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RDBP RNA表达的探索性研究.ppt
32页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RD-BP RNACRD-BP RNA表达的探索性研究表达的探索性研究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尹莉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NZ0552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大肠癌的发病现状 全球结直肠癌每年发病新病例数达94万,每年近5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死亡居癌症死因第3位结直肠癌在我国也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此趋势在大中城市较明显结直肠癌发病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膳食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期望寿命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还将进一步提高 新发病数新发病数 死亡数死亡数Lung & bronchus - 1.35millionBreast - 1.15millionColon & rectum - 1.02millionStomach - 934,000Liver - 626,000Lung & bronchus - 1.18millionStomach - 700,000Liver - 598,000Colon & rectum – 529,000Breast – 411,000Parkin DM, CA Cancer J Clin. 2005 Worldwide-2002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研究背景TNM分期与结直肠癌存活率的关系StageTMN5 yr Survival rates0,ⅠTis/1N0M0 >90 %Ⅰ T1/2N0M085~90%ⅡA/B T3/4N0M070~75 %ⅢAT1/2N1M77~91%ⅢBT3/4N1M0 54-63%ⅢC T4N2 M026~37%Ⅳ AnyT AnyN M1<5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ü结直肠癌的初治诊断分期,Ⅰ期占15%,Ⅱ期占20~30%,Ⅲ期占30~40%,Ⅳ期占20~25%。
ü根据2006年9月出版的《中国肿瘤临床年鉴》,2006年我国26所省级肿瘤医院共有140732人接受了肿瘤手术,住院病人共有375447人次,门诊病人314万人次 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上升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上升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上升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上升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意义重大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意义重大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意义重大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意义重大探索探索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指标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指标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预后预后发生发生 c-myc基因基因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发展发展Ø不稳定编码区结合蛋白(Coding Region instability Determinant-Binding Protein,CRD-BP)Ø1992年Berstein PL等国外学者发现CRD-BP Ø1997年Rossa 基因定位(17号染色体的q21.3 )CRD-BPCRD-BP Ø 在c-myc基因中发现的第一个遮盖蛋白Ø CRD-BP受生长发育调节,正常情况下,CRD-BP只在胚胎组织中表达,在成体组织中表达被抑制 .Ø 既往组织病理的研究发现,CRD-BP是一个癌胚蛋白,在乳腺癌、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中表达或过表达,因此有可能成为新的特异肿瘤标志物。
CRD-BPCRD-BPc-myc基因基因结直肠癌CRD-BP RNA研究意义研究意义CRD-BP与c-myc基因CRD区结合避免核酸内切酶对c-myc的降解,延长其半衰期Ø本课题通过检测探讨CRD-BP RNA在结直肠癌、良性肠道疾病及正常人群外周血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材料和方法的饿 1 12 23 3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患者实验组实验组32例例结直肠癌实验组纳入标准结直肠癌实验组纳入标准术前经结直肠镜初步诊断患者术前未经过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等治疗)的饿 1 12 23 3年龄36~83 岁,平均 62岁 实验组实验组32例例实验组临床特征实验组临床特征选取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选取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2006年年1 1月月~2006~2006年年4 4月收治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患者3232例例男18 例,女 14例 的饿 1 12 2实验组实验组32例例实验组临床特征实验组临床特征DukesA期7例、DukesB期13人、DukesC期10人、DukesD期2人 术后确定淋巴结转移12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的饿 1 12 2实验组实验组32例例实验组临床特征实验组临床特征高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16例、低分化腺7例 术后确定肿块最大直径≤5cm 18例、>5cm 14例 选取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选取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2006年年1 1月月~2006~2006年年4 4月门诊月门诊就诊者,经肠镜活检确诊就诊者,经肠镜活检确诊良性肠道疾病患者良性肠道疾病患者1515例例对照组对照组(共(共35例)例)选取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选取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2006年年1 1月月~2006~2006年年4 4月门诊月门诊就诊者健康体检者就诊者健康体检者2020例例对照组对照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荧光定量巢式荧光定量巢式RT-PCR((FQ-nRT-PCR))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操作步骤病例选择病例选择采集外周静脉血离心提取离心提取淋巴细胞淋巴细胞RNA提取及定提取及定量:采用量:采用Trizol总总RNA提取液提取细提取液提取细胞总胞总RNA 巢式荧光定量巢式荧光定量PCR结 果样本总样本总RNA的提取质量和纯度的提取质量和纯度 图中图中28s、、18s二条清晰的条带二条清晰的条带 和稍欠清晰的和稍欠清晰的5s条带,说明提条带,说明提 取的取的RNA样品纯度较高,完整样品纯度较高,完整 性较好,无性较好,无DNA污染,无降解。
污染,无降解 图1 RNA提取结果定性检测结果 •M: DNA marker•0: RNA fragment amplified from samples (negative)•1-10:CRD-BP RNA fragment amplified from samples (positive) Inner 图2 结直肠癌外周血CRD-BP RNA检测阳性样本电泳图CRD-BP RNA阳性样本的动力曲线 图3荧光定量PCR检测样本CRD-BP RNA动力曲线图CRD-BP RNA在结直肠癌患者及对照组的表达 组别例数CRD-BP RNA (n)阳性(n)阴性(n)阳性率(%)结直肠癌组 3210*2231.25 对照组健康体检 200200.00良性疾病组150150.00与健康对照及良性肠道疾病比较 *P﹤0. 05 CRD-BP RNA在结直肠癌不同Dukes分期中的表达水平的比较临床分期例数(n)CRD-BP RNA 阳性(n)阴性(n)阳性率(%)A+B期 2031715.00C+D期 12 7*558.30与A+B期比较 * P<0. 05CRD-BP RNA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的比较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 * P<0. 05病理特征 例数(n)CRD-BP RNA 阳性(n) 阴性(n)阳性率(%)淋巴结转移有127*558.30无2031715.00讨 论Ø CRD-BP RNA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 25%(10/32),20健康体检者和15例良性结直肠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均未检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提示CRD-BP RNA有可能成为新的结直肠癌肿瘤标记物,用于临床诊断。
ØCRD-BP RNA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提示CRD-BP RNA表达与以上两个因素无关ØCRD-BP RNA在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不同肿瘤大小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提示CRD-BP RNA表达可能与以上因素无关ØCRD-BP 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临床分期相关,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外周血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在Ⅲ+Ⅳ期患者外周血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提示CRD-BP RNA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u以上结果提示,CRD-BP RNA有可能成为新的结直肠癌肿瘤指标用于临床诊断;CRD-BP RNA不仅通过延长c-myc mRNA半衰期,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恶性转化,而且还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过程的调节,在转移过程中起作用,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预后指标 谢谢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