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道工程复习资料.docx
22页第一章航道与航道工程1 .水运的优缺点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一、优越性①运量大②成本低④投资省③省燃料、能耗低(④投资省⑤占地 少⑥水运在现代化国防建设中也起重要作用,是打不烂、炸不垮的交通运输线二、弱点1.水运的技术速度和商务速度都比较低 2.水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较大2.水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3.水系还自成体系,互不沟通,运输的连续 性差2 .航道整治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1 .航道整治的目标需要进行航道整治的情况(1)以维持现有航道标准为目 的;(2)以提高航道尺度和改善通航水流条件为目标2 .航道整治的任务(1)利用整治建筑物或疏浚调、炸礁整水流与河床,改 善航道条件;(2)稳定优良航道目前航道条件较好,但有恶化趋势的河段,采 取工程措施稳定河势3 .航道的概念及基本要求是什么?1 .定义为了组织水上运输所规定或设置的船舶航行通道称为航道基本要求:(1)足够的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2)足够的水上净空,包括 净空高度和净空宽度;(3)合适的水流条件,包括流速、比降和流态4 .我国航道是如何分级的?分为多少级?我国航道是按照能通航船舶的吨位进行等级划分的, 根据《内河通航标准》 的规定,我国航道等级由高到低分I、H、m、IV、V、VI、即级航道,这7级 航道均可称为等级航道。
通航标准低于叩级的航道可称为等外级航道5 .航道工程主要有哪些措施?1、航道整治工程2、航道疏浚工程航道疏浚工程是利用机械作用(如挖泥、爆炸)浚深航 道中最浅的浅滩部分,以建立并维持枯水期航道所必需的深度和宽度3 .渠化工程利用拦河修建的的闸或坝的壅水作用以抬高天然河流的水位, 增加航深、减缓流速,消除了急险滩段4 .径流调节:利用水库的容蓄能力人工地改变天然河流的径流分配以改善水库下游航行条件的方法5 .运河工程通过兴建运河,使不同水系之间得以沟通,有的可以缩短水 运距离,有的可以实现跨流域通航,使水运成网、直达,提高效益6 .辅助工程措施6.航道尺度有哪些?航道尺度与通航水流条件在设计通航期内,航道能保证设计船型(船队)安 全航行的最小尺度包括:1)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的航道保证水深、航道保证宽度、航道最 小弯曲半径;(2)在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时跨河建筑物的下的净空高度和净空宽度 7.我国内河航船的航行方式有哪些?优缺点?一、内河船舶的航行方式根据船舶的动力条件, 内河船舶可分为自航与非自 航两种自航船就是船舶带有动力;非自航船也称驳船,自己没有动力,需要由 机动船带动行驶根据已经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各大水系的现实情况, 内河货运船舶包括分节驳、普通驳船、机动驳船、普通货船、内河集装箱船及江 海直达货船等几大系列。
在内河上常见的运输方式为编队航行,由多个驳船编在 一起,由机动船带动1.编队航行的优点:运量大,比单船行驶运输单价低 2.编队方式:拖带船队, 普通驳顶推船队,分节驳顶推船队(1)拖带船队:拖轮在前,由缆索拖带后面 的驳船队特点:阻力大,运价高,软联结,要求的航道条件低(2)顶推船队: 推轮在驳船后面,与驳船联结成整体① 普通驳顶推船队特点:阻力小,增加船 队的稳定性,船员数量大为减少,编队解队简便② 分节驳顶推船队:由统一 规格的驳节,组成的庞大船队特点:改善整体线型,可提高航速;便于建造,降 低造价船型丰满,增加运量易于标准化和系列化,操作性能较好8 .