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县2012年传染病概况、2013年工作要求和手足口病、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会.ppt

76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91172612
  • 上传时间:2024-09-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2MB
  • / 7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道真县道真县20122012年传染病概况、年传染病概况、20132013年工作要求和手足口病、年工作要求和手足口病、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会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会道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道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股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股赵廷江2013年4月10日1 主要内容•一、2012年遵义市及道真县传染病发病情况•二、2008~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季度分析•三、近期传染病督导检查各乡镇存在的问题•四、2013年道真县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2 一、2012年遵义市及道真县传染病发病情况 (一)2012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发生 (二)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012年全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668例,死亡5例,报告发病率273.63/十万,死亡率0.75%报告发病率与2011年报病数(672例)相比下降0.60%; (三)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012年全县共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962例,与去年同期累计报病数(192例)相比上升401.04%其中以手足口病发病最多,为 736 例,发病率为 301.58 /十万,与2011年报告病例数(52例)相比上升1315.38﹪3 (四)目标任务•2012年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630例,报告发病率667.69/十万(以全县常住人244125人计算),与2011年报告发病(864例)上升了88.66%。

      •《2013年市卫生局与县卫生局目标责任书》要求:并行政区域甲乙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低于上年水平,维持无脊灰状态,麻疹发病率低于1/100万,手足口病死亡率逐年下降,继续实施消除疟疾行动;按照卫生部门和省卫生厅方案,实施传染病检查,完成监测任务4 (五)麻疹及7个重点传染病发病情况•全县2012年无麻疹病例报告•7个重点控制的传染病,除肺结核外,狂犬病、乙脑、伤寒/副伤寒、甲肝、新破、疟疾均无发病5 (六)2012年上升的传染病•1、病毒性肝炎中的: 丙肝:上升400%(5/1);•2、肺结核:上升7.14%(390/364);•3、猩红热:上升160%(13/5);•4、隐性梅毒:上升6.25%(17/16);•5、流行性感冒:上升1100%(12/1);•6、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上升16.67%(7/6);•7、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上升98.72%(155/78);•8、手足口病:上升1315.38%(736/52);•9、生殖器疱疹:上升200%(3/1);6 三、2008~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分析7 四、存在的问题(一)•1、对前一次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情况较差;如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的设置项目;开展检验项目的乡镇还是没有检验结果阳性登记本;狂犬病暴露人群登记本上疫苗厂家及批号的登记等;无疫情记录本;•2、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项目设置、登记不完整,个别乡镇无出入院登记本;开展检验影像的乡镇无检验影像阳性结果登记本; 3、处方与门诊日志登记吻合率较低,督导实践发现在90%以上的只有4各乡镇,60%-90%的有3个乡镇,在60%以下的有7各县镇;•4、乡镇普遍无传染病疫情分析,无院内通报,无异常情况处置机制与流程图;•5、缺自查机制,自查不及时;•6、卫生院对传染病防控培训内容较少,培训相关资料收集不全面;分级培训较差,效果不明显,部分村医对传染病的种类、报告时限和报告机制不够清楚;•7、无传染病迟报,部分乡镇存在传染病漏报现象;8 存在的问题(二) 2012年全县各乡镇无传染病迟报现象,漏报11例,其中玉溪漏报1例(肝炎)、上坝漏报2例(风疹)、三江漏报3例(手足口病)、洛龙漏报4例(手足口病)、三桥漏报1例(肺结核); •8、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完整率较低,针对订证的传染病未及时填写订证报告卡;•9、个别乡镇未保存3年内的传染病报告卡;•10、卫生院对本院传染病监测无监测档案。

