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71312774
  • 上传时间:2022-03-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教师资格试题及答案11.德育过程的根本冲突是( ) A.训练者与受训练者之间的冲突 B.训练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冲突 C.训练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训练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冲突 D.受训练者与训练内容之间的冲突 12.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 ) A.学年总结和学期总结 B.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C.班级总结和教学总结 D.学习总结和活动总结 13.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 A.思维 B.想象 C.留意 D.复述 14.在限定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观念,表达了制造性思维的( )特征 A.敏捷性 B.独创性 C.发散性 D.流畅性 15.分析问题找出主要冲突的过程属于问题解决的( )阶段 A.发觉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16.以下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B.人的气质是通过后天因素造成的 C.气质有好坏之分 D.气质能打算一个人将来成就的大小 17.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 ) A.人格型和行为型 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 C.行为型和心情型 D.心情型和人格型 18.人们在巡游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

      这种记忆是( ) A.心情记忆 B.形象记忆 C.动作记忆 D.情景记忆 19.逆反心理消失在( )阶段 A.中学 B.小学 C.幼儿 D.大学 20.詹姆士和朗格提出了( ) A.丘脑心情理论 B.心情的熟悉一评估说 C.心情的机体知觉理论 D.心情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21.治疗恐惧症最常用的方法是( ) A.确定性训练 B.合理心情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松弛训练   二、辨析题(推断正误,并说明缘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 1.讲授法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2.广义的训练包括家庭训练、学校训练和社区训练 3.学问阅历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准确 4.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转化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2.简述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 3.简述良好品德的培育方法 4.简述良好心情的标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l8分,共36分) 1.某校对高一学生进展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2/3以上的学生完成状况很不理 想这一数字让语文教师们非常震动,假如不扩大学问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 针对这个问题,王教师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详细方案:学生在阅览宣阅读自己喜爱的刊物,并组成 兴趣小组.阅读与讨论、沟通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沟通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发表同学们的“荐 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觉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 方案提出以后,教师们都觉得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 对于已经特别繁忙的教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赐予了大力支持,并选择了高一、高二年 级的五个班进展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试验 一段时间下来,王教师惊异地发觉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课堂秩序会那么好,进了阅览室,大 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其次个“没想到”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 读力量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改观。

      其中考试中的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学生们都说喜爱这种上课方式 结合根底训练课程改革,谈谈你对王教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试验的看法 2.李小辉是某学校的一名初一学生,他发觉自已越来越厌烦上学了,由于他考试总是不及格,数学教师还用,艳丽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 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习成绩: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市“盼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今,李小辉便丢失了自信念,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 请分析李小辉的学习心理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略 2.D【解析】从广义上说,训练是文化的一局部,但训练又是一种特别特别的文化,由于训练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这就是训练的双重文化属性 3.B【解析】壬寅学制是我国公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没有实行;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4.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行动讨论法的概念。

      5.B【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一般来说,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其次,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6.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发觉法的概念 7.C【解析】在我国,最早采纳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8.B【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9.B【解析】略 10.D【解析】心理安康训练不属于安全训练途径的范畴 11.C【解析】德育过程的根本冲突,就是训练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标准)与受训练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冲突,它的实质是社会冲突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12.B【解析】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展质的评议和量的估量一般分为两类,即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展 13.D【解析】假如通过内部言语形式悄悄地复述,可以使马上消逝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楚、稳定,再经精细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中加以保持。

      那些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随时间的消逝而自然衰退被遗忘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14.D【解析】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15.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问题解决的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阶段,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16.A【解析】气质是依靠于人的生理素养的共性心理特征气质没有优劣之分,不能打算人将来成就的大小 17.B【解析】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依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倾性问题行为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心情型三种类型 18.B【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9.A【解析】逆反心理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实行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发生在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遇事“爱唠叨”,说话过头,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奇怪心、交友结伴的时候 20.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认为,心情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

      丹麦生理学家朗格于1885年也提出了同样的解释,他认为心情是一种内脏反响后人把他们的理论称为詹姆士一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 21.C【解析】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惧症的常用方法   二、辨析题(答案要点)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主观动身,把学生看成单纯承受学问的容器,向学生灌注学问,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动身,实行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观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2)假如一位教师能够用启发式的思想去使用讲授法,那么题干的结论就是不成立的因此,不能单纯地说某一种方法是注入式还是启发式的,这取决于教师是怎么使用这种方法的 2.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广义的训练,指增进人的学问与技能、进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训练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或系统的它包括社会训练、学校训练和家庭训练 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学问阅历为根底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给予说明的加工过程知觉的理解性与人已有的学问阅历有亲密关系。

      学问阅历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准确 4.这种锐法是不正确的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标准的承受和内化,大致经受三个阶段依从即外表上承受标准,根据标准的要求来行动,但对标准的必要性或依据缺乏熟悉,甚至有抵触心情它是标准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认同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承受标准,并试图与之保持全都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标准及其价值全都,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此时,稳定的品德形成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学问;(2)社会;(3)学生;(4)科学和训练的进展;(5)政治、文化与哲学 2.(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乐观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3.(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典范; (3)利用群体商定; (4)价值辨析; (5)赐予适当的嘉奖和惩处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争论等方法对于品德的形成和转变都是特别有效的。

      4.(1)有良好心情的学生能正确反映肯定的环境的影响,擅长精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有良好心情的学生能对引起心情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响; (3)有良好心情的学生应当具备心情反响的转移力量; (4)良好的心情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我国传统的训练体系过分强调学问的灌输,把传授学问作为的教学目标,无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单纯的学问容器,压抑了学生制造力量和实践力量的进展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摄取学问,而且进展有目的的思索,激发学生勇于思索、质疑,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2)王教师的珍贵之处在于:他在教学实践中,擅长交出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细心设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