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保险公估人学问:车辆现场查勘方法.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53269861
  • 上传时间:2022-0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3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保险公估人学问:车辆现场查勘方法现场查勘方法  现场查勘的主要内容包括:  1.车辆刹车痕迹据此推断肇事前车辆行驶速度及行驶路途  2.车辆碰撞所遗留残碎的物体(例如:塑件碎片及灯具玻璃碎片等),依据刹车痕迹及遗留的残碎物体,确认和推断车辆瞬间碰撞第一接触点  现场查勘方法:  (一)沿车辆行驶路途找寻现场痕迹  ⑴ 刹车印迹车辆遇状况实行紧急制动后与地面磨擦会出现炭黑拖印  ⑵ 碰撞、碾压、刮、擦、挤等痕迹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车辆与牲畜、车辆与其他物体接触后双方留下的痕迹  ⑶ 现场遗留物车辆发生碰撞后所剥落的漆皮、玻璃碎片、脱落破裂的汽车零件  (二)确定肇事接触部位  确定肇事接触点对处理事故起关键作用接触点是形成事故的焦点,又是判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接触部位是多种多样的,要经过深思熟虑,全面细致地进行分析  现场查勘的推断与分析  现场查勘人员经过现场拍照、测量以及收集物证、人证后应首先推断分析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其次,因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须要,还应对肇事车辆的车速、碰撞接触点,以及现场的痕迹进行的分析  一、推断肇事车辆的车速  机动车辆肇事前的行驶速度是分析事故缘由的生要因素。

      对肇事车辆的行驶速度主要依据现场遗留痕迹作  目前,现场查勘推断车速的方法,主要是利用车辆的制动拖印以及散落物抛出的距离等来估算车速  机动车辆肇事前,驾驶员多会本能地实行紧急制动措施,所以事故现场上一般都留有制动时车辆抱死滑移的痕迹(但对于一些高档进口车辆有防抱死装置的则可能没有轮胎滑移痕迹),即所谓的制动拖印  汽车制动时,当车辆制动器的制动力大于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时,车轮将抱死不转,并在路面上沿汽车行驶方向向前滑移  二、推断碰撞接触点  碰撞是指运动着的车辆以其运动方向的正面与对方接触的事故碰撞接触点就是碰撞双方最初的接触部位在路面上的投影位置  交通事故中的碰撞形式有机动车辆碰撞行人、碰撞自行车、碰撞固定物体以及机动车相互碰撞等碰撞的形式有正面碰撞、追尾碰撞、侧面碰撞等当车辆与相当质量的车辆或物体碰撞时,由于运动惯性瞬间受阻,运动是碰撞事故的一个特点  由于实际碰撞事故非常困难,很难用动力学的碰撞理论,通过计算确定碰撞点目前,推断碰撞接触点的方法主要是依据现场况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或通过事故现场模拟试验确定  推断碰撞接触点的依据:  1.事故现场的物理(力和运动)现象,双方车辆损坏的部位及受力状况。

      当第一现场挪动后,依据双方车辆碰撞损坏位置亦可以初步判定事故缘由  2.事故现场的散落物如车体下的泥土、玻璃碎片等  3.刹车印迹  4. 汽车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运动轨迹和碰撞损坏状况)  碰撞接触点的推断通常分以下几种状况:  1.汽车碰撞固定物体  汽车碰撞固定物体时,无论碰撞后固定物(包括停驶的车辆)是否产生位移,用固定物体原始位置与汽车的接触点就能确定碰撞接触点  2.汽车碰撞行人或自行车  由于确定双方碰撞冲量的质量和速度相差悬殊,因此碰撞后不会导致汽车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明显改变在这种状况下,碰撞位置必定在现场汽车停放位置的后方所以碰撞接触点应在汽车前保险杠之后(汽车前行事故),依据遗留在路面上的自行车轮胎挫划痕迹或行人的鞋底挫划痕迹,被撞者身上或自行车上掉下来的物品等进行推断  3.汽车正面相撞  汽车正面相撞时,由于两车均沿同始终线运动,碰撞后两车的停驶位置一般不会偏离原先的行驶方向通常,当两车变形相当时,冲量大的车将使冲量小的车由碰撞位置后移,故碰撞位置应在冲量大的汽车保险杠后方由于碰撞瞬间车辆前轴负荷突变以及碰撞力可能使前轮轮胎产生横向挫滑的结果,前轮胎将在路面上留下较正常轮印宽而重的挫痕。

