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在猪饲料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docx
7页大麦在猪饲料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大麦在猪饲料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谢申伍,田姣 (X省东恒经贸集团有限公司,X省曲靖655500) 大麦属禾谷类作物,在畜牧业中大麦作为能量饲料用于饲料生产文章对大麦的资源状况、养分特点及其在猪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大麦是我国主要谷物之一,其养分成分和养分价值与玉米相近与玉米相比,大麦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但是粗纤维和非淀粉多糖(NSP)等抗养分因子含量较高,因此对单胃动物来说,能值和养分物质消化率稍低国内外对于大麦替代玉米作为猪饲料的研究主要包括有大麦在日粮中的最佳添加量,不同加工方法对大麦饲用价值的影响,大麦替代饲粮中的玉米对猪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大麦日粮中加入专用复合酶制剂后对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养分物质消化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1大麦的资源状况 大麦属禾谷类作物,栽培面积占全世界谷类作物的第6位,主要产地包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国家及北美洲的宽阔地带我国也有广泛种植,年产量已达700多万吨,种植面积遍及全国,特殊是长江中下游的X省、X省、X省、X省、X市等省市大麦可用于酿造啤酒,也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
我国用于饲料生产的能量饲料主要还是玉米和小麦,但小麦的价格随季节变化较大,大多状况下比玉米价格高,而我国玉米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但产量区域分布不均,不能满意饲料生产需要因此,能量饲料的就地解决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麦作为南方的能量饲料资源,霉坏率低、适口性好,适合猪饲料生产,具有开发前景大麦粗纤维和NSP含量较高,但可以通过粉碎、膨化、制粒等方式,并添加专用复合酶制剂以提高大麦饲喂效果,用于猪饲料中替代部分或全部的玉米,对降低饲料成本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大麦的养分特点 大麦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含量也高于玉米但皮大麦粗纤维含量达4.8%,是玉米的200%,裸大麦约为2%,比玉米稍高皮大麦粗纤维含量高是影响其作为单胃动物饲料有效能值偏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皮大麦与裸大麦的无氮浸出物含量均>67%,主要成分是淀粉,但均 大麦与玉米相比,养分物质消化率较低,饲喂价值相当于玉米的90%,原因是大麦中抗养分因子的存在可溶性NSP是大麦的主要抗养分因子抗养分因子会增加食糜黏度,养分屏障,转变肠道微生物菌群,降低饲料能量。
欧秀琼等通过消化试验测定猪对大麦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5.0%、66.42%、39.22%、32.11%、83.16%和43.91%;皮大麦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的猪氮校正回肠消化率分别为94%、90%、77%、90%、91%、69%、91%和93%;与玉米相比,各氨基酸氮校正回肠消化率差异不大,其中异亮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氮校正回肠消化率高于玉米 3加工方法对大麦饲用价值的影响 将大麦磨至中等细度喂猪可提高饲用价值且碾压和冷制粒也可改善猪对大麦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率用水处理过的大麦饲喂肉仔鸡,其养分价值与玉米相似;原因可能是大麦经水浸泡时,抗养分因子部分溶入到水中,提高了养分物质的消化率 4大麦对猪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我国学者对大麦替代饲粮中玉米对各生长时期猪的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影响的研究比较深入同时,对日粮中大麦替代玉米的最佳比例也进行了研究,指出饲粮中大麦含量为15%~20%为宜,也有学者认为可达到45% 4.1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许光峰等用0、10%、20%、30%、40%、50%、60%和75%的大麦等量替代配方中的玉米(其他原料用量不变),饲喂大约克三江白二元杂交育肥猪(80头)60天,结果表明,以饲粮含20%大麦效果最好,其次是10%大麦组;与不添加大麦组相比,20%大麦组日增重高11.53%,料重比低9.09%,增重成本低8.31%;大麦添加比例>30%则增重降低、料重比上升,单位增重的饲料成本提高,在大麦添加比例达75%时,与不添加大麦组相比,日增重低29.48%,料重比高39.39%,增重成本高13.86%,试验结果表明,在此阶段肉猪饲粮中以10%~20%大麦替代玉米在日增重、料重比和增重成本等指标上均能取得较好效果。
赖长华等分别用0、15%、30%、45%和60%的大麦等量替代日粮中的玉米(分别为1、2、3、4和5组)饲喂长荣杂交断奶仔猪,结果表明,在仔猪阶段(9~30千克),各添加大麦组的日增重和采食量均比不含大麦组的高,料重比均比不含大麦组的低,综合来看,以第2组(含大麦15%)最好;在生长阶段(30~60千克),各大麦组的日增重和采食量比不含大麦组均有下降(P>0.05),综合全期(9~60千克)来看,1、2、3、4和5组日增重分别为548克、562克、545克、547克和541克;料重比分别为3.24、3.13、3.25、3.13和3.28日增重以第2组(含大麦15%)最好,比对照组提高2.51%(P>0.05),其余大麦替代组日增重与不含大麦组很接近(P>0.05);料重比以2和4组最好,均为3.13,比不含大麦组降低3.39%欧秀琼用0、15%、30%、45%和60%的大麦等量替代配方中的玉米,饲喂长荣二元杂交断奶仔猪,结果表明,在仔猪阶段,与对照1组相比,试验组日增重均比对照组高(P>0.05),而以第2组(日粮含15%大麦)最好,比对照组提高6.04%,日采食量也是第2组最高,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15%的大麦比例效果最好;在生长阶段,玉米被不同比例大麦替代后日增重和采食量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第5组(日粮含60%大麦)的日增重最低,在各试验组中以第2组(日粮含15%大麦)日增重最高,与对照1组很接近。
