精确计算和适度把握,否则,就可能会事与愿违,产生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后果愿违,产生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后果l 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补贴应当是在市场机制充分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补贴应当是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对市场机制的一种补充和矫正,它不应干扰挥作用的基础上对市场机制的一种补充和矫正,它不应干扰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财政补贴是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财政补贴是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而出现的,从经济机制的整体意义来看,它不要求过多的政而出现的,从经济机制的整体意义来看,它不要求过多的政府干预,当然也就不需要财政补贴只有在需要政府较深地府干预,当然也就不需要财政补贴只有在需要政府较深地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情况下,才有必要大量地、广泛地使用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情况下,才有必要大量地、广泛地使用财政补贴手段财政补贴手段l 3. 财政补贴必须适度,要量力而行,充分地考虑财政的财政补贴必须适度,要量力而行,充分地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
不能过多地挤占其他重要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的承受能力不能过多地挤占其他重要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的资金,削弱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资金,削弱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l 4. 财政补贴只是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的辅助性组成部分,财政补贴只是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的辅助性组成部分,不能作为主流财政政策,如果采用其他经济杠杆或财政分配不能作为主流财政政策,如果采用其他经济杠杆或财政分配方式也可以获得同样的调控效果,就应考虑不用或少用财政方式也可以获得同样的调控效果,就应考虑不用或少用财政补贴政策补贴政策 本章小结l【关键词】关键词】财政收入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财政收入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 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 收费收费 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 税费改革税费改革本章小结l【复习与思考】复习与思考】1.分析和思考我国财政收入和政府收入中税、费比例的情况.分析和思考我国财政收入和政府收入中税、费比例的情况2.试述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现状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措施.试述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现状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措施3.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
.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4.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5.阐述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阐述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6.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作用?7.如何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体制和分配格局变化对.如何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体制和分配格局变化对财财 政收入增长趋势的影响政收入增长趋势的影响8.如何分析价格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如何分析价格与财政收入的关系?9.从财政收入结构分析来思考我国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从财政收入结构分析来思考我国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