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画派与广彩瓷.doc
5页岭南画派与广彩瓷-美术论文岭南画派与广彩瓷 葛秀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州是岭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悠久,长期对外开放,城市格局定型较早的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经济危机以及民国时期广东特殊的政治地位,使广州的旧城更新与新区建设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广州表现出一方面对传统城市形态继承的特点,而另一方面城市发展表现出地域性多样化形态并存的倾向相对整个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广州城市在近代的文化发展是独具特色的岭南画派、广彩瓷与其息息相关她一方面表现出对传统城市形态继承的特点,而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地域性多样化形态并存的倾向 During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and the early 20th century,Guangzhou wa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of Lingnan aera, and 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opening tothe outside world for a long time, urban pattern has setearlier.Not only the success of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the Westacute;s economic crisis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butalso the Guangdong special political status in the period ofthe republic of China made it’s old city renewal and newdistrict construction got great development. And in thisprocess, Guangzhou show on the one hand, the inheritanceof the traditional urban form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therhand urban development showed the tendency of regionaldiversity forms coexist. Relat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whole Chinese modern city, Guangzhou city in the modern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unique.It was closely relatedwith Guangzhou Colouried Ceramics wide heavy color andLingnan Style. It showe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urban form while show the tendency of regional diversityforms coexist. 一、广州岭南画派的兴起以及其特点 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地域画派。
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它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与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岭南画派”注重写生,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国画,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创制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气氛酣畅热烈、笔墨劲爽豪纵、色彩鲜艳明亮、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绘画新格局,改变了中国画坛自清代以来一味模仿古人的颓风陋习 它有如下特点: 一、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 二、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 三、博取诸家之长; 四、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用“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 二、广彩 1、起源与发展 广彩的全称是“广州织金彩瓷”广彩在清朝康熙年间生产,当时广州工匠借西方传人的“金胎烧珐琅”技法,用进口材料,创制出“铜胎烧珐琅”,后又把这种方法用在白瓷胎上,成为著名的珐琅彩,这是广州彩瓷的萌芽 织金彩瓷作为广州彩瓷初期产品的珐琅彩,因其高贵艳丽的特质,备受中外贵族富豪的喜爱起初是欧洲商人给彩瓷艺人带来特定图样绘制,专供出口。
后来在明代彩瓷的艺术特点之上,以西洋绘画手法,广彩艺人绘上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图案,独具一格最常用的构图是用花边图案围出若干形状各异的空格,在空格内绘以花卉、物景和人物也有不设圈格,进行满花彩绘,表现一花多姿,百花齐放的画图19世纪初,广彩开始仿照中国缎锦纹样作瓷器装饰,此技法称为“织地”,后用金水织地,发展为“织金地”且普遍用于各种瓷器,成为广彩花色的一种基础,形成了近代广彩“织金彩瓷”的特点有一首诗十分形象地总结出广彩的特色:“彩笔为针,丹青作线,纵横交织针针见,何须锦缎绣春图,春花飞上银瓷面” 广彩产品分为艺术瓷和日用瓷两大类,欣赏艺术瓷的彩绘技法以国画画法为主,笔工精湛,内容多为人物花卉,也有外国油画的西方风景、人物和故事日用瓷包括碗、碟、壶、盅等,用笔豪放、简单 2、广彩与五彩、粉彩瓷器的区别 五彩、粉彩和广彩的名称不同,用料也有区别,据《陶雅》记载:“康窑蓝绿皆浓厚,故曰硬彩,雍窑则浅淡而美观,有粉故也,其无粉者亦羼以他质之淡汁《饮流斋说瓷》曰:“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色彩甚浓,釉箔其上,微凸起也软彩又名粉彩,谓色彩深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逸。
《中国的瓷器》记载:“古彩与粉彩,都统称五彩五彩是我国的传统装饰,在技法上是单线平涂,呈色方面则浓艳而不刺目,使用颜料也是就地取材例如用皂矾作矾红,以铅粉入矾红少许配成黄色,以铅粉石末入铜花配成绿色,以铅粉石末入青料则成紫色翠色以洋翠为上,广翠次之,以矾红为主色粉彩多为没骨画法,其所用原料,除袭用古彩者外,还创造颜色几种,如胭脂红、羌水红,皆用赤金与水晶料配成,其洋绿、洋黄、洋白、翡翠等色,皆用硝粉、石末、硼砂各项配成 以上所讲区别,一是技法上,五彩是单线平涂,粉彩是没骨画法;二是颜料用法,粉彩除袭用古彩者外,还创造了几种颜料,胭脂红、羌红、洋绿、洋黄、洋白等以广东省博物馆所藏清康熙五彩花卉草虫碗和雍正粉彩人物笔筒等彩绘相比较,康熙五彩碗画面配合紧凑得体,花卉草虫画得生动自然,比较明五彩更显艳丽动人,但和雍正粉彩笔筒相比,五彩碗颜色单调,红是红,绿是绿,很少有层次感;雍正粉彩笔筒画面则柔和淡雅,因粉彩料中掺有铅粉并加施玻璃白,施彩厚,花纹凸起,层次分明,有立体感,明显优于五彩,这也是粉彩长盛不衰的原因 在绘画方法上:广彩喜用工笔画法,纹饰较规整,图案装饰性强,喜用满地开光(广彩厂称开“斗方”),花样一般有边、开光、有地,然后将主题内容安置在中心,主次分明,相互衬托。
广彩器物多为西洋风格和中国传统题材相结合的造型与纹饰,无款,如在其器边作修饰用的花边中加入西洋巴洛克风格的花草,如玫瑰花等,另外还有风景、人物、标记、纹章等等 三、岭南画派与广彩 岭南画派的创始人知名画家高剑父、陈树人等创办的广东博物商会,在广州河南宝岗附近的宝贤大街的一间旧式大屋内,开设了绘画和彩瓷艺术室,后又合股建立了“广东博物商会”,他们一面从事彩瓷的研究和生产,一面从事革命活动据说是“奇峰画雀,冷残画竹,陈树人补冰轮” 四、商业意识下的广州 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州是岭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悠久,长期对外开放,城市格局定型较早由于中原地区政治文化的辐射影响衰减较大,广州城市商业文化发达,自古以来就是中西文化交汇的窗口,鸦片战争以前是远东最负盛名的贸易港口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广彩的大量外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广州城市的发展经历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化,却始终渗透着商业文化意识这也成为岭南画派与广彩瓷形成发展的重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