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项化工项目.doc

122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35957872
  • 上传时间:2022-09-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8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1、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2、年产5万吨1,4-丁二醇项目3、年产30万吨烧碱和3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4、气化岛项目5、年产15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6、年产52万吨尿素项目7、年产30万吨尿素项目8、年产40万吨醋酸项目9、年产10万吨环氧乙烷项目10、年产2万吨脲醛树脂项目11、年产5万吨脲醛树脂(UF)项目12、年产4万吨聚甲醛项目13、年产1万吨多聚甲醛项目14、年产5万吨三氯氢硅项目15、年产3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16、年产5万吨环氧氯丙烷项目17、年产2万吨氯化石蜡项目18、年产3万吨四氢呋喃项目19、年产10亿立方煤制合成天然气项目20、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21、年产6万吨有机硅项目1、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一、产品简介乙二醇(简称EG)又名甘醇、乙撑二醇,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此外还可用于涂料、照相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行业,用作过硼酸铵的溶剂和介质,用于生产特种溶剂乙二醇醚等,用途十分广泛 目前国内外大型乙二醇的工业化生产都采用环氧乙烷直接水合即加压水合法的工艺路线,生产技术基本上由英荷Shell、美国Halcon-SD以及美国 UCC三家公司所垄断。

      近年来,随着聚酯纤维、聚酯塑料和防冻液等对乙二醇的旺盛需求,人们开始致力于乙二醇新合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Shell公司、UCC公司、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等相继开发了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制乙二醇生产技术;Halcon-SD、UCC、Dow化学、日本触媒化学以及三菱化学等公司相继开发了碳酸乙烯酯法制乙二醇生产技术;另外,由于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和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美国UCC以及日本宇部兴产等公司也开展了由合成气制乙二醇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鉴于国外的技术封锁,我国学者在煤基制乙二醇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性的研究,2009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我国自主研发世界首创的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工业化示范项目获得成功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与江苏丹化集团、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鉴定专家委员会指出, 该成套技术拓宽了乙二醇生产的原料范围符合循环经济“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原则 工业试验装置稳定运行具备了进一步建设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装置的条件目前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应用该技术正在内蒙古通辽市建设世界首套 20万 t/a示范装置该项目是我国煤化工重点示范工程之一 ,2009年底正式建成投产。

      其中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被认为是今后乙二醇最有发展前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二、市场分析1、国外乙二醇装置建设情况早期乙二醇主要产地为北美,但近几年大厂纷纷停产亚洲地区乙二醇的生产持续增长,于2007 年亚洲取代北美成为全球乙二醇主要产地亚洲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地区,而且供应紧张目前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的乙二醇新增产能几乎都集中在中东和亚洲地区, 世界乙二醇生产中心正在向中东和亚洲地区转移2、国外乙二醇市场情况2007 年世界乙二醇市场需求量为1523×104t , 52.33 %的乙二醇应用于聚酯纤维领域, 25.33 %用于生产包装聚酯树脂, 10.43%用于生产汽车冷却系统中的抗冻剂, 其余分别应用于聚酯薄膜以及金属加工业中水溶性润滑剂、增湿剂、炸药等2002 年至 2007 年乙二醇产量持续增长,平均增长速度为 4.74 %, 但产量增长速度明显低于需求增速, 因此世界乙二醇市场供应一直比较紧张随着一系列新增能力在沙特、伊朗等地投产 , 世界乙二醇市场供需状况将逐渐得到改善 , 预计 2012年全球乙二醇需求可得到平衡3、国内乙二醇装置建设情况国内乙二醇装置从 1984 年燕山石化引进的第一套大型乙烯氧化法生产线开始 , 此后迅速发展。

      国内乙二醇产能和产量不能满足实际消费需要, 目前有多家企业准备新建或扩建生产装置,(1) 进口状况虽然我国乙二醇产能和产量近几年总体增速较快 , 但由于聚酯等行业需求强劲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2006 年进口量为251.6 ×104 t , 2007 年进口量为339.1 ×104 t , 我国乙二醇进口数量年均递增 34.07 %, 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旺盛2007 年我国乙二醇进口最多的是江苏省 , 其次是浙江省、上海和广东省 , 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78.6 %, 因此华东、华南地区是我国乙二醇最大消费地区加拿大为我国乙二醇最大进口来源地区, 其次为沙特、中国台湾和美国2) 乙二醇消费情况2006 年表观消费量突破300×104t , 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国; 2007年表观消费量为 431.4 ×104 t2005 年至2007 年乙二醇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21.12 %; 1996 年至 2007 年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为23.28 %1996年至 2007 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 36.58 %, 产量年均增长率为 8.51 %, 进口量增长率大大高于产量增长率。

