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夏书章.doc
6页行政管理学------夏书章(说明:☆表示重点√表示次重点)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学1.行政管理的特点及其涵义 P62.行政管理与各学科的关系 P73.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P84.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P9-105.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 P116.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P13√7.我国行政管理学获得迅速和健康发展的体现 P168.行政管理的二重性 P18☆9.我国行政管理与封建社会和西方国家的行政体制相比,有哪些特点(五点)P20☆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原则(四点)P22第二章:行政环境1.行政环境的内容 P262 行政系统和行政环境的关系 P28-29☆3.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三点)P30☆4.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平衡的主要特点 P31☆5.行政管理满足的需要有哪些情景(四点)P34概念:行政环境 P26 行政生态平衡 P30第三章:行政职能1.行政职能的特点 P402.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P413.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 P434.行政职能研究的意义 P45√5.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呈现出哪些发展趋势 P486.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必要性 P507.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P518.我国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 P519.我国行政职能关系的转变(08 年论述)P52√10.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社会的弊端及政府社会管理的三个转变 P55☆11.当前发展形势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哪些更高的要求(弱化、强化、增添某些职能)P56 概念:行政职能 P40第四章:行政组织1.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P562.行政组织的特性 P593.行政组织的类型 P62√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09 年论述有关)P63-645.编制管理的具体内容 P71☆6.编制管理的意义(三点)P72☆7.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三点)P728.编制管理的基本方法 P73概念:行政组织 P58 行政组织结构 P63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P63 编制管理 P71第五章:人事行政☆1.人力资源开发和人事管理的关系/有什么作用(三点)P76-78☆2.人事行政与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异同(对象、管理权、法律规范和宗旨不同)P78-793.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点 P80☆4.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三点)P82☆5.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制 P84第六章:行政领导☆1.领导的特点(四点)P1002.领导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P101☆3.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意义(实际意义和建设意义)P103☆4.行政领导的特点 P105☆5.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P106√6.行政领导者职位的特点 P107√7.行政领导者的职权与职位的关系 P108☆8.行政领导者的责任(参见打印资料)P108☆9.维护行政领导权威的原则(五点)P10910.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内容 P11111.协调行政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制度 P113√12.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 P114-15√13.几种主要的领导方法 P116-17√14.行政领导艺术 P117-1815.行政领导者个人素质结构 P120-2216.行政领导班子素质结构及其优化 P122-24概念:领导 P100 ☆行政领导责任 P108 行政领导者的权威 P109 民主集中制 P111 ☆集体领导制与个人分工负责制 P111-12 ☆行政首长负责制 P112 行政领导方法 P114 行政领导方式 P116 行政领导艺术 P112第七章:行政立法☆1.行政立法与立法机关立法行为的区别?(权力性质/规范内容/效力/程序)P126☆2.行政立法与其它行政行为不同的基本特征 P1263.行政立法的必要性(三点)P128☆4.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五条)P132☆5.行政立法的要求(六点)P133√6.制定行政规章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P144概念:行政立法 P125 立法体制 P135 行政立法权限划分 P138 行政立法程序 P41 行政立法效力 P145第八章:行政文化1.行政文化的特点 P150☆2.行政文化的基本构成 P151☆3.行政文化的作用(内向性三点、外向性四点)P153-544.行政文化对政治文明的促进作用的表现 P154☆5.行政心理的实质和特征 P155☆6.行政心理的制约因素(五点)P155☆7.行政心理对行政管理的作用 P157-61☆8.行政心理对行政理论的作用 P157☆9.行政心理对行政行为的作用 P159☆10.行政心理对行政体制改革的作用(三点:社会感应器、心理承受力和支持力、民心趋势)P160☆11.行政道德的基本特征(五点)☆12。