      对村卫生室的督导监测无资料体现•11、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变动频繁,工作不能很好的衔接上,业务不熟悉;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任务较重9 四、2013年工作要点及要求•(一)工作目标•1.力争全县不发生甲类传染病;•2.全县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012年发病水平以内;•3.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4.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内;•5.手足口病发病、病死率逐步下降;•6.重点关注相关传染病(甲肝、伤寒副伤寒、手足口病等)10 (二)工作要求•1、医疗机构要加强内部培训:重点对卫生部印发的相关传染病行业诊断标准和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培训,提高医生对传染病诊断水平和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甄别能力,规范传染病的诊断与报告,减少误诊误报,降低手足口病病死率11 2、各级医疗机构认真做好门诊日志登记,提高门诊日志登记双向符合率,减少传染病漏报隐患 3、进一步完善检验、影像科室传染病异常信息反馈机制 4、进一步规范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设置,加强消毒,控制院内感染 5、做好手足口病监测标本采集和特殊传染病标本的采集,协助疾控部门做好相关传染病等流行病学个案调查12 手足口病监测与防控手足口病监测与防控13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2012年手足口病概况•2012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病例的诊断与报告•手足口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采样•重点人群及机构预防控制措施•健康教育宣传•培训•肠道病毒消毒方法14 2012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全市共计报告736例,重症1例,无死亡病例,实验室诊断56例(其中:EV71 6例占7.14%、CoxA16 49例占87.50%、EV 1例占1.92%)。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全县14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较高的县区(市)是玉溪465例、旧城44例、上坝38例、河口34例、忠信24例、大矸22例、隆兴19例、阳溪18例、棕枰16例、三江15例、平模15例、三桥13例、桃源7例、洛龙6例•时间分布:时间分布:1月0例、2月2例、3月28例、4月189例、5月290例、6月65例、7月14例、8月5例、9月1例10月8例、11月62例、12月44例15 2012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续)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续)•年龄分布:年龄分布:最小最小6月,最大月,最大15岁,岁,病例主要分布在0~5岁占病例总数的85.83%男女比1.68:1.•职业分布:职业分布:散居儿童占54.56%;学生及托幼儿童45.44%16 2013年发病情况年发病情况•截至4月9日24时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9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发病率与去年同期(57例)比上升59.64%•实验室诊断病例28例,EV71 5例,CoxA16 0例,其他肠道病毒12例,阴性3例17 存在的不足存在的不足•1.病例追踪管理存在不到位情况(督导发现)•2.部分地方的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调查处置欠规范,调查质量不高,个案填写不完整。

      •3.部分地方聚集性疫情处置欠规范,措施落实不到位•4.死亡患者存在就医不及时及展转就医现象死亡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时存在转诊不及时及漏诊 误诊情况;就医的医疗机构对其病情观察欠严密,重 症识别欠及时,部分病例用药及抢救欠规范•5.实验室阳性病例(1067例)大于网络报告实验诊断病例(630例)检验阳性结果未及时反馈至医疗机构•6.经费不足18 2013年工作要求年工作要求•1.加强病例管理:镇乡(村)对辖区内病例进行追踪登记管理,指导病家消毒;•2.各级医疗机构加强预检分诊,公共场所消毒,防止院内交叉感染;•3.乡镇定点接种室,接种前开展预检分诊,同时做好候种室消毒,防止交叉感染;•4.按要求完成手足口病首诊病例标本采集(每县每月5份,不足5例全采,月底送市CDC检验科);•5.做好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处置与采样(每起疫情至少采2份)送检;•6.做好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采样送检,调查要详细,特别是就诊经过19 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报告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报告•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的定义20 一、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21 •流行病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的单位可发生暴发,家庭可出现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22 二、手足口病的定义二、手足口病的定义•(一)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1、普通病例: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2、重症病例: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做出诊断重症病例分为重型和危重型(2010版诊疗指南)23 斑丘疹斑丘疹斑丘疹斑丘疹疱疹疱疹疱疹疱疹24 二、手足口病的定义(续)二、手足口病的定义(续)•(二)实验室确诊病例(二)实验室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核酸检验:核酸检验:咽拭子、疱疹液 等标本核酸检验阳性核酸检验阳性;是目前进行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方法•病毒分离:病毒分离: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 ,或疱疹液等标本分离病毒标本分离病毒,但是分离病毒的时间周期长•血清学检验:血清学检验:人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1:256,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肠道病毒特意中和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25 二、手足口病的定义(续)二、手足口病的定义(续)•(三)聚集性病例(三)聚集性病例•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26 疾病监测疾病监测•(一)疫情报告(一)疫情报告•自2008年5月2日起,纳入丙类传染病报告与管理。

