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枚乘七发主旨总括.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折***
  • 文档编号:299595936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6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枚乘七发主旨总括 枚乘《七发》主旨总括 石楠楠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06级1班 060101013 指导教师 陈朝辉) 内容提要 枚乘是汉代出名的辞赋家,其创作《七发》是汉初散体大赋走向成熟的标志,为汉赋的形成和进展奠定了根基自枚乘作《七发》,设吴客以七事启发楚太子之后,后代模仿层出不穷然而对《七发》创作主旨历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本文研究首先将引起历代多方揣测之创作主旨稍做陈述以及澄清,然后通过理论来证明这种现象的合理性 关键词 枚乘 《七发》 主旨 《诗》无达诂 引言 枚乘《七发》作于游梁之时,全文犹如一幅不断开展的瑰丽画卷,绚丽夺目,引人入胜全篇包括八段,第一段是序曲,介绍缘起,后面七段是正文,铺陈七件事,借逐客问答式加以连缀七事呈线性布局分布,移步换形,逐层推进,段段铺叙,如剥笋般这种独具匠心的构思,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评论:“数千言之赋,读者厌倦,截而为七,移行换步,四处足以回易耳目,此枚叔所以独为文章之宗[1] 对枚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七发》探讨上,然而历来对《七发》主旨有多种见解。

      本文将对历来的各种见解举行罗列、总结、归纳,再以理论作为支撑,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一、 历来两说 在众多主旨说中最早最有压服力的是戒膏粱说和讽谏说下面将分别对这两说举行论述 1 (一) 戒膏粱说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及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2]这是对《七发》主题的原始界定,认为七发的主旨是戒膏粱之子《七发》开篇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探之首先问其故,接着就对楚太子的现实生活状态做了令人敬仰,绘声绘色的描写一发,描写“天下之至悲” 的音乐;二发,列举“天下之至美” 的佳肴;三发,夸耀“天下之至骏” 的车马;四发,描绘“天下之靡丽皓侈广博之乐” 的游观;五发,表达“校猎之至壮” 的田猎;六发,描绘“天下怪异诡观” 的曲江观涛尤其以“观涛”一节精彩绚丽,荡人心魄所描述的都是膏粱子弟实际的奢靡靡丽的生活方式久耽安乐失去了心智,迷失了自我,物质生活的过分舒适和奢靡,往往会导致精神的空虚,眼界的狭窄不思进取、忘乎所以沉迷于安逸的状态然而这些都没有使楚太子病好,结果的“要言妙道” 使太子幡然醒悟,“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通过一系列的生活享受的描写来劝诫膏粱子弟不要纵欲自戕,沉迷于奢靡的生活 这里的戒膏粱之子特指楚太子但是后人又不得志于如此鸿篇巨制仅仅只是就事论事的劝戒一个贵族公子去奢从俭于是戒膏粱说又衍生出一种较为广泛的意义,戒贵族子弟说龚克昌《汉赋研究》中就认为劝戒的对象不止一个楚国太子,而是以这个楚国太子来指代当时大量奢靡骄横的诸侯王这就是广义的戒膏粱说从单一的一个人扩展到一类人,膏粱说的层面又进一步扩大了杨德贵在《汉初游士结果的精神期望——浅谈枚乘的“讽”“劝”问题》一文说:“《七发》一方面全力描绘奢华的生活,一方面又不忘指点‘贵人之子’采纳‘要言妙道’ [3]描述性语言已经退居其后,取而代之的是言语背后的意义又如赵逵夫先生在《与枚乘生平新探》中说到:“在时过境迁之后, 《七发》的思想和文学价值更主要表达在文本上其思想价值完全表达在防备纨绔子弟毋沉溺声色这一点上[4]从文本来看我们可以领会地看出《七发》的主旨是防备膏粱子弟不要沉迷于安逸的生活状态,时刻以古人的箴言来鞭策、反省自己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戒膏粱说这个观点是正确、有理可循的用七事来启发太子以及像太子一样的贵族子弟戒奢从简,勿纵欲自戕。

      2 (二) 讽谏说 《七发》主旨从浅层上分析为戒膏粱说,但通过由浅入深的探讨可以得出对比深入的一种主旨就是讽谏说晋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云:“《七发》造于枚乘,借吴楚以为客主,先言‘出舆入辇、蹙痿之损;深宫洞房,寒暑之疾;靡曼美色晏安之毒;厚味暖服,淫濯之害宜听世之君子,要言妙道,以疏神导体,蠲淹滞之累’既设此辞以显明去就之路,而后说以声色逸游之乐,其说不入,乃陈圣人辩士讲论之娱,而霍然疾瘳此因膏粱之常疾,以为匡劝,虽有甚泰之辞, 而不没其讽喻之义也[5]这段文字可以说是对《七发》全篇内容和主旨的精确概括从铺陈的语言中得出匡劝膏粱说,但这仅仅停留在表层,更深层的那么是讽谏说 这里的讽谏说也分两种: 谏梁孝王说和谏吴王濞说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说法举行论断 谏梁孝王说最先见于《文选》李善注:“乘事梁孝王,恐孝王反,故作《七发》以谏之又“七者少阳之数,欲发阳明于君也八首者,第一首是序,中六是所谏,不欲犯其颜末一首始陈正道以干之假立楚太子吴客以为语端,实以谏梁王者李善也体会出了本篇所包含的劝谏的意思外观上是劝诫楚太子戒奢从简,实际上那么是劝谏梁王不要谋反。

