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docx
8页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1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 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 烦恼的依旧难销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一类像是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 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却发现,永远登不到顶,最终看不到头他们并不知道,其 实,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另一类人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要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流岚,赏 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自足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 静自我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 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 得了人生的大滋味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都有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着 这个沉重的布囊,装得越多,牵累得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诗所写的那样,我 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 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其实,谁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2 、时间的步子我坐在老屋的大门口,看屋檐角滴下的雨点,仿佛看见了时间的身影人生命的长短 是用时间来衡量的,谁都希望长寿,但时间总是不答应,它依然按照自己的节拍行走,且 从来不失却公平年轻时,时间的步子要慢得多,尤其是童年,总是留下比较多的回忆年岁越高,日 子过得越快,才知道要节约可是,却挽不住时间匆匆的脚步时间是高利贷者,如果你 要时间预先支付,他日必会付出最昂贵的代价简单地说,人一宿不睡觉,并不是睡一宿 就能还清的最好是不紧不慢站在桥下,看江水奔流,一边是现在,一边是过去只有桥是现在逝者如斯夫!人不免要感到悲哀可是话说回来,真要是有大把的闲暇,无所事事,又觉 得无聊的侵袭闲暇对忙碌者是沙漠的甘泉,对无聊者是折磨的负累人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因而印象深刻对重复的东西,熟视无睹,不愿调动更多的精力予以关注人们总认为时光在加速行进,不过是一种错觉罢了童年慢,老年快,童年做加法,老年做减法,对谁都是一样。
和时间赛跑,只会受到时间的嘲笑把时间当海绵用力挤压,实际上是一种透支信贷消费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时间可不可以信贷呢?或者把现在切割得很细小,塞满人生的悲欢离合?时间可以任你切割,但它的长度和节奏你无法更改你可以向别人借金钱,却不可以借时间如果你强行剥夺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谋财害命也不能增加自己的时间,这又何必呢?不管世界上的事物有多么复杂,在时间的面前,他们都是运转的钟太阳是钟,日出日落分出白天黑夜树木是钟,一枯一荣就是寒暑更替人就是钟,一生一世记录不同时代的生活人在旅途,含辛茹苦,时间会使我们了解事物,看事物很清楚吗?科学上的时间是慢不下来的,心理上的时间却能够调整让日子像童年那般新鲜!让生命像树木一样生长!3 、生命的长度与密度若按 70 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可是我还是要“计算”:有一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并要求我不假思索地答出他说:“人的一生有没有 5 万天?” 我说肯定有吧我想, 5 万元钱一天就可挣回,一天也可花掉人的一生岂能没有5 万天?可朋友说:“否于是细算,果然:人生七十古来稀,若按 70 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连 3万天都不到!难怪罗大佑的《凡人歌》唱道:“人生何其短,何必苦留恋。
生命如此短促,我们每个人不过是一颗流星算一算,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我,如果能战胜七病八灾有幸终老,死后墓志铭上最多写上这么一段: 1969~2050 年前面是古人,后面是来者,我与他们无缘谋面生命来之不易,而又魅力无穷每个生命的孕育都经过了与几亿个对手的竞争,每个都曾是他双亲怀里的至爱忙碌的人生就像一辆快速奔跑的战车,疾病、痛苦、嫉妒、诅咒……都是两旁嗖嗖作响的子弹可我们不能停止,还要顽强地活下来,最终站到胜利的 山巅与尊严握手这本身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但生命是有长度的,它因人而异我确信生命的长度取决于它的密度 -- 想到这一点,我才明白我之所以羡慕那些艺术家的原因:他们总是更醉心于关注他人和自己的人生和命运,他们也更乐于表现、展示、美化、创造那些富于个性魅力和共同命运的人生,他们其中甚至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以自己仅有的一次生命深投其中,无怨无悔像海明威、巴尔扎克、贝多芬、凡•高……他们生命的密度因此 而加大,闪烁出金刚钻般坚韧的光泽,而被他们赋予灵魂的艺术则更接近于永恒还有那些终日勤勉于工作的人那些也许并不懂得美学和艺术而朴素诚实的人,谁能说他们的生命没有意义,是空虚的外壳呢?你我皆凡人,但我们的生命仍然可以“加密” . 当我们最大限度地投入我们的智慧和热情,让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像果实饱满的庄稼;当我们积极地面对人生种种不测,执着于信仰;我们又何尝要担忧岁月的转瞬即逝,又何尝不可能骄傲地说,我爱过,梦想过,生活过呢?珍惜生命,死而无憾。
