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圩古镇与古桂柳运河旅游.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精****档
  • 文档编号:46928546
  • 上传时间:2018-06-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6.8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圩古镇与古桂柳运河旅游大圩古镇与古桂柳运河旅游大圩古镇在漓江东岸,父子岩东南,磨盘山北,距桂林 23 公里水程史载,古镇始建 于北宋初年,中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远在 600 年前,大圩以其 “大” ,成为广西四大圩镇(宾阳的芦圩、苍梧的戎圩、贵县的桥圩)之最大圩还是历史 悠久的古镇, 始建于明的单拱石桥万寿桥, 仍雄跨镇南; 清代建筑的高祖庙、 汉皇庙和广东、 湖南、江西会馆等,以及长达 5 里的青石板路,镇上的青砖青瓦楼房,都成为古老圩镇的见 证大圩是水路交通枢纽,更是著名的旅游规划旅游规划集市贸易集散地,东有潮田新河,与福利 的马河相接;西连相思河,可至永福;北面的漓江贯串着桂林、兴安、阳朔、平乐、梧州, 可上达湖南,直下广州大圩古韵犹存,幽静古朴,有当年“黄李廖高四大家”控制桂北一带经济命脉的商业秘 密吸引着众多旅游客,更有七星古墓让人着迷大圩四周有社公山、景山、磨盘山镇西毛洲,四面环水大圩还是盛产柑橘橙袖的大 果园,风景优美,田园如画明代解缙的《大圩》诗“大圩江上芦田寺,百尺深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晏后,壮人荷 叶裹盐归” ,虽隔了几个世纪,但他用细腻笔触所白描的大圩,至今仍能给人以古朴、优美、 恬静、繁荣的感受。

      古桂柳运河,又名相思埭、陡河、桂柳运河、南陡河、临桂运河,与兴安灵渠相对, 也 称西渠,是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离桂林仅有 30 公里桂林区域的一条人工开凿的古 运河,可开发水域面积达 2000 余亩运河区面积广袤,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纵横河汊密如 蛛网旧《临挂县志》曰“北有灵渠,南有陡河” 据史书载: “临桂陡河与兴安陡河(灵渠) 并称为桂林府东西二陡河兴安陡河居桂林之东,又称东渠;临桂陡河位于桂林府西南, 称 西渠,亦称南渠” 古桂柳运河,开凿于武则天皇后于长寿元年(公元 692 年)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拓 岭西,加强封建王朝对西南边疆的控制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经济、 文化得以高度的发展为开凿运河准备了条件广西古代水运流通中,有两条人工开凿的运 河:一是兴安运河,又名灵渠,在今兴安县境内;二是桂柳运河,又叫相思埭,在今临桂县 境内灵渠开凿于秦朝,桂柳运河就开凿于唐代古桂柳运河,又称“桂柳运河”或“桂柳 古运河”,全长不足 20 公里位于雁山区良丰乡、临桂县会仙乡、永福县苏桥乡境内,离市 区仅 30 公里运河发源于会仙狮子岩,汇入分水塘后,一条东流至桂林南郊相思江,入漓 江;另一条西折于永福江、洛清江,汇柳江,全长 15 公里。

      运河开凿于唐长寿元年,距今 已有 1300 多年,是历史上朝廷通过西南重镇桂林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纽带和军需通道运 河沟通了漓江和柳江水系,并称为桂林东西渠1987 年,它被公布为桂林市旅游规划文物 保护单位为便于行人往来,在渠上建良丰桥、庙门桥等 10 余座桥现存陡门、石桥及碑刻文物 20余处运河所经地段为岩溶峰林地带,峰环水绕,风光明媚,一派田园风光古桂柳运河,位于桂林市临桂县境内主要工程有分水塘、滚水坝、东西渠、陡门等, 全长约 15 公里运河水源于临桂县泮塘村狮子岩,经分水塘分水,东经相思江汇入漓江,西经 永福洛清河以达柳江东渠全为人工开凿,西渠则以原有沟渠加以疏浚为调节水位,减少落 差,便于通航,设泥湖陡、磨盘陡等 22 处陡门桂柳古运河-广西(桂林与柳州)运河,贯穿桂林 全境,古为中原与西南往来的重要通道,是连接漓江、柳江水系的重要人工运河湖光山色, 芦塘彼连,鹭鸟成群,河道四通八达,是广西独一无二的“江南水乡”和“湿地” ,是广西 境内继秦代古灵渠后的又一重要水利工程会仙的古运河位于睦洞,惯通漓江及柳江,近年 已开发旅游,号称“水泊梁山” ,为古运河的精华地段漂游桂柳古运河,很有韵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