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六中校园文化建设材料(文)3600字.docx
16页通州六中校园文化建设材料(文)3600字 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引领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 常恩元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始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多年来,在大力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努力挖掘校训、校歌、校旗、校徽、校风、教风、学风育人作用的同时,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教育性、知识性、主体性、群众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围绕 “主体参与——自我体验型德育模式”的构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与启迪,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一、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此,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和引导未成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既是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创造先进文化的场所,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和科学地育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永恒的追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西方不良文化的入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消极腐败现象的屡禁不止等,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其危害小处讲关系到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人生追求,大处讲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构建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校主流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当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指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1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十大精神学、议、改”活动学”帮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民族精神的实质,增强责任感;“议”通过讨论分析,对照十大精神找不足;“改”落实行动,改进不足,并引导学生树立“今日争做优秀中学生,明日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举办“读英雄的故事”征文演讲活动,在读、写、讲的过程中,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使其成为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组织学生摘抄传统美德格言,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与传统文化围绕“八荣八耻”,深入开展“知荣辱、立志成才”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内设立“八荣八耻”教育专栏;利用国旗讲话,宣讲“八荣八耻”,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利用校园广播、电视举办专题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分清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开展班级“八荣八耻”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改进不足除此之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激励学生追求美好的人生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确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石,北京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动计划(2005——2010)》中,将“规范行为习惯”列为首都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以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政治工作外更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活动育人,尤其是自我教育活动,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守纪习惯,在学生中我们举办全员参与的“守则、规范、 2校规、校纪”知识竞赛,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学校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清楚中学生应如何学习、生活,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知道是与非,从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和自律意识利用广播、旗下讲话、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守则、规范、校规、校纪”,明理导行举办“我与规范”主题班会及专题讨论活动,提高学生对守则、规范、校规、校纪的认同感围绕“守则、规范、校规、校纪”的贯彻落实,组织学生参与《班规》、《班级公约》的制订、征集活动,通过定公约、守公约,达到规范、约束行为之目的,从面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举办班级模拟法庭,通过角色扮演,强化学生的守法、守纪意识,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由外因催化到内因自觉的角色过渡另外,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我们还深入开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并先后举办了“校园不文明行为摆查找”;“文明与我,我与文明”专题讨论;“我身边的礼仪故事”征文演讲;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字仪式;“改陋习、树新风、争做明六中人”绘画作品征集;“小手拉大了共创文明家庭”等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对学生品德的塑造和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导向作用,并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三、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陶冶学生的情操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一个可能使出他全部精力的活动,他将感到一种本能的冲动,因为这正是自然使他的能力得以完善的道路”坚持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出发,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体验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具体体现近些年,我们根据学生的需要,先后创建了学校艺术节、合唱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活动学生通过艺术节、合唱节学到了技术技艺,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找到了成功与自信通过科技节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科技素养以及实践的能力通过体育节强化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和拼搏精神尤其是体育节已成为学校规模最大、最隆重、最受学生喜欢的节日90%以 3上的参与率,体育节前的体育知识讲座;入场时的班徽、班训展示;人性化的项目设置;“运动会后谈收获”、“体育与学习”、“拼搏让我成功”主题班会;文明观众、优秀运动员的评选等活动,使体育节的育人功能得以彰显,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四、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论认为“体验使道德教育与体验者发生实际的情感关联,使体验者经历感动;体验使道德教育的存在形态与价值形态取得一致;体验可恢复道德教育实践过程的道德性;体验使体验者对道德规范发生切己的理解和领悟;体验有助于体验者融通生存实践的关系,达成一定的道德境界;体验中可以生成新的道德,达成新的道德境界”为此,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经常性的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是学校德育创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目前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先后建立了体育、音乐、美术、车模、航模、电子、手工制作、文学社等兴趣小组或学生社团10余个,通过参与兴趣小组和社团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使学生在主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感受了“付出与收获”,尝试了“成功与失败”,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在创造性的活动中,使学生体味到了“耕耘与收获,培养了学生严谨、踏实的作风;在集体性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活动的交流中,使学生体会了“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总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及良好校风的形成,并成为学校育人的一大特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家长的好评今后我们还会加倍努力,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精神,使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联系人:常恩元电 话:13651134208 69553105—8037(办) 69553105—8005(宅) 邮 箱: cey218@4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材料 6000字全盟校园文化建设经验材料以魅力凸现学校个性 用文化塑造师生灵魂音德尔第二小学20xx年2月以魅力凸现学校个性 用文化塑造师生灵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音德尔第二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大潮奏着激昂的乐章,将开拓者探索的辛苦和汗水凝结成丰盛的成果让校园文化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这就是音德尔第二小学校园文化的追求——题记20xx年,根据盟教育局出台的《兴安盟教育局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扎赉特旗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我校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蒙元文化为特色,以创建优化、美化育人环境为重点,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物质文化篇——凸现教育的无穷魅力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领导小组”,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并制定了“音二小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组织了有艺术特长的老师进行了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了校园环境,做到了步步有景,处处育人,让蒙元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多彩校园处处体现教育,让学校成为蓓蕾绽放的花园我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物质环境与校园的精神氛围和独特个性相适应,能够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校园精神,形成一个能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外部环境 走进音德尔第二小学,映入眼帘的是有着充满蒙元文化韵味的校园大门,校舍建筑;富有教育意义的雕塑、假山;教学楼两侧烫金的校风,体现了我校的办学思想和整体风貌还有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大型艺术壁画都充分体现了我校的蒙元文化特色二是学校文化具有强烈的育人功能,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品德的陶冶有导向作用,所以我校在“硬件”建设中注重了“硬件”的功能开发,做到了一屋一舍都“说话”, 1一花一木都“关情”,体现出强烈的教育性,努力实现了每一寸土地都有管理的痕迹,每一处角落都有育人的功能我校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花园式环境+浓厚民族文化氛围”的学校,为实现学校的这一目标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环境育人的原则,功能合理、整体和谐的原则,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科学有机结合的原则,要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出发,以提高学校全员素质为目的,踏实有序地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近几年,我校投资了20余万元,对各教室墙壁、门窗进行了粉刷新建了全自动大门、门卫室、校史展览室、领操台、升旗台、篮球场、排球场、平整操场,新建花池草坪,修缮文化墙,布置高品位的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和各功能室文化同时师生自己动手,投工投劳,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活,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20xx年4月我校男教师冒着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用了十六天的时间新建300平方米的草坪,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感染了全校师生20xx年暑假期间后勤人员不顾自己的休息时间,不怕炎热到校平整垃圾,种植500平方米的韭菜和600平方米的药材,硬化宿舍楼周围的地面人人动手参与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加大了对校园的绿化工作,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如今走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