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哈萨克族的说课讲解.ppt
23页哈萨克族 民族简介 民族历史 哈萨克语 文化艺术 习俗宗教 传统节日 代表人物 哈萨克族人民公元前就活跃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 天山及伊犁河谷 伊赛克湖一带 是 丝绸之路 古老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之一 与中国古代曾经统治过今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四周地带的古代民族乌孙 西汉时期 公元前2世纪 2世纪 突厥 6世纪中叶 葛逻禄 回鹘 10世纪 12世纪 哈刺契丹 12世纪 克烈 乃蛮 钦察 12世纪末 13世纪 等有渊源关系 其族源主要由古代的乌孙 康居 奄察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 大月氏 及以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 鲜卑 柔然 突厥 铁勒 契丹 蒙古 其主要族源有塞种 大月氏 乌孙 匈奴 康居 奄蔡 克烈 克普恰克等塞种人为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之一 民族历史 哈萨克语 哈萨克语 属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系 是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语言和全球哈萨克族所使用的语言 与其他属突厥语族的民族语言相当接近 在俄罗斯联邦 中国等国家境内受到法律保护 哈萨克语在突厥语系中影响力和使用量仅次于土耳其语 文化艺术 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在哈萨克族的游牧 迁徙过程中吸收周围民族的文化内容 创造出了具有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文化 特别是中亚和新疆南部地区的绿洲农业文化 来自西北方向的俄罗斯文化 乌克兰文化 塔塔尔文化以及相当重要的中原汉文化和中国北方满 通古斯文化都对哈萨克文化的发展有影响 习俗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 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 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 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 在用餐过程中 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 待人真诚 对登门投宿的人 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 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 除宰羊外 还需宰马 以马肉相待 入餐前 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 然后把盛有羊头 后腿 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 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 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 将羊头回送给主人 大家共餐 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 做 巴塔 祈祷 哈萨克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有些牧民仍保留着萨满教的残余 著名人物 法拉比 870 950年 米尔咱 马黑麻 海答尔 1499 1550 阿布赉 阿布里曼素尔 1711 1771 阿拜 库南拜 1845 1904 AltynsarinKunaevBaitursynov努尔苏丹 阿比舍维奇 纳扎尔巴耶夫好莱坞导演 帖木儿 冬不拉与哈萨克 民族体育 姑娘追叼羊赛马马上摔跤套袋摔跤驰马拾物 节庆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 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 纳吾肉孜节 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喝用肉 大米 小麦 大麦 奶疙瘩 盐 水等七种物混合煮成的 库吉 稀粥 抛撒 包尔沙克 糖 跳 黑足马 哈萨克族传统舞蹈 来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服装 丰富的哈萨克文化 艺术 饮食 语言 宗教 建筑 哈萨克毡房 饮食文化 作为游牧民族的哈萨克族 其饮食习惯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畜牧业紧密相关 他们的食品以肉 奶 茶 面等为主 信奉伊斯兰教的哈萨克族人 忌食猪肉和非宰杀而死亡的牲畜肉 忌食一切动物的血 婚俗 哈萨克族的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 第一天 新郎带领伴郎还有各种贺礼前去娶亲 女方会迎接招待他们 接受亲朋好友 左邻右舍的贺喜 第二天休息一天 第三天正式娶新娘 在这一天 调皮的伴娘会把新娘藏起来 这时伴郎要骑在马上 与伴娘逗趣对歌 蠃了方能进门接新娘 有时 其中的伴郎会乘其不备 从马背上跃进毡房 并从众伴娘围攻下夺门而出 如果跑不出来 就会招来嘲讽 没脸见人 还要向伴娘送礼 哈萨克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