4 、残酷的现实一位父亲去拜访他在一家公司的好朋友下面是他们之间的对话:“你还是这家公司的副总裁吗?”“是啊,怎么了?”“我儿子刚刚毕业,我希望让他接受点锻炼,丰富一下人生经历,同时开始赚点小钱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忙我希望他能从点点滴滴做起,对劳动和金钱形成正确的看法那好……我想可以让他去当总经理总经理不需要做任何具体的事情,我让他来的时候他来一下,随便说些无关痛痒的废话工资每月 8 万比索,有奖金,公司还负责报销一些日常花销可以吗?”“嗯……不好,那可是一大笔钱啊,而且职位太高了还有别的吗? ”“那就项目主管吧工作就是批示一下下级交上来的汇报书以及做一些别的琐事,工资每月 5 万比索,有奖金,还有餐饮和差旅补贴也不好,要知道他刚参加工作,还有低些的职位吗?“那……部门经理吧每天给员工下达些指令,训训话什么的,每月工资 3、8万比 索,有奖金和差旅费,还有带薪休假嗯……还有更低层些的吗? ”“项目负责人或是主管分析师、财务执行官也可以工资每月 3 、 2 万比索,还有奖 金做的事情也很简单:打几个,时不时地同来访的客户聊聊天不,我想让他多学点东西,珍惜劳动还有别的吗?”“哦,这样吧,我让他去当办公室副主任,帮助办公室主任管理下面的分析员,监督他们工作。
每月工资 2、 2 万比索,工作时间朝九晚五你觉得呢?”“算了还有更基层的工作吗?”“那就只剩工程人员和会计了这两个职位需要掌握很多金融和规划方面的知识,整天同经理、项目主管和客户打交道加班是家常便饭,没有加班费,成绩还往往是别人的工资是最低的 8500 比索,每天辛苦工作 12 到 13 个小时,只有半小时的时间可以用来吃饭,而且每天都要拿工作回家干噢……这些活真是费力不讨好,不过,的确可以让我儿子从中学点东西能让我儿子干这活吗?”“不可能!做这件事的人,他必须最起码是硕士,会讲流利的英语和法语,还要有足够的相关工作经验才行!”5 、宽窄都是路无论处于任何时间、法象里面,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颗葡萄和昨天吃的那颗葡萄并不一样,这杯酸梅汤和我 15 岁去台北在中华路喝的那一杯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必刻意用过去的经验与眼前做比较一般人都喜欢拿过去和现在相比较,连吃一盘蛋炒饭也会认为昨天那一家炒的好吃些禅宗注重“异” , 人们都用过去的经验在生活,他们最无法开悟的一点就是“同” . 不能开 悟,许多痛苦就此产生若能了解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同的,不需要拿任何一秒钟做标准,你就会生活得很好无论你是独自处于非洲大沙漠的烈日之下,或者和朋友一起待在舒适的冷气房里,都没有什么差别,每一个点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加起来才等于你整个的生命。
有一年我获得了“杰出青年奖” , 香港《东方日报》的总编希望我写一篇文章我写什么呢?”我问写崎岖的道路那是什么?“你的成功史写你如何达到今日的成功之境我不能写因为我的人生中没有崎岖的道路,对我而言,无论什么情况都是很好的 如果我走在崎岖的小径上,我就用崎岖小径的心去欣赏它;如果走在林荫大道上,我就从林荫大道的角度去品尝我不认为林荫大道就优于崎岖小径,一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好坏之别不论剩下多少水,我只想“我还有水” , 而不去在意水的多少我画过一幅漫画:黄河的源头是生,出海口是死,它整个生命的过程当然有时细水长流,有时波涛澎湃,有时顺畅,有时受阻;有时宽,有时窄;我在宽时品尝宽,在窄时品尝窄;在逆时面对逆,在顺时享受顺我不愿自己的生命从头到尾一样宽畅、平凡6 、年轻时你想砍哪棵树?上大学时,有一次我们去一位老教授家做客,那时正年轻,豪情无限高谈阔论,仿佛世间之事无所不能老教授一直微笑着倾听,不参与我们的种种话题待大家热情一过,老教授提出要做个测试,我们顿时都来了兴致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较细,你会砍哪一棵?”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也不值钱!”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多,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都中空了,更没有用!”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终于,有人问:“教授,您问来问去的,导致我们一会儿砍杨树,一会儿砍红松,选择总是随着您的条件增多而变化,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
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听了这番话,我们心中似都有所感悟,可一时又抓不住什么老教授看着我们说:“刚才听你们纵论天下之事,似乎无所不在话下可是,当你们踏上社会之后,当许多事摆在眼前,你们便只顾着去做那些事,往往于各种变数中淡忘了初衷,所以也就常常会做些没有意义的事一个人,只有在心中先有了目标,先有了目的,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所迷惑,才不会偏离正轨这就是我的测试,也是我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