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元日古诗带拼音.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凯和****啦
  • 文档编号:266384472
  • 上传时间:2022-03-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0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元日古诗带拼音 元日这一首(古诗)是我们古代出名诗人(王安石)的著作,描述的是春节的种种景象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元日古诗赏析,接待阅读参考! 原文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蜕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春风把暖洋洋的暖气送入屠苏酒,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元日赏析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映照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达出年节的快乐气氛,富有浓重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向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探讨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由于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起因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留神到,这首诗表达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弥漫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发愤精神,是由于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出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弥漫信仰,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宛如“春风送暖”那样弥漫活力;“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头,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达了诗人对变法告成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古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全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达得含而不露 — 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