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探析.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9219824
  • 上传时间:2021-1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6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探析 摘要 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是实现蔬菜化肥“零增长”的重要技术之一,有机肥的施用不仅可以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改善菜地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培肥地力本文介绍了丰县有机肥资源状况,总结了“有机肥+配方肥”模式、“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沼渣沼液+配方肥+机械化深施”模式、“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模式、“有机肥+机械深施”模式等5种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并以设施黄瓜、设施番茄和设施辣椒为例介绍了“有机肥+配方肥”模式和“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技术要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关键词 蔬菜;有机肥;化肥;技术模式;效益 S141;S626 A 1007-5739(2020)20-0080-03 开放科学(标识码(OSID)丰县位于江苏省最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大县、设施蔬菜供应重点县,是江苏等华东地区城市商品蔬菜主要供应基地,是江苏省出口创汇蔬菜生产的优势区域,具有良好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是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6万hm2,其中设施农业面积1.67万hm2、特色蔬菜生产面积4.33万hm2,产量248万t。

      重点分布在首羡、顺河、常店、赵庄、王沟、孙楼、范楼、梁寨、华山等镇,其中洋葱1万hm2,大(薹)蒜2万hm2,牛蒡、芦笋、山药0.67万hm2,红椒0.67万hm2等全县拥有6.67 hm2以上蔬菜种植大户逾30户,经营土地面积800 hm2,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1%;蔬菜总产5.9万t,占全县蔬菜总产的 1.6 %丰县荣获中国绿色薹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绿色洋葱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江苏省出口创汇牛蒡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江苏省设施蔬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部级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江苏省芦笋种植基地、牛蒡之乡等称号丰县牛蒡在第二届中国百姓最喜爱的新世纪瓜果菜王大赛选评中获“中国牛蒡王”称号,丰县芦笋成为2008年奥运会、2014年青奥会指定用蔬菜,“大沙河”农产品公共品牌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在蔬菜生产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化肥施用量偏高、有机肥施用比例较低、化肥减量增效迫切、种植面积大、效益下降、耕作层浅、连作障碍严重、土壤质量下降、病害逐年加重、蔬菜品质不高、水肥一体化程度不高、智能化管理相对落后、土壤盐渍化等,迫切需要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1]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是实现蔬菜化肥“零增长”的重要技术之一,有机肥的施用不仅可以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改善菜地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培肥地力[2]。

      结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实施,丰县推广了“有机肥+配方肥”模式、“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沼渣沼液+配方肥+机械化深施”模式、“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模式、“有机肥+机械深施”模式等5种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实现了化肥减量、有机肥增施、消纳畜禽粪污量、蔬菜品质提升、土壤培肥改良、产地环境改善等目标1 有机肥资源状况丰县畜禽粪便资源量年均约117万t,包括猪粪、禽类(鸡、鸭等)、牛粪、羊粪等,其中禽类粪便占比20%、猪粪占比36%、牛粪占比21%、羊粪占比13%、其他占比10%;农作物秸秆资源(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豆类等作物秸秆)丰富,总量达55万t;全县现有沼气池17 070個,沼渣、沼液资源量逾145万t;毛木耳、金针菇、杏鲍菇等各类食用菌(干鲜)产量11万t,食用菌下脚料较多蔬菜产业与畜禽养殖业、沼气工程等结合较好,大部分蔬菜种植农户有利用周边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液和沼渣等肥田的习惯县域内徐州禾宝肥料有限公司、江苏盈丰佳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徐州山崎畜禽粪污处理中心等有机肥生产企业均能很好地利用畜禽粪便、食用菌下脚料、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实现有机肥商品化生产。

      2019年底化肥用量80 231 t(折纯),较2018年同期(81 046 t)下降1.01%;有机肥用量96 620 t,较2018年同期增加3.3%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降低化肥用量,减少化肥过量、不合理施用情况,从而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3]2 技术模式2.1 “有机肥+配方肥”模式针对蔬菜种植中化肥过量和施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结合土壤养分性状和蔬菜需肥特性,实行农牧结合,就地就近利用有机肥资源,增施有机肥,优化化肥运筹,示范引导菜农科学施肥一是基肥增施有机肥具体用量根据蔬菜品种和地力情况确定,配方肥配比根据蔬菜品种确定,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用量二是追施配方肥根据蔬菜种类、需肥规律等,在蔬菜生长中后期追施适量配方肥,追肥数量、追肥次数根据蔬菜种类而定三是农民堆制有机肥利用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尾菜等原料进行堆沤发酵处理,制成腐熟有机肥,在核心示范区应用于蔬菜基地,培肥地力,减少蔬菜生产对化肥的依赖2.2 “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在核心示范区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开展菜地及果品生产基地水肥一体化应用试点在蔬菜栽培中,基施有机肥,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实现精确、及时、均匀自动化施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节约用肥、用工和用水。