      •1.个案报告个案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如为重症病例,请在“重症患者”处选择“是”;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请在“实验室结果”处选择相应的肠道病毒病原学分型信息•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2.聚集性病例报告聚集性病例报告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7 疾病监测(续)疾病监测(续)•((二)病原学监测二)病原学监测–开展病原学监测的目的,了解病原动态分布变化–所有重症和死亡病例均需采样–此外,以县为单位,每月最少需采集5例首次就诊的普通病例标本;当月县(区)病例总数少于5例时,全部采样–所有病例的采样均由医疗机构完成(重症病例由医疗机构协助CDC采样,聚集性病例由CDC采样),所采标本由医疗机构及时送至所在县CDC,再由县CDC按要求送市CDC检验科检测28 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采样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采样(一)现场调查处置(一)现场调查处置•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重症或死亡时,县级以上CDC要立即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处置。

      1、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1)聚集性病例调查:聚集性病例调查:了解聚集性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以分析流行因素,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要对首发或指示病例开展调查,填写《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2)重症或死亡病例调查:)重症或死亡病例调查:详细了解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发病就诊治疗过程、感染传播情况、病原检测结果,以分析重症及死亡病例的主要危险因素,填写《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3)专题调研专题调研 ((4)医疗机构要协助)医疗机构要协助CDC对病例进行流调对病例进行流调29 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采样(续)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采样(续)(二)(二)标本采集和检测标本采集和检测 (1)所有重症和死亡病例均要采集标本,可以采集咽拭子、粪便或肛拭子、疱疹液、脑脊液、血清等,死亡病例还可采集脑、肺、肠淋巴结等组织标本聚集性病例至少要采集2例病例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2)医疗机构负责样本采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指导医疗机构进行相关生物学标本的采集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本地的技术能力,对采集的标本开展核酸检测、病毒分离;不具备技术条件时,及时送上级机构进行检测30 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采样(续)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采样(续)•采样方法采样方法–咽拭子咽拭子:发病3天以内,塑料杆拭子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分别浸入含3ml病毒或细菌采样液的螺口塑料管中。

      –疱疹液疱疹液:用灭菌注射器针头将疱疹刺破后用灭菌棉签蘸取疱疹液,可采集多个疱疹液作为一份标本,装入放有3-5 ml病毒保存液的试管中–大便及肛拭子大便及肛拭子:大便可直接用棉签挑取,肛拭子现用棉签放入采样液后在采样管管壁挤压后,将面前插入患儿肛门内反复旋转后取出访日采样管内即可– –常用的采样液、病毒保存液为常用的采样液、病毒保存液为:pH 7.0~7.6的Hanks液或MEM/DMEM液或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保存条件:新鲜的临床采集标本应低温保存,-70℃最佳,无-70℃保存条件的可-20℃保存•送检要求:所有标本均需填写采样送检单带冰低温运送,及时上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31 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预防控制措施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现从三种情况提出相应防控措施要点:(一)散发病例的防控措施要点:(一)散发病例的防控措施要点: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均要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2、婴幼儿尿布要及时清洗、暴晒或消毒,保持家居卫生、通风、勤晒衣被。

      3、奶瓶、奶嘴及儿童的餐具使用前后充分清洗消毒;不让儿童喝生水和冷食物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6、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32 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预防控制措施(续)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预防控制措施(续)(二)(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防控措施要点: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防控措施要点: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同一班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该班停课10天;1周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各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该园停课10天3.要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要保持好个人卫生 4.教师、宿舍保持通风良好;定期对玩具、个人用品、餐具等进行清洗消毒5.定期对儿童接触的场所物体表面进行檫拭消毒,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立即洗手。