行政道德与行政心理的关系(三点)P163☆13.行政道德的基本功能(规范与约束、教育与塑造、调节、激励)P164√14.我国行政道德规范的来源(三点)P164☆15.我国社会主义行政道德规范的内容(六点)P165☆16.行政精神的特点 P168√17.行政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P168☆18.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精神的主要内容(六点)P169☆19.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精神的最大作用(四点)P171概念:☆行政文化 P149 ☆行政心理 P154 ☆行政道德 P162 ☆行政精神 P167第九章:财务行政☆1.财务行政的作用(三点)P174☆2.建立合理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三点)P175√3.实行分税制的重要性(三点)P1764.实行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P177√5.我国预算编制的原则 P1806.强化预算约束的措施 P1817.政府预算的技术组成形式 P182√8.复式预算的特点 P1849.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意义(四点)P18410.政府决算编制的原则和过程 P186-87√11.我国预算会计体制的缺陷及改革的内容 P191-92☆12.政府审计的作用(四点)P194☆13.政府审计的一般原则(政策法规性、客观公正性、效益型、独立性)P19414.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事业审计、企业审计)P19515.审计机关权限的特征(权威性、强制性、专属性、广泛性)P19516.政府审计机关的权限 P19617.政府审计的基本方法 P197概念:财务行政 P173 √分税制 P176 ☆政府预算 P179 复式预算 P183 ☆政府决算 P186 预算会计 P189 政府审计 P192第十章:行政决策与行政目标、行政计划1.行政决策的特点 P198√2.行政决策的类型(以《现代行政管理学》的观点为准)P1993.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P2004.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P201-035.行政决策体制 P204☆6.行政目标的特性 P205√7.行政目标的地位和作用 P2068.行政目标管理的三个环节 P207-09☆9.行政计划的地位和作用(三点)P211☆10.制定行政计划的基本原则(三点)P21211.制定行政计划的程序和方法 P213概念:行政决策 P198 行政目标 P205 行政体制 P204 行政计划 P210第十一章:行政执行1.行政执行的主要特点 P214√2.行政执行的法律特征 P2153.行政执行的分类 P215-16☆4.行政执行的任务和原则(三点)P2165.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P218☆6.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五点)P219☆7.行政执行的前提(四点)P2208.行政执行的手段及其方式 P222-289.行政执行的权利性质 P230-31☆☆10.对行政权力控制的必要性(三点)P235☆☆11.对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三点)P236-38概念:行政执行 P214/215 行政干预 P222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P224 行政诱导 P228 行政权 P230第十二章: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1.行政信息与一般信息的异同/特点 P241☆2.行政信息对行政管理的意义(三点)P2423.行政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P242☆4.行政信息管理的要求 P243√5.行政信息管理的内容(四点)P2446.行政信息处理的基本环节 P245-46√7.行政咨询的特征 P247☆8.行政咨询的作用(四点)P2489.我国行政咨询机构的形式和功能 P249☆10.行政咨询与行政信息的关系(四点)P251-52☆11.社会信息化对行政信息管理的影响 P256√12.社会信息化对行政咨询的影响(五点)P255☆13.电子政务的功能(三点)P261☆14.电子政务对政府的影响 P263概念:行政信息 P241 行政信息管理 P242 行政咨询 P247 电子政务 P253第十三章:行政公共关系与行政协调☆1.行政公共关系的特征(四点)P265☆2.我国行政公共关系发展的动力 P269-70☆3.我国推行行政公共关系的意义(四点)P271☆4.行政公共关系的任务(四点)P273-765.处理危机事件的公共关系步骤 P283√6.政府形象的基本特征(三点)P284☆7.行政协调的作用(三点)P286☆8.行政协调与行政管理过程的关系/必要性(三点)P2879.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 P288☆10.行政协调的基本原则(四点)P28911.行政协调的技术 P290概念:行政公共关系 P264 行政协调 P286第十四章:行政监督☆1.行政监督的基本特征 P293√2.行政监督的分类 P293☆3.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五点)P2954.行政监督的内容 P2995.行政监督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P300-016.行政内部监督 P301-03√7.我国行政监察的基本特点(专属性、广泛和综合性、经常和具体性、享有权力)P302√8.行政外部的监督 P303-079.权力机关监督的法律特征 P304√10.行政复议的特点 P30811.行政复议救济监督与行政诉讼救济监督的关系 P311-1212.行政赔偿责任的基本特点 P316☆☆13.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的意义(理解)P31814.我国行政赔偿责任制度的基本内容 P319概念:行政监督 P293 行政复议 P308 行政诉讼 P313 行政赔偿责任 P316第十五章: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1.办公室工作的基本任务 P322-252.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 P3263.办公自动化对办公管理的要求 P328☆4.后勤管理的意义(四点)P329☆5.后勤管理的主要内容 P330-32☆6.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五点)P333-36☆7.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三点)P336-40第十六章:行政效率☆1.行政效率的特点(方向性、关联性、社会价值性、相对性)P342√2.行政效率的要素(效益要素、经济要素、时间要素)P345√3.行政效率的“公共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P348☆4.行政效率研究的意义(四点)P349√5.行政效率测定的基础(行政环境、组织结构、行政人员、行政决策正确程度)P350☆6.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四点)P3507.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 P351-52☆8.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四点:行政环境、人员、组织和科学技术)P356☆9.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六点)P358☆10.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七点)P360-63☆11.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行政效率提高的影响(四点)P364☆12.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行政效率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五点)P365第十七章:行政改革1.行政改革的类型(08 年简述参见《现代行政管理学》P303)P366☆2.行政改革的必然性(三点)P3673.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 P368√4.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特点(四点)P372√5.中国行政改革的经验 P380☆6.中国行政改革的难点(五点)P3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