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黄州快哉亭记》译文及赏析.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1414443
  • 上传时间:2021-12-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黄州快哉亭记》译文及赏析苏辙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因其高超的艺术技巧, 历来被人推崇备至,公认是一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 密结合并融为一体的好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黄 州快哉亭记》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黄州快哉亭记》作者: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 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 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 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 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 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鸳,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 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 ”玉之言盖有讽焉夫 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 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 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 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 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 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 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粗体文字下面有“词语辨音”](本文现已被编入高中语文教材)注音沅(yuan)沔(mian)子瞻(zhan)东西一舍(she)风开 云阖(h6)舟楫(ji)变化倏(shH)忽草木行(hang)列皆 可指数(shu)睥(pi)睨(ni)骋(cheng)鸳(wu)飒(sa) 然而风何与(yu)焉会(kuai)计蓬户瓮(wing)牖(y&u) 濯(zhu6)长江之清流,揖(yf)西山之白云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sheng)者【注释】【江出西陵】江,长江出,流出西陵,西陵峡,又名夷陵峡,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宜昌西北始】才【奔放肆大】奔放,水势疾迅肆大,水流阔大肆, 极,甚南合沅、湘,北合汉沔(mi^n)】沅,沅水(也称沅 江)湘,湘江两水都在长江南岸,流入洞庭湖,注入长 江汉沔,就是汉水汉水源出陕西宁羌,初名漾水,东流 经沔县南,称沔水,又东经褒城,纳褒水,始称汉水汉水 在长江北岸。

      益张】更加盛大赤壁】赤鼻矶,在现在湖北黄冈城外,苏辙误以为 周瑜破曹操处浸(jin)灌】浸,灌,意思都是“注”此处指水势 浩大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清河,县名,现在河北清 河张君梦得,张梦得,字怀民,苏轼友人齐安,宋代黄 冈为黄州齐按郡,因称谪,贬官居,居住即】就着,依着胜】胜景,美景亭之所见】在亭上能够看到的(范围)所见,所看 到的景象一舍(sh古代行军每天走三十里宿营,叫做“一舍”风云开阖(h6)】风云变化意思是风云有时出现, 有时消失开,开启阖,闭合倏忽】顷刻之间,一瞬间,指时间短动心骇目】犹言“惊心动魄”这是指景色变化万端, 能使见者心惊,并不是说景色可怕这里动和骇是使动用法 解释为:使……惊动,使……惊骇【不可久视】这是说,以前没有亭子,无休息之地, 不能长久地欣赏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现在却可以在亭中的几旁席 上赏玩这些景色几,小桌,茶几举目而足】抬起眼来就可以看个够草木行列】草木成行成列,形容草木繁荣指数】一一指点长洲】江中长条形的沙洲或江岸故城之墟】旧日城郭的遗址故城,指隋朝以前的 黄州城(唐朝把县城迁移了)墟,旧有的建筑物已被毁平 而尚留有遗迹的空地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曹操(字孟德)、孙权(字 仲谋)所傲视的地方。

      睥睨,斜视的样子,引申为傲视赤 壁之战时,曹操、孙权都有气吞对方的气概周瑜、陆逊之所骋鸳(chengwu)]周瑜、陆逊均为 三国时东吴的重要将领周瑜、陆逊活跃的地方周瑜曾破 曹操于赤壁,陆逊曾袭关羽于荆州,败刘备于夷陵,破魏将 曹休于皖城骋鸳,犹言“驰马”,形容他们驰骋疆场称快世俗】使世俗之人称快称快为使动用法,使…… 称快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宋玉有《风赋》, 讽楚襄王之骄奢楚襄王,即楚顷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 宋玉、景差都是楚襄王之侍臣兰台宫,遗址在现在湖北钟 祥东从,使……从快哉此风】特殊句式,主谓倒装,应为“此风快哉”, 解释为这风多么让人感到畅快啊!【当】迎接【盖有讽焉】大概有讽谏的意味在里头讽,讽喻 宋玉作《风赋》,讽楚襄王之骄奢焉,兼词于之,在那里人有遇不遇之变】人有遇时和不遇时的不同时候 遇,指机遇好,被重用与(yii)】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使其中不自得】使,假使中,内心,心中自得, 自己感到舒适、自在病】忧愁,怨恨以物伤性】因外物(指环境)而伤害天性(本性)适】往,去患】忧愁 【窃会(ku^i)计之余功】窃,偷得,这里即“利用”之意会计,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

