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餐桌礼仪(word版可编辑).doc
10页中国传统餐桌礼仪 我国的餐桌经过几千年的流传,那么你们知道中国最传统的餐桌是怎样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餐桌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中国传统餐桌礼仪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着饮食活动,饮食礼仪应运而生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而毫无疑问,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最为发达、最为完备的早在《周礼》中,就有一系列的职官分掌各种饮食诸礼孙中山先生也曾"以饮食为证",论及"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必然就会产生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在中国文化里,其实不仅讲求饮食规格,甚至连菜肴的摆设这种细节都有规则,《礼记•曲礼上》说:"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酰酱处内,葱渫处右,酒浆处右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殽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饭食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靠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葱渫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开陈设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宾客的右方"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食坐尽前",是指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了座席"食至起,上客起""尊客之前不叱狗让食不唾"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时,作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贵客到来时,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不可以当着客人的面叱责狗;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在用饭过程中,更有一套详细的要求《曲礼上》云: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享客歠醢,主人辞以窭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十四毋"大意为:和人共同吃东西,不可只顾自己吃饱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注意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啧啧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
不要专据食物而必取之,也不要簸扬热饭吃蒸黍的饭亦用手不要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腌渍的肉酱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得用手擘食吃炙肉不要撮作一把来嚼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着腌渍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毋抟饭",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古人实行分餐制,在用餐的时候,每人的席位之前各有一食案,各种菜肴每人一份,这个习俗日韩至今尚有遗存古人聚餐之时的主食是用盙簋之类的大型容器盛好放在中间,吃的时候用手抓这就是古人告诫"毋抟饭"的原因"毋流歠",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毋咤食",咀嚼时不要让舌头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
"毋投与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毋固获",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毋扬饭",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餐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饭黍毋以箸",黍就是小米,用小米蒸的干饭,黍粒很小,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饭必得用匙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要混用"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毋嚺羹",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使主人难堪,以为自己待客不周、烹饪不佳"毋刺齿",进食时不要当着他人的面而不加掩饰地剔牙齿,如齿塞,也一定要等到饭后、或避开餐桌再处理"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毋嘬炙",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实在是一种粗鄙而贪婪的形象 "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