      梁孝王反事,当指景帝时期梁孝王使人刺杀袁盎诸大臣一案据《汉书·文三王传》,梁孝王刘武是景帝的亲弟,窦太后的爱子,七国之乱中立有大功,而且汉文帝和窦太后对其宠爱有加欲以梁王为景帝太子,大臣及爰盎等有谏之,认为不成梁王怨爰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谋,阴使人刺杀爰盎及他议臣十余人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遣使冠盖相望于道,复案梁事捕公孙诡、羊胜,皆匿王后宫[7]此事被景帝知道,因此开头怨恨梁王,对梁王有所芥蒂按《汉书·韩安国传》:“公孙诡、羊胜说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恐汉大臣不听,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及杀故吴相爰盎,景帝遂闻诡、胜等筹划,乃遣使捕诡、胜,必得汉使十辈至梁,相以下举国大索,月余弗得[8]根据以上史料,梁王刘武受邪臣公孙诡、羊胜之谋刺杀袁盎诸大臣,事发之后又将邪臣隐藏王宫汉使十余批复案,梁王拒不交出人犯,梁汉严重对峙在这种严峻的情形之下,梁孝王何去何从,很轻易走上谋反之路作为门客的枚乘有义务站出来劝谏梁孝王悬崖勒马、改邪归正,消去谋 3 [6] 反的念头如易小平《构思及其主旨探源》:“《七发》的主旨就是劝谏孝王不要铤而走险,罪上加罪,踏上谋反的不归路。

      [9] 吴王濞为高祖刘邦兄刘仲之子, 高祖十二年(前195) 封为吴王文帝时吴太子与皇太子饮博争道,皇太子引博局砸死吴太子,又运尸到吴地去葬,这是吴王与朝廷冲突的开头吴王由是怨望,稍失君臣礼, 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验问实不病诸吴使来,辄系责治之吴王恐,所谋滋甚[10] 此时吴王濞生怨恨,对汉王朝有所不满,谋反的念头初见端倪当文帝抉择削吴时,更促进了吴王谋反的决心《史记》中记载:“汉庭臣方议削吴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11]吴王濞欲以谋反在文帝前期但此时吴王濞只不过有所谋划, 尚未至决心铤而走险的地步;所表现出来者,只是称疾不朝所以《七发》之作就是在这个时期劝谏吴王不要谋反,实时消去谋反的念头 从上述论述可知:无论是谏梁王说还是谏吴王说都有史实证据,经得起推敲,有其合理之处 再此一提的是在戒膏粱说和讽谏说的主旨上,如将两者结合就会产生另一种:讽喻说最先引起《七发》讽喻功能的是余冠英在《七发·介绍》和《七发·译文》中译文前言说:“楚太子的病源是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而腐朽生活又平生于腐朽思想这个故事不仅尖锐地揭穿和批评了统治阶级的病根,而且报告我们熟悉真理、追求真理是医治思想病症的唯一有效药方。

      是有‘发蒙解惑’意义的[12]这里就指出奢靡生活源于腐朽的统治阶级,在批判统治阶级的同时警告我们要用真理来改造自己,提高精神境界,不至于被安逸的生活束缚不仅领悟表层的含义,更深入到深层意义上龚克昌在《散赋作家枚乘》中说:“《七发》的思想分外丰富,既是对楚太子疾病的诊治,也是对诸侯王精神上、思想上、政治上疾病的治疗,同时也可视为对吴王叛逆,梁王谋国的含蓄忠告[13]这种理解同样具有合理性,将浅层与深层含义举行合并,从而使主旨更全面而这种合并说法那么恰好反衬主旨论定的困难 4 二 、 诸说纷纭 (一)审美愉悦的获得 束莉说:“《七发》的主题并不具有传统所附会的政治功利意图,它是一篇带有嬉戏意味的骋辞之作《七发》是一种带消遣嬉戏性质的文体,人们创作它阅读它主要是为了获得审美愉悦和“《七发》的主题并不具有传统所附会的政治功利意图,它是一篇带有嬉戏意味的骋辞之作[14]这里已经将《七发》主旨定位在纯粹的审美愉悦上了从后世对《七发》的继承和演进过程中所形成“七体”来看,它已经成为一种嬉戏笔墨和审美愉悦,文学群体在切磋过程中,文学的现实功利性退居其后,后面的讽喻不过是一个附带。

      转而代之的是文学的艺术美,成为文人骚客所青睐和瞩目的文学本身没有什么宗旨,仅仅是作为艺术的创新,要达成的是美感层面上的超越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后期文学都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风貌,文学本身之美得到前所未有的开掘假设说这一时期的尚美之风表达着人的觉醒的话,文学之美的猛烈追求,那么是典型的“文学自觉” 又如赵逵夫先生在《与枚乘生平新探》中说到:“其中并列铺排音乐、饮食等的六段绘声绘色、弥漫激情的描写, 也想象丰富, 文彩斐然, 令人赞美不已, 因而又具有艺术鉴赏的价值[15]从单纯本文来看,《七发》布局紧凑整齐,浑然一体而且在铺陈七件事上,每件事的描写所花费的笔墨不是一样的,制止了重沓罗嗦之闲表达了铺陈夸诞之风,追求宏伟宏丽之美的审美倾向通篇无一句论述之言,仅描绘表达之语所以认为《七发》主旨为审美愉悦的获得也不无道理 (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关系 王国荣以为:“《七发》宣扬要言妙道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16]《七发》中太子对吴客列举的音乐、美食、骏马、游宴、校猎、观江和观潮,都无动于衷这七副药方没有效果之后,在篇末重新拿出“要言妙道”这个药方,使得病人“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可见这“要言妙道”之厉害,由于前六发都是世俗的享受无法触及精神上的波动,唯有历代圣人辩士之言才能引起楚太子思想上的觉悟 5 — 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