      6. 托幼机构应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33 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预防控制措施(续)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预防控制措施(续)(三)(三)医疗机构的防控措施要点医疗机构的防控措施要点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3、诊疗、护理手足口病病例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要及时消毒;4、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5、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治疗;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34 健康教育宣传健康教育宣传•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在政府领导下,与当地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短信、宣传单/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使5岁以下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等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掌握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强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卫生措施对于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动员托幼机构老师和管理人员、儿童家长成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主动参与者,形成群防群控。

      与重症或死亡病例发病前1周或发病后有共同生活、居住史的5岁以下儿童,要对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儿童的密切观察,出现症状要及时就诊和治疗35 培训培训各地要组织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手足口病防治技术的强化培训•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2010版)》–医疗机构的防控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病例定义与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采样、保存与送检 –防控措施–健康教育宣传36 肠道病毒消毒方法肠道病毒消毒方法37 一、环境消毒要点一、环境消毒要点•(一)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二)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三)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38 二、消毒方法的适用二、消毒方法的适用(1)•(一)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二)食、饮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三)生活用具、玩具、校舍、书籍: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四)患者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39 二、消毒方法的适用二、消毒方法的适用(2)•(五)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六)饮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七)灭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八)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九)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40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41 聚集性病例/暴发•聚集性疫情: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暴发疫情: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42 •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和小学等单位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报告,或在主动搜索或进行网络直报信息审核时,发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并做好记录•• 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通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 报告43 •发生聚集性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24小时内开展调查处置•• 发生暴发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搜索,时间为自首发病例发病前一周至调查之日,并填写《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见附表),上报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每起暴发疫情至少采集5 例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44 •医疗机构根据患儿病情,要求患儿居家或住院治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负责本辖区居家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随访工作,指导居家治疗患儿的家长或监护人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当出现重症病例 早期识别指征时(参见《肠道病毒71型(EV71) 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应当立即前往重症病例救治定点医院就诊,同时应当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住院 患儿应当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其他患 •儿发生交叉感染45 •出现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托幼机构应当加强晨午检和缺课追因等工作,对患儿使用过的玩具、用具、餐具等物品和活动场所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出现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托幼机构,应当进行风险评估,提出关班或关园的建议,并出具书面预防控制措施建议书,指导该托幼机构做好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和居家儿童的健康观察46 •疫情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与当地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加强舆情监测和风险沟通,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要加强对5 岁以下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和宣传•• 当地发生多起聚集性疫情或发生暴发疫情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疫情形势,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评估,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时,应当及时启动相应应急响应机制47 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一、集体单位或社区基本信息•• 1. 单位或社区名称及地点:•• 2. 集体单位性质①公立②私立③其他•• 3. 儿童数人,教师人,其他人员人•• 4. 儿童年龄范围:岁至岁,其中3岁以下人,3- 5岁人,•• 5-10岁人,10岁以上人•• 5. 集体单位班级情况:个年级个班•• 6. 单位或社区联系人:联系:48 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二、调查信息•• 1.病例数个,发病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分布于个年级个班,年龄范围岁至岁•• 病例临床类型:①普通例②重症例③危重例④死亡例•• 病例居家治疗例,住院治疗例•• 2.病例采样数人,其中咽拭子份,粪便或肛拭子份,•• 检测为阴性人,检测为EV71 人,CoxA16 人,其他肠道病毒阳性人•• 3.密切接触者采样数人,其中咽拭子份,粪便或肛拭子份,•• 检测为阴性人,检测为EV71 人,CoxA16 人,其他肠道病毒阳性人•• 其中儿童采样数人,其中咽拭子份,粪便或肛拭子份,•• 检测为阴性人,检测为EV71 人,CoxA16 人,其他肠道病毒阳性人•• 其中成人采样数人,其中咽拭子份,粪便或肛拭子份,•• 检测为阴性人,检测为EV71 人,CoxA16 人,其他肠道病毒阳性人•• 4.环境采样:份•• 样品名称1 ,检测指标,检测结果•• 样品名称2 ,检测指标,检测结果•• 样品名称3 ,检测指标,检测结果49 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三、主要处理措施•1.关班措施:个班级,每个班级停课天; 关园措施:关园天•2.疾控中心或指导集体单位采取的其他处理措施包括(可多选):•①病例搜索②疫点消毒③指导集体单位规范晨午检④指导加强因病缺勤登记•⑤发放健康宣教材料⑥指导家长对放假儿童的健康观察⑦其他措施50 疫情监测报告•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和小学等单位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报告。

