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压工艺方案及模具资料审签程序.doc
9页1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新开发的所有车型的冲压零件工艺方案评审和模具结构评审(铸件模具) 本程序适用于哈飞汽车集I才I (以下简称哈飞汽车)本部2目的旨在规范工艺技术部在新车冲压工艺方案评审和模具结构评审(铸件模具)的要求,以 及在评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术语和定义无4职责4. 1模具供应商(以下简称被评审方):4.1.1负责提出评审申请,并提供工艺方案图、模具图等评审资料4.2工艺技术部技术处(以下简称评审方):4. 2.1负责组织对口制件工艺方案图、模具图进行评审;4. 2.2负责对评审进行结论并输出评审纪要;4. 2. 3参与其他单位组织的冲压件及模具资料的评审5工作要求及程序5.1被评审方按下列要求进行工艺方案及模具资料的准备5. 1. 1工艺方案准备(1) 方案评审时,被评审方提供冲压零件工艺方案图,工艺方案图要求为AutoCAD格式文 件2) 方案评审时,被评审方提供冲压零件工艺方案3D数模,工艺方案3D数模要求为Catia V5R18或以下版本格式文件3) 针对成形类零件,成形工序必须进行CAE仿真分析,同时提供CAE分析设置文件,CAE 分析软件仅限 Dynaform, Autoform 或 Pam-stamp<>5.1.2模具结构图准备在模具结构图评审时,被评审方提供冲压零件模具结构图,模具结构图要求为AutoCAD和Catia V5R18或以下版本格式文件。
5. 2评审方按附录A. 1进行工艺方案评审5.3评审方按附录A. 2进行模具结构评审5.4评审方输出评审纪要5. 5工作流程5. 5. 1冲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图纸资料审签规范流程(1)冲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图纸资料审签流程图见图1流程名称:冲压工艺方案及图纸资料审签流程 流程拥有者:工艺技术部吋间模具供应商T•艺技术部技术处图1冲压工艺方案及图纸资料审签流程图(2)冲压工艺方案及图纸资料审签流程说明见表1表1冲压工艺方案及图纸资料审签流程说明序号活动名称执行者执行时间输入物参考文件交付品1提出评审申请并提供评审资料模具供应商7天评审资料2评审工艺技术部技术处5天评审资料评审纪要3输出评审记录丁艺技术部技术处1天评审纪要4更改完善评审资料模具供应商7天评审纪要评审资料5确认工艺技术部技术处3天评审资料6 记录序号记录名称格式记录编号管理部门保存期限1237附录附录A参考标准附录A.1工艺方案评审要求1明确产品的特点1. 1产品形状特点1.2产品在车身上的位置,及其与周边零件的装配关系1.3产品GDT是否对该产品有特殊要求2以往车型类似产品参考3工序数确定3. 1生产线的压机数量3.2大型零件工序数超过4序的进行详细讨论。
3.3冲压设备是否适应零件冲压要求4工序内容确定4. 1确定基准点,在零件儿何中心附近4. 2各工序的冲压方向是否合理4. 3确定坯料的材料定位点是否合理4.4确定各工序内容是否合理和初步的模具构造4.5对产品特殊要求的部位是否有专门的措施4. 6对于膨胀成形的零件(如车门外板),拉延筋用方筋;对于一些内板或骨架件(如发动机 罩内板)可采用拉延坎,以提高零件材料利用率4.7废料刀位置是否合适,废料大小是否满足生产线要求4.8在工艺方案图中计算出零件的材料利用率,并基木符合技术协议要求附录A. 2模具结构评审要求1模具结构评审通用耍求1. 1冲压内容1. 1. 1加工内容与工艺方案要求是否一致1. 1.2加工方向是否正确,角度是否正确(依工艺方案)1. 1.3零件送料方案是否合理1・2模具安装1.2. 1快速定位位置是否适当,键槽是否设置1.2.2模具闭合模高度是否依标准设定,是否满足哈飞压机装模要求1.2.3 U椚位置,数量是否合适1.2.4 U槽同定是否产生干涉及座而不足现彖1.2.5模具固定位置是否产生偏心1.3生产适应性1.3.1零件定位是否良好1.3.2零件送取件是否产生干涉1.3.3零件送取件高度是否合适。
