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马山湘中第一峰有仙有故事.pdf
6页湖南白马山湘中第一峰有仙有故事山水相依是地球上最美的组合,名山胜川固然令人向往,有许多不见经传的山水,如果走近并与之相亲,会给你更多的意外的欣喜位于隆回西北部的 白马山与木瓜湖,带给亲临者的就是这种低调的惊艳山水相伴一般是天地之间自然的产物,如黄石寨与金鞭溪,武夷山与九曲溪都是奇山秀水的经典版本而白马山与木瓜湖,一个是天造地设,一个是人工修筑,天然奇峰伴迢迢秀水,成为隆回最迷人的景观人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白马山既有高度也有仙气,它海拔 1781米,有 民谣云,“ 隆回白马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落鞍” 它是湘中地区 第一高峰,山势峻峭而秀丽、 有动人的神秘传说, 还有抗日战争的英勇传奇 2009 年在全国推荐的 400多座山峰中脱颖而出, 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中国国家地 理网推选的国内 “ 非著名 ” 十座山峰活动中榜上有名可见其独特的魅力白马山位于隆回县西北部,距县城108公里,是雪峰山脉中段余脉,这些余脉 上的山峰在 1500米以上的就有几十座站在这湘中第一峰顶远眺,青山如嶂, 连绵起伏, 雄奇壮丽, 波光粼粼之处是木瓜山湖与魏源湖点缀其间,展现着自然 安宁的大情怀。
白马山总面积 96 平方公里奇峰林立,莽莽苍苍,树木茂密,物产丰富 山山岭岭长满杉树、檫树、松树、楠竹、栗树、栎树等木本植物,杜仲、厚朴、 天麻、山乌龟、前胡、薏苡、金银花、沙参等天然名贵药材处处可见,是山民的 天然聚宝盆,这些姿态各异的植物更增添了山的秀色 白马山是一座英雄山,它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卓绝艰苦与伟大胜利白马 山麓及周边百余公里内, 是当年 抗日战争 最后大会战 雪峰山会战 的主战场日寇 在此十多个战地损兵折将27000余人, 雪峰山战役挫败了日军企图占领中国芷 江空军机场的阴谋,是中国正面抗日战场从防御转入进攻的重大转折点,涤 荡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如今漫步山头, 感受着悲壮的爱国情怀, 会有别样的登 临感受白马山麓有座庄严简朴的宝莲寺,供奉着三位白马仙娘的神像,记载着一个美 好的传说:在元朝末年圣正年间,一代枭雄陈友谅拥兵自重,在江洲称汉王, 改年号为大义圣正23年,朱元璋大败陈友谅于鄱阳湖陈友谅带着残部及家小逃到湖南,来到一座无名山下时,一家人已经打散他的三个女儿永贞、 雪女、神女骑着白马,到处寻找家人,此时追兵已至,三姐妹急中生智,骑马 倒退着上山追兵见马蹄印是朝前走的,便往前追去了,姐妹们大难不死,就 在山上隐居了下来,绩麻为生。
有一天从空中飘来一枚仙桃,大姐二姐把桃子 吃了,妹妹卖麻回来吃下了桃核不久三姐妹便成了仙,普度众生,拯救山民的苦难,于是,这座山就叫白马山,众人筹来善款修建了宝莲寺寺庙位于山巅,四周青条石筑墙, 两进院落, 主殿供奉三位仙娘神像,还存有清代的铁磬、石凳等文物1991年著名评论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元洛偕夫人专程到白马山采风,曾在宝莲寺留宿,并题词:“ 名山 藏古刹,仙寺灿莲花 ” 同时还题有 “ 白马山 ” 山名,镌刻于山岭石壁之上美丽 的传说为白马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香火旺盛的寺庙让人顶礼膜拜, 寺庙里上了 年纪的住持与虔诚的香客都给人宗教的庄严与神秘感觉,留连在肃穆的院落里, 揺曳在青石头墙缝里的狗尾巴草也有了历史的沧桑登临白马山,最好是有云雾的日子,峻立的山峰在漫天舒卷的云雾中若隐若现,疑是三位仙姑的巧手在布云散雾,像轻纱,像白练、像莲花、像银绡,柔情妖娆,姿态妙曼,仙气弥漫,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所有的俗念随云雾飘去,只觉得心地清明,生之欢悦此时,云雾中飘来粗犷的山歌:“ 上一个岭来下一个坡,肩挑担子口唱歌,肩挑担子盘崽女,口唱山歌爱快活!” 这里流传一句俗语“ 饭养命,歌宽心” 这样的歌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是一种境界,更是积极的人生态度,你会为这些在大山中盘家糊口的民间歌手苦中作乐的朴实乐观而感染,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寻常生活。