      余功,公 事之余自放】自适,放情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蓬、瓮,名词作动词濯】洗涤揖】拱手行礼这里的意思是面对(西山白云)自适】自求安适适,闲适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此,指“连 山绝壑,长林古木”等快哉亭上所见景物骚人思士,指心中 有忧思的人胜,承受,禁(jin)得起乌睹其为快也哉】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乌...... 哉,哪里 呢乌,哪里赵郡】苏辙先世为赵郡栾城(今河北赵县)人【朔】夏历每月初一望】每月月圆时,即十五晦】夏历每月最后一天译文】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 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 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 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 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 亭”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 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在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 如梭;在夜间,水中生物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 化万端,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我能在小桌旁边 的座位上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 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 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

      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至于长江岸边古城的废墟, 是曹操、孙权傲视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陆逊驰骋战场的地 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让世俗之人称快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 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 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 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 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 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 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 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 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 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 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 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 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现在,张梦得不因为被贬官而感到忧愁,利用征收钱 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 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 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 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 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 摇,明月高照,这些都会成为诗人游子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 忍受的原因,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元丰六年^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赏析】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 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 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 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 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 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 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 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苏辙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因其高超的艺术技巧, 历来被人推崇备至,公认是一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 密结合并融为一体的好文章最能体现苏辙为文纤徐(从容 缓慢)条畅(通畅而有条理)、汪洋(气度宽宏)澹泊(不 追求名利)的风格,就同他的为人一样这篇文章由写景叙 事入手,而后转入议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过渡口然, 不露痕迹写景,能曲肖其景,但又不实不死,做到情景俱 出,境界深远,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叙事,能于简要之中 插入闲情,磊落跌宕,分外远致这篇文章最杰出的地方, 还在于它的议论文章就同样的“风”,因帝王、庶人生活、 思想之不同而感觉殊异的事实,得出“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 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结论。

      立 论正确,论证有力,结论无可辩驳,令人信服论如析薪, 贵能破理”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要能破理,立论首 先要正确,要“贵是而不务华”汉•王充《论衡•自纪》)《黄 州快哉亭记》以人对外物的感受是千差万别、因人而异的事 实立论,这无疑是正确的立论“贵是”,就要贵在正确揭示 事物的本质要能破理,在论证过程中还应做到,所“考引事 实”必须“不使差忒”宋•洪迈《容斋随笔》)苏辙在文章中 征引楚襄王兰台披襟当风故事,作为论证的例子,故事的出 处在宋玉的《风赋》(见•梁•萧统《昭明文选》),确凿无误, 足可传信最难能的是,这篇文章的议论始终带着情韵,故 虽有一股愤懑不平之气贯注其间,却不显出俭父面目风无 雄雌之异 而风何与焉”“连山绝壑 乌睹其为快也哉! ” 等等议论就是这些议论都近乎于言情,近乎于绘景,显得 情韵十足,无丝毫议论常有的逼人气势唯其如此,文章纤 徐条畅,汪洋澹泊的总体风格,也就不致因这些议论而遭受 贬斥本文通过记叙取名为“快哉亭”的原因,借题发挥,劝 慰在谪居生活的张梦得和苏轼,“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 将何适而非快”当时苏辙也在贬中,写作此文,亦有之意作者在本文中畅言“快哉”二字,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 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 “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 而独得其快。

      文章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 情、议论熔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 淋漓尽致作者借物抒怀,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远离尘世、自寻 其乐,而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 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不以 物而伤性”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应注意到,作者的快意之情中 含有不平之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