      51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1)聚集性病例核实与处置–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调查核实并做好记录–应当在24小时内开展调查处置聚集性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以分析流行因 素,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填写《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注意后续追踪,防止疫情蔓延扩散52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2)暴发疫情核实、报告及调查:•及时调查核实并做好记录–确认后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报告–应当立即对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搜索,时间为自首发 病例发病前一周至调查之日,并填写《手 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 上报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53 •传染源的管理–患儿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居家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应在社区(村)医生的指导下,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相关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同时,要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 触住院患儿应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 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负责本辖区居家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 的随访工作,掌握居家治疗患儿的病情进展情况。

      54 •消毒措施–《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55 •健康教育–经济有效的措施–广播报纸等多种形式开展防病知识宣传–举办相关人员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重点提高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教师、家长) 对手足口病的预防保健意识和能力–核心信息--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衣被56 •散居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 均要洗手;–(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6)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 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57 •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 毒;–(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58 59 60 道真县布鲁氏菌病道真县布鲁氏菌病疫情概况与布鲁氏菌病防控疫情概况与布鲁氏菌病防控61 遵义市布病疫情概况•2011年四川省人民医院报告务川县浞水镇首例布病病例,截至现在全市共报告布病7例。

      分别为务川县4例,正安县、遵义县和绥阳各1例•男性4例,女性2例,成人5例,学生1例散居1例,7例病例均有流行病学史62 一、概述一、概述•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同时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我国目前在人、畜间仍有发生63 二、病原二、病原•1.布鲁氏杆菌的一般特性布鲁氏杆菌的一般特性•本病病原为布鲁氏杆菌,为细小,两端钝本病病原为布鲁氏杆菌,为细小,两端钝圆的球杆菌或短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圆的球杆菌或短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不运动,不形成芽胞无鞭毛,不运动,不形成芽胞•柯兹洛夫斯基氏染色法染色,菌体呈红色,柯兹洛夫斯基氏染色法染色,菌体呈红色,其他菌呈微绿色或蓝色其他菌呈微绿色或蓝色64 布氏杆菌形态布氏杆菌形态65 3.布氏杆菌的抵抗力布氏杆菌的抵抗力•布氏杆菌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较强,布氏杆菌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较强,在土壤中可存活在土壤中可存活20~~120天,水中可存天,水中可存活活75~~150天,在乳、肉类食品中可存天,在乳、肉类食品中可存活活2个月,个月,对干燥和寒冷抵抗力较强,但对干燥和寒冷抵抗力较强,但对湿热敏感,对湿热敏感,60℃℃30分钟,分钟,70℃℃5分钟分钟即可杀死,煮沸立即死亡。

