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丰富的江河水资源在建设“宜居之城”中的作用研究.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440107
  • 上传时间:2017-06-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3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丰富的江河水资源在建设“宜居之城”中的作用研究作者:王志章 赵贞An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 of Water ResourcesIn Building “Livable City”——A Case Study of Chong QingWang Zhizhang1 Zhao Zhen2Abstract: The concept of “Livable City”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citi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at the age of urbanization and post-urbanization, but also a great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ities. Lots of practices have proved that it requires many efforts to build a “Livable City”, and it must rely on the cities’ own nature resources. In all the resources, what should be mentioned is water resource, which makes great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City”. Chongqing, located o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at the crossing of Yangtze and Jialing River, has been building “Livable Chongqing”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Although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study of Chongqing, analyzes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in building a “Livable City”, puts forward som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uggestions for solv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se suggestions will provide some new ideas and references for those cities which are abundant in water resources on their roads to “Livable City”.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livable City; livable Chongqing一、引言从我国《诗经》中的诗句“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 ,从我国的“桃花源”到西方的“田园城市”和“生态城市” ,古往今来,人们对理想居住条件的追求从未停止过。

      城市既是人们聚居的场所,又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城市自产生以来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而源自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但与此相伴随的是诸如居住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空间紧张、生态质量下降等城市病的出现面临城市化带来的巨大挑战,西方国家的城市社会学家和管理者开始反思城市发展道路,更加关注人居环境,“宜居之城”理念由此进入国际视野并成为城市转型和城市复兴(urban regeneration)的重要路径选择1996 年,在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上, “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理念首次提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世界各个城市的发展目标 [1]( 赵勇 ,国内 “宜居城市 ”概念研究综述 [J].城市问题 ,2007(10):76-79.)国际知名机构还每年举办“世界最宜居城市”评选活动,如英国知名杂志《Monocle》已经连续 4 年举办该评选何谓“宜居性”和“宜居之城”?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P·Evans 认为城市宜居性应该包括生存和生态可持续性生存意味着良好的居住条件,离住地不远的工作,适当的收入以及为实现健康生活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生存又必须是生态可持续性的,不能导致环境的退化,否则就会降低市民的生活质量。

      [2](P ·Evans, Livable Cities? Urban Struggles for Livelihood and Sustainability[M]. California,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td,2002.)马来西亚、伊朗和东盟则将宜居城市界定为拥有公共安全、健康清洁的城市环境、充足的就业机会、便捷的交通、人人能享受的公共服务设施、透明度高的城市治理的城市李丽萍和郭宝华认为,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3]( 李丽萍 ,郭宝华 .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 [J].城市发展研究 ,2006(02):76-80.)由此可见,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应该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宜人、具有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其终极目标旨在提高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吸引力,培育城市凝聚力宜居”一直是我国很多城市追求的发展理念,如北京、大连、上海、广州、深圳等就将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在 2008 年也提出了“五个重庆” (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建设目标,以此来促进城市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变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和“磁力” ,以提升城市的品级和核心竞争力。

      为此,重庆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打造一个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繁荣和谐的城市,到 2012 年,要成为中国西部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到 2017 年,则要成为全国最具宜居性的城市之一二、水资源:打造宜居城市的动力之源就宜居之城的内涵而言,它涉及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两方面自然物质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有序的物质生活,社会人文环境则为人们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和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建设既需要城市管理者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也需要依托城市的各种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在这些自然资源中,水资源的作用巨大,它既是城市的基础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控制性要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在增加城市舒适度、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文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打造宜居之城的动力之源一)保证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宜居之城的首要目标是要保证市民的基本生活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电力自从被人类发现以后,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也变得不可缺少。

      电能是通过水能、石化燃料的热能、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海洋能等转换而成的目前常用的发电形式有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其中,水力发电的成本最低,污染最小濒临江河和海洋的城市水资源丰富,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和生产用水,还能通过水力发电保证城市的生产生活用电,为宜居之城的打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重庆为例,据《重庆市十一五水利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对重庆水资源量的分析,重庆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和密布的江河完全能够满足各个区域的城镇和农村的需水要求,保证了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提供了农业所需的基本灌溉用水,并保障了经济发展所需的基本用水截至目前为止,重庆成功修建了中小水电站 1100 余处,总装机达到 130 万千瓦,保证了整个重庆市的生活生产用电,为重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二)提供便利的水上交通运输通勤的便捷性也是衡量宜居城市的标准之一临江临海型城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能发展陆运和空运,还能利用河流和海域进行水运水运作为一种传统的运输方式,凭借着其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占地少等特点,在重件、集装箱和跨省跨国的长途运输方面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而港口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全球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中心节点,是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合点。

      今天的全球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的繁荣发展,无不与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水上交通更有着密切关系重庆虽然地处我国西部地区,但由于拥有长江、嘉陵江、涪江等黄金水道,成为我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城市,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的运输窗口和联通东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截止 2008 年底,重庆已经基本形成以主城、涪陵、万州三个枢纽港区和江津、永川、合川、奉节和武隆五个重点港区为龙头的港口体系,拥有各类生产性码头泊位 870 个,码头岸线长度为 72,522 米,全市的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 111,86 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 96 万标箱2008 年获批成立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唯一一个位于中国内陆地区的保税港区,第一个采取“水港+空港”的保税港区经过两年的发展,其国际集装箱港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内陆航运的最大港口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所在的“两江新区”拟用 10 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内陆开放的政策洼地和西部地区功能最全、效率最高、政策最优的特殊监管区,让重庆成为中国西部的全球贸易枢纽,成为带动西三角和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发动机和主引擎三)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水资源丰富的城市通常兼具“宜居性”和“休闲性”两大特点。

      水之灵气为城市构筑起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为人类的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平台河流和湖泊不仅能提供城市发展所需的水资源,还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演化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为城市增添了无穷魅力如威尼斯因水而闻名于世,杭州因西湖而为世人知晓德国、英国、法国和泰国都大做水资源的文章,他们凭借莱茵河、泰晤士河、塞纳河、湄公河沿岸的亮丽风光,打造水文化品牌,构建旅游景点,使城市大放异彩,成为世界各国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旅游休闲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则大大促进了城市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重庆的江河萦绕,形成了诸多美丽的风景画面和旅游资源,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长江三峡、朝天门和南北温泉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朝天门襟带两江,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是外地游客来渝不可不去的地方朝天门广场的兴建,则为人们提供了俯看两江汇流,纵览沿江风光的绝佳机会重庆的南北温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北温泉更是享有“中国温泉故里”之美誉北温泉的颐尚温泉已经发展成为集养生温泉、高档会所、特色餐饮、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一体的温泉度假村,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重庆的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重庆积极开发地热资源,让“温泉之都”称号得到广泛认同自 2007 年起,重庆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 ,大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四)有效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所谓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的温度明显高于郊区的温度热岛效应会使城市上空的云雾增加,让有害气体和烟尘在城市上空累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