      2.3 “沼渣沼液+配方肥+機械化深施”模式运用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渣、沼液,配合机械施用配方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用量主要在师寨、欢口等镇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应用[4]2.4 “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模式主要在华山镇丰县凯宇果蔬专业合作社标准温室瓜菜基地推广在设施菜地推广蔬菜秸秆+畜禽粪便生物反应堆技术,可释放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抑制土壤次生盐渍化2.5 “有机肥+机械深施”模式推广有机肥机械深施模式,以基肥为主,减少施肥劳动强度基肥采用机械深施(≥15cm),追肥采用机械开沟(≥5 cm)条施覆土采取政府式,扶持培育生织,开展有机肥使用全托专,对机械施用有机肥实行作业补助3 技术要点以“替”为主,综合采取“改”(改良土壤酸化、盐渍化等障碍因素)、“培”(培肥地力)、“保”(保水保肥)、“控”(控制重茬带来的生理病害发生)等技术[5]现以设施黄瓜、设施番茄和设施辣椒为例,将“有机肥+配方肥”模式和“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总结如下3.1 “有机肥+配方肥”模式3.1.1 设施黄瓜一是基肥移栽之前,结合整地基施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鸡粪、猪粪、牛粪等)75~90 m3/hm2,或施用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7 500~11 250 kg/hm2,同时基施45%配方肥(15-20-10)600~750 kg/hm2。

      二是追肥每次追施45%配方肥(20-10-20)75~120 kg/hm2初花期以控为主,追肥时期为三叶期、初瓜期、盛瓜期根据收获情况,每采收1~2次追肥1次一般秋冬茬和冬春茬追肥7~9次,越冬茬追肥10~14次3.1.2 设施番茄一是基肥移栽之前,结合整地基施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鸡粪、猪粪、牛粪等)75~90 m3/hm2,或施用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7 500~11 250 kg/hm2,同时基施45%配方肥(15-20-10)450~600 kg/hm2二是追肥每次追施硫酸钾型45%配方肥(15-8-22)75~120 kg/hm2,随水追施7~10次施肥时期为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根据番茄收获情况,每收获1~2次追肥1次3.1.3 设施辣椒一是基肥移栽之前,结合整地基施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鸡粪、猪粪、牛粪等)75~90 m3/hm2,或施用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7 500~11 250 kg/hm2,同时基施45%配方肥(15-20-10)600~750 kg/hm2二是追肥每次追施45%配方肥(15-8-22)180~225 kg/hm2,随水追施3~5次。

      追肥时期为苗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根据辣椒收获情况,每收获1~2次追肥1次3.2 “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3.2.1 设施黄瓜一是基肥移栽前,结合整地基施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鸡粪、猪粪、牛粪等)60~75 m3/hm2,或施用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7 500~11 250 kg/hm2,同时根据有机肥的用量基施45%配方肥(15-20-10)450~600 kg/hm2二是追肥定植后,前2次苗期浇水时不施肥,每次灌水量为225~300 m3/hm2;第3次及之后苗期浇水时,每次浇水推荐追施50%水溶肥(20-10-20)45~75 kg/hm2,每隔5~6 d灌水施肥1次,每次灌水量150~225 m3/hm2,共3~5次;开花坐果后,结合采摘,每次灌溉追施45%水溶肥(18-5-22)45~75 kg/hm2,每次灌水量150~225 m3/hm2,共8~15次3.2.2 设施番茄一是基肥移栽前,基施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鸡粪、猪粪、牛粪等)45~60 m3/hm2,或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7 500~11 250 kg/hm2,同时基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15-20-10)450~600 kg/hm2,旋耕机翻地后整地移栽。

      二是追肥定植后,前2次苗期浇水时不施肥,每次灌水量为225~300 m3/hm2;第3次及之后苗期浇水时,每次浇水推荐施用60%水溶肥(15-30-15)45~75 kg/hm2,每隔5~10 d 灌水、施肥1次,每次灌水量为150~225 m3/hm2,共3~5次;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每次施用45%水溶肥(18-5-22)75~120 kg/hm2,灌水量为75~225 m3/hm2,每隔7~10 d灌水、施肥1次,共10~15次3.2.3 设施辣椒一是基肥移栽前3 d,基施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鸡粪、猪粪、牛粪等)30~45 m3/hm2,或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7 500~11 250 kg/hm2,同时根据有机肥用量基施45%配方肥(15-20-10)450~600 kg/hm2,旋耕机耕翻,使肥、土混合均匀二是追肥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第3天利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浇缓苗水,要浇足、浇透使垄面湿润,灌水量约225 m3/hm2;苗期、初花期用50%水溶肥(20-10-20),每次用量为45~75 kg/hm2,每隔5~10 d灌水施肥1次,灌水量150~225 m3/hm2,共2~3次;在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推荐施用45%水溶肥(18-5-22),每次用量75~120 kg/hm2,每次灌溉量150~225 m3/hm2,共3~5次。

      4 效益分析4.1 经济效益應用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可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推广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专用配方肥,施肥结构更加优化,氮、磷、钾配比更加合理、科学,改变了过去盲目施肥的现象,节水40%以上,节省肥料5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0%以上通过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使有机肥投入增加、化学肥料用量减少,不仅使蔬菜产量增加了20%以上,而且产品品质明显提升,商品率提高8%~10%,能有效增加高端农产品市场供给,提高农民收入4.2 社会效益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效益可观,社会、政府提高了对蔬菜产业及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重视度,从而提高了农民施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一是促进农户更加注重施用有机肥,推广应用配方肥,实现种地与养地相结合;二是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