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病学总论和法律相关问题(2015年).ppt
97页1 精神病学总论及相关法律问题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精神病学教研室 蒙华庆 2 精神病学总论 3 症状→疾病→病人 医匠→医师 →大师 学知识→做学问→做事做人 教书匠→老师→导师 4 精神病学的主要分支 • 临床精神病学(clinical psychiatry) • 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 精神遗传 精神生化 精神电生理 精神药理 影象学等 • 社会精神病学(social psychiatry) • 儿童精神病学(children psychiatry) • 老年精神病学(psychiatry of old people) • 司法精神病学(forensic psychiatry) . . . . . . . . . 5 精神病学相关的概念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指各种致 病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和社会 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下所导致的精神活动的失 调或异常活动的总称 6 精神病学相关的概念 精神病(psychosis)是指在认知、情感 、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有明显障碍,致使患者 歪曲地反映现实,不能适应正常的生活;具 有危害自身和社会的行为者,临床上又称重 性精神障碍。
7 精神病学相关的概念 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该概 念的内涵与外延均与精神障碍相似 ,在国内临床实践中更习惯使用“ 精神疾病” 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是一个 涉及内容非常广泛的领域,涉及个 体准确的自我评价、个体的工作能 力、社交能力、个体与他人保持亲 密关系的能力、个体对于环境的适 应能力、个体的愉快体验以及个体 的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8 脑器质性精神病 器质性精神病 精 精神病 症状性精神病 神 “功能性”精神病 疾 神经症 病 精神发育迟滞 人格障碍 9 精神状态正常与否的判断标准 10 正常精神活动的三大功能 1. 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 生存发展 2. 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正常地肩负责 任,使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 使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 规律,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 生存的环境条件 11 丧失了正常功能的精神活动的三大 功能,因此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 而且以其异常的精神特点,随时破坏 人的身心健康 12 精神状态正常与否的判断标准 • 常识性的区分 • 标准化的区分 • 心理学区分的三原则 13 常识性的区分方法 1. 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 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 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14 标准化的区分 •1、个人经验标准 •(1)本人的主观感觉:自己不舒适或不能接受,不能 自我排解的心理现象(他人不一定能察觉或发现) •(2)他人的经验和知识:自己未发现或否认有心理异 常,他人根据经验或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发现有精神 异常。
• 如有上述二种情况,提示为精神异常 15 标准化的区分 • 2.统计学标准 • 根据心理特征偏离均数值的程度来判定,注意: • (1)智力超群不能认为异常; • (2)有些心理测定不呈正态分布; • (3)心理测定受影响的因素多因此这一标准是 相对的 16 标准化的区分 • 3.医学标准 • (1)有无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基 • 础(如AD,各种器质性精神病等); • (2)有无精神病理学基础 • 4.社会适应标准(人格障碍为例) 17 标准化的区分 • 5.时间标准 • (1) 某些行为、习惯或观念是从小就有还是某 个时候开始变化而出现 • (2)对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 18 标准化的区分 • 6.程度标准 (1)相对程度:现实刺激的程度与其作出的反 应的程度及其两者之间的协调性 (2)绝对程度: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19 标准化的区分 7.文化人类学标准 • 如宗教信仰或迷信 • 8.文化水平标准 9.统一性与协调性原则标准 • 能否作出合理的解释,或与当时的客观环境和心 理背景的联系 20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即“心理是客观 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有理由提出以下 三原则,作为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 1.