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陕西省优质结构工程创优规划(范例).doc

34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42306210
  • 上传时间:2018-06-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3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优质结构工程创优方案优质结构工程创优方案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前 言建筑面积为 14127.3m2,剪力墙结构,地上 15 层,地下 2 层,总高度 43.95m为了确保该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结构,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特制定该工程的创优方案,组织建立项目管理体系,确定各类管理人员的数量,明确各人员的管理职责,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严格的交底工作,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控制施工中的质量并杜绝安全隐患发生,依据设计图纸和现行施工规范及相关验收标准的要求,对各分部分项项工程进行检查,坚持“三检”制度,优质结构施工方案作为指导该工程的施工依据一、工程概况使用年限为 50 年,耐火等级:地上、地下建筑均为一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 8.0 度,结构类型主楼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现浇钢筋砼梁筏基础;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 相当于绝对高程值(黄海系)388.880m。

      本住宅地下室二层为平战结合 6 级甲类人防地下室,平时为二类储藏间;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分结构、建筑、电气、给水排水、暖通等专业进行设计二、编制依据及组织施工措施二、编制依据及组织施工措施(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JGJ169-2009JGJ169-2009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50300-2001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我单位结合目前的管理体制现状,对本工程实行项目法管理体制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点以及项目法施工的要求,组织该工程项目经理部全面履行合同的要求,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高效率、有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项目经理部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选配具有开拓精神、施工经验丰富、服务态度良好、勤奋苦干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项目部自从承担起铁投佳苑小区 3#楼工程任务后,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本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 100%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详情进行分析,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工程的施工依据,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编制分项施工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对施工人员、机械、材料、施工方法认真地计划控制,制定施工流程图,进行职能分配,明确各类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到努力互相配合工作,坚守岗位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在工程开工之前,项目部以书面形式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交底,在施工前班组以口头的形式进行交底,交底的内容安全技术措施,施工质量、施工要求技术措施等三、施工方案及措施Ⅰ、施工测量㈠ 平面控制网的测定1、轴线控制网的测定本项目工程根据业主提供的总平面图中的定位坐标,用直角坐标法定出本工程建筑纵轴及横轴,轴线控制线的位置,定出辅助轴线控制桩利用与原有建筑的距离关系进行复核,证明无误,说明辅助轴线控制桩有效,否则重新测定使用全站仪将辅助轴线控制桩引至建筑物基坑开挖线以外,设混凝土轴线控制桩该桩以端部有十字标志的短钢筋制成,用 C20混凝土进行保护;四周有挡水坝,顶部有盖板,防止雨水、泥浆流入2、轴线传递本工程基础阶段以及主体阶段采用外控法基础施工阶段用经纬仪由外部轴线控制点向垫层、基础面、±0.000 层面投测,投测线即为主轴线控制线,以此测放轴线、柱边线、墙线等±0.000以上采用外控法传递控制点,控制点的连线即为主轴线控制线,以此测放轴线、柱边线、墙线等。

      该项工作中,控制线之间的距离误差要求不超过±5mm,测角误差不超过±5〞3、平面轴线控制的注意事项①认真仔细的勘查施工现场及周边条件与环境,仔细审阅建筑总平面图及其结构、建筑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变更文件,理解设计意图②建立轴线辅助控制桩,基土及周围要有硬度,按测量布置图认真施工③接受业主的坐标控制点必须图文并茂,数据清晰,手续具体;并闭合复核检查确认④辅助轴线控制桩的引测,要经过粗放定位—小三角定位—其后的基础及地下结构施工前标志与复核—严加保护程序⑤所有测量,现场专人施测,专用记录、规范标准,不能涂改,现场记录与内业记录符合,数据清晰,经复核无误后室内整理测量图纸数据,妥善存档备查4、沉降观测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及长期观测点位置应根据设汁部门要求留置,位于室外-0.3m 处,预埋成品的沉降观测配件主体施工时,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并做好记录在结构封顶,竣工交付使用后,尚应继续进行观测和做好记录㈡ 高层控制网的测定1、高程控制网的测定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用 S3 水准仪将高程引测到预先埋设的高程控制点上,高程控制点要求稳定不下沉、不上浮、不被碰撞建筑物周围要设置多个高程控制点,与已知高程点形成一个闭合线路,闭合差小于 2mm,检验观测结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主控点设置在前进路的北路边2、高程传递根据施工区段及施工进度,利用建筑物周围的高程控制点,将标高引测到轴线控制点的钢板或建筑物外墙上,以此利用钢尺进行高程传递要引多个点,并加以复核,当各控制点最大最小读数之差不超过±3mm 时,即可平差作为楼层标高控制依据,否则重新传递确保标高测量的准确Ⅱ、钢筋工程工艺流程:原材验收 → 钢筋加工 → 钢筋预检 → 钢筋绑扎前的准备 → 钢筋连接 → 钢筋绑扎 → 验收㈠ 原材验收钢筋进场后必须经质检员进行外观检查,必须核对材质合格证炉批号与实际标牌炉批号要一致进场钢筋取样复试必须合格,有必要时需做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㈡ 钢筋存放钢筋进厂后,按平面布置图位置分别堆放整齐,然后按批号、直径、产地挂牌堆放先进场先用,以免时间过长而生锈,堆放钢筋的场地设 300mm 高砼地垅,同时严格按现行标准做好现场挂牌标识㈢ 钢筋加工1、按照设计图纸用筋要求及时上报钢筋计划,将调试好的机械进场就位,认真做好翻样工作,并绘制出钢筋配料单,经核对无误后方可下料加工。

