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音乐与爱中构建最美课堂---观第九届广东省本科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有感.docx
10页在音乐与爱中构建最美课堂----观第九届广东省本科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有感 摘要:第九届广东省本科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决赛环节于2021 年 9月25-26 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参加决赛的20位选手来自广东省内的十所院校的音乐学本科学生,本次大赛还邀请到了国内著名音乐教育家郭声健教授以及广东省省内部分优秀音乐教研员担任本次大赛评委比赛期间,校内外多名教师、学生参加了现场观摩比赛分为说课、讲课和答辩三个部分笔者有幸作为学院志愿者观看了本次比赛的全程作为一名在校师范生,我一直在思考:美育如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落地?美育课堂将如何构建?如何将我们的音乐师范专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美育建设中?现就受观赛启示如何在“音乐与爱”中构建最美课堂谈谈自己的想法关键词:师范生 教学技能 音乐与爱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根植于爱中是的,爱是一切美好事物发生的起点爱与音乐是美好共同体的象征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始终秉持以爱的教育理念为先的原则,努力创造出充满爱的美育课堂1. “以生为本”是实施爱的教育的前提“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习近平(1)精心备课--以爱担起责任 “学之兴,系乎教师好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实现精心备课的前提离不开三大要素: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首先我们应该立足学生主体,了解教学对象的基本水平;结合教材以及学生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精心备课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具有的态度,这不仅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更是教师对于学生爱的责任感的重要体现2)走“近”学生--以爱缩短距离在赛后评委老师点评时针对选手的比赛表现提到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的概念,呼吁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多关注学生的真实反映,而不是注重个人的表演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因为比赛的形式,选手以及指导老师们必须对这个模拟课堂反复进行设计、试验和打磨但课堂不是独角戏,不论是在日常的课堂还是比赛,我们不能将课堂预设当做课堂剧本教师的教态应真实自然。
尽量要在教学中减少表演化以及排练化痕迹,让随机应变替代复制表演在教学与表演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毕竟课堂中的“真实感”往往才能更触动人心应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反映并给予真实的评价,而不是从“表演”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虚假的表扬这也是体现作为教师对学生以及课堂的尊重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教师在课堂中应先学会有意识地走近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意识地设计师生互动环节我们需要把握好课堂中的“让学生配合我”和“我与学生一起合作”的区别一句话概括就是不管在赛课中还是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利用每一个课堂生成的瞬间转化为学生美育素养提升的关键节点,做到“真教学,真互动,真合作,真成长”2. “以乐为本”是美育实施的重点“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柏拉图1. 教学导入要“润物细无声” 课堂导入是实现优质教学的必要条件有效的课堂导入需要教师精心准确的设计比赛中有选手选择的课题是古曲《阳关三叠》,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古琴、茶具等教具创设了浓厚的诗意感,但随即要求学生一起在带词的基础上唱出古曲韵味的意境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突兀。
这是因为选手在教学前导入中缺少了聆听感知的环节反观另一位选择了富有新疆特色的7/8拍乐曲《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课题的选手首先课程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并富有表情地表现7/8拍的节奏选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聆听音乐观看教师舞蹈再到正确示范7/8拍节奏打法带领学生在认识7/8拍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拍打节奏、跟着音乐律动等多种聆听方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多的了解和感知7/8拍节奏,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更好地走进具有民族风情的美的意境,实现了有效的课程导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2. 教师个人技能是“锦上添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的个人技能应该在课堂中体现锦上添花的价值比赛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选手都有在模拟课堂中展现个人声乐、乐器以及舞蹈能力的环节教师的个人技能展示也是课堂美育的重要环节 如何才能更好的让教师技能展示成为课堂的亮点?技能所用于展示的教学板块和时间把握很关键在本次决赛中有一位选手在课题《绣红旗》中由于忽略了教学板块以及教学环节时间的衔接,课堂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其个人声乐的展示,忽略教学的同时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而另一位以《客家之歌》课题参赛的选手在课堂中既展示了个人钢琴、打鼓、又展示了以客家方言表演山歌的个人技能,但在教学效果上却大不相同。
正是由于这位选手将展示技能的时间更有合理的规划,将其个人技能展示作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过渡,为课堂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3. “以乐为桥”是实施音乐教育的关键“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海伦.辛普森在带着爱的教学理念基础上,音乐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对于音乐的有效学习?这离不开关于音乐课程前期的选择、中期的制定再到真正教学中的灵活运用1)相看两不厌--选择音乐课题的精准性课题是课堂的核心,在比赛中更是选手们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课题的选择离不开考虑课题的背景、课题的难度、课题的重点等它也会直接影响选手后期课题过程的设计怎样是最为合适的课题?我们应该要选择符合自己气质的课题,选择自己更为擅长的,能够让自己更有发挥空间的课题合适的课题选择能为课堂带来好的美感例如在大赛中选择《客家山歌》作为课题的选手,在其本身就是客家人的基础上,能够标准地将客家话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并在教学中加入关于客家文化的介绍,很大程度上提高选手对于课题的熟悉性同时增加了选手的自信,也为学生以及台下观众提供了美的享受在实际音乐课堂中,我们更应该根据自己任教学段、年级、学生实际,充分备教材、备学生,选择精准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音乐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2)前后要一致--把握音乐课题重难点的统一性在课前三分钟的讲课环节中,选手都在教案中有体现教学重难点环节的设计这也是体现我们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但是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选手会存在讲课与说课内容前后不一致的情况,讲课中提到的教学的重难点并没有在说课环节中呈现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的细节,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要在教学中展现,避免出现无效教学和教学遗漏的情况3)课上要加花--发挥音乐教具的辅助性好的课堂离不开好的课堂设计在比赛中我们看到了很多选手都有准备丰富的教具以及各类小乐器,大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兴趣但过多的教具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课堂效果事倍功半我们要清楚知道教具可以是课堂的亮点,但不是课堂的重点教师应该在重视引导学生和让学生更多的实践的教学理念上适当加入教具的设计以及多媒体辅助,而不是大部分课堂时间只有老师个人对于教具的展示、使用课堂教具在于“精”而不在于“量”在立足音乐知识和技能设计教学环节的前提下,如何在教学中加入教具的合理使用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总结爱与音乐是实施美育的主旋律 教学的本质离不开爱。
爱是教育的源泉更是教育的灵魂作为教师,我们要带着爱的信念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不仅是教学中的引导者,更是集导演、编剧、演员和答疑解惑于一身的角色在教学前,我们要有编剧的能力对教学对象、教材进行教学中层层环节的设计和备课;在教学中我们要有导演的能力把控课堂,引导学生走入课堂,身上还要具备一定得如同演员般的表演热情和专业素养教学的生成离不开音乐教育聆听是在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视的环节聆听不只是师生之间的沟通,更是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聆听在音乐课堂中更是格外的重要引导学生学会聆听音乐的同时更是希望学生能在课堂之外的生活中拥有认真聆听和学会倾听的能力爱是教育的灵魂,爱的教育离不开音乐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音乐教育不论是面对日常的常规教学课堂还是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比赛我们都应该学会打破“经营式课堂”思维,努力构建“创造性课堂”我们要始终以爱的教育为教学前提,在保证音乐专业水平的基础上朝“善教”的目标不断靠拢用音乐与爱努力构建音乐中的“最美课堂”朝着理想中的“美美之教”目标而不断奋斗参考文献: [1]郭声健.让艺术教育回归“以美育人”本位[J].教程•教育•教法.2019年10月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