"如果长者还没有举杯喝干,少者不可以喝干如此,等等 《礼记》上的这个"十四毋",是十四种失礼的吃相,古人把它们分为两类:一是"伤廉",就是在餐桌上一味贪吃,而不顾及别人;二是"不雅",这种人看上去其实十分粗俗因为在古人看来,人应该"知自别于禽兽" 后世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其实很多,明人屠羲英的《童子礼》如此说道: 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迫从容举筯,以次着于盘中,毋致急遽,将肴蔬拨乱咀嚼毋使有声,亦不得恣所嗜好,贪求多食安放碗筯,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堕地 ——补充一句:《童子礼》,顾名思义,可是古人为教育"童子"而设今天的我们在"感叹"或"惊呼"西餐礼仪如何"文明"之余,是否应该回头向祖先致以"温情和敬意"?是否应该向祖先虚心学习呢? 类似于"十四毋"的饮食规定民间自古就有很多,不幸的是今天已经被很多人所遗忘或抛弃诸如在餐桌礼仪上,单纯一个筷子的使用规矩就有:筷子不能敲碗;不能与汤匙同时并用;不能用舌头舔筷子;不能用筷子移动菜碟;不能"游筷"——就是不能举着筷子在菜碗上游移;筷子夹菜时不能夹菜顶;不能夹住再放下而另换别的;不能把筷子并起来抄菜吃;不能把筷子当叉子用来取食物;不能竖着插在饭碗里——因为这个只有祭祀时才有;饭毕不能把筷子放在饭碗上。
等等、等等 用餐时必须要保持优雅,因为这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更不要把汤泼翻,把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而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也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对于现在的餐桌"众生相",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而假设古人能够看到这道"风景",对于这种最基本的东西、和这个对于华夏先民来说根本不是话题的话题,应该直接会被雷倒的:泱泱中华,礼仪之邦,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为什么? 在介绍宴席(筵席)座序之前,我们先需要明白"筵席"的来历:古人席地而坐,遇饮食,非席即筵(筵,竹席)后来虽然有了桌椅,但是这个名称却固定下来 参加宴会是否可以坐下来埋头就吃呢?老者、尊者不开始,幼者、卑者又是否可以开始呢?传统上说"拜而食",就是站起来拜谢之后再吃——不要以为这种古风现在只有日韩还有,其实现在国内保持这个谦谦君子风的人依然不在少数 在古代正式的延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饮仪礼是非常严格的如:宋真宗曾下诏批评朝中筵宴仪容不端的现象,而不容许随便行事据《宋史·礼志十六》: 景德二年九月,诏曰:朝会陈仪,衣冠就列,将以训上下、彰文物,宜慎等威,用符纪律。
况屡颁于条令,宜自顾于典刑稍历岁时,渐成懈慢特申明制,以儆具僚自今宴会,宜令御史台预定位次,各令端肃,不得喧哗违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杂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视弹奏;同职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礼者,委閤门弹奏;其军员,令殿前侍卫司各差都校一人提辖,但亏失礼容,即送所属勘断讫奏推荐阅读:中国传统春节餐桌礼仪常识中国传统婚礼礼仪常识中国传统结婚的礼仪中国传统礼仪习俗有哪些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中国传统迎亲流程礼仪2020-05- 古代中央政府的"鸿胪寺和光禄寺",其职责之一就是分别"掌宴飨事"和"宴飨酒醴膳羞之事"《明会典》"诸宴通例"说:朝中筵宴,先期三日,光禄寺行鸿胪寺,查取与宴官班次贴注若贴注不明,品物不备,责在光禄寺;若班次或混,礼度有乖,责在鸿胪寺 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忌讳 1、忌用筷子敲碗 旧俗认为,只有乞丐才会敲着空碗方便挨家挨户乞讨即便在现代社会,用筷子敲碗也被视为一种非常没有教养的做法因此,不论是出于风水角度还是家教,父母都应该教育孩子,在吃饭前、吃饭的过程中、吃饭后,都不能以筷敲碗有这种坏习惯的成人更应该赶快改掉这个"恶习" 2、忌端碗时手心朝上 吃饭的时候把端在手上是一种礼貌的做法,但端碗的手势却很有讲究,注意切不可将手指都托在碗底,手心朝上。
因为乞丐要饭的姿势就是这样的,所以这被视为端碗的禁忌 3、忌将筷子插在饭中 旧时有这样的习俗——祭祀亡灵时,人们往往会把筷子直接插在饭中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这样做,则是非常不吉利的 4、忌将两根筷子分别放在碗或杯子两侧 一双筷子一定要放在碗或杯子的同一侧,而不能一边放一根,否则被视为不吉利因为分开摆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快(筷)分开",从风水角度而言不利于家庭和睦 5、忌吃饭时分心 现代人经常边吃饭边看电视、看书、聊天,更有甚者,还会一边吃饭一边照镜子、干活或是玩耍而在旧时,吃饭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所以才会有"食不言"之说从风水角度来讲,吃饭时最好不要分心,否则会被视为对食物的不敬 6、忌吃饭时说不吉利的话 吃饭时说不吉利的言语,也是一种忌讳,尤其忌讳提伤、亡、病、灾、祸等凶事 7、忌饭后躺卧不动 吃完饭后最好活动活动,古语有云——"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而倘若饭后躺卧不动,则有"饭后不动,定要生病"的说法 8、忌刚吃完饭就洗澡、剪头 民间一直有"饭饱不洗澡,肚饱不剃头"的说法,所以刚吃完饭一定不要马上就去洗澡或是剪头,这样是不吉利的。
9、忌吃饭时剩饭 俗话有"小孩剩碗底,长大娶麻妻"、"吃不光,好生疮"等说法,而古人也一向认为"作践谷物,必遭雷击"不论是从风水角度考虑,还是为了培养孩子不浪费粮食的习惯,家长们都应该要求孩子从小就不剩饭,吃多少盛多少如果小孩实在吃不下了,家长最好能吃掉而如果大人也剩饭的话,不仅在风水上会带来负面能量,同样也会被别人认为家教不好 招待客人时 1、盛饭时忌勺子向外翻 关于这个忌讳,旧时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牢房内给犯人盛饭的时候才会勺子外翻;另一种说法则是从风水角度考虑的,说是盛饭时勺子向外翻会造成财源外流 2、主人忌提前离席 宴客席间,主人应该始终陪坐,忌提前离席,以免客人吃的不安心 3、忌席未散就收空碗碟和抹桌扫地 客人还在吃饭时,忌将空碗碟收走;席未散的话,也不能在客人就餐的时候就开始抹桌扫地,民俗以为这是"赶客"的举动 4、宴客时忌将茶壶、酒壶的壶口向人 将茶壶、酒壶的壶口朝向客人,一来容易发生危险,二来这样做非常没有礼貌而从风水角度说,不论是茶壶还是酒壶,里面所盛的都属于"水",而"水"则代表了"财" 5、忌第一顿饭给客人吃饺子 俗话有"送客的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