综合考虑,假如玉米市场价格高,大麦价格有优势时,在添加专用酶制剂的状况下,大麦等量替代玉米的量也可以提高到45%有研究表明,在仔猪阶段的日粮中添加 4.2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欧秀琼等以含大麦45%的试验日粮与传统的玉米型饲粮(对照组)做比较,研究大麦对猪胴体及肉质的影响,结果发觉,试验组猪胴体瘦肉率增加3.0%,6~7肋膘厚降低9.48%,肩、腰、荐三点均膘厚降低3.59%(P>0.05);在肉质方面,试验组大理石纹评分低于对照组,肌肉粗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24.78%,肌肉干物质含量低于对照组3.69%(P>0.05) 5酶制剂在大麦日粮中的应用 影响大麦饲喂效果的抗养分因子主要是β-葡聚糖等,在大麦日粮中添加以β-葡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可以消退抗养分因子的影响,提高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等养分物质的消化率,同时改善肠道健康,提高大麦的饲喂效果 5.1对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大麦日粮中的水溶性NSP能结合大量水分,导致食糜黏度增加,影响养分物质的消化,同时延长食糜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有利于病原菌(如大肠杆菌等)的繁殖,从而影响肠道健康,导致腹泻等问题。
俞颂东等研究发觉,在仔猪大麦日粮中添加NSP复合酶制剂,仔猪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葡萄糖和胆汁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48.91%和73.50%(P 5.2对养分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NSP酶可以消退大麦日粮中NSP抗养分因子,消退养分屏障作用,增加猪内源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养分物质的消化率张宏福等试验结果表明,添加NSP酶制剂可使鸡对大麦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表观代谢率提高许梓荣等以杜长嘉杂交仔猪为研究对象,研究含大麦79%的日粮添加酶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日增重极显著提高11.54%(P 5.3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许梓荣等研究了大麦(大麦比例76.6%)添加酶制剂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约为33千克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9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玉米型饲粮、大麦型饲粮和大麦加酶型饲粮,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生长期大麦组和大麦加酶组日增重分别降低8.89%(P0.05),料重比分别提高15.02%(P0.05),与对照组相比,育肥期大麦组日增重降低4.87%,而大麦加酶组日增重则提高了0.19%,大麦组和大麦加酶组料重比分别提高11.04%(P0.05);大麦组与大麦加酶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未使育肥猪的胴体组成产生显著变化(P>0.05),但屠宰率和瘦肉率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大麦组背最长肌的粗脂肪含量比玉米组低30.44%(P0.05)。
黄少文等选择体重约为35千克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4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型饲粮)、试验1组(40%大麦型饲粮)、试验2组(40%大麦型饲粮+复合NSP酶)和试验3组(大麦型饲粮+复合NSP酶),研究复合NSP酶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比对照组差;试验2组日增重和料重比稍低于对照组,而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比对照组低1.9%;在添加40%大麦时,加酶组比不加酶组日增重提高5.06%,料重比降低7.68%;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降低6.32%,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复合NSP酶制剂的状况下,饲粮中添加大麦 6小结 在猪日粮中添加部分大麦对日采食量、胴体品质并无显著影响,某些指标还得到改善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仔猪期可在饲粮中添加大麦15%~20%代替玉米,可提高仔猪的日增重添加酶制剂可改善大麦的饲喂价值假如玉米市场价格高涨,可添加酶制剂,提高大麦在日粮中的添加量,可添加大麦20%~45%代替玉米(也有报道添加大麦比例超过70%),以此降低饲料成本目前由于豆粕、鱼粉等蛋白质原料价格高涨,而大麦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普遍高于玉米,大麦替代配方中玉米后还可节省部分蛋白质原料及氨基酸用量,因而可以降低饲料配方成本。
此外,大麦通过粉碎、膨化、制粒等处理方式,也可提高饲喂价值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