      因此我国乙二醇自给率从1996 年的 69.5 %下降为 2007年的 22.0 %尤其是最近几年 , 国内乙二醇生产的增长远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增长 , 导致供需矛盾严重我国聚酯产业快速发展 , 成为拉动乙二醇产需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乙二醇生产的发展取决于聚酯产品的发展预计到 2010年, 我国乙二醇产品的需求量将达到 570×104 t 左右, 占亚洲市场的45%, 占全球量的 25 %, 但国内产量仅能满足 260×104t 左右的需求 , 届时乙二醇短缺量将达到 300×104 t 以上,自给率不足50 %三、项目建设优势分析本项目拟建设在位于鹤壁市老城区西南部的鹤壁市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内项目建设优势如下:1、交通优势国家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穿过鹤壁市区,汤阴-鹤壁、新乡-荷泽、汤阴-濮阳铁路分布两侧,并与京广铁路互为贯通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壁至濮阳高速公路、鹤壁至辉县高速公路、山西壶关至河南台前省级干线公路构筑了豫北的公路“十字”交通枢纽集聚区规划的铁路专用线可通过河南煤化集团鹤煤公司七矿区的铁路专用线与京广铁路相连接,公路有S302省道葛嘴线(濮阳葛口—安阳嘴上)二级公路、S322省道大海线(鹤壁大河涧—濮阳海通)二级公路、Y008西环线(时大线山城区西环城段)二级公路等,和国道、高速公路主干道相连,能够为本项目提供良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条件。

      2、区位优势鹤壁市位居河南省北部,处在晋冀鲁豫四省十四市的经济协作区的中心,据经营四方的便利,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以鹤壁五百公里为半径涵盖消费人口4亿多,为在鹤壁市大力发展化工产业提供了优越的区位优势条件3、煤炭资源优势鹤壁煤炭资源累计探明储量13.5亿吨,现有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预计到2010年,河南煤化集团鹤煤公司煤炭的总生产能力将会达到1290万吨,到2015年,企业煤炭的总生产能力将会达到1420万吨4、电力优势鹤壁现有大型发电企业4家,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47万千瓦,年发电量130亿度在规划的集聚区周边有220千伏桃园变电站和220千伏灵山变电站距离集聚区最近的110千伏变电站有南郊变电站、锦绣变电站和冷泉变电站,其中南郊变电站距离集聚区仅2千米5、供水优势鹤壁市境内现有中小型水库20座,总库容286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502万立方米刚刚建成的盘石头水库总库容达6.08亿立方米,兴利调节库容2.825亿立方米,该水库分配给鹤壁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为1.35亿立方米国家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流经鹤壁市境内,为鹤壁市提供的用水指标为1.65亿立方米河南煤化集团鹤煤公司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年处理水量3294万吨已竣工投运。

      以上水源为化工项目提供了供水保障6、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势按照园区公用工程一体化要求,集聚区内建有污水处理厂一座;规划建设有仓储区,内设铁路专用线和煤炭专用装卸站台、固体成品装卸站台、液体物品装卸站台,并配套建设有干煤棚、成品库和液体罐区等仓储设施;规划配套建设自备热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为2×300兆瓦,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投资 7、产业优势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在宝山集聚区大力发展甲醇及其下游煤化工项目,是鹤壁市规划的支柱产业当地已有年产50万吨甲醇线,在建的年产60万吨甲醇计划2010年竣工投产,为乙二醇的合成提供原料保障8、政策优势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在税收政策、行政服务、发展环境、资源保障、土地使用、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对化工产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这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四、投资及效益分析总投资21亿元,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5亿元,可实现利税4.5亿元五、合作方式独资、合资联系人:王文清、陈国华联系:0392-32555332、年产5万吨1,4-丁二醇项目一、产品简介 1,4-丁二醇(BDO)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工程塑料及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弹性纤维、聚四亚甲基乙二醇(PTMEG)、聚氨酯(PU)、四氢呋喃(THF)、γ-丁内酯 (GBL)、溶剂领域,以及制药和化妆品工业。

      1,4-丁二醇还可用于生产N-甲基吡咯烷酮(NMP),己二酸,缩醛,1,3-丁二烯及线性UP的链促进剂由于PU弹性纤维、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PTMG)和PBT的迅速发展,刺激和推动了1,4-丁二醇的生产与发展,2006年全球BDO生产能力为160万吨/年,其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2%,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化工产品之一在全球丁二醇消费量中,THF占35%,PBT占34%,GBL占12%,TPU占12%,COPE占4%,其他占3%随着中国PBT、PU、GBL、PVP及氨纶等的发展,对1,4丁二醇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国内的供应量很小,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二、市场分析许多新工艺的开发和衍生物需求的强劲增长,促使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量装置摆脱瓶颈制约2002年全球BDO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2006年BDO生产能力为160万吨/年,生产主要集中在几个较大的生产商手中,其中产能最大的是巴斯夫公司(32.5万吨/年),其次还有Lyondell、ISP、杜邦和SISAS公司,装置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地目前全球BDO生产能力虽然有一定的过剩,但地区差异很大预计2010年以后,东亚(包括日本)地区的BDO生产能力都不能满足其快速发展的需求,是净进口地区。

      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始开发1,4-丁二醇技术,后来由东北制药厂和上海吴淞化工厂利用国内开发的Reppe法技术建成百吨级生产装置,直到八十年代初我国的生产装置能力只有300吨/年2002年国内正常生产BDO企业只有2家,产能约为3.5万吨/年,其中有山西三维集团2.5万吨/年装置和胜利油田的1万吨/年装置(2002年底重组)2002年国内BDO总产量只有2万吨,随着2002年山西三维集团BDO装置的投运,大大缓解了国内BDO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但近年PU和PBT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BDO进口持续增长2000年我国进口其他二元醇(BDO为主,约占50%-60%)为2.93万吨,而2003年1-10月已经猛增至7.25万吨,国内BDO的自给率不足33% 我国PU、PBT、THF的不断发展,带动了BDO需求的快速增长2000年我国BDO的直接需求量仅为3.7万吨左右,2001年达到5.9万吨,2002年增长到7.1万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