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88357056
  • 上传时间:2024-09-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8M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第五章第五章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认清公共生活使大学生认清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本质,强与公共秩序的本质,强化公德意识,自觉遵守化公德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规范和法律规范 教学提要教学提要1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生活及其特点2 2、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公共秩序的重要性3 3、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4 4、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参考书参考书1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3 3、、《《游行示威法游行示威法》》4 4、、《《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5 5、、《《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6 6、、《《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思考题思考题1 1、正确认识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本质正确认识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本质。

      2 2、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3 3、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 4、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任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任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5 5、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节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 1、什么是公共生活?、什么是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他超越了私人生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他超越了私人生活领域的局限,是关系到你、我、他的共同价值、行动与活领域的局限,是关系到你、我、他的共同价值、行动与利益的生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利益的生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公共生活体现的是我们生活的社会性,它涉及的社会公共生活体现的是我们生活的社会性,它涉及的社会关系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关系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2 2、公共生活是一个历史范畴、公共生活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类的公共生活是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交人类的公共生活是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交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现代大工业社会现代大工业社会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 从公共生活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它是我们个人与社会从公共生活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它是我们个人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3 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征、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 1、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既有相互依存的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既有相互依存的方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现实中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客观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现实中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协调和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建立一定的公共存在的,而协调和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建立一定的公共秩序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秩序。

      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 2 2、什么是公共秩序?、什么是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3 3、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1 1、形成和发展、形成和发展 公共秩序是由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公共秩序是由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而公共生活中的规范也就是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而公共生活中的规范也就是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人类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不断的人类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如,在意识上,由自发到自觉采用;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如,在意识上,由自发到自觉采用;在形式上,越来越多样化。

      有图腾崇拜、禁忌、风俗、在形式上,越来越多样化有图腾崇拜、禁忌、风俗、礼仪、宗教教规、礼仪、宗教教规、 道德、法律等在发展中道德和法律道德、法律等在发展中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2 2、道德和法律两种基本手段的辨证关系、道德和法律两种基本手段的辨证关系 联系联系:二者追求的目标一致;:二者追求的目标一致; 二者在发挥作用方面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二者在发挥作用方面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区别区别:二者发挥作用的方式不一样;:二者发挥作用的方式不一样; 二者调控的范围不一样二者调控的范围不一样 第二节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1 1、内涵、内涵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 2、特点:、特点: 继承性继承性基础性基础性简明性简明性广泛性广泛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l 文明礼貌文明礼貌l 助人为乐助人为乐l 爱护公物爱护公物l 保护环境保护环境l 遵纪守法遵纪守法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 1 1、我国公德建设取得的成就、我国公德建设取得的成就★ ★ 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 ★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 ★ 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2 2、缺乏公德的一些不良现象、缺乏公德的一些不良现象◆ ◆ 公共交通方面的缺乏公德行为公共交通方面的缺乏公德行为◆ ◆ 旅游中的缺乏公德行为旅游中的缺乏公德行为◆ ◆ 街头的缺乏公德行为街头的缺乏公德行为◆ ◆ 校园里的缺乏公德行为校园里的缺乏公德行为◆ ◆ 文化、娱乐、商业场所里的缺乏公德行为文化、娱乐、商业场所里的缺乏公德行为 ◆ ◆ 居民小区里的缺乏公德行为居民小区里的缺乏公德行为◆ ◆ 电子、安全、网络方面的缺乏公德行为电子、安全、网络方面的缺乏公德行为 (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和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宣传和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当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l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l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会公德规范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生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生活领域活领域——网络生活而网络生活的健康发展也需要网络生活而网络生活的健康发展也需要有相应的道德准则来规范人的网络活动有相应的道德准则来规范人的网络活动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发展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发展 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三节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而且是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而且是最权威的规则。

      既具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最权威的规则既具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大学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树立大学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树立崇尚法律的理念,在公共生活中做守法的模范崇尚法律的理念,在公共生活中做守法的模范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主要作用: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主要作用: 指引作用指引作用 定义定义: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它是法律的首要作用内活动的作用它是法律的首要作用 三种实现形式三种实现形式: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义务性规范 预测作用预测作用 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预先估计到自己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经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行为的后果,经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评价作用评价作用 定义定义:法律的评价作用指法律通过所具有:法律的评价作用指法律通过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 评价的客体评价的客体:人们的行为人们的行为 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标准:合法与不合法:合法与不合法 强制作用强制作用 定义定义: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它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它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 法律强制的主体法律强制的主体:国家(主动主体)、社会成员或社:国家(主动主体)、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被动主体,被强制对象)会组织(被动主体,被强制对象) 法律的强制手段法律的强制手段:国家强制力(警察、法庭、监狱):国家强制力(警察、法庭、监狱) 法律强制的目的法律强制的目的:实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即实现:实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即实现法律,确保法律的应有权威,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法律,确保法律的应有权威,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正义。

      护社会正义 教育作用教育作用 定义定义: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法律教育作用实现的三种主要方式法律教育作用实现的三种主要方式:一是法律作出规:一是法律作出规定,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解和学习,发挥教育作用;二是定,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解和学习,发挥教育作用;二是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教育;三是通过对各种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会成员受到教育;三是通过对各种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与鼓励,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楷模嘉奖与鼓励,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楷模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一) )《《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20052005年年8 8月月2828日通过,自日通过,自20062006年年3 3月月1 1日施行。

      日施行 1 1、立法的目的立法的目的 2 2、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3 3、规定的治安管理除非种类规定的治安管理除非种类 4 4、处罚程序处罚程序 5 5、执法监督执法监督 (二)(二)《《集会游行示威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19891989年年1010月月3131日第七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日第七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实施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实施 1 1、立法的目的、立法的目的 2 2、使用范围、使用范围 3 3、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 4 4、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 (三)(三)《《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19891989年年1212月月2626日由第七界全国人大常委日由第七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 1、立法目的立法目的2 2、主要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的方针、任务、、主要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的方针、任务、原则、制度和措施。

      原则、制度和措施3 3、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四)(四)《《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20032003年年1010月月2828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次会议通过,自20042004年年5 5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 1 1、立法的目的立法的目的 2 2、规定的道路通行规则规定的道路通行规则 3 3、交通事故处理规则交通事故处理规则 4 4、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 (五)(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2000 2000年年1212月月2828日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日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1 1、立法目的、立法目的2 2、在保障互联网运行安全方面的规定、在保障互联网运行安全方面的规定3 3、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的规定、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的规定4 4、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方面的规定、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方面的规定5 5、在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在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方面的规定方面的规定 小小 结结1 1、高质量的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公共秩序。

      高质量的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公共秩序2 2、道德和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3 3、大学生要增强公共生活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大学生要增强公共生活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努力成为维护公共秩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努力成为维护公共秩序的典范序的典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