1.3.4零件粗定位具是否需要设置1.3.5定位装置与上模是否产生干涉1.3.6提升器托料架平衡性是否良好1.3.7提升器行程是否足够1.3.8气管安装示意图是否画出,气缸风压是否满足哈飞设备使用要求1.4模具基本功能要求1.4.1压料器行程是否足够1.4.2压料器平衡性是否良好1.4.3上下模引导是否可靠1.4.4行程停止块是否设置1.4.5减轻孔、漏水孔、观察孔是否设置1.4.6安全区是否设置1.4.7压料范围是否足够1.4.8模具保管垫块是否设置1.4.9模具运输连接板是否设置1. 5机械加工耍求1.5.1加工基准孔是否设置1. 5. 2滑动面能否加工1.5.3侧销部位能否加工1.5.4加工用键榊是否设置1.5.5模具转角处能否加工(考虑R/H关系)1.5.6加工用凸台是否设置1.5.7各部加工基准点是否设置1.6钳工、装配、安全1.6.1压料器、压边圈、冲头等能否装配1.6.2压料器吊挂位置平衡性是否良好1.6.3空压部品是否便于安装,拆卸1.6.4空压配管零件装配空间是否足够1.6.5吊钩大小是否适合标准1.6.6翻转作业是否产生干涉1.6.7模具吊挂安全性是否良好1.6.8合模销孔是否设置。
1.6.9镶块靠背是否设置1.7模具强度1. 7. 1加工部底面是否需设置补强筋1.7.2停止块底而是否冇补强筋1.7.3压力源底部是否有补强筋1.7.4切刀部底部是否有补强筋1.7.5侧向力承受范围是否有补强筋1.7.6废料收集,流出是否影响结构强度1.7.7引导部位结构强度是否足够1.7.8筋是否设在压机ZT槽位置,如在T槽位置,筋是否进行加宽1.7.9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是否满足技术协议要求2拉延模2.1顶杆位置设置适当否2.2压机中心是否偏移2.3压料器行程是否足够2.4成形到底记号是否设置2.5顶杆顶出是否与模具产生干涉3修边、冲孔模3. 1废料能否流出(模具、压机)3.2废料大小是否符合标准3.3纵切部位吃入量是否足够,有详细图吗3.4前,后工序过切是否设计,有详细图吗3.5废料滑槽能否收藏,是否产生干涉现象3.6镶块分块线是否适当3.7余肉造型是否考虑(镶块大小,压料行程关系)3.8冲孔,孔径公差是否止确4翻边、整形模4.1成形到底记号是否设置4.2板件定位是否与翻边整形镶块产生干涉4.3下压料器设置是否适当4.4顶料时间是否一致4.5翻边吋间是否一致5斜楔部分5. 1斜楔加工部是否需设置压料板。
5.2斜楔停止而是否设置5.3强制回程块是否设置5.4板件定位是否与斜楔丁涉5.5复位弹簧冋程力是否足够5.6斜楔装配是否产生干涉(注意与上压料器之间的干涉)5.7滑动范围是否足够5.8行程作动线图是否表示6图面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和模具行业标准附录B记录模板无附录C引用文件列表见表C・lo表C. 1序号参考文件文件编号管理部门附则木程序起草单位:工艺技术部本程序起草人:刘仁禹木程序审核人:贺海江本程序批准人:刘小宁发布/修订记录发布/修改日期实施日期变更理由修订内容2014.4. 232014. 6. 10组织机构调整,流程优化1 •删除2个职责(工艺开发 所、研究院)2•新增2个职责(工艺技术 部、研发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