      因此,轮胎挫印的位置,可作为推断碰撞接触点的依据另外,还可依据碰撞掉落的前灯玻璃等掉落物体推断碰撞接触点  4.追尾相撞  追尾的后车碰撞行驶的前车, 前车将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加速, 碰撞后两车一起向前运动,碰撞接触点应在停驶后的后车前保险杠之后  5、侧面相撞  无论是侧面正交或斜交相撞,被撞车都可能程度不同地偏离原先的行驶路途,车辆偏离原行驶路途的程度虽然与两车各自的冲量对比有关,但车辆碰撞后的运动趋势又受到碰撞接触部位、车辆型式和结构、操纵系统状态(车轮制动状态、转向轮偏转角度)、附着系数诸因素影响,所以侧面碰撞的碰撞接触点很难运用运动学关系通过简洁定量分析得出牢靠结果一般依靠各种碰撞事故资料及阅历进行推断  三、车辆变形和破损痕迹的鉴别与分析  事故发生后,无论是机动车辆之间,还是车辆与固定的物体、或车辆与行人之间,甚至车辆自身的事故,都会或多或少的在车体上留下种痕迹  1.车体上的碰撞痕迹  车辆互撞或车辆碰撞固定物体,一般都会造成车体变形或破损在一般碰撞事故中汽车前面的保险杠、叶子板、水箱护栅等部位,可找出凹陷的痕迹凹陷的位置和大小对推断碰撞对象及碰撞接触部位非常有用;从凹陷的程度也可推断碰撞时相对速度的大小。

      对于碰撞痕迹,应留意将第一次碰撞与其后的其次次碰撞区分开来第一次碰撞与事故成因有关,而其次次碰撞则是事故的后果  2.车体上的刮擦痕迹  车辆刮擦痕迹的位置通常在车体侧面 刮擦痕多为长条状,除具有凹陷或破损的特征外,还呈现车身灰土、泥土被擦掉或漆皮被刮落的现象与碰撞事故相仿,刮擦部分上可能留下对方车辆的漆皮、木质纤维或其它物体的痕迹  3.碾压痕迹  证明碾压事故的痕迹多留在车裙下沿或底板下面查勘车辆碾压行人或自行车事故时应留意查找碰撞痕迹,因多数碾压是碰撞以后发生的  4.车辆机械事故痕迹  因车辆机件失灵所造成的事故,其缘由主要在车辆的行驶系或操纵系行驶系或操纵系的某个机件断裂或连接松脱,往往使行驶中的车辆突然失控因机件失灵造所成事故虽然为数甚少,但其后果一般都比较严峻机件断裂、松脱的缘由有些属于设计、制造质量问题,但大多数状况下则与修理保养以及驾驶员的责任有关为了查明这类事故的真正缘由,则必需依靠对机件损坏部位痕迹进行必要的技术鉴定(包括材质的技术鉴定)  汽车制动系以及行驶、转向机构的某些机件如前轴、转向节、钢板弹簧、转向传动杆件等的松脱或断裂都有其肯定的过程连接件的松脱过程先是防松装置 (开口销、锁紧螺帽等)脱落,然后在车辆行驶振动中渐渐松开;而机件的断裂也是如此,如转向节的断裂过程中由于应力集中等影响,最先在转向节轴根部出现疲惫裂纹,随着疲惫裂纹在运用过程中渐渐扩展,零件的有效断面亦随着减小,当有效断面小到使其强度不足以胜任某次冲击力时,转向节才会突然折断。

      可见, 上述松脱和断裂的痕迹也不会是截然改变的从痕迹处的油迹、 锈斑、 灰尘一般可以推断机件的损坏缘由 这是鉴别事故在先还是机件损坏在先的方法  车辆翻车等事故造成多种机件损坏时,应分析最先造成事故的缘由因为有的机件损坏是事故后造成的,与事故形成无关;有的虽是事故的缘由,却不是干脆缘由例如传动轴断裂本该不会引起翻车,但断裂旋转的传动轴打裂了制动贮气筒或破坏了制动管道,从而导致制动失效,车辆失去限制这些,都应在对机件破损痕迹的详细分析中,运用科学学问合理推断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