航道与航迹带有何区别?答:航道是指能通航的水域,航迹带是航道宽度再加上航道的富裕宽度, 所 以航道宽度要比航迹带窄,航迹带能决定船队的宽度,还与船队的长度和操作性 能以及航行条件有关9 .如何确定航道标准水深、航道宽度?弯曲航道为什么要加宽?(一)航道标准水深1 .航道标准水深(航道设计水深)的定义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的航道范围内保证的最小水深2 .航道标准水深的计算H= T+ AH式中:H 一航道标准水深(m); T —设计 船型标准吃水(m); △ H—富裕水深(m)(二)航道标准宽度 航道宽度=航迹带宽度+安全富裕宽度 弯道加宽的情况有些困难弯道因受河道地形限制,不能满足要求的最小弯曲半 径,则应采取航道加宽措施。
在弯道上航行,还必须有足够的通视距离,以便安 全会让对方来船10 .为什么船舶通过浅滩要减速行驶?并解释结构吃水、标准吃水、动吃水,变吃水有何意义?因为浅滩由于泥沙堆积造成局部水深不足, 对航行不利所以要减速航行动 吃水:船舶航行时的下沉量(船舶航行时,因绕流作用,其四周流速增大,水位 下降,船体下沉因而吃水增加)标准吃水是指代表船型的设计吃水结构吃水是指 该船设计时,船体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吃水,只在船舶结构设计过程中使用.设计 吃水是指设计状态下,船舶满载时所对应的吃水 变吃水:一种减小航道工程费用 而获得较大的营运经济效益的航运措施,船舶结构吃水大于标准吃水,高水多运, 在航道标准上规定同一级航道的标准水深有一个幅度,根据河流的情况确定工程 标准11 .解释漂角、船吸、岸吸、航道断面系数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由于受外界因素影响,传播会偏离航向为保持航行的 正确方向,往往使船舶(队)纵轴线与航向保持一定的夹角,即通常所说的航行 漂角船吸:两船队交会时,船队两侧存在着流速差和水位差,从而形成压力 差而产生呼吸岸吸:船舶与河岸之间的水流会有推动船首离岸和吸引船尾靠岸的 倾向航道断面系数:指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航道过水断面面积与船舶(船队) 标准在载量时的船肿横断面级的比值。
12 .为什么要设置航标,内河航标分为那些类型?原因:标示内河航道的方向、界限与碍碍物,为船舶航行指示安全、经济的 航道内河航标的种类1.航行标志:标示航道方向、航线、航道边缘界线、礁石、 沙滩或其他碍航物所在地及通航桥孔等,使船舶按照航行标志所标示出来的航道安全航行2 .信号标志:为航行船舶提示有关航道信息的标志, 采用信号控制船舶单线 航行、标示控制界线、揭示航道水深及航道中存在的横流等3 .专用标志:专用标志是标示沿、跨航道的各种建筑物,或为标示特定水水 域所设置的标志,不是直接为了助航而设置的标志第二章碍航滩险及其特性1 .浅滩、急滩、险滩的区别何在?浅滩定义:航道水深达不到现有航道维护标准或确定整治目标的局部河段, 包括湖泊、运河、水网和通航渠道中的浅段急流滩定义:河床过水断面狭小,流速、比降较大,导致船舶难以自航上滩 的局部河段险滩定义:因航道过分弯曲、航宽不足或者存在严重的横流、滑梁水等碍航 流态,致使船舶航行十分危险的局部河段2 .浅滩的概念和成因?定义航道水深达不到现有航道维护标准或确定整治目标的局部河段,包括湖泊、运河、水网和通航渠道中的浅段浅滩的成因石质浅滩缘于地质构造因素外,其他浅滩均为河床演变的产物。