      即可杀死,煮沸立即死亡•常用消毒药,如常用消毒药,如3%石炭酸、来苏水、石炭酸、来苏水、3%石灰乳均能在数分钟内将其杀死石灰乳均能在数分钟内将其杀死66 三、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据调查全世界160个国家中有123个国家有布鲁氏菌病发生67 四、传染源四、传染源•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病菌,如实验性羊布氏菌病流产后每毫升乳含菌量高达3万个以上,带菌时间可达1.5~2年,所以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各型布鲁氏菌在各种动物间有转移现象,即羊种菌可能转移到牛、猪,或相反羊、牛、猪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家畜与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 •  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 68 五、传播途径五、传播途径•①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 :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②经消化道传染: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③经呼吸道传染: 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④其它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但重要性不大 69 六、易感人群六、易感人群•人群对布病普遍易感 ,人群感染率与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接触机会、程度有关布病患者可重复感染布病70 七、流行特征流行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家畜流产季节为多发病率牧区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市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牧区存在自然疫源地,但疫区流行强度受布鲁氏菌种、型及气候,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对牧畜、牧场管理情况的影响 71 八、临床表现八、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的差别也很大潜伏期一般为1周-3周,平均2周,最短3天,最长可达1年•主要症状:主要症状:•发热:发热:是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见于各期病人,热型不一、变化多样,也有典型的波状热热型,多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发热常伴有寒战等症状•多汗:多汗:也是布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尤其是急性期患者,出汗非常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骨关节和肌肉疼痛:骨关节和肌肉疼痛:大关节多见,常呈游走性疼痛,有的慢性期病人,关节强直,活动受限。

      •乏力:乏力:几乎为全部病人所具有,尤以慢性期患者为甚•头痛:头痛:为急性期常见的常见症状之一慢性期患者在疲乏无力的同时,也经常伴有头痛•其他症状:其他症状:心悸、神经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72 九、主要体征九、主要体征•急性期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慢性期患者多表现为骨关节系统损害73 十、临床分期十、临床分期•1.急性期:急性期:发病3个月以内,凡有高热和有明显其他症状、体征(包括慢性期患者急性期发作),并出现较高滴度的血清学反应者•2.2.亚急性期:亚急性期:发病在3-6个月,凡有低热和有其他症状、体征(即有慢性炎症),并有血清学阳性反应或皮肤变态反应阳性者•3.3.残余期:残余期:体温正常,症状、体征较固定或功能障碍往往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而加重•  74 十一、诊断十一、诊断•1.疑似病例: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平板凝集试验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或可疑•2.确诊病例: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查或分离细菌•3.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流行病学史和血清学检查或分离细菌,但无临床表现75 十二、预防十二、预防•(一)技术措施(一)技术措施•以家畜检疫、免疫、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①①家畜检疫:家畜检疫:查出病畜、查清疫情的程度和范围,杜绝传染源的输出和输入,保护清静区。

      •②②控制和消灭传染源: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屠宰病畜、隔离病畜、培养健康畜群•③③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病畜的流产物及死畜必须深埋对其感染的环境用20%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病畜他及其制品必须煮沸消毒皮毛消毒后还应放置三个月以上,方准其运出疫区加强对畜产品的卫生监督,禁食病畜肉及乳防止病畜或患者的排泄物污染水源对牲畜和畜产品接触密切者,要进行宣传教育,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人与牲畜接触•④④人群预防接种:人群预防接种:•⑤⑤家畜预防接种:家畜预防接种:•⑥⑥病人治疗病人治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综合能力》预习卷.docx 202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预测试卷一.docx 2026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提分卷二.docx 2025高考真题--全国II卷高考英语真题【原卷+听力音频+听力原文+答案】.docx 2024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ⅠⅠ卷【英语】真题及答案(含听力音频).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农业生态工程060165形考作业123答案.docx 2026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专业)》模拟卷.docx 2024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2024年真题解析.docx 2026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破题卷.docx 2026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提分卷二.docx 2025年秋江开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050096第1次形考作业带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山东省高考真题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山东省生物高考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建筑材料第⼀次作业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云南高考地理真题(含答案).docx 2025高考真题--北京卷语文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第1次形考作业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机械创新设计060260过程性考核作业1.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 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060933过程性考试.docx 2025年高考云南物理真题(答案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