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1 精神医学发展历史 蛮荒的史前时代 漫长的中世纪 公元500-1400 无生命权 22 精神医学发展历史-文艺复兴时代(14-17世纪 ) 完全约束的生命权 23 精神医学发展历史-浪漫主义时代 (18-19世纪) 感觉隔离疗法 冰水休克疗法 旋转休克疗法 Dr. Phillipe Pinel (1745-1826) 与外界隔离的生命权,最原始的躯体治疗 24 这把铁锁一直没能打开,直到20世纪中期 25 控制危险性 减少自杀 促进个人卫 生状况 1950年前没有专 门的药物 降低阳性症 状; 去机构化去机构化 五十年代以来 传统抗精神病 药问世 使阳性症状降 到最小 减少复发减少复发 1960-1990 优化经典药物治 疗方案,开发长 效剂型 1990年开始非经 典药物时代 降低不良反应,控制 阴性症状 延长稳定期 改善偏见和疾病耻感改善偏见和疾病耻感 90年代末以来优化非 经典药物,新剂型, 新分子 改善认知;促进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功能 回归社会生活回归社会生活 伴随着心理、 社会综合干预 措施的发展 26 精神病患者的昨天、今天、明天 社会学意义 • 邪恶的人有罪的人疯子患病的人我们中一员 医学意义医学意义 FunctioningFunctioning ----- 控制症状 回归社会生活 恐惧、仇恨 、打击、惩 戒、耻感 同情、接纳 关爱、帮助 以疾病为以疾病为 中心中心 以人为以人为 中心中心 27 中国精神卫生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精神疾病的需求和治疗现状-1(1990) 估计病例数(百万) 治疗比例(%) 抑郁症* 16.2 10 双相疾病 4.5 10 分裂症 * 4.4 30 强迫症 13.3 1 酒依赖 5.6 ? 惊恐障碍 6.6 10 癫痫 5.1 50 自杀/伤 2.2 ? 其它 8.3 ? 28 中国精神卫生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精神疾病的需求和治疗现状-2 1、精神疾病的识别率低 2、精神疾病的未治率低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 每个社区几乎每四个人中有一人患有确定的精神障碍 这些病人中只有一半去看过病看过病的人中只有一半被 诊断出来诊断出的病人中只有一半得到适当治疗。
29 中国精神卫生所面临的问题 重性精神障碍的防治体系 全民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 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机构 社区的建立、健全与完善 30 精神病学的发展和趋势-1 •研究领域:宏观和微观的研究共同发展 •治疗领域生物学治疗和心理治疗共同发展 •医院治疗和社区康复共同发展 •专科医院向综合医院共同发展 •中国在近10年内的发展情况 机构增加 认识提高 政府重视程度增加 •1999年精神卫生高层动员会,2001年第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 31 32 精神病学的发展趋势-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竞 争日趋激烈,人们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心理疾病的发生 率呈快速增长趋势此外,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 观念,健康观念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对心理卫生的需求也 越来越旺盛因此,WHO预言: 心理卫生将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题! 心理疾病将成为21世纪的全球流行病! 33 精神障碍的流行学 国外研究表明 大约25%-30%急诊病人可能是由于精神障碍 方面的原因, 在美国, 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将在其 一生中住进精神病院, 约1/3-1/4的人群将因精神 健康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34 1990年全球疾病负担排序 1、下呼吸道感染 2、产期疾病 3、腹泻 4、AIDS 5、抑郁症 35 全球精神障碍所致疾病负担的排位 全球高收入低收入 重症抑郁症424 酒依赖17420 双相情感障碍181419 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 碍 221224 强迫症281827 痴呆症33941 药物依赖411745 惊恐障碍442948 36 全球疾病负担中精神疾病的情况 年龄15-44岁组中,负担占前10位的疾病中,有5项为精 神疾病: 1、抑郁症(10%) 2、自杀 3、双相情感障碍 4、精神分裂症 5、酒精及药物依赖 37 1990年中国的疾病负担 • 精神疾病和自杀 18% • 外伤和车祸 12.9% • 心血管疾病 11% • 呼吸系统疾病 10.7% • 恶性肿瘤 8.7% • 传染性疾病 7.5% • 其它 32.1% 38 1990年中国疾病负担中大于1% 的疾病 1、肺梗塞 2、抑郁症 3、下呼吸道感染 4、脑血管病 5、自杀 6、缺铁性贫血 7、冠心病 8、跌伤 9、溺水 10、车祸 11、肝癌 12、双相情感障 14、腹泻 15、胃癌 16、肝硬化 17、哮喘 18、精神分裂症 19、先心病 20、强迫症 21、风心病 22、关节炎 23、肺癌 25、营养不良 39 中国的疾病负担-1 (2020),(>1%病种) 1、肺梗塞 7、肝癌 13、肝硬化19、风心病 2、脑血管病 8、胃癌 14、跌伤 20、下呼吸道 3、抑郁症 9、肺癌 15、痴呆 21、感染 4、车祸 10、食道癌 16、强迫症 22、结肠癌 5、冠心病 11、双相疾病 17、哮喘 23、溺水 6、自杀(伤) 12、关节炎 18、分裂症 (合计73.1%) 40 中国的疾病负担(2020)-2 与1990年相比的前5位排序变化 序号 1990 2020 1 慢性肺梗塞 慢性肺梗塞 2 抑郁症 脑血管病 3 下呼吸道感染 抑郁症及自杀 4 脑血管病 车祸 5 自杀(伤) 冠心病 41 中国的疾病负担(2020)-3 比1990年负担减少的主要病种: 下呼吸道感染 缺铁贫血 营养不良(>70%) 结核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