      2、钢筋加工前要对钢筋进行检查,其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锈污等,并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3、下料时根据原材料的长度,将不同规格钢筋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截长料,后截短料,尽量减少短头,减少浪费4、成批钢筋弯曲时,要先做试样,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后再加工5、加工好的半成品,按材料名称、号码顺序堆放并挂牌,牌上要注明构件名称、使用部位、直径、根数并堆放整齐6、现场所进的盘圆钢筋使用冷拉调直,冷拉率不得大于 4%㈣ 钢筋连接1、一般规定①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及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水平向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钢筋直径直螺纹连接(钢筋直径≥20≥20)或者闪光对焊及)或者闪光对焊及绑扎搭接的方式;竖向钢筋(螺纹绑扎搭接的方式;竖向钢筋(螺纹 12~12~螺纹螺纹 1616)采用电渣压力焊连)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方式②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同一截面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绑扎骨架的受拉区≤25%,受压区≤50%,焊接接头受拉区≤50%③焊工要持证上岗,成批加工前先做试件,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加工,焊接接头以 300 个为一批。

      ㈤ 钢筋绑扎1、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本工程基础底板厚 600mm(部分 500mm),内配双层双向钢筋网片主体墙厚为 200mm(250mm)双排双向钢筋⑴ 绑扎前准备①基础底板施工前将轴线及墙、柱边线引测到垫层砼表面及砖胎模上,并将基础筏板顶标高线,弹到砖胎模上经甲方、监理及有关人员进行轴线、标高的复核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钢筋的绑扎②翻样:对复杂节点进行翻样统筹考虑底板纵横多向钢筋的铺设顺序、柱与基础结合部位的主筋位置及构造、保护层和钢筋位置的控制等问题2)钢筋位置的控制a.底板的保护层:柱、梁、板及地下室外墙采用砂浆垫块,基础梁及防水底板下采用砼垫块(60mm*60mm*50mm,采用细石砼,专用模板,保证高度一致,常温下养护 7d 才能使用)b.马凳:底板筋上下层钢筋网之间用 Ф16 马凳,间距 1000 梅花式设置,马凳的设置见图 3.3.1高:H=板厚-(上层两钢筋直径+上保护层的厚度)③钢筋绑扎a.根据设计图纸标注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根数并弹出边线按照下层筋先铺短向筋,后铺长向筋,上层筋先铺长向筋,后铺短向筋的顺序排筋b.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基础梁,梁内钢筋通长连接,接头位置、接头数量等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基础梁以短跨方向梁为主梁)。

      基础梁就位后,绑扎底板上层钢筋网片,要保证马凳的设置符合要求c.在基础梁钢筋就位后进行二次放线,以便控制墙、柱插筋位置在基础梁上柱位置增设柱限位箍筋一道,在基础梁上有墙体的位置沿墙方向增设 2 根限位钢筋(钢筋规格同墙身水平筋),以控制墙体竖向钢筋的位置再将墙、柱插筋伸入基础梁内(到梁底,平直弯钩部分为 150mm)绑扎牢固,并与限位钢筋绑扎基础梁内要设 3 道柱箍筋,插筋要长短错开,上部用支架固定垂直2、墙筋绑扎工艺流程:修整插筋 → 绑扎暗柱筋 → 绑扎暗梁筋 → 绑墙竖向筋 →绑墙横向筋①钢筋绑扎按基层砼面层上弹出的墙身线,校正整理插筋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发现移位,可将其按 1:6 的比例调整,使其就位②先立 2-4 根墙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部绑两根横筋,注意最下一根筋自砼面 5cm 起线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先绑竖筋后绑横筋如墙过长,水平筋应搭接在墙1/3 跨的位置,搭接长度≥36d,搭接部位绑不少于 3 道扎丝,两端锚入墙内或柱内不少于 30d(详见相关图集)③双排筋间要绑 Ф6 的“S”型拉接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呈梅花型布置,并勾住最外层钢筋,剪力墙底部的拉筋适当加密。

      ④在墙筋外侧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双向间距 800mm 布置,确保保护层厚度⑤根据墙身控制线,焊接墙体顶模限位钢筋,长度等于墙体厚度,控制水平间距不大于 400mm⑥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水平梯子筋,来固定伸出筋的间距,墙体砼浇筑时派专人看管钢筋,浇完后立即对钢筋进行调整、清理3、顶板筋绑扎①板筋绑扎时要先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出钢筋位置线,第一根板筋距梁边的距离为 50mm再按位置线先摆放主筋,后摆放分布筋分清楼板筋是双向受力筋,还是单向受力筋楼板底部筋布设方法,原则上短跨向的钢筋在下②地下室顶板的双层钢筋网之间设马凳,纵横间距均为 1m 放置高为:H=板厚-钢筋保护层 当顶板为单层钢筋网片时,在板边负筋与底板筋形成的双层网间设置马凳,每间距 1m 设 1 根③板筋外围交叉点要全部绑扎,内部交叉点可隔个绑扎,绑扎用八字扣,负弯矩筋交点要全部绑扎,板筋绑扎完成时安装预留、预埋也要配合完成4、楼梯钢筋绑扎楼梯钢筋绑扎时,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将钢筋摆放均匀后逐点绑扎,施工顺序为先梯梁后板筋主筋排好之后,排列辅筋,并进行绑扎要求主筋伸入梁的尺寸要足够最后按保护层厚度垫好垫块,使保护层得到保证。

      ㈥ 钢筋工程质量要求1、严格执行钢筋隐蔽验收制度,工地“三检”合格后,报监理、业主共同验收,验收时对钢筋的间距、接头、绑扎质量及保护层厚度重点检查2、质量标准:①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②钢筋表面清洁无老锈;③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④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 10%,且不宜集中;⑤允许偏差:a.钢筋加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