1)冲积性河流形成浅滩的根本成因输沙不平衡而产生的局部淤积具体成因:(1)流速的减小(2)环流的消失或减弱(3)洪枯水流向不一致(4)局部 地区来沙量的加大4、浅滩的成因(2)石质浅滩缘于地质构造(3)因人类活动 使河床发生再造过程,形成新的碍航淤积体 多出现在:拦河建筑物的上下游、 过河建筑物的上游、大型调(引)水过程的下游3 .浅滩的组成有哪些?请用示意图指示浅滩I图1-1浅滩的组成a)平面图;b)沿深泓线纵断面;c)A-B断面1-上边滩;2- 下边滩;3-上深槽;4-下深槽;5-沙梗;6-上深槽尖潭;7-下深槽倒套;8-上 沙梗;9-下沙嘴;c-鞍凹;8〜c〜9滩脊4 .浅滩按形态可分为哪几类?分为:(1)正常浅滩;(2)交错浅滩;(3)复式浅滩;(4)散乱浅滩,又称 散滩5 .浅滩按河床质可分为哪几类?分为:(1)沙(泥)质浅滩;(2)卵石质浅滩;(3)石质浅滩;6 .浅滩按淤积部位可分为哪几类?分为:(1)过渡段浅滩;(2)放宽段浅滩;(3)峡口浅滩;(4)分汉河段浅 滩;(5)支流河口浅滩;7 .急滩的分类?按成因分类:(1)基岩急滩、(2)卵石急滩、(3)溪口急滩、(4)崩岩与滑 坡急滩按形态分类:(1)突嘴型急滩、(2)窄槽型急滩、(3)横展型急滩、(4)汉 道型急滩按成滩期水位:(1)枯水滩、(2)洪水滩、(3)中水滩8 .急滩的成因?急滩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河床泄水断面缩小,造成局部河段水流能量的急剧变化,造成河床泄水断面缩小的主要原因为:1)地质构造;2)溪沟冲石;3)崩 岩滑坡;4)卵石淤积;5)因兴建拦河坝,枢纽下游河床发生不均匀冲刷,在河 底局部隆起处形成陡坡急流段9 .险滩的分类?1)按照滩险成因分类;(1)礁石险滩;(2)泡漩险滩;(3)滑梁险滩;(4) 扫弯险滩10 .险滩的成因?1 )因地质构造或地质灾害,形成过分狭窄或曲折的石质航槽。
2 )在水流的长期塑造下形成过分弯曲狭窄的粘土质或其它抗冲性强的河槽3 )因自然因素形成强烈的泡水、漩水、泡漩水、剪刀水、滑梁水、扫弯水等 碍航水流4 )因兴建拦河坝或大型调(引)水工程等形成新的碍航险滩11 .不受潮汐影响的径流河段的特性?12 .湖区航道的特性?湖区航道包括湖泊航道、河湖两相航道和滨湖航道三个组成部分,特性:(1)湖泊航道(超越湖泊的航道):近港航道水深不足(2)河湖两相航道(洪水为湖、枯水为河的航道):枯期出现浅滩、弯曲狭窄段、 特殊的跌坎陡坡段3)滨湖航道(连接湖泊、汛期受湖泊壅水影响的入湖河段的航道):浅滩碍航13 .影响浅滩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因素:来水来沙条件、河床边界条件、上下游河段演变的影响14 .浅滩演变的基本规律如何?绝对变化性、性对稳定性、年内周期性、年际周期性洪淤枯冲、涨淤落冲) 15.浅滩的局部比降与哪些因素有关?浅滩上局部比降与流速水头、滩顶水深以及河底的倒坡有关倒坡愈大,水 深愈小,则比降愈大16 .浅滩段上的水流(比降、流速、环流)和泥沙运动特点是什么?浅滩河段的比降和流速特点:(1)枯水期:J浅滩>J深槽,随着水位上升,J浅滩减小,J深槽增大;(2)洪水期:J浅滩<J深槽。
3)同一水位,浅滩上: J涨水期<J落水期 深槽上:J涨水期>J落水期枯水期:v浅滩>v深槽,随着水 位上升,v浅滩增大,v深槽增大更多;洪水期:v浅滩<v深槽4)以上为 一般情况下过渡段浅滩上的水位与流速关系, 也有特殊情况,不符合上述规律的, 原因可能是断面形状复杂等浅滩上的环流特点:(1)上、下深槽具有一个单向环流,过渡段环流复杂2)过渡段长短对环流有着较大影响泥沙运动特点:(1)多数冲积性浅滩,推移质主要以沙波形式运动2) 一 般情况下,浅滩洪淤枯冲3)浅滩汛期和来沙量大的年份可能有悬移质泥沙淤 积,退水一般冲刷17 .解释浅滩的年际周期变化及多年周期性变化?浅滩的年周期性变化:水文条件的变化,是引起浅滩变化的直接条件,水文 条件有年周期的变化,浅滩也有汛期淤、枯期冲刷的年周期变化浅滩演变的年际周期变化:以多年水文周期性变化为依据18 .试述弯道浅滩的环流特点?过渡段长短对环流有何影响?弯道环流以螺旋流形式向两弯道间过渡段浅滩运行,由于上下两弯道之间环 流方向相反,在过渡段的环流形态很不稳定或消失过渡段长短对环流有着较大影响 过长:环流减弱或消失;过短:急剧转变; 适宜:平缓过渡19 .河床形态对浅滩演变有何影响?利于浅滩稳定的河床形态有哪几个方面? 河床平面形态的影响:河道顺直、放宽、束窄、分汉、弯道过渡段长短等河床平面形态,直接影响到河道的水流流速分布、环流结构等,也影响到浅滩的演 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