如果说白马山是位顶天立地、英气逼人的伟男子,木瓜山水库就是他怀里妩媚清丽含羞的恋人请理解我用木瓜山湖取代了木瓜山水库,只因她比那些称之为湖的水域更具有湖的美学价值当你走近白马山脚的大水田木瓜山老虎岩时,一座耸立于青山之间的巍峨大坝映入眼帘,你可以遐想这是白马山赠给恋人的定情腰带,将秀婉的恋人生生世世与自己缠绕在一起,把发源于雪峰山脉的潺潺细流汇成高峡平湖,这就是隆回木瓜山水库大坝是隆回人民在上个世纪的 6、70 年代手挖肩挑修筑而成,凝聚了多年的汗水与心血坝高 68 米,长 143 米上世纪70 年代初开始蓄水,形成水面纵深 5600 米,正常库容达5525 万立方米的十里平湖,水库以灌溉为主, 总长 136.2 公里渠道可以让隆回县西洋江镇、洞口县石江镇等8 个乡镇的 6.8 万亩农田受益, 还兼有发电、养鱼、防洪等综合效益吸引游人的更是那满湖秀色我到过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西湖,也乘船游过浙江的千岛湖,木瓜山湖只不过名气逊于它们,她比这些名湖更胜一筹的是极佳的水质 手掬一捧清水, 清凌凌的水花在掌心流动,比矿泉水还要透亮晶莹,没有一点杂质,“ 问湖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座座青山中汇集的清泉而形成的湖水,才如此纯净澄碧。
又因为水深如海,幽深的湖面如巨大的荷叶般翠绿欲滴,清晨的湖水飘曳着淡蓝色的轻雾,则变幻为梦一般的孔雀蓝,阳光照耀下的水面,湖水则如上佳的靛蓝染成的鲜活的翠蓝, 晶莹碧透, 成为诗人倾情赞美的女儿绿;天上有白云更佳,云在天上飘,倒影在水里移动,蓝天,青山,绿树,白云以湖面为画板,渲染出一幅绝世佳作置身于大写意画般的山水之间,你会不由得心旷神怡,轻松愉快,人生的无常,世事的纷扰都能抛到九宵云外,感受到生命之真正乐趣游湖的最佳时节是夏天与初秋,与几位好友乘一叶小舟,或者坐上山民用来做客轮的机动船,穿行在山叠嶂,水连环的山水间仰面俯首之间,万顷清波,湖边林木森森、绿荫如黛,湖水青山两相辉映,山愈青、水愈碧,山的倒影与树木映在波光闪闪的水面上,如一面巨大的镜子照射出山与树木的千姿百态清风徐来,引颈长啸,有不知身在何处之逍遥感荡舟游湖,可以看到一幅幅朴实颇有韵味的风情画,静静的湖面不时飘来一叶小舟,木桨划出了一圈圈粼粼水纹,“欸乃一声山水绿 ” ,山添精神水增灵气打鱼的汉子把网撒向水中,网上来活蹦乱跳的鱼,这可是没有一点污染的清水鱼哟,就用湖水清炖,放点剁辣椒,撒点姜丝与葱花,那个鲜那个嫩,可是我吃到的最鲜美的鱼!小舟是居住在湖边的山民的交通工具,因为就地取材与制作容易,用楠竹做的小小竹排比木船更常见,除了捕鱼,更多的是用小船或竹排运回生活用品与化肥农药的小船,那划船的汉子与女人都是那么从容自得,有小俩口双双划船出行的则有了甜蜜与韵致。
湖边不时会出现一两个孩子,隔得那么远,你都可以感觉到他们等待父母归来的急切心情,父母带回来的几包零食、几本小人书都会给他们莫大的欢喜湖边的山林中闪过一座座木屋与吊脚楼,比起那些民俗风情街里矫情的摆设,这些山里人代代休养生息的家园,才是温暖的人间烟火你如果想造访木屋的主人,看看山里人的日常生活,可以摇近罗家湾,或是白凼,这里有小码头弃舟登岸,木屋大多建在山坡之上,倚山面水多为两层,瓦为屋顶木做墙,比那些钢筋水泥的建筑显得亲切温暖屋前屋后,翠竹摇曳,山里人也有着“ 宁愿食无肉,不愿居无竹” 的美学观你可以任意叩开一扇木门,黝黑的门板浸染了年头的风霜,门后会探出一张张朴实的笑脸,山里人信奉的是“ 来的就是客 ” ,会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大碗茶,几句寒喧后,说得投机了,主人会热情留你吃饭,他们会端出家酿的米酒,满坪捕捉那只“ 咯嗒咯嗒 ” 惊慌叫着匆忙逃生的老母鸡,煎上刚从湖里捞回的鲜美小鱼,用自家晒的笋干炒上腊肉,炒几碗野芹菜、蕨菜等山里野菜,用柴火烧的原汁原味的山野菜肴,醇厚地道的米酒,热情的劝酒夹菜,那一份如映山红般朴实浓郁的乡情,让你在醺醺然间,以为自己置身于民风古朴的桃花源里一位走出乡村的女诗人在散文诗中写道:“ 面对乡亲待客点燃的红彤彤的柴火,扪心自问:什么时候,你的心还会冷吗?什么时候,你的生命敢放弃燃烧?” 由此引发的美好情愫可以洗滌你在世俗中蒙尘倦怠的心灵⋯⋯ 。
行走白马山与木瓜湖,品读灵秀山水与温暖人情,你需要的只是一